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全球戰國 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
“兩位閣老,今天其他的事情暫且放下。太孫開蒙,乃是大事,所以,今天咱們先得把這件事給辦瓷實咯!”
此時的內閣一共有三位閣老。首輔沈一貫,其次是朱賡、沈鯉。全都是七十歲上下的老頭兒。
這里面,沈一貫是浙江寧波人,是朝廷里“浙黨”的領袖。喜歡結黨營私,喜歡睚眥必報,喜歡亮晶晶的東西。此人雖然品行不怎么樣,但一方面處理政務能力是不錯的,另一方面,此人的意志不算特別堅定,對皇帝的想法不喜歡硬頂。所以,萬歷用了他做首輔。
接下來的朱賡,是浙江紹興人。雖然是浙江人,但他不是浙黨。好吧,朱閣老其實就是個和事佬。
最后一位,沈鯉。這位是河南商丘人,和沈一貫的日常作風比起來,這一位簡直就是道德楷模。
他是張居正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當張居正生病了,滿朝文武都去張家問候的時候,他偏偏不去。張居正為了表示親近,邀請他到家里來一起寫奏折。他說國家的事情怎么能在私人家里做……
所以,可以想見的是:兩個姓沈的注定是互相看不慣。
“首輔,這個事情光是我們在這里說沒用的。翰林院那邊的意見是什么?”
“呃,沈閣老,翰林院這會兒寫自辯都忙不過來,哪里有心思來管這個。此事陛下已經說了,由內閣直接擬定名單。然后送太子過目,之后組織試講。”
“此事如此安排,不合規矩。”
“哎,事急從權。再說了,太子今年才二十二歲呢!”
誰都知道,押潛力股是有很大希望獲得超額利潤的。所以,不光是明朝,中華帝國歷朝歷代,只要皇室沒有成為傀儡,那么,太子的老師這一職位,是大臣們都趨之若鶩的:太子登基后官位肯定瘋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帝師啊!哪個文人不想要這個稱號。
但是……太孫的老師嘛……
咱們算算啊,今上(萬歷)今年不過四十一歲,即便按照朱家皇帝都不怎么長命的慣例來計算,今上就算五十歲駕崩,那時候太子也不過三十一歲。若是太子將來也是五十歲左右駕崩。那么,太孫上位,多半得是三十年之后了……
燒冷灶不是不可以,但是燒三十年的冷灶?大家還是搖頭快一點。
所以,沈一貫的這句話其意思就是:和以前給皇太子找老師,翰林院非常積極不同。在給太孫找老師這方面,翰林院里的那些天之驕子們都不是很樂意。所以,這事兒還是由內閣直接指派吧。派到哪個倒霉蛋就是哪個,免得翰林院的官員們推三阻四很久辦不好,最后還是內閣被皇帝和言官們兩頭夾擊。
“哼!一群小人!只有功利,何嘗有過大義!太孫不過四歲,就對錢有了不一般的迷戀,再不糾正,將來怎么得了?”
“沈閣老,罵人有用嗎?還是拿出具體人選來吧。”
“下官自有人選。這樣吧,下官自己算一個,另外,下官推薦呂叔簡。”
所謂呂叔簡,就是呂坤。這位也是河南商丘人,他和沈鯉、郭正域一起,并稱萬歷三大賢。此人以前是刑部侍郎,由于第一次妖書案被廣泛攻擊被迫致仕。所以這會兒不在官場,而是在老家著書、教學。在后世,他被尊為中國古代二十四儒之一。
“呂叔簡的品行、學問,要教導太孫當然是沒問題的。當年的妖書案過去了這么多年,皇上想來也應該消氣了……只是此人現在不在朝堂,也不知道能不能應招啊。”
“朱閣老放心,若是皇上允準,下官有信心一封書信便可將其招來。首輔,你的意思呢?”
“本官對你們二位沒有意見,但實話實說啊,你們二位的年紀都不小了。”
太子的老師是未來的閣老,太孫的老師難道不是未來太孫的班底么?你們兩個老家伙都七十來歲了,難道還能看到太孫登基?都選你們這樣的老頭子,那太孫以后的幫手在哪里?光推老頭子就職,皇帝肯定不答應。
“首輔這話說的在理。如此,就把萬歷二十六、二十九、三十二年的進士們拿來捋一捋吧。”
“可。那就先從今年(三十二年)的新科進士們開始吧。”
“嗯,今年甲辰科進士前三名,楊守勤、孫承宗、吳宗達。下官的意思是,此三人必須要派出一人去太孫那里,否則皇上會以為我等輕視太孫。”
“朱閣老說的有理。太孫到底是蒼龍托生,而且前幾日的那番言論,雖然多有不妥。但是其中可以見到太孫思慮之周密。所以,本官也認為,今年的一甲三人,至少抽調一人去太孫處。”
“那就選狀元郎?”
“呵呵,沈閣老怕是還不知道吧?狀元郎剛剛死了母親,回去守孝了,三年之內是回不來的。”
“那就榜眼?”
“嗯,孫承宗,此人怎么四十一歲才中進士?罷了罷了,這樣的年紀就算做了庶吉士,等到幾番磋磨下來,怕是還未到入閣的時間就先致仕了。那就是他了!嗯?探花郎要不要也一并過去?”
“不可,狀元郎已經回鄉守喪了,豈有把國家英才全都放到太孫那里虛擲數十年的。”
“好吧,那便如此安排。接下來,來人啊,把二十九年辛丑科的進士名單拿來……唔,哈哈哈哈,兩位閣老,這一屆的狀元郎可是最適合去太孫那里的人選啊。”
沈一貫說的最適合之人,乃是萬歷二十九年恩科的狀元,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上海)人張以誠。
此人的父親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家學淵源,知識淵博。字寫得好,詩詞也寫得好,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他中了狀元后,任翰林院修撰,一天到晚基本不參加同僚聚會,而是一心撲在書海之中。所以三年過去了,他這一屆進士進了翰林院的,大多都被分到了各個部或者地方做了實職官員。就他還在翰林院,繼續與書山學海為伍。
這樣的人去教導太孫,實在是太合適了!
“好,這就是第四個人選了。繼續啊,來人,去把二十六年戊戌科的名冊拿來。”
到了這一科的人員選擇時,精于政務的閣老們知道:這時候可不能再往里面派什么狀元、榜眼了。
這時候要往里面加塞的,是有過地方官經歷,懂得實際處理政務的官員。如此,太孫殿下的教育中,才會知道大明的地方是如何運作的。如果還一昧的往里面塞翰林,呵呵,言官們噴不噴不曉得,那位精明的皇帝肯定不滿意了。
但是大明的科舉早就走上了邪路:一甲三人,基本不太可能去當地方官。所以,在萬歷二十六年的進士名冊上,閣老們直接跳過進士及第的三人,把目光投向了二甲和三甲。
“本官推薦一人,熊廷弼,此人乃是戊戌科的三甲同進士出身,在保定做過推官,干得很是不錯。現在在朝中做監察御史,也是個敢犯顏直諫的。不如,就把此人給派過去好了。”
“呵呵呵,首輔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捉弄人。不過,下官也覺得如此安排甚好。”
“哎,難得沈閣老贊同本官的主張啊。那么,朱閣老,你也推薦一位吧?”
“嗯,下官在想,我們推薦的這五人里,品行、學問、書法、文章、實務都有了。但還缺人教導禮儀。所以,必須從禮部選擇一位官員。”
“好,朱閣老提醒得是。嗯,那就溫體仁吧!此人現在在禮部主客清吏司擔任員外郎,對各種禮儀最是熟悉不過。就是他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