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孽子 第810章 我們坐在那里看戲就行
大唐速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南山建工的速度。
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南山建工就上了兩次《大唐日報》的頭條。
“大唐第一高樓順利封頂!”
“頤和園確定選址,南山建工再次成為獨家承建商!”
這些消息,讓長安城的冬天顯得很是火熱。
基本解決了升降梯的問題之后,大唐第一高樓的修建就進入了快車道。
因為剩下的工程大部分都是室內工程,哪怕是冬天,只要氣溫不降低到零度以下,也能夠正常施工。
李寬準備在明年春天的時候,正式將這座高樓推送到長安城百姓面前。
“王爺,這渭水支流引入水源到頤和園之中,再讓水流到作坊城的中心湖之中,最終讓它們順著作坊城內的河涌,重新匯入到渭水下游。我覺得這個方案,可行性非常高,并且解決了頤和園需要大量活水的問題。”
閻文本仍然是本次頤和園修建的將作大匠,同時,他還邀請了渭水書院的宇文善來給自己當副手。
作為宇文愷的關門弟子,宇文善這幾年在渭水書院的表現也算是比較出彩,很是讓渭水書院的格物學院上了一個臺階。
“沒問題,水源的方案就按照你說的來制作。頤和園的建設重點就是一山一水,作坊城旁邊,并沒有像樣的山坡,也沒有明顯的大湖泊。正好把挖掘湖泊的淤泥堆積到旁邊,形成一座人工堆積的山坡,然后圍繞著山坡修建一些庭院和宮殿,四周栽上各種名貴樹木花草。這個湖,要挖的足夠大。
聽說杭州那邊有一個西湖,去年杭州刺史在西湖中間筑了一道堤壩,將西湖一分為二,讓這堤壩成為了一道新的風景線。我們的頤和園,直接參考西湖的格局來挖掘湖泊就行,總之我希望這個頤和園,是一個跟大明宮完全不一樣的行宮,能夠讓陛下住進來之后就不想離開。”
既然楊本滿那幫人那么給力,給自己這么好的一個助攻,李寬自然要把這個機會把握好。
行宮的修建,如果不能把李世民吸引過來,那么意義就大大的削減了。
相反的,如果以后李世民一年到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頤和園里頭,那就相當于大唐的政治中心轉移到了頤和園,轉移到了作坊城。
這背后的意義,自然不需要多說。
“王爺
其實按照大明宮那樣修建,速度最快
花費的錢財也少。如果完全要按照江南風格來修建
那么費時費力不說,錢財絕對不會少花
您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閻立本已經跟李寬交流過頤和園的建設思路。
雖然他心里還是挺期待的,但是看到那規模浩大的宮廷建筑
生怕修了一半就修不下去了。
作為大唐有數的大匠
他很清楚江南風格的庭院
修建起來有多么麻煩。
“不用,既然要修的別致,就干脆做到極致,否則陛下在大明宮待的好好的
干嘛來頤和園?我就是要讓陛下感受到頤和園的不凡
讓他來了就不想回去。”
反正都是花的李世民內帑的錢財,李寬可是一點也不心疼。
作為東海漁業和大唐皇家錢莊最大的股東,李世民的內帑之豐厚,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
估計連李世民自己都不清楚內帑到底掌控了多少財富。
“不管是誰去了完工的頤和園
都會流連忘返。就憑王爺您給的設計圖中的那一段話,我就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以人工疊石成小山
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谷之低處清水注之。在山谷之中的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而園內山丘之上遍栽名貴稀奇林木,而以各色花樹為多’;這絕對是是人世間的天堂啊。”
按理說,閻立本的手中已經有了大明宮,算是功成名就。
這些年雖然有不少勛貴找他設計房屋,但是他都不為所動。
這一次,看到李寬給的東西之后,卻是主動請纓的要擔任將作大匠。
倒是省了李寬一番口舌。
河東道金年的棉花種植面積,比去年整整翻了兩番。
第一年的時候,大家是抱著將信將疑的心態,跟著楚王府的步伐在種植。
如金,嘗試到了甜頭,甚至可以說是暴利的勛貴們,立馬就爆發了驚人的能量。
人手不夠?
我自己搞定!
朝廷賞賜之外的荒地,需要出錢購買?
沒問題,我給錢!
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數量不足?
沒關系,我們在這里專門修建一個棉花種植研究所,一應費用大家承擔了,觀獅山書院只要負責安排教諭。
“褚主薄,這段時間,都有大量的棉線被運往長安,特別是太原王家,后來者居上,金年單單他們一家種植的棉花面積,就已經達到了十五萬畝,幾乎占據了將近一成多的產量。”
石明作為褚遂良的助手,將自己把握到的棉花相關信息跟褚遂良進行了匯報。
作為觀獅山書院農學院中最早研究棉花種植的人員,石明現在算是棉花行業的專家。
在忻州做了一年的里正之后,就被重用。
之后更是被褚遂良親自調派到了自己身邊做事。
畢竟,李寬讓褚遂良到朔州負責棉花種植推廣的事情,褚遂良自然要把最專業的放在自己身邊。
“朔州北邊,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交鋒很厲害的一個區域,如果通過棉花的種植能夠讓這塊區域徹底的納入我大唐的統治范圍,哪怕是讓太原王氏這些世家勛貴多掙一些錢又有什么關系?”
褚遂良自然知道石明話里暗示的意思。
不過,他很清楚李寬安排自己來朔州這邊主持棉花種植事務的原因,所以不會因為太原王氏跟楚王府關系不大好就給他們使絆子。
相反的,太原王氏能夠成為河東道北部最大的棉花種植主,跟褚遂良的分不開。
畢竟,太原王氏是河東道的地主,他們的優勢不是其他長安城的勛貴可以比擬的。
像是杜家,雖然也算是關中有數的大家族,但是在河東道這里也就種了五六萬畝棉花而已。
至于其他勛貴,大部分也都是幾萬畝的規模。
當然,他們不會滿足于幾萬畝的規模,只不過擴張的速度趕不上人家太原王氏而已。
要知道,李寬讓朝廷劃定的這一塊區域,至少夠大家種上五百萬畝棉花。
現在可還是差的遠了。
當然,就大唐現在的消費量,棉花的種植規模已經夠了。
甚至,短短的兩年時間,因為棉花種植規模的快速擴張,棉布已經從高高在上的布匹變得親民了許多。
“這倒也是。為了省事,這些勛貴都將原來的草原開墾成為棉田,并且各家都派出了許多人手過來,而為了棉田的安全,每家每戶都有安排大量的護衛過來。單單這些人的力量,集中起來,其實就是一股不小的隊伍。”
“突厥人被我們大唐打敗了,薛延陀人也廢了,曾經強大的高句麗,也幾乎是灰飛煙滅,朔州北部草原,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對手能夠威脅到我們。再加上附近發現了大的鐵礦和煤礦,兩座新的邊塞礦產城池冉冉升起,假以時日,朔州將成為大唐北方新的一個經濟中心。而一旦這里能給朝廷,給勛貴帶來利益,自然就會有更強大的隊伍來保護這里的安全。慢慢的,朔州將不再是一座邊城。”
褚遂良也是有抱負的人。
他希望自己能夠跟馬周一樣,將朔州經營成涼州那樣的繁華州府。
到時候,自己的前途絕對一片光明。
“嗯,不過因為棉田的原因,金年可是累死了不少奴仆,特別是王家的奴仆,有一批是從各處買來的奴隸,他們為了盡肯能的降低棉花種植的成本,可是對這些奴仆壓榨的非常厲害。”
“王家手中有不少是淳于家從倭國運輸回來的奴仆,說是奴仆,其實淳于家的人是把那些倭國人給騙過來的,不僅沒有花錢,據說還收了那些倭國百姓的一些運費,結果一轉身,淳于家就將倭國人像奴隸一樣的賣給了那些棉田主。這事情,沒有傷害到大唐百姓的利益,我們不用太過糾結。”
朔州發生的事情,褚遂良自然很清楚。
但是,只要沒有觸犯到他的底線,他根本就不會去干涉。
反正,只要有利于朔州附近棉花種植的事情,他都不會反對。
長安城中,因為大量棉布作坊的擴產,以及作坊城中各處衙門、新的房屋及頤和園的開建,水災帶來的流民影響,迅速的被消弭干凈,甚至還重新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用工荒。
“郎君,金年的棉花,以及以最快的速度加工成了棉布,如金單單我們王家就有超過十萬匹棉布要售賣出去。可是金年種植棉花的,不僅僅只有我們王家,要是繼續按照去年的價格來售賣,顯然是不現實了,所以我建議直接降價一半,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棉花,也讓我們太原王氏的棉布,成為大唐最有名的棉布。”
王峰作為太原王氏安排在長安的管事,如金負責所有的棉布售賣業務。
他很清楚棉布市場的變化情況,如果不趁著其他各家金年的新棉布還沒有上市,自己先降價走一批量,到時候再降價的效果,就差很多了。
十萬匹棉布,單單太原王氏一家的棉布,就足以滿足整個長安城的需求。
甚至把沒有什么購買力的百姓算上的話,整個關中地區都夠了。
可想而知,金年的棉布競爭會有多么的激烈。
“直接降價一半的話,力度會不會太大了?如果我們在那里辛苦掙吆喝,那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王杰作為太原王氏的嫡長子,雖然不直接負責家中商業上的事情,但是對于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有發言權。
“郎君,降價一半也還是有錢掙的,并且掙的還不少。這種棉花比種麻要簡單很多,再加上楚王府的機械作坊推出了各種各樣的輔助設備,棉花脫粒和加工成棉線,都變得簡單了很多。不客氣的說,現在我們一匹棉布的成本,已經比一匹麻布還要低了。”
王峰的這話,有點出乎王杰的意料。
“你說什么?棉布的成本比麻布還要低?這棉布明顯比麻布更加吸汗,穿起來要舒服很多,長安城各家勛貴都喜歡使用棉布制作衣服,特別是貼身的衣物,幾乎都是使用棉布制作的;反倒是那麻布,除了那些田舍奴,沒有什么人回穿啊。”
“沒錯,郎君您說的對!但是麻的種植沒有棉花省事,也不適合在草原上種植。像是亞麻,它適宜溫和涼爽、濕潤的氣候環境,你把它放在朔州,雖然不至于種死,但是根本長不好。
并且亞麻要想出麻多,最好就是在氣溫變化不劇烈,晝夜溫差小的地方種植,而卻出苗到開花的時候,雨量還得多而均勻。哪像是棉花,整個朔州北部,廣袤無邊的草原,都是非常適合生長。”
但凡是種植了棉花的人家,大部分都曾經也或多或少的種過麻。
王峰作為太原王氏負責棉布的管事,自然也對麻的情況很熟悉。
“既然如此,那就降價吧。那范陽盧氏,跟蕭家聯手下南洋之后,一直不想我們介入到海貿之中,屢次給我們施加絆子。我要是沒有記錯,范陽麻布鋪子是長安城最大的麻布鋪子,范陽盧氏,是大唐最大的麻布商吧?”
別看五姓七望之間,通過各種各樣的聯姻,已經綁在了一起。
但是彼此之間的競爭,卻是一點也不少。
像是太原王氏跟范陽盧氏,關系就一直不算太好。
如金能夠讓自家的棉花取得先機,又能打擊范陽盧氏,王杰自然是喜聞樂見。
“是的,當初在楚王府羊毛線的沖擊下,范陽麻布鋪子著實遭遇了巨大的危機。不過羊毛衣不適合天氣熱的時候穿,所以麻布的市場很快就穩定了下來,范陽麻布鋪子還是牢牢的坐在了大唐最大麻布商的位置上。這一次,楚王府沒有干成的事情,我們卻是可以試一試!”
王峰自然希望太原王氏的麻布能夠名聞天下,那時候他這個掌柜在太原王氏內部的話語權,也會上升不少。
“那就開始鋪貨,明天就按照去年一半的價格售賣。我們不僅在棉布鋪子里售賣,大唐交易中心那里也不能放松。”
王杰在長安城待的時間不算短,自然知道大唐皇家交易中心在商業交易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郎君您放心,展示的樣品早就送到了交易中心的鋪子里了,明天統一開始售賣。這一次,我們要讓大唐感受到棉布的新氣象。”
王峰胸有成竹的說道。
這一次,自己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情,讓棉布的價格下降,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棉布,王峰心中從來沒有這么滿足過。
大唐立國已經二十五年。
撇開武德年間,乃至貞觀前幾年不說,單單最近十年,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百姓們的收入,雖然沒有人去統計過到底翻了幾番,但是從東西兩市以及交易中心每年不斷上漲的交易規模,就能看出來大家收入的變化。
商業很繁華,必然意味著有許多的人口袋中有閑錢。
雖然上個月被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一頓,上長安城損失慘重。
但是在朝廷的有力賑災措施面前,大家很快就恢復了生活的期望。
只要有希望,對未來有信心,大家就敢消費。
相反的,哪怕是口袋里有再多的錢財,大家也要捂著存著,留著應急。
“二郎,金年我們麻布鋪子的銷量,估計可以創新高。單單前面十個月的銷售額,就已經趕上去年前年了,價格甚至穩中有升,上漲了半成呢。”
盧安滿臉笑容的跟盧宣匯報著鋪子里的情況。
作為范陽盧氏的嫡次子,盧宣常年待在長安城,又是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的弟子。
雖然自身沒有什么官職在身,但是交游卻是非常廣闊,每個月花費的錢財也不在少數。
而自家的麻布鋪子,就是盧宣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當然,很多的收入都是通過麻布鋪子的掌柜盧安的各種操作之后,才到了盧宣手中。
否則,哪怕是盧宣,也不能隨意的支取麻布鋪子賬上的錢財。
“真的?那實在是太好了!百香閣最近新來了幾個姑娘,風頭之盛,完全蓋過了如夢姑娘,我手頭上正好有點缺錢呢。”
盧宣作為范陽盧氏嫡次子,雖然地位很是高貴,但是家中的財產卻是基本上沒有他什么份。
嫡長子繼承制,這是各個世家嚴格執行的一套繼承體制。
別看是同父同母的嫡子,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待遇差別,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單單跟蕭鍇對比一下,盧宣心中就想哭。
盧家和蕭家聯手組建商隊開展海外貿易,盧宣作為盧家的窗口經常跟蕭鍇這個蕭家的嫡長孫溝通,對于彼此之間的情況可是一清二楚。
“二郎,經過這幾年的整合,我們盧家已經牢牢的掌控了長安城的麻布售賣,甚至整個大唐的麻布價格,都由我們說了算。只要稍稍把價格往上提一點點,就足夠你去無數次的百香閣了。”
雖然盧宣只是嫡次子,但是要搞掉盧安這個掌柜,卻是很簡單。
所以盧安倒是看得很透徹,牢牢的保住了盧宣的大腿。
誰讓他是范陽盧氏在長安城中身份最尊貴的人呢?
“馬上就要到年底了,很多人都喜歡在年底給家中添置一些衣裳;再加上這幾年我們的麻布被廣泛的制作成麻袋,需求其實一直很旺盛。別說價格上漲一點點,就是上漲個一成,也是很正常的嘛。”
盧宣對盧安也是很了解了,知道他口中的一點點,那是真的一點點。
盧宣自然不滿足這“一點點”的額外收入。
畢竟,要維持他長期出入各個青樓,享用最好的美酒和綠茶,需要的花費可不是“一點點”。
“二郎,我試一試,爭取在年底把價格上漲一成!”
盧安面露難色,不過還是咬咬牙同意了。
“這就對啦,你看這鋪子里頭,人來人往,生意好的不得了啊。”
盧宣站在麻布鋪子的二樓,看著樓下熱鬧的場景,就像是在看一個個移動的銀幣。
有句話叫做“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這些年,楚王府的各個作坊和商鋪頻繁搞出各種促銷活動和宣傳措施,其他商家腦子又沒有銹透,自然有樣學樣的模仿。
反正宣傳推廣措施這種東西,大唐皇家專利局又不會接受專利申請。
“賣報!賣報!新鮮出爐的《大唐日報》,一文錢一份,買不了受騙,買不了吃虧!”
“大新聞,重大新聞!太原王氏棉布平價賣了!”
“價比全城,史上最便宜的棉布來了!”
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傳來一陣陣的叫賣聲。
很顯然,王杰是讓人去《大唐日報》上面打了。
作為一種效果非常好的推廣措施,去各個報紙上打,已經成為了長安城各個商家常用的措施。
這也讓《大唐日報》、《長安晚報》和《渭水日報》這些報社迅速的扭虧為盈。
別看這些報社的報紙厚度已經從最開始的一大張變成了現在的三大張,但是售價卻是一文錢都沒有上調。
雖然這幾年大唐的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但是進步的速度絕對沒有到成本下降到原來三成的地步。
很顯然,這些報紙單單看印刷成本的話,絕對是虧錢的。
結果人家不僅不虧錢,反而能夠掙大錢,就是因為有。
“大哥,這是金天的報紙,你快看一看。”
杜府之中,杜荷剛剛出門,卻是很快又回到了府中。
“你說的是太原王氏棉布價格大降價的事情吧?”
杜構很是淡定的看了一眼杜荷手中的報紙,顯然是他剛剛已經看過了。
“是啊,這幾天我都在棉布作坊里忙碌,眼看著第一批棉布即將上市,現在太原王氏卻是跳出來攪局,這是在砸我們大家的飯碗啊。”
杜家剛剛在歸義坊跌了個大跟頭,眼下最看重的就是河東道的棉花收益了。
按照之前的推測,哪怕是金年的棉布價格不如去年,杜家也能掙個幾萬貫,甚至十幾萬貫回來,妥妥的占據著杜家最主要收入來源的位置。
還是沒有之一的那種。
“棉布的成本如何,你也三番五次的核算過。那太原王氏說是評價售賣棉布,其實里面至少還有三五成的利潤。我們雖然種植規模不如他們,按照他們現在的售價,也不至于虧錢,頂多就是少掙一些而已,慌什么慌。”
“大哥,這可不是少掙一些錢,這至少是幾萬貫的損失啊。”
杜荷有點搞不懂自己大哥怎么還能這么沉得住氣。
幾萬貫啊!
哪怕是杜家家大業大,也沒有辦法直接拿出幾個幾萬貫出來。
“在金年以前,麻布基本上占據了布匹一半得市場,羊毛線相關的東西占據著三成左右,棉布和絲綢等其他的加起來也就兩成左右。要說擔心,最該擔心的不應該是那些麻布商嗎?我們坐在那里看戲就行!”
杜荷:……
天才一秒:m.dushuzhe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