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蓋世雙諧 第三十一章 天蠶之謎(下)
那蠶絲黏韌怪異的手感著實有點惡心,連慕容抒也不禁看著手上沾到的這坨東西直皺眉頭。
不過短短幾秒后,他忽又想到了些什么,這個念頭讓他連惡心都顧不上了,趕緊就扭頭向后退去。
五步之內,他就退到了身后的那條窄道口,并把手里的火把盡量往后舉,遠離了前面那一大片蠶絲覆蓋的區域。
看到這兒諸位應該也懂了——他這是怕不小心會引起火災。
不過實際上呢,是他多心了……蠶絲雖然也是可以點燃的,但其燃點高、還會回潮,所以算是難燃材料。
更何況,眼前這些也不是普通蠶絲,而是水火不侵的“天蠶絲”,別說你用火把燒了,就是拿火焰噴射器來燒……好吧那還是燒得掉的,畢竟火焰噴射器自帶燃料。
總之,像慕容抒這種出身的人,大多都不太懂這些農耕織造方面的知識,他也不會閑到拿家里的蠶絲棉被燒著玩兒,故眼下他以為蠶絲也和棉麻一樣一點就著,出于謹慎便自己嚇了自己一波。
好在,他也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并取下手上沾到的那一小團蠶絲,在腳邊實驗了一下,結果他就發現這玩意兒根本點不著。
如此,他也就松了口氣,否則他就得思考怎樣才能在沒有明火照路的前提下探索這洞窟了。
然,再次舉起火把前行的他,立馬又遇到了新的問題,且這次的問題和他剛才擔心的事正相反——前方唯一一條通路的入口,被大量的蠶絲給堵住了。
且不說慕容抒此行根本沒帶那種有刃的兵器,就算他帶了,之前遭遇雪崩時估計也丟了,于是他現在面對一片連火都燒不開的絲網屏障,就只能干瞪眼。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要說了,不就是一團團的蠶絲嗎,那他直接上手去扒拉開不就得了?
列位,您說的那種,用手或者掃把啥的隨便扒拉幾下就能散開的絲網,是普通的蜘蛛網,但慕容抒現在面對的是“天蠶絲”,這玩意兒要對標的……是蜘蛛俠甩出來的那種、可以把一整個大活人糊在天花板上的蜘蛛網,這你要是沖上去用蠻力硬扯,搞不好自己就被纏進去困住了。
慕容抒這會兒是孤身一人,一旦受困且無法靠自己脫身的話,那就跟死了沒區別啊,而且這等死的死法甚至還不如速死呢。
因此,他行動前肯定要慎之又慎,以防在這種不起眼的小地方翻車。
但,兵器沒有、火燒無效、扒拉也不能……他又有什么辦法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用“掌風”唄。
慕容抒雖不能像絕頂級高手一樣將內力自如地外放出去,搞些“原力撕扯”那樣的操作(比如顧其影用內力拋飛假山),但在準備充分的前提下,打幾波可以隔空傷人的掌風出來,他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他認為,只要多花點時間,打一打、歇一歇,不斷擴大掌風打出的窟窿,最后總歸能開出一條通路來的。
拿定了主意,他便將火把暫且插到一邊,然后走到那片堵路的絲網前,擺好了四平大馬,開始展臂起勢,準備……誒?怎么這絲網自己化了?
慕容抒也是半天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自己剛才拿火把的那只手,即戴著尋蠶戒的那只……在擺動時無意間靠近絲網,后者就“化散開”了。
摸到了這門道,那他接下來的行動自是方便了許多,只需一手持火把照明,另一手戴著扳指朝前“掃探”,即可安然前行。
這樣又行了片刻,終于,一道陽光,點亮了他的前路,也引著他來到了洞窟最深處的一間密室中。
這個密室的空間頗大,其中一側的壁頂有著數道空隙,空隙外即是懸崖絕壁,并無可立足之地,不過有些許陽光剛好能從那里射進來。
借著這良好的光線,慕容抒也很快看清了、明白了……何謂“穴內絲葬身”和“身冉亦血現”。
且說這密室的中央,一個碩大無朋、通體晶瑩的血繭赫然斜臥于一塊冰巖之上。
繭內,一個半人半蟲、周身密密麻麻地纏繞著一圈“巨大血管”的怪影,正在發出微光。
而在密室的一角,還有一副身上的衣服都已風化得差不多的白骨,盤腿坐化在那兒。
白骨身后,是一段石碑留書。
“云兄一生,俠義仁心,奈何魔功在身,善終難得。
“吾雖不解其傳功之意,但為成全知己,亦信守承諾,鑄戒留詩。
“望來日尋得此地,得此魔功者,慎重處之。”
這石碑上的文字,是以高強的指力直接拓碑而書、一氣呵成寫就的,其功力令人嘆為觀止。
而且看這意思,寫這石碑的,還不是云大俠,而是云大俠的一位知己好友。
這位前輩應該是幫云大俠完成了“制造尋蠶戒并放出那首詩”的遺愿后,又回到了這里,再寫下石碑,坐化于此。
這份與知己生死相隨的情操,讓慕容抒也不禁唏噓了一陣。
但他感動之余,又不禁生出了一些疑惑……
根據他們慕容世家所知的情報:當年的云大俠練的是“天蠶神功”,而并非是魔功,可為什么這里的石碑上卻說他是練了魔功才不得善終呢?
這事兒,慕容抒眼下暫時是沒想明白,不過后來他把功法帶回家,給阿孝看了以后,阿孝沒過多久就破解了。
說白了,就是“天蠶功”這玩意兒,先天就有殘缺。
咱前文書也講了,這武功的源流,是“大約三分之二的天魔功”,結合一部更加殘缺不全的“吸人內力的無名武功”,再結合“苗疆蠱術”創出來的。
后來武當把這“天蠶魔功”做了改良,才有了云大俠練的那版“天蠶神功”。
理論上,神功大成之后,便可與魔功分庭抗禮,且神功是沒有那種“讓人魔性不斷增加”的副作用的。
但……從云大俠的結局來看,這天蠶功的“神功”版本,其實也有副作用,只是這副作用要很多年之后才會顯現出來。
當然,這副作用就不是入魔了,而是——“歸繭”。
說通俗點,就是從人……變成蠶,且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逐漸繭化,最終成為一種半動物半植物的東西。
這無疑是個非常漫長、恐怖、且令人絕望的過程。
云大俠顯然并沒有走完這個過程,而是在出現端倪時就已安排好了后事,來到這里自我了斷了,所以慕容抒看到的繭里才是個“半人半蟲”的影子。
這也是為什么……云大俠的那位好友在留言里一再將這武功稱為“魔功”,還提醒將來得到這武功的人要“慎重處之”。
當然,此時此刻,還身在這密室中的慕容抒,對這些是一概不知的。
他看完石碑,正唏噓并疑惑著呢,忽然……
洞窟外那即將完全沉入地平線的夕陽,在此刻呈現出了一種極為刺眼的橙紅色,并透過這密室壁上的那些空隙形成了一個恰到好處的照射角度,直射在了那巨大的蠶繭之上。
一時間,那反射出的強光將整個密室吞沒,刺得慕容抒睜不開眼睛。
而在他遮住眼睛的同時,他耳中卻是聽見……好像有什么黏糊糊的東西在他的附近爆開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