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第二千二百八十一章
彩虹橋。
這里是阿斯加德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除了王宮,這里是整個阿斯加德最受重視的地方。
但反直覺的是,這里很冷清。甚至連衛兵都很少。
一方面,所有人都覺得彩虹橋很安全,因為外部的敵人很難進攻這里,畢竟這里的開啟權限,在海姆達爾手里,而海姆達爾是一個敬業的人,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睡覺休息了,他無時無刻都在注意著任何可能威脅到阿斯加德
的敵人。
所以不可能有敵人能夠通過彩虹橋進入阿斯加德,也是如此,彩虹橋壓根不需要什么重兵來看守。
因為沒必要。
另一方面,阿斯加德人平時對彩虹橋的需求也并不高。
除了大規模出征之外,阿斯加德人相對于以前,他們更愿意待在阿斯加德。畢竟現在的阿斯加德并不是地球老家。
在地球老家,阿斯加德人的生活環境在靠近北極圈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斯堪維亞納半島地區,那地方現在是好地方,位于北歐的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通稱“北歐五國”,又稱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這五個國家歷史背
景相似,宗教信仰相同,社會制度相近,語言相通,國旗圖案如出一轍。北歐五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富得流油,發展水平長期位居世界前列,各項指標名列前茅,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群體。
那么,北歐人的幸福感到底從哪來
一個字:穩。
先說環境。
芬蘭森林覆蓋率75,隨便找個湖泊的水都能直接喝。瑞典的垃圾回收率99,只有1需要填埋,環保做到了極致。丹麥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風能,冰島直接用地熱供暖。這環境質量,簡直就是天然氧吧。
此外,北歐的自然資源也極為豐富。例如,“萬島之國”挪威就擁有眾多自然資源,除了漁業資源外,還有石油、天然氣等珍稀資源。正因如此,挪威被譽為石油之都,是全球第三大原油出口國,其原油儲量可謂相當可觀。而
瑞典,作為歐洲最大的鐵砂出口國,其鐵礦石儲量堪稱豐厚。同時,北歐海域的漁業資源也極為豐富,正是全球四大漁業基地之一的北海漁業的所在地。芬蘭,被譽為“千湖之國”,其泥炭礦儲量也相當可觀,目前已經勘探的儲量
高達690億立方米。盡管北歐地區氣候等因素導致人口相對較少,但北歐的面積卻超過了130多億,且人口也僅有兩千多萬。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一個城市的人口都能超過三千萬,這樣的條件下,北歐的經濟發展自然不可小
但在古代......這破地方,簡單來說,就是窮山惡水!
就拿近現代的維京人來說(對比于阿斯加德的歷史,維京海盜的確算是近現代),維京人在北歐兼任海盜和商人的職業,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北歐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必須依賴海洋生活,而且他們的社
會組織形式,也使他們必須經常出海探險,尋找新的生存空間和資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既需要勇猛的戰士,也需要精明的商人。所以,維京人在北歐就兼任了海盜和商人的職業。
維京人的歷史和他們的海盜與商人生涯。
維京人,這個詞源自古斯堪的納維亞語,意思是“海上的掠奪者”。他們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公元800年到1050年之間,這個時期也被歷史學家稱為“維京時代”。在這個時期,維京人以海盜和商人的身份,活動在歐洲的許多地
方,包括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甚至遠至地中海的阿拉伯地區。維京人的社會主要由三個階層構成:貴族、自由民和奴隸。貴族是社會的領導者,他們掌握著社會的權利和財富,他們也是最有可能出海掠奪的人。自由民
是社會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土地和財產,他們也有權利參與社會的決策。奴隸是社會的底層,他們沒有權利,他們的生活完全受到主人的控制。
維京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是農牧業,但是由于北歐的氣候和地理環境的限制,他們的農業發展不是很好。所以,他們必須依賴海洋,通過捕魚和貿易來獲取生活所需。而且,由于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他們必須經常出海探險,
尋找新的生存空間和資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既需要勇猛的戰士,也需要精明的商人。所以,維京人在北歐就兼任了海盜和商人的職業。
那破地方的近現代的維京人不得不走出去。
同樣在萬年以前,阿斯加德人也同樣被環境逼迫的不得不到處劫掠才行。
可現在的阿斯加德可不是這樣。
這里的環境就和神話里的天堂一樣。
這里的氣候永遠是最適宜的,一年四季阿斯加德都能出產各種各樣的糧食果蔬,讓阿斯加德人完全不需要為糧食擔心。
同時這里也充滿了來自宇宙各處的高科技......阿斯加德人雖然看起來很粗魯野蠻,可實際上在科技上,阿斯加德人比人類要強不知道多少!
要知道,就連托爾這樣的丈夫,都會開宇宙飛船。
這里擁有你想要的一切。
阿斯加德人其實壓根不關心除他們之外的其他地方。
這一點和美國佬很像。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個名叫馬克斯佩雷爾曼的美國大學生在距離北京2400多公里的SC省旅行。在這個中國西南部省份的冬季,他遇到了一群前往西藏省會拉薩的藏族游客。他們擁抱了這位年輕的美國人,分享他們背包
里的食物,也許一起圍坐在篝火邊,或者是同住在一家青年旅社。這些藏族人從未遠離過他們的村莊,也沒有見過像佩雷爾曼的相機這樣的新奇科技。然而,聊著聊著,一位藏族人向佩雷爾曼:邁克爾喬丹怎么樣了這些來自
中國農村的藏族旅行者不僅了解美國體育聯盟,而且還關注其中的一個明星和他的球隊“紅牛隊”,在亞洲被稱為芝加哥公牛隊,這揭示了當代國際秩序的一個顯著特點: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在關注美國。外國人像關注自己國
家的新聞一樣關注美國的新聞故事,聽美國流行音樂,觀看大量的美國電視和電影(2016年,僅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就占了全球票房的一半以上)。有時,對美國文化的關注是以犧牲外國人對自己國家的了解為代價的。2008年
的一項研究發現,加拿大人對美國歷史的了解往往多于對本國歷史的了解。但這只是故事的一半。美國人也只愿意關注自己的國家。例如,在美國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500部電影名單中,沒有一部外國電影(《臥虎藏龍》排在第
505位,略高于杰瑞宋飛不太經典的《蜜蜂總動員》,但比《百貨戰警》低100位左右)。另一個衡量狹隘主義的指標是擁有護照的美國人的比例,這個數字遠遠低于許多其他發達國家。與66的加拿大人和76的英國人相
比,只有大約40的美國人有護照,因此可以出國旅行。
美國人的狹隘可能會變成美國人的無知。長期以來,這種狀況讓美國的地理老師感到沮喪,也讓深夜脫口秀主持人感到高興。在YouTube的大量視頻片段中,比如吉米坎摩爾的《你能說出一個國家的名字嗎》中,洛杉磯
的幾個路人在世界地圖上連一個國家都認不出來。但這種對美國以外的世界的不熟悉。
美國這個國家相比于其他國家最特別的一點是,美國之前的很多決策背后都有大英帝國的陰影。在1794年,美國為了應對英國隨時而來的戰爭威脅,美國在擴張的同時又積極整軍備戰,為了避免歐洲的抵制,開始奉行向內
看的孤立主義政策,在此背景下,美國國內全力打造內部市場,依靠區域經濟競爭完成了經濟和資本的原始積累。同時美國國土面積廣大,內部競爭也激烈,所以在南北戰爭之前,美國的最大目標就是建立一個統一且穩定的國內
大市場。南北內戰之后,美國徹底打破了南北對立的社會經濟制度,而解放的百萬黑奴在獲得人身自由的同時,也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勞動力和市場。自此之后,美國的經濟不再是建立在北部的以雇傭勞動為特征的現
代工廠制度和南部奴隸勞動制度相對立的形式,而真正成為了統一的整體。正是因為這一歷史原因,在美國人眼里,國內市場經濟的開發和維護永遠是第一位的。美國的強大不是靠著那些鋼筋水泥,而是科技創新。美國許多賺錢
能力最強的公司賺得錢比小國還多,賺錢最多的公司堪稱富可敵國,其凈利潤超過了坦桑尼亞、冰島等很多國家的GDP,而能夠實現這些的基礎就是人才。美國的人口只占世界的5,卻擁有全世界接近45的生產力和40的
科技產品。蘋果、IBM、谷歌等公司風靡全世界,同時,美國國內市場也因為科技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作為商品世界,美國市場的特性可以通過商品來體現,這一原因也成為了美國人只關心自己不管外部世界的原因之一。美國
市場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復雜的市場,這里的最大是指消費市場,中國的市場勝在了體量,但利潤很低。而它的復雜性在于不僅有聯邦政府的法律法規,各州之間的法律法規也是不盡相同,為了適應內部需要,就不得不把
足夠多的精力放在國內市場中,這樣才不至于觸到法律的霉頭。對于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就沒有足夠多的精力去關注了。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為自己市場足夠大,美國無需關心外部環境和變化,自然也就對國際大事和國內新聞沒有多高興趣,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只關心自己身邊的事了。這個世界,終究是由經濟主導人們行為的。
阿斯加德人也是如此。
其實最開始阿斯加德隨著奧丁征服其他世界,很多人并不理解。
因為阿斯加德什么都不缺,他們擁有近乎無限的能源,幾乎不需要為了物質而超心,甚至于滅霸擔心的因為人口過多導致資源枯竭這種事,對阿斯加德人來說也是很久遠很久遠以后的事情。
阿斯加德的人口一直都不算特別的多。
他們并不存在,因為資源問題而入侵其他世界的需求。
他們甚至都不太需要市場,說起來很有意思,別看阿斯加德很發達,但他們的經濟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他們的資本主義并不發達。
資本主義一直是對外擴張的重要推手。
這一題我們在政治課上就學過,工業革命的發展促使新興的資產階級在世界范圍內搶占商品市場和廉價原料產地。這是資本主義列強進行全球性侵略擴張的根本原因。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
資產階級迫切需要在全世界范圍內拓展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這是列強進行全球擴張的根本原因。
但這個問題在阿斯加德并不存在。
他們存在國王,而且國王的權力還很大,說到底,他們始終是個封建社會。
所以阿斯加德人雖然尚武,但究其本身,并沒有驅動他們去通過戰爭擴張的內在驅動力。
這種情況下,阿斯加德人本身其實沒多少去主動了解宇宙中其他世界的欲望,更別提主動去其他世界了。
既然沒需求,那誰會沒事來彩虹橋這里晃蕩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