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新命記  >>  目錄 >> 第一一零六章 易耳

第一一零六章 易耳

作者:哼哈大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記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新命記 第一一零六章 易耳

楊振其實很清楚沈器周話里話外的意思。

他不過是在暗示自己,他們不想從李氏宗室里面挑人了。

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想自立,也就是說他們希望楊振支持沈器遠自立為王。

如果從長遠角度看,楊振對此其實并不反對。

畢竟,沈氏兄弟及其他們的支持者們,一旦擁護沈器遠自立為王,那么他們就將立刻走向大多數朝人官員百姓的對立面,從此以后他們就只能依賴金海鎮才能維持統治了。

如此一來,他們也將會任由楊振拿捏。

到時候,不用說已經定下的北方二道了,就是再進一步,將黃海道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也拿下,也應該不是問題。

然而,楊振之所以一直揣著明白裝糊涂,就是不肯說句明白話,主要是覺得時機不成熟。

因為在廢黜李倧之后,沈器遠如果馬上自立為王,那么廢黜李倧的正當性就會立刻喪失。

那么,原本支持沈器遠的朝人,或者保持中立的朝人,恐怕轉眼之間就會變成他的反對者。

到那時,楊振及其金海鎮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也將立刻走向現在的對立面,在朝人心目中,恐怕就跟偉光正不沾邊了,甚至猶如胡虜那般了。

若是在其他時間,楊振根本不在乎朝人怎么看,但是現在清虜還在,還有強大的實力。

接下來楊振針對清虜的戰爭,仍要曠日持久打下去,根本沒有多少精力和空窗期,以及足夠的兵力,投入到半島南部遍地烽煙的治安作戰當中去。

所以,當前最好的做法,還是徐徐圖之。

楊振只是略作思考,就下定了決心,維持自己原來的計劃不變。

“李氏享國二百多年,子孫必多,若其嫡脈近支子弟無可立者,那就從旁系遠支當中選一個吧!”

“都督——”

“賢婿——”

楊振話音剛落,沈器周、沈器遠兩個人幾乎同時開口,但都又瞬間停了下來,沒有將想說的話說出口。

與此同時,包括張臣、嚴省三在內的現場所有人,也都將目光集中到了楊振的身上。

尤其是在場的其他幾個朝人文武官員,有的目光炯炯神色激動,有的若有所思,明顯松了口氣,但是無一例外都盯著楊振。

楊振也注意到了眾人的反應,從這些人的神色表現之中,他大概明白他們的心思,于是想了想,緩緩說道:

“自古廢舊立新,最怕民心不服。若選李氏宗室子弟,無論近親旁支,天下皆無可指摘,則大事順遂。事后上表,歸正天朝,京師朝堂,也易接受。”

楊振說到這里,停了下來,只是看著沈器遠,等他表態。

而沈器遠的臉上,則是掩飾不住的失望之色,沉吟半晌不說話。

這個時候,沈器周卻突然說道:

“京師朝堂?李氏剃發易服,奴事胡虜,大明京師朝堂正該問罪李氏,廢其子孫世襲之位,改立新主,我輩替天行道,京師朝堂豈有不接受之理?”

“清虜和寧親王有罪當廢,這一點我們都同意,京師朝堂也必無異議。然則驟然之間廢黜李氏、改立他姓,不惟和寧國上下非議,恐怕京師朝堂也會議論紛紛,恐不利于當前之大事,豈可不慎?依我之見,不如徐圖之。”

楊振的這個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在座眾人聽了,沒人再吱聲,都將目光不自覺的轉向了沈器遠。

而這時的沈器遠也弄準了楊振的態度,心中嘆氣,知道楊振這是在反對他現在自立。

但是楊振最后一句話,卻又點燃了他心中的希望。

徐圖之,不就是慢慢來的意思嗎?

那也就是說,楊振只是現在反對而已,將來時機到了便不會反對。

于是他想了想,隨即放下了馬上自立為王的念頭,問道:

“若立李氏旁系遠支,都督可有屬意之人選?”

“哈哈,岳丈大人說笑了,我哪有什么屬意之人選啊,一切還是要由你們來決定,只要你們認為合適,我就沒有意見。”

聽了楊振這個話,沈器遠轉頭看了看沈器周、安五倫,見這兩個人一起點頭,隨后轉臉對楊振說道:

“既如此,便依都督說的辦。”

沈器遠搞清楚了楊振在廢舊立新上的底線后,知道套近乎也沒用,便也不再叫楊振為賢婿了,而是公事公辦直接改稱都督。

隨著這件最為關鍵的事情定了下來以后,剩下其他的一系列事情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沈器遠等人已經做好了出兵的一切準備,一天都不愿意再等待下去了。

因此,平壌軍以清君側為號召誓師出兵的良辰,就定在了五月十九日清晨的卯時。

與此相應的是,沈器遠在兌現臥牛島密約最核心條款方面,倒也相當拿得起放得下,一口答應了楊振的要求,將出兵的時刻確定為了向楊振移交和寧國北方二道以及平壌城的時刻。

平壌城及其周邊多達十數萬軍民人口,無論男女老幼以及牲畜等一切活物,平壌軍都要帶著南下,屆時只會給楊振他們留下一座純粹的空城。

不過,楊振對這一點并不在意。

相反,對于沈器遠如此干脆利落的履約和交割,楊振對沈器遠的觀感一下變得極好。

到了次日清晨,楊振帶人到大同江上的綾羅島大營誓師現場,去給沈器遠大軍送行的時候,特意留到了最后。

在綾羅島通往大同江對岸的浮橋前,目送張臣率隊跟著平壌軍前軍過江南下,以及平壌軍中軍隨即啟程后,楊振意味深長地對沈器遠說道:

“岳丈大人不必有任何疑慮,你我翁婿一場,我是永遠站在你這邊的。再說此番,另立李氏子孫,岳丈大人可自為領相或者監國攝政,既能統攝一切軍政要務,又能免去了極大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楊振到綾羅島大營,執意相送到最后,沈器遠也知道他必有交代。

此時,沈器遠聽了楊振私下相告的這番話,先是一愣,隨后長嘆一聲,片刻后說道:

“賢婿在擔憂什么,其實老夫也很清楚。不過是憂慮平壌軍入漢陽廢黜昏君的大事出現波折罷了。只是,古人云,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遭其殃。老夫已年近六十了,也擔心如此良機一旦錯過,恐將遺禍子孫啊!”

楊振當然知道,沈器遠擔心的不過是廢了李倧后再立李氏宗室子弟,到時君彼此臣名分已定,以后再也找不到像如今這樣堂堂正正的機會了。

為了打消他的這個顧慮,當下,一邊勸慰他,一邊對他交了底:

“岳丈大人正值壯年,正所謂來日方長,真正廢舊立新,又何必急在一時呢?其實,廢黜李倧之后,我們不論立誰,若想取得京師朝堂冊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拖上三五年時間,新君不能獲得大明冊封,那就是重新廢黜他的理由,那時才是真正的機會。”

楊振的這番“肺腑之言”,果然使得沈器遠猛一睜雙眼,既像是大吃一驚,又像是意識到了什么一樣。

過了好一會兒,沈器遠才穩住了心神,長出了一口氣,而后終于點了點頭,直視著楊振的眼睛,緩緩說道:

“原來如此。有了賢婿你這番話,老夫心里就安頓多了。等老夫在漢陽城內立了新君,會盡快向你報捷,并遣使過海到燕京,向天朝上報稱臣,請求冊封。

“只是到那時,還希望賢婿你想方設法,將冊封一事,拖延下去!若能說動京師朝堂,下詔申斥李氏剃發易服、背叛大明之罪,那就再好不過了!”

“此事易耳!”

對于沈器遠看似自相矛盾的請托,楊振當即滿口答應。

因為他知道,到了崇禎十五年或者十六年的時候,京師朝堂內斗嚴重,整日亂紛紛的,想要在朝堂上干成一件事情很不容,可要想在朝堂上攪黃一件事情,卻是極為容易的。

尤其是半島上發生的這種廢舊立新、重歸大明的大事,甚至根本不用楊振出手掣肘,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有什么結果。

想當初,光海君奪位成功的時候,屢次遣使上表,請求冊封,來來往往花了多少年,也沒有獲得正式的冊封。

等到現在這位和寧親王李倧發動政變,推翻光海君以后,同樣是幾次三番上表請求冊封,最后才成為正式的國王。

而李倧當年之所以敢于密謀發動政變,除了光海君本人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光海君遲遲得不到大明朝的正式冊封。

作為屬國君主,沒有大明朝的正式冊封,就等于沒有得到大明朝的認可,長期得不到認可,就會成為被廢黜的理由。

對此,沈器遠自然是一點就透,根本不需要楊振多說。

崇禎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從早到晚,整整一天,原來云集在平壌城內外、大同江兩岸的十數萬朝人軍民青壯以及大批老弱婦孺,都追隨沈器遠統率的平壌軍南下了。

白天里亂紛紛的平壌城內外,一下子寂靜了下來。

好在楊振在上午的時候就叫人前往安州、定州傳令去了。

當天夜里,戌時左右,楊占鰲與鄧恩二人,各帶本部正兵一營奉命趕到了平壌城。

楊振當即命令楊占鰲率軍進駐了人去營空的城北牡丹峰大營,命令鄧恩率軍進駐了沈器遠這兩年在原址重修起來的平壌外城。

至此,平壌城內外,徹底落入了金海鎮的控制之中。

遙想萬歷援朝之戰,大明軍隊付出了尸山血海一般的巨大犧牲,才從倭人手里奪回了平壌城,但是卻轉手還給了啥也不是的朝人。

打了那么多仗,死了那么多人,投入了數不清的糧餉輜重,最后只是為朝人恢復了疆土,自己的版圖絲毫沒有擴張。

楊振一想到這個,就打心眼里感到意難平。

現在,且不管沈器遠帶著他的平壌軍到了漢陽城,最后能夠走到哪一步,但至少和寧國北方二道,尤其平壌城,楊振是吃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新命記目錄  |  下一章
大明新命記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6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