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詭三國 第3815章挹彼注茲
鄴城南城,一處可以望見漳水工地的土丘上。
趙云與張遼并肩而立,遠眺著那人聲鼎沸、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不由得都有些感慨。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并沒有特別感覺到什么,甚至也不覺得龐統又是搞士族子弟,又是安排市坊民眾,和當前的局勢有什么關聯性,但是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之后,趙云和張遼漸漸的明白了龐統為什么要先做這些看似和攻取北城無關的事項。
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依舊很多人不愿意磨刀,只愿意追求砍那么一下。
民心若此,何事不成?趙云輕聲感嘆,白袍在秋風中微微拂動,昔日常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如今看來,這水,不僅是可用于行舟,亦可筑壩,可灌溉,可開新地,可生養萬物……龐軍師……奇才也……
趙云看著那些自發勞作的民眾,心中對龐統的連環設計,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不僅僅是解決糧食問題,更是在重塑秩序,凝聚人心。
一舉兩得,不,一舉四得,甚至更多。
張遼的眼中,也是神色復雜,是啊……某之前就想著粥棚,救濟,也知「以工代賑」四字,可真正去做,又不知如何入手……今日觀軍師所為,便是水到渠成,自有一番渾然天成之美……南城百姓民眾,原本是散亂如沙,如今也可以如臂使指……既不需要大批糧草,又是可以引之為助力……這謀略之道,著實了得……
趙云聞言輕輕頷首,目光仍落在漳水工地上往來忙碌的身影上,語氣中帶著幾分悵然,文遠此言甚是。某治北域,原以為令歸化胡人守律知法,繳納賦稅,改服更俗,便是……嗯,如今想來不過是皮表之法,要龐軍師如此……方可謂是直入人心,聚氣養民……
趙云頓了頓,似乎有些別樣的感悟,昔日某于常山,長思百姓安分守己,官吏依律治理,便是天下太平……后來到了主公麾下,方知百姓之苦,多為腐蠹官吏所為,豪強鄉紳所致……再往后,去了大漠北域,見了我漢民也能如胡人一般,馳騁大漠……才知曉漢人并非天生下來就是耕田種禾……而是這舊日規矩,不許他們策馬奔馳……
這話說得就有些沉重了。
張遼聽了,眉頭微蹙,沉默了片刻之后說道:都護言之有理……宛如遠于并州治軍,只知嚴明軍紀,余者皆無所思……得講武堂方悟,舊日軍中是「令行禁止」,可到了民間,卻是「令雖行,民卻難從」……可見并非是民不愿從,乃不見其利,不得其道也……
張遼抬起手,指向了那些在漳水之畔勞作的百姓,如今鄴城之民,免鞭杖以督催,亦無需喝罵,卻是自發而力……只因軍師令其知曉,挖通這渠、筑好這壩,不僅是當下可以飽腹獲益,也可將那河內淤泥用于肥田,來年耕作定有好收成……
趙云頷首,目光中帶著幾分釋然,正是如此……舊日的規矩,乃視民如韭,只知收割卻不知養護……軍師如今的做法,卻是替農夫考量,既顧及眼前,也準備未來……這般一來,百姓心中有望,身上自然有了力氣……原本散如流沙,也能聚成堅石!
張遼點頭認同,有主公如此,有軍師如此,何愁大漢不能復興?治國治民,不是把百姓管得服服帖帖,而是讓他們能心甘情愿為自家,為天下出力!軍師此策,甚至了得!
趙云露出了些笑容,而且這軍師手段……還有后續……
張遼跟著趙云的目光轉向了北城,也是哈哈一笑。
兩人都覺得自從龐統來了之后,似乎一切的困難都消失了,什么事情都井井有條起來,這種感覺讓二人感覺渾身輕松,也憋著一股勁,除了訓練兵卒整頓軍務之外,就都盯著北城了……
隨著龐統一系列舉措推動,趙云和張遼都覺得,龐統的謀略不僅僅是眼前所展現出來的這些內容,應該還有后續的演變。
而且最為讓趙云和張遼佩服的是,這些謀略,這些演變,都是堂而皇之的擺在眾人面前的,光明正大,沒有一點的欺瞞!
這才是最為根本的,也是最能打動鄴城百姓民眾的關鍵因素!
古代封建官吏欺瞞哄騙百姓民眾,覺得他們不懂法律也不知經文,甚至連字都認不得,所以欺瞞起來毫無心理壓力。法律、政令的解釋權和執行權完全掌握在官吏手中。官吏與百姓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里,欺瞞草民在官吏心理上,就如同欺騙不會說話的豬狗牛羊,毫無道德壓力。
是的,百姓民眾面對官吏的欺瞞,大多數時候都無法反抗,也無法獲得什么補償,但是官吏公信力,也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允諾,然后毀約,再允諾,再毀約的過程當中,徹底崩塌。
現在驃騎軍和龐統所展現出來的真誠,及時的兌現承諾,才是和這些鄴城百姓溝通的最好方式,在原本隔閡的心之間,搭建出了直達的橋梁!
鄴城北城,銅雀臺。
秋風吹過,帶著南城方向隱約傳來的號子聲與泥土的腥氣,更添幾分蕭瑟。
曹丕扶著冰涼的欄桿,感覺自己全身上下似乎也跟著手中的石欄一樣的僵硬冰寒。他死死盯著漳水邊那如同蟻群般勞作的黑壓壓人群,胸膛劇烈起伏,咬牙切齒。
刁民!賤民!皆是忘恩負義之徒!豎子何敢如此!曹丕忍不住痛罵道,聲音因憤怒而尖利,充盈著被背叛的痛楚,昔日父親大人免其賦稅,賑其災荒,卻不知感恩!也不知回報!而令其做些事情,不過些許徭役,便是怨聲載道,陽奉陰違,偷懶拖延!
如今竟為逆賊區區小惠,便是甘心情愿驅策若牛馬!曹丕越是罵,便越覺得自己說得有理,好歹不分,豈非禽獸不如?!若非父親大人殫精竭慮,平定河北,他們早死于黃巾、黑山之亂,骸骨無存矣!父親大人素來以仁政待爾,春日蠲免租賦,夏時賑濟粟米,秋日勸農桑,冬日施寒衣,此等恩惠,可謂優厚矣!可今日觀之,此等民氓,不過是壟上芻狗、道旁螻蟻!忘恩負義!卑鄙,下賤!無恥!刁民!賤民!當今河北崩亂,豎子竟甘為鷹犬,背君父之恩、附逆賊之眾,真乃天地不容!
曹丕顯然無法理解為何曹氏給予鄴城百姓民眾的恩情,換不來忠誠。
陳群目光深沉地望向遠方,他試圖安撫曹丕,也安撫自己。
世子息怒。陳群試圖從經書當中尋找到解釋,左傳有云,民心無常。小民無知,目光短淺,易為眼前小利所惑,此乃其本性也。縱施千般恩惠,亦換不來半分忠誠;縱講萬遍經義,亦醒不了半點昏聵。論語又云,朽木難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此等小民便是那朽木,那糞土,縱有孔孟再生,亦難教爾等明是非、知禮儀!世子又何必與此等小民計較?待他日王師蕩平賊寇,此等忘恩負義之輩,便是刀下之鬼!
陳群頓了頓,又說道:況且圣人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治國牧民,當示之以威,懷之以德,使其畏威懷德,方是正道。豈能如驃騎這般,縱容賤民……呵呵,此等小民,最是偷奸耍滑!賊軍以役換糧,看似穩妥,實則亂了章法!世子,昔日修建鄴城三臺之時,此等小民不也是如此?
曹丕聞言,怒氣稍緩,長長的吐出一口氣,恨恨道:長文所言極是!賤民多是見利忘義!待其耗盡力氣,所得寥寥,必生怨懟!屆時,看那賊軍如何收場!
陳群微微頷首,徒恃小惠,終非長久之計。待賊軍糧錢消盡,小民必反!
兩人這番對話,并未壓低聲音,甚至有些故意抬高了音量。
曹丕努力挺直腰桿,左右看了看,沉聲說道:爾等皆聽見了?民心不古,易為奸邪所乘!但只要我等堅守城池,秉持正道,待丞相援軍一至,必能撥亂反正,讓這些無知蠢氓知曉,天下唯有忠義方為正道!
左右護衛兵卒便是齊聲應是。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引經據典,如何貶低對手與民眾,如何自我安慰與強調正統,都無法驅散那縈繞在心頭的不安。
他們隱約感覺到某種東西正在失控,但是無法理解……
或許是因為自身的立場不愿意理解,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局限無法去理解。
他們只能將其歸咎于刁民、小惠、權詐等等上,并在對經典教條的重復中,尋求一絲虛幻的慰藉與優越感。
可是這種虛假的慰藉與優越感,很快就在冰冷的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鄴城北城,當曹丕等人將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些南城百姓在漳水之畔勞作,運送土方淤泥去肥田的時候,卻沒有注意到北城的水位,正在悄然的下降。
起初只是些微的不便。
雖然有人察覺到水井的水位似乎下降得比往年更快,一些靠近城墻邊緣的次要水渠漸漸干涸,但是并沒有太在意,畢竟在秋冬之時,水位下降一些,也是常見的,但很快,情況就急轉直下。
當陳群接到確切報告,一股寒意瞬間從脊椎竄上頭頂。他立刻意識到,龐統表面上是為了捕魚,為了肥田,實際上是在清查鄴城周邊的水源!
現在龐統顯然是找到了,并且切斷了通往北城的暗渠!
北城雖大,雖有銅雀臺、文昌殿等處的景觀池塘和幾口深井,但其日常用水,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貫穿城區的暗渠引來的活水。
如今活水源頭被斷,顯然立刻就是亞歷山大。
水源被切斷的消息,不脛而走,而陳群反應不可謂不快,他立刻派遣心腹官吏,奔走于各坊之間,高聲宣告:城中水儲備充足!銅雀臺下深潭,文昌殿前碧池,皆水滿如鏡!更有十數深井,足以支用!驃騎斷我漳水,不過是蚍蜉撼樹,徒勞無功!諸君切勿驚慌,各安其位,謹守勿出!
然而口號終究敵不過現實。
隨著水位持續下降,在水井旁排隊等待取水的人群越來越長,桶中打上來的水卻越來越渾濁。
銅雀臺下的深潭?
那是曹丕及其核心親衛的禁臠,尋常官吏兵卒豈敢覬覦?
文昌殿前的碧池?
那更多是象征性的景觀,儲水量有限,而且即便是供給,也優先供應的是丞相府及高級僚屬。
人不吃飯,還能撐個幾天,但是一旦缺水,就立刻心中發慌。
這種資源匱乏的慌亂,也催化了本就存在的派系矛盾。
冀州派與豫州派之間的積怨,在崔琥叛變引敵軍入南城后,早已如同布滿干柴的火山。
如今,這水的問題,成了點燃矛盾的引信。
憑什么他們豫州人總能優先取水?還總是最清的那幾口井!
一個冀州籍的低級軍官看著不遠處另一口水井前,幾個潁川口音的文吏在家仆護衛下,輕松打滿水桶揚長而去,而自己這邊排了半日隊,卻只分到小半桶渾濁的泥水,忍不住憤憤地低聲咒罵。
就是!說是共存亡,到了關鍵時刻,還不是他們自己人顧自己人!旁邊一個冀州老兵啐了一口,臉上也滿是憤怒,當初崔都尉……唉,若不是被逼到那份上……
類似的議論和不滿,在冀州籍的士卒、低級官吏乃至其家眷中迅速蔓延。
他們覺得受到了不公的對待,認為豫州派系憑借著與曹氏的親近關系,壟斷了本已緊張的水資源。
很快的,劇烈的沖突在一處位于兩派聚居區交界,水質相對較好的水井旁爆發了。
起因很簡單。
插隊。
平日里面,有時候看見插隊的,也就忍了。
但是現在本身就有矛盾,加上又是處于這種極大壓力的環境下,幾乎就是在眨眼的功夫,就從口角之爭變成了流血沖突。
豫州狗欺人太甚!
跟他們拼了!反正沒水也是死!
最開始的時候,還沒直接動刀子。
冀州人操起扁擔、木棍就沖了上去。
豫州軍侯及其手下也不甘示弱,揮舞拳腳相向。
頃刻間,水井旁亂作一團,怒罵聲、慘叫聲、碰撞聲混雜在一起。
也不知道是哪一方率先拔出了刀來,鮮血就染紅了井臺周圍的土地。
等到曹丕的親衛隊聞訊趕到強行彈壓時,雙方已有幾十人受傷,其中七八人傷重垂危。
現場一片狼藉,血跡斑斑,雙方人員雖已被隔開,但依舊怒目而視,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仇恨與不安。
曹丕又驚又怒。
驚的是內部矛盾竟已激化到如此地步,怒的是這些不識大體的蠢材,在城外大敵環伺之際,竟為了一點飲水自相殘殺!
曹丕的到來,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些許,但是曹丕也清楚,如果他不能及時處理好眼前的事情,那么這眼前的一點血色,就會像是火星落入了干草堆當中,遲早彌漫成為滔天烈焰!
曹丕咬著牙,目光冷冷的掃過眾人,深深的吸了一口麻辣燙,然后忍著怒氣,沒有訓斥,而是先下令讓人救治傷患,來人!將所有傷者,無論是誰,即刻抬往醫官處救治!不得有誤!
隨即,曹丕命令甲士徹底封鎖該水井周邊區域,嚴禁任何人攜帶兵器靠近,并將沖突雙方的主要人員強行隔離。
陳群緊隨其后,對著沖突的雙方展開輿論攻勢,搶占道德高位。
陳群的聲音,顯得沉重而痛心,爾等何其糊涂!城外逆賊,斷我水源,就是要讓我等自亂陣腳,自相殘殺!爾等今日在此流血沖突,有何意義?!無非是親者痛,仇者快!此等行為,與自尋短見何異?!
曹丕也難得的,展現出他作為統治者果決狠辣的一面。
他沒有遲疑,當即就下令逮捕了五名動手,并且造成傷亡的人員……
主要是這幾個家伙身上染的血太多太明顯,一看就是近距離噴濺上的。
雙方都有,三人來自豫州,兩人是冀州的。
曹丕不顧他們的哀嚎與辯解,就在這血腥未干的井臺旁,宣布其擾亂軍心,械斗傷人之罪,依軍法斬首!
人頭滾落,看得周圍眾人面色發白,噤若寒蟬。
殺威棒之后,曹丕強壓下心中的煩躁與對這群蠢貨的厭惡,走到水井旁,指著那水井朗聲說道:賊軍能截斷漳水暗渠,難道還能截斷這鄴城地底之水脈不成?天地生養,豈會絕人之路?從即日起,于城內擇地,再挖新井!凡有力出力者,皆記功勛!活水進不來,我等亦可掘井取水!慌什么?!
確實,現在水井排隊時間長,不就是因為水井少么,要是多打幾口,甚至是多一兩口,也會立刻對于現狀有所改善。
陳群也立刻補充說道:新開兩口井!東西各一處!一為冀州井,一為豫州井!地點位置,抓鬮而定!器具工匠,一律均等!誰先開出新井,重賞千金!
相互爭斗的雙方,在曹丕和陳群輪番上陣,巧妙的引導之下,暫時讓爭斗的雙方冷靜了一些,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開新井的事務上,但是這僅僅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冀州派和豫州派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請:m.bqq999.cc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