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崛起之華夏 (九十二)老狐貍的“克虜伯”情結
“克虜伯的裝甲材料很快就到了。”馬玥對孫綱說道,“聽說水師現派了兩條船去拉的。”
“我還愁呢,德國人上次不賣咱們船,這次能賣給咱們大炮和裝甲嗎?”孫綱高興地說道,“想不到老頭子這么容易就搞定了。”
“你不知道吧?老頭子和克虜伯,那可是多少年的老關系了。”馬玥說道,
“真的假的?這我還真不知道。”孫綱吃驚地說道,
聽了馬玥從軍情處收集來的信息,孫綱才知道,原來,克虜伯家族和“東方俾斯麥”還有這么深的淵源。
早在1866年6月27日,中國的第一個外交使團訪問德國,代表團成員張泰回國后向李鴻章報告了他對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深刻印象——“他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對于為普魯士贏得普法戰爭立下大功的“加農炮之王”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李鴻章早已欽佩不已。他讓手下準備了一份世界各國炮廠的大炮質量一覽表。經過認真的審閱,選擇和比較后,他認為,克虜伯家族的大炮優于美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大炮,將來一有戰事,“稍有優,則利鈍懸殊”。1871年,李鴻章在科隆商人費雷德里茨.佩爾的鼓動下,一口氣向克虜伯家族買下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關等炮臺,首先穩固北京城的防務安全。1874年,正當李鴻章躊躇滿志地運作洋務,“講求洋品”,慶幸中國有“開花大炮”時,日本軍隊突然武裝侵占臺灣。原來李鴻章還想與日本聯手抗擊西方列強進犯中國,這“一廂情愿”的美夢被無情的現實擊碎后,李鴻章有著強烈的憤怒和報復心態。他一方面請德國軍事人員漢納根(后來擔任過北洋陸軍炮術總教習)著手設計旅順,威海衛炮臺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防御炮臺的樣板,同時派特使前往德國與克虜伯家族談判,認為克虜伯有義務出資為中國培訓火炮專家,中國才有可能繼續購買克虜伯家族的大炮,否則中國會向歐洲另一軍火銷售商“波弘協會”靠攏。1877年春,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在這場軍火競爭中同意了李鴻章的要求——第一批中國留學生卞長勝,查連標等七人到德國埃森接受免費培訓。
在克虜伯家族的暗示下,中國軍事代表團與德國伏爾鏗造船廠簽訂了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濟遠”艦的建造合同。之所以選擇這家軍艦廠,主要原因是李鴻章認為該廠生產的軍艦的龍骨,護甲鋼板和艦面的主炮,副炮,彈藥,穿甲彈等均為克虜伯兵工廠生產。其中“定遠”,“鎮遠”等主炮都是克虜伯兵工廠305毫米的雙聯裝巨炮,射程遠,火力強大。當時日本海軍最先進的軍艦“扶桑”,“金剛”等都無法與其比肩。1886年8月,“定遠”,“鎮遠”從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千里迢迢到華后,李鴻章就命令海軍提督丁汝昌駕艦和北洋海軍其他等軍艦集結,先遠航海參崴,然后回轉日本海域,向日本海軍顯示大清國北洋海軍的軍威!該行動令日本政界,軍界高層驚恐不已,一片嘩然!李鴻章當年命令中國的新軍艦長驅直入日本海域,雖然也“長長地出了一口民族之惡氣!”但卻暴露了實力,讓日本決策層有了制造特種軍艦的準備。(德國埃森克虜伯歷史檔案館的資料顯示:1887年初春,一個龐大的日本軍事代表團來到德國埃森克虜伯火炮射擊場觀看了口徑巨大的305毫米克虜伯大炮的試射,得到現場所有的大炮資料和數據后,他們馬上高薪聘請法國軍艦設計大師懷德的得意門生白勞易為日本設計更為先進的“超級軍艦”來對付并擊毀“定遠”,“鎮遠”艦。)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和李鴻章私交甚密,曾在1876年贈送過李鴻章一座多頭火車的模型,又在1888年幫助中國駐德公使李鳳苞和留學生們取得了德國刷茨考甫黑頭魚雷磷銅(即魚雷雷殼的主要材料,因為用鋼為魚雷的外殼容易銹蝕,德國刷茨考甫公司將克虜伯公司用于生產火炮的炮銅內加入磷青,從而去除銅材內的雜質,使得銅質更為堅綿耐腐蝕,用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銅稱為磷銅,專門用于魚雷的雷殼,這在當時是不傳之密)的提煉方法,使中國自行生產魚雷具備了一定的技術條件。
這一次德國政府迫于英國的壓力沒有賣給中國戰列艦,使德國軍火商非常擔心失去中國這個大主顧,這一次中堂大人又找上門來,克虜伯兵工廠當然喜出望外,李鴻章通過中國駐德公使許景澄開出了采購清單,包括要塞炮,海岸炮,行營炮,艦炮,裝甲材料,大開花彈,穿甲彈等等,讓克虜伯賺得盆滿缽滿,李鴻章趁機提出讓中國軍工技師赴德學習彈藥信管設計制造(主要是為了孫綱的那個“穿甲彈”計劃),并幫忙聯系學習魚雷的制造和引進相應的設備,克虜伯公司也都答應了。
由于李鴻章從克虜伯那里弄來了240毫米大口徑速射艦炮(當時速射炮所能達到的最大口徑),讓法國加納公司派來修炮的人員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生怕失去這單大生意,他們“竭盡全力地謀求改進和完善,力求讓中國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在把法國人“折磨”得“欲仙欲死”后,經過了多次試射,所有的故障都被排除了,并加上了可以讓炮身快速復位的新式復進裝置,最快理論射速達到了3分鐘一發,孫綱觀看后表示“十分滿意”,法國加納公司一幫人那些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龍揚”號的主炮型號,就算這么定了下來。
由于制造裝甲的材料到手了,白里安終于開始了他“劃時代”的設計,把裝甲設計融入到了艦體構造當中去,由于克虜伯裝甲要比美國的哈維鋼裝甲重許多,白里安又堅持要給“龍揚”號采用全防護設計,孫綱很是擔心中國的第一級戰列艦到時候會成為了一個大大的海上鐵罐頭(為了強調戰艦的生存能力,法國人在好多戰艦設計上都執著地采用全防護設計,艦體其他部位的裝甲厚度比水線裝甲帶薄不了多少,比如說給沙俄海軍建造的“太子”號戰列艦,11000噸的戰艦上竟然安裝了4000噸的裝甲,占了總噸位的36以上!生存能力是沒說的,跑不跑得快就兩句話了,而14000多噸的“君權”級戰列艦裝甲重量最多占總噸位的32),所以他反復向白里安強調全防護可以,但是不要犧牲太多的速度,怎么也得讓“龍揚”號有不低于18節的航速。
也許是他的嘮叨傷了大師的自尊,白里安是這樣回答他的,“我會讓您看到,您的戰列艦將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航速和最強的防護,她將成為她的敵人永遠的噩夢,只要他們想起她來,就會渾身戰栗,她將成為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法國船舶設計史上輝煌的一頁,也許有一天,世界的歷史會因她而改變。”
孫綱沒有想到,僅僅過了兩年,大師的“預言”就變成了現實。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