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海上馬車夫  >>  目錄 >> 第340章 治黃工程

第340章 治黃工程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巡洋艦 | 海上馬車夫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海上馬車夫 第340章 治黃工程

第340章治黃工程

今日第二更

中俄兩國首都之間距離萬里之遙,兩國正式締結同盟最少還需要一年時間,而消息再傳回北京還得一年時間,中華帝國按照合約采取軍事行動前,還得準備個一年半載,而海軍抵達印度洋紅海海域作戰還得半年時間。

這樣一算下來,俄羅斯帝國實際上需要孤軍奮戰至少三年時間,而這三年時間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將大多數集中到北方區對抗俄羅斯,那么紅海以西的埃及、北非地區將兵力薄弱,正式中華帝事入侵的最好時間。

鄧浩楠機關算盡,利用古代通訊落后的時間差來耍手段,到時候俄羅斯帝國也有苦難言,被中華帝國當槍使,他們的命運在鄧浩楠算計的時候已經注定了。

時間充足,鄧浩楠于是將目光從西亞收回來,回到東南亞。

每年從呂宋和巴布亞掠奪回來的財富不少,“收成”好的時候,能夠掠奪上億銀元。“收成”差的時候,也能收上來四五千萬銀元。單單是這些從海外掠奪回來的自己就足夠帝國進行各種經濟建設了,因此當帝國的三年免稅期滿的時候,神武大帝鄧浩楠再次發出圣旨,繼續免除帝國百姓賦稅四年,當然商業稅除外。

前前后后,鄧浩楠先后已經免除賦稅八年時間,算上這次的四年免稅時間,已經累積到了十二年。

這可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神武大帝在民間的聲望直逼神靈,深受百姓愛戴和敬重,鄧氏的江山猶如鐵桶一般穩固下來。

截止去年年底,帝國財政收支超額,達到兩億三千萬銀元。其中財政預算支出約一億四千萬銀元,六千五百萬銀元用于支持民族工商業發展和帝國工業建設,軍費支出一千五百萬銀元,民生改善和災難賑濟支出六千萬銀元。

其中災難賑濟一項占了四千七百萬銀元,主要是因為帝國的災害性天氣繼續惡化,風災、水災、旱災、地震、海嘯等接連不斷,帝國政府不得不撥出巨款用來救濟災民,以及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神武大帝鄧浩楠幾乎每天上朝都聽得到這方面的報告,如果不是帝國財政盈余數額巨大,帝國的社會將陷入混亂當中。

鄧浩楠每每感嘆,一是感嘆他的幸運,可以用海上貿易和殖民掠奪來彌補帝國的災難損失。一是感嘆歷史上的倒霉皇帝崇禎,一個兢兢業業卻生不逢時的皇帝,他那個皇帝當得太憋屈了。

帝國去年的財政盈余九千萬銀元,加上前幾年每年都有五六千萬銀元的盈余,帝國國庫內儲備了高達三億銀元的金融儲備,里面的資金已經堆積如山。

這還不包括帝國央行的資金儲備,民間資本的龐大,使得帝國中央銀行的資金儲備超過七億大關,這筆龐大的資金讓滿朝文武大臣們喜極而泣,但卻令鄧浩楠欲哭無淚。

七億銀元平攤到七千多萬國民身上,每人不過才存十個銀幣而已。文武百官只看到了總體數字,卻忽略了平均數字,只有平均數字才能體現一個國家到底是否富裕。

在鄧浩楠的計算里,此時帝國的央行儲備資金應該達到二十億銀元才算正常。平均到個人,六年當中,每人總共存了三十個銀元,這樣才能說明老百姓真正的有了余錢,可以放到銀行里存著。

但現在來看,帝國的老百姓們緊緊剛剛達到了溫飽水平,銀行制度推行了六年,休養生息的免稅政策推行了八年,這么多年老百姓才平均存了十個銀幣,這說明老百姓這些年依然沒有攢下錢,基本上是賺了錢就花了。

當然,鄧浩楠心中也明白,想要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富裕起來那是相當困難的。不過好在現在帝國達到了溫飽水平,至少不會像前朝明那樣餓殍遍野,骨肉相食那種悲慘時候了。

其實,鄧浩楠不過是用現代眼觀來評判古代。事實上,在古代,能夠做到國民溫飽就算是繁榮昌盛了。更何況,中華帝國此時所遭遇的天災是難以形容的。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達到溫飽,換做別人早就樂不思蜀了,只是鄧浩楠向來要求高而已。

這一天早朝,隨著各種奏報結束,鄧浩楠一直頭疼的災難報告竟然沒有了。

“諸位愛卿,今天是好日子啊”

群臣不明所以,紛紛稱是。成基看出了皇帝的話中之意,他知道皇帝是因為沒有民間災難報告而高興。

“皇上堯舜禹湯,在皇上的英明指導下,帝國國勢蒸蒸日上,天災也漸漸遠離”

群臣這才明白,今天竟然沒有了災難方面的報告,于是紛紛附喝。

鄧浩楠十分高興,于是道:“今日朕高興,不如眾愛卿隨朕一起到南苑一番如何?”

“臣等遵旨”

群臣見鄧浩楠興頭正高,也跟著去南苑樂呵樂呵。

正當鄧浩楠準備擺駕南苑狩獵之時,遠遠的聽到了大殿的急促呼叫。

“河道八百里加急公文”

隨著一聲接著一聲的傳遞到勤政殿,鄧浩楠的心頓時咯噔一下子沉了下來。

河道八百里加急,不會是決堤了吧

鄧浩楠旋即搖搖頭,這大冷天的不可能發洪水決堤。

“報”

一聲長喝,驛站勤務衙役風塵仆仆的跪倒在地。

八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

“啟奏陛下,河南桃花峪段黃河決堤,河道總督劉長青八百里加急公文,請皇上圣裁”

鄧浩楠頓時愣在了那里,怕什么來什么,本來還以為可以樂呵一天,沒想到竟然來了個決堤。

雖然黃河決堤不是件新鮮事兒,在古代,黃河三五年就會決堤一次,神武二年秋天就決堤了一次,沒想到在神武六年春天竟然也能決堤。

旁邊小六子喚醒了鄧浩楠,急忙呈上奏折。

鄧浩楠看一遍,頓時惱火道:“劉長青是干什么吃得?自從上次黃河決堤,朕已經撥款上億銀元用于修繕河堤,怎么又決堤了?還是大冬天的決堤”

群臣頓時明了,黃河真的決堤了。

錢謙益接過奏折看一遍,臉色也是很難看。

上面報告了黃河決堤后,淹沒了附近十幾個州縣,人員傷亡很大,損失慘重。

鄧浩楠怒道:“河道總督劉長青有負朕望,不將其革職問罪,難消朕怒”

“皇上且慢”錢謙益見鄧浩楠要殺人的樣子,急忙出來阻攔。

“皇上息怒”錢謙益說道:“黃河決堤,河道總督以及上下官員難辭其咎,但這黃河凌汛決口,河官無罪啊”

鄧浩楠頓時愣住了,老半天才問道:“你說什么?凌汛決口,河官無罪?”

“正是”

錢謙益見鄧浩楠不明白他說話的意思,頓時額頭一排冷汗冒出,生怕鄧浩楠問責與他,急忙解釋了一番。

原來,黃河下游凌汛在歷史上曾以決口頻繁、危害嚴重、難以防治而聞名。據歷史上不完全統計,自1883年至1936年的54年中,就有21年凌汛期發生決口,平均五年二決口。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黃河下游山東河口地區仍發生過兩次凌汛決口。歷史上曾有“伏汛好搶,凌汛難防”、“凌汛決口,河官無罪”之說。為此,歷朝歷代的皇帝對于伏汛決堤的河官向來是革職問罪,絕大多數都會被處斬以平息民憤,但在凌汛上面,卻默許了“伏汛好搶,凌汛難防”、“凌汛決口,河官無罪”之說,并不會降罪河官。

鄧浩楠哪里知道這些,前幾年的是伏汛,他斃了當時的河官,如今才發現伏汛和凌汛竟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

接著,工部尚書也看出了鄧浩楠不明白凌汛的危害和治理難度,因此幫著錢謙益給鄧浩楠解釋了一番。

鄧浩楠這才知道凌汛遠比伏汛困難了幾十倍,后世可以用飛機和大炮炸開冰層解決凌汛,但是在古代,人類的力量實在有限,根本拿凌汛沒辦法。民間老百姓也并不會因為凌汛受災而歸咎河道官員。

鄧浩楠干咳了一聲,見不少官員為劉長青說情,因此鄧浩楠放棄了槍斃劉長青的念頭。

“就算是凌汛,決堤了河道官員們也難辭其咎”

鄧浩楠死要面子,于是道:“傳旨給河道總督,自劉長青以下官員,防凌汛不利,朕罰他們親自勞作一個月,到災區動手救援百姓黎民,并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不得有誤”

文武百官聞言皆是一愣,但都是老油條,知道鄧浩楠這是在要面子,也不做多說。

隨后,鄧浩楠令戶部迅速撥款,購置所需救災物資,并命令地方受災州縣迅速統計人員傷亡和損失。

早朝散后,鄧浩楠將工部尚書溫體仁招到御書房候旨。

“不知皇上招微臣來有何吩咐”

溫體仁見鄧浩楠眉宇緊蹙,老半天沒說話,只好先問。

鄧浩楠定了定神兒,說道:“朕本來打算在江河上多多修建水壩,在全國各地興修水利以解決干旱和洪澇之災,然而近日朕才知道,這凌汛根本防不住,若是修建水壩,豈不是更糟?”

溫體仁點點頭,道:“皇上所言甚是不過,微臣認為,凌汛能夠造成災害,基本上都集中在黃河下游地區。上游即使凌汛,但周圍人煙稀少,破壞性不大。下游從河南開始,人口集中,一旦決堤,傷亡損失不可避免。因此微臣不建議在黃河上修造水壩。”

鄧浩楠點點頭,道:“也就是說,其他河流修造水壩沒有什么問題了?”

“正是這樣”溫體仁回答道:“皇上興修水利,這肯定是利國利民的,最少也是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只需要避開經常發生凌汛的河流即可”

鄧浩楠想想也是,他差一點就因為這次凌汛問題而放棄在全國大興水利工程了。現在看來,只要不在大江大河上,以及凌汛頻發的河流上大興水利就無妨。

只是這黃河三五年就來一次決堤,著實讓人頭疼。

“朕有一個想法”

“皇上請講”

鄧浩楠想了想,說道:“朕想把黃河兩岸五十里內的百姓全部遷走,將那里設置為河道管轄區,禁止耕種采伐。然后在黃河兩岸大面積種植樹木,這樣就能夠改善黃河的汛情”

自從上次黃河決堤后,鄧浩楠就曾經提出過這個想法。只不過當時沒人懂得鄧浩楠的想法,加上當時財政無法支撐大規模的遷徙黃河兩岸的老百姓,因此最后放棄了。

如今,帝國財政足夠支撐大規模遷徙黃河兩岸的老百姓,雖然溫體仁依然不懂河邊種樹有什么用,但溫體仁知道一點,那就是老百姓白遷走了,即使再發洪水也造不出多大的影響。

“微臣認為此事可行”溫體仁說道:“五十里太少了,不如延長到百里如何?帝國現在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大量的人口移民過去,而且北方上千萬國土人煙稀少,那么大的富饒地區,如果長時間無人戍守,恐讓游牧民族壯大,威脅帝國安全,女真就是前車之鑒”

鄧浩楠點點頭,雖然他們二人的出發點和觀點都不同,但最后的目的和結果卻是一樣。

“遷徙一百里”

鄧浩楠想了想,在黃河兩岸一百里內大規模植樹,人口全部遷走,這或許是修理這個地上河的最好方法。

對于黃河,鄧浩楠深知她的威力。地上河,除非年年加高加寬,否則早晚都得決堤。與其那樣,不如就把老百姓遷走,反正帝國現在沃土萬里,老百姓不愁沒地方安置。

想到這里,鄧浩楠說道:“那就正好趁著這次黃河決堤的機會,通知黃河沿岸一百里內的州縣官員,讓他們大肆宣揚黃河還要決堤的消息,然后勸說老百姓遷徙或者移民。一切費用都從戶部支出”

“皇上圣明”

溫體仁領命離開,于是中華大地上,一場浩浩蕩蕩的移民治黃工程開始。隨著黃河沿岸州縣陸續接到朝廷通知,百姓們知道是他們最最尊敬的皇帝發話了,因此不疑有他,紛紛舉家遷徙到其他州縣或者移民海外。

反正是政府花錢,加上神武大帝的信譽,老百姓們雖然不怎么舍得故鄉,但還是服從帝國政府的安排,畢竟黃河還要“決堤”,他們還得顧及性命才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海上馬車夫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153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