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越境鬼醫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四百一十九章人才
二天清晨,在絕大多數人尚未起床的時候,康寧已經繡林里練完樁功。自從逃出越南以來,康寧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功力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功力和感知力更上了一層樓。
早飯期間,康寧見到了前期到來的六個農牧業和亞熱帶作物專家,以及瑯勃拉邦友誼醫院派出的五人醫療小分隊。
一同圍坐在班普頭人家大堂里用早餐的覃芬和梁冰紅,聽到康寧與國內有關專家的談話,終于徹底明白了康寧的大公無私與包容博愛,當看到小春的笑臉時,兩人都羞愧地低下了頭。
五十六歲的韋堯教授來自廣西玉米研究所,由于近幾年市場化的影響,缺少資金的研究所早已衰敗,大批研究人員通過人事調動,又或者是進入民營性質的所謂高新技術農業企業,毫不猶豫地逃離了這個在改革大潮中風雨飄搖的清水衙門。
原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研究所,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變得一片凋零、門可羅雀。
在老韋整天長吁短嘆,痛心疾首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廣西政府發下來的通知:
應老撾瑯勃拉邦政府的邀請,由廣西大學農學院、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木薯研究所、玉米研究所、林業科學研究所、桑蠶研究所、藥物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等八個研究機構,抽調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專家學者,組成廣西農林畜牧考察團趕赴老撾,進行為期九十天的考察調研。
老韋細細一看各單位喜獲抽調的名單中,大部分人都是像自己一樣行將過氣地年長研究人員。一輩子都沒出過國的老韋幾經考慮。終于打定主意出國一趟。
與十幾位同在名單上的老朋友聯系之后,發現大家都是幾乎抱著一樣的想法,其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除了能正常領取三個月地工資之外,政府還將予以每一位考察團成員每天二十四美元的出國補助,每人還能定做一套免費地高檔西裝。以保持國家的形象。
就這樣,考察團三十八位專家學者。于四月初從蘭寧乘飛機到達云南的省會城市昆明,再從昆明乘飛機到達老撾首都萬象。
專家們一下飛機,立刻得到了老撾政府相關部長和主管農業的副總理的親切接見和國宴宴請,安排之周到,待遇之優厚,都讓專家們感動不已。
這些在蘭寧市幾乎被人徹底遺忘的研究人員。深深地感受到了心中那份久違地自豪和沖動,幾乎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地許下了這樣的承諾:不能虧欠了人家!
在中國考察團地強烈要求下。原定在萬象參觀游覽三天的計劃,被縮短成為了兩天,第三天一早,專家們就乘坐舒適的豪華大巴,趕往了古都瑯勃拉邦。再次受到了當地政府高規格的接待。
午宴過后休息完畢,專家們在豪華的白象賓館寬大地會議室里,終于見到了此次考察邀請的主辦方負責人:亞洲兄弟藥業公司總裁徐家偉。
精明的徐家偉。并沒有提什么實質性地要求,更沒有定什么目標,而是先詳細介紹了老撾大體的農業狀況、老撾華人的分布和就業情況,隨后就熱情地邀請專家們參觀藥業公司的現代化生產車間,讓專家們與工廠的華人、華僑員工任意交流,隨后參觀設備先進、待遇優越的公司藥物研究所,最后再邀請專家們前往合資的友誼醫院參觀指導。
只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徐家偉就如愿以償地引發了專家們心中強烈的震動,專家們所到之處,看到的情景與原先所想象的貧窮落后,生產車間臟亂差、工人在烏煙瘴氣的環境中上班根本就不一樣,藥業公司先進的設備和管理方式、藥物研究所里種類齊全的精密儀器和巨大的資金投入,友誼醫院優良的建筑設計和先進的醫療設備,以及從業人員優厚的待遇和地位,都讓專家們懷疑這里是否還是每年都需要中國進行經濟援助的老撾?
其中,藥物研究所的退休專家周逸揚教授還在醫院里看到了自己同事的一對兒女——這兩個畢業于廣西中醫學院,由于專業不對口而分配無著落的姐弟,原本在蘭寧的超市和藥店打工,應聘到老撾后,如今成為了友誼醫院年輕的中醫大夫,深受患者的尊敬和喜愛。
兩姐弟興奮地向世伯周逸揚介紹:醫院聘請了不少國內退休專家來工作,對我們這兩百多個來自祖國各地的中醫學院畢業生都很關照,年初已經有十個同伴被保送到了新加坡的相關大學和研究機構進修學習,第二批將在九月份前往法國里昂第一大學進修四年,姐姐馮霞也幸運地入選了十六人大名單,目前正在苦讀法語。
兩姐弟最后表示,這個城市非常美,這
民很善良,這里的知識受到尊重,這里的前途很光明就在這里安家了。等取得老國籍之后,就將父母接來這四季如春的地方頤養天年。
晚上的茶話會上,徐家偉詳細地介紹了自己藥業公司和其他經濟實體的組建、現狀和發展等情況,還將自己的藥業公司與目前如日中天的中國(廣西)南方制藥集團之間的業務聯系、技術交流等情況向專家們進行了透露,并實實在在地告訴專家們,亞洲兄弟藥業公司致力于全方位地發展和提高老撾農業水平,即將在國際糧農組織和世行信貸的援助和支持下,以整個老撾西北地區為試點,投資五億美元組建九個現代農業企業和加工企業,并真誠地委托專家們選擇各自的調研課題,徐家偉個人愿為每個課題提供一到五萬美元的獎金。
一個月后,最先完成課題研究的老韋和木薯研究所的黃山強教授、畜牧研究所的張定寰教授等六人,在得知緬甸金三角地區尚保存著一支完好而又貧窮落后的瑤族群落之后,毫不猶豫地提出愿意前往瑤胞居住地進行考察,無償為此次考察活動拿出相應的報告。于是,就有了這次與康寧的見面。
韋堯教授是六人中的長者,因而主要是由他來與康寧交流。
讓專家們非常驚訝的是,眼前這個英俊文雅的年輕人無論粵語、普通話還是廣西通用的桂柳話,都說得非常地道,交流順暢之下,氣氛也逐漸轉向熱烈。
彼此熟絡之后,老韋毫不客氣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小康,我看到這里家家戶戶都在收割罌粟,大家心里都很不安,兩天來,我們六個人對這里的氣候、土質、植被和環境進行了粗略考察,發現這個地方雖然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但是這里的水量很充沛,山高林深,如果能夠綜合進行開發的話,完全可以在五年內擺脫貧困。你是瑤苗民眾的主心骨,我們的建議你不妨認真考慮一下。”
康寧鄭重地點了點頭:“韋教授說得對,我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時候,心情更加沉重,非常想立即鏟除鴉片,讓同胞們不再種植,可深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整個緬北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下的地區都無法實現替代種植,更別說這個平均海拔在兩千五百米以上的大山區域了。大家剛才所說的那個三溪匯流的河水不利用實在太可惜了,稍微筑道五十米的水壩,就能安裝兩臺八十千瓦的小型水輪發電機組,這一點我也痛惜不已,但是目前我們沒辦法啊!前天,我們基金會送來三臺五千瓦的柴油發電機和兩噸柴油,就整整出動了一百六十多人才用肩挑馬馱的方式弄上來,更別說數以千噸的水泥鋼筋了。因此,我們眼下只能一步步來,一點點發展高效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業、林業、木材加工業等等。我們的糧食作物種植和養殖業每進一步,罌粟種植就退后一步,直到徹底杜絕罌粟種植。否則一下子砍光罌粟,這里的同胞會餓死的,我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老韋六人稍作分析,全都同意了康寧的的意見。
老韋指了指身邊的木薯研究專家黃山強、畜牧專家張定寰兩位同伴說道:“這兩天我們初步得出個結論:這里的山水和草木都不錯,如果在大力發展養雞、養豬和養牛的基礎上,再利用有限的土地進行優質玉米和木薯、花生的合理套種,就能大大增產增收。五年前,我和黃山強教授曾經在廣西的百色和云南的開遠地區作過兩年的試驗推廣,那里的海拔也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結果連續兩年取得玉米畝產六百八十公斤、木薯畝產兩千一百公斤的佳績,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經在廣西和云南大部分山區全面推廣了。玉米品質是我參與研制的桂單22號,生長期只需要九十天,木薯新品種是黃教授參與研究的成果,種子名稱為華南號,這兩個優質品種再加上耐旱花生的種植,只需人均不到一畝的土地,兩年時間內就能初步解決溫飽問題,兩年后如果能得到張教授小型農業綜合養殖技術的支持,基本不需要再買肥料了。這是我們得出的初步結論,我們打算再進行一周到十天的深入考察走訪,拿出最后的報告交給你,希望能對這里苦難的瑤族同胞有所幫助。”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