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 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
直到次日上午
大軍又給予推進,十萬大軍,一萬騎兵,滿布于野,稱得上是人強馬壯,士氣如虹。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舉凡在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的城市,均是城厚墻高,溝河護城,易守難攻,能以少勝多,故以孫子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雖然說,隋煬帝帶走大部分精銳,城中雖然號稱十五萬,不過是新集的農民,無有戰斗力,但是依城而守,如果抵抗堅決,還是不可小看。
“歷史上李唐攻打洛陽,有竇建德來救,今日,可有人乎?”楊宣凝凝視著城上,見沒有動靜,冷笑一聲。
竇建德是隋貝州漳南人。世代務農,曾任里長,煬帝募兵征高麗,建德在軍中任二百人長。抗拒東征,并助同縣人孫安祖率數百人入漳南東境高雞泊,舉兵抗隋。及后竇建德一家被隋軍殺害,建德乃率部眾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達的起事軍隊。大業十二年,隋遣楊義臣擊破張金稱、高士達。建德招集散亡復起,于大業十三年正月稱長樂王于河間樂壽縣。
在這個世界上,雖然他起事比歷史上快速,但是直到現在,也不過五郡之主,根本沒有力量干涉這次洛陽之戰。
日光慢移,見洛陽城上,還沒有動靜,楊宣凝又浮出一絲冷笑,就對左右問著:“破城機,到了幾輛了?”
“回稟王上,體積宏大。雪中難行,只到了二輛。”侍衛低頭應著說。
“二輛,也足夠了。推上去,叫機手聽著。如能一舉轟掉城墻上那座主樓,全體,無論上下,全部立升一級,賞金千兩!”楊宣凝森然說著:“三發之內。如是不行,軍法處置,全部斬首示眾!”
這道殘酷的旨意,立刻傳了下,頓時,二座高十數米的機車,被推了出去(本來我不想說的,但是那些諷刺偶的人實在腦殘,不得不仔細說說。這可是歷史上真地東西)
這機車,以大木為架,結合部用金屬件聯接。炮架上橫置可以轉動的炮軸。固定在軸上的長桿稱為“稍”。起杠桿作用。用一根木桿作稍地稱為單稍,用多根木桿縛在一起作梢的稱為多稍。稍數越多。拋射地石彈越重、越遠。炮梢的一端系皮窩,容納石彈;另一端系炮索。索長數丈。小型炮有索數條,大型炮多達百條以上,而這種投石機,足有二百條炮索。
每條炮索由12人拉曳,因此,一臺機,足有四百人來拉動,所以,一組破城機,加上維修,足有五百人,編一隊而專門用之。
這在歷史上,又有個名字,叫回回炮。
元初,元世祖大舉伐宋,在襄陽、樊城遭到宋軍頑強抵抗。元軍圍城5年,卻始終未能攻克,在城下死傷慘重,元世祖不得不遣使到波斯,調回回炮匠。制成回回炮。
這種回回炮,普通型,所用彈石重達300斤,以機發射,用力省而射程甚遠,而大型的,當時就可達800斤,射程200米左右。
三年之后,元世祖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機發,聲震天地,第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整個譙樓立刻崩解,入地七尺。面對這種情況,城中諸將立刻知道大勢已去,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5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只發一下,就讓能夠堅守五年襄陽投靠,為什么呢?因為根本沒有戰勝希望,雖然一石是打不垮城墻,但是只要多投幾石,守城根本沒有意義。一路看
說到這個,楊宣凝不由想起了射雕英雄傳郭靖,如果也講究一些邏輯地話,最后襄陽城破,郭靖就死在了這種武器上。
千斤巨石,破城碎墻,一百個郭靖也沒有辦法避免城破人亡的命運,哪怕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修煉到至高境界也沒有用。
別說郭靖了,就是這個世界的宗師,只有死路一條,也許只有成為真正破碎虛空的神,還勉強可以抵抗!
不過,這種投石機,高十數米,沉重無比,移動艱難之極,要下面墊滾木,上千人一起拉纖,才可移動一部,在歷史上,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蒙古人南征北討,幾乎百戰百勝,除了騎兵之外,擁有回回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其實,回回炮的原理并不復雜,就是投石機的原理,楊宣凝曾經說過這種設想,但是造這樣大,這樣復雜,魯妙子領導的工部,全力加工,到現在,真正的大型回回炮,也只有十架,其它的都是小型。
大型回回炮,被名破城機,取能夠破任何城墻之意,這種專門特制地十架,可投1000斤,射程300米,幾乎已經達到木結構的極限,而且,基本上每五十發,就要散架,但是這也足夠了,因為就算居高臨下,城上無論是弩是弓,也只能及150米的打擊范圍,其實200米外,就沒有威脅了。
二架巨車推上前,由于殘酷地旨意,個個面無人色,有經驗的瞄準員,拼命來回度測距離和射線。
楊宣凝這時,倒也不急,一臺破石機,五百人才可驅動,二臺就是一千人,一千人在眾目睽睽之下,喝聲拉上千斤巨石,準備拋射。
就在這時,洛陽城上,也發覺不好,數十人騰身而起,大鳥般奮力橫過近七丈地空間,直撲向破城機,就在這時。下面一聲令下:“發射!”“噗!”空中飛上無數地弓箭,密密麻麻簡直籠罩了天空,等箭雨落盡。這數十個撲上去的高手,已經大半變成了刺猬。還有數人,大概身穿軟甲,雖然身中數箭,仍舊足尖一點,再度騰空。直撲二架破城機。
就在這時,軍中二個百人隊地騎兵沖出,快速攔截,拼殺了起來。
楊宣凝根本看也不看他們,只望著破城機,只見這破城機,拉著炮索嗤嗤作響,幾乎同時,二個炮長。都齊聲發令,頓時,二顆巨大地石彈。飛了出去。
上午陽光燦爛,數十萬人頓時閉息而看。無數心臟都隨著二刻石彈而跳躍。
“轟!”幾乎只發出一聲巨響。二顆巨石幾乎同時命中城墻上的那個閣樓,在巨石的攻擊下。石制閣樓立刻崩潰,聲震天地,附近地人只覺得地都一動,在閣樓之上的士兵,頓時全部變成肉沫,連哼一聲也沒有。
這種情況實在太驚人了,連己方地士兵都一時驚呆了,等稍過幾分鐘,頓時,數十萬人齊聲歡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頓時士氣大震。
楊宣凝再命把旗一搖,由于事先已經吩咐下去,受到命令,頓時,數十萬人,一起高喊:“城中還不降?城中還不降?”
聲如巨雷,一聲催一聲,而守城的將士,個個面無土色,再無戰意。
連喊十數聲,聲音立刻停止,數十萬,無一聲者,這種沉默,比剛才還要壓迫。
楊宣凝凝視著城上,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他的前面,是一個立稈,一旦影子直投,到了正午,立刻就是不死不休的攻城戰爭。
一旦犧牲巨大才攻破此城,就算不屠城,城中凡是十夫長,連同任何官員,以及皇太孫,也無一可活,必分批屠殺,直到殺光,才可收刀。
這就是古代戰爭的真理,也是兵法所在,就算要爭取官員投靠,也不會是這種頑固不化地人,說白了,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仁慈的對待拼死抵抗者,那又怎么樣對待一開始就投靠者?
拼死抵抗者,從無可活之理。
只有在英雄童話,或者演義中,才會有這種抵抗越激烈,越受重用的事情,或者現實中具備更多籌碼和利益者,才可稍稍改變這個定理。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軍中氣氛越來越緊張。為了這次攻城,一切輜重供應更是準備充足,這時,可移動的望臺“巢車”和“樓車”,能在高處窺望城內的情況,或發箭助攻,已經在移動之中,一輛輛布滿著整個戰場前沿。
一般來說,大城都有護城河,因此攻城戰的第一步是“越壕”,就算戰事沒有開始,但是二萬民兵(臣服郡縣而來的兵員),都身邊帶有一只麻袋,以及一些車子,都已經裝滿了土石,準備一旦開戰,就不顧死傷,囊土運石,推入壕中,把護城河填平。
而大量,數百木坦克也準備,木坦克是四輪大車,上有厚土和濕透的棉被,不怕弓矢,亦不懼石擊,并且不容易燃燒,其下可隱藏數十戰士,在掩護攻城具有奇效。
雖然大型投石機只運來二輛,但是中小型地都已經在動員,只是這種投石機,射程都在100米內,因此都在城上射擊范圍,一旦開戰,損失也會非常慘重。
雖然沒有正式開戰,但是這種慘烈攻城戰的氣氛,已經一分比一分濃重。
連楊宣凝也再無絲毫悠閑之意,雖然說,城中大半是民兵,精銳不多,雖然說,隋煬帝已死,城中斗志已弱,雖然說,先發致人,炮轟閣樓,雖然說,城中再無糧食外給,雖然說,城中有內應,等戰到關鍵時就可出動,洛陽遲早得破,但是一旦真的開戰,以洛陽城地厚實,就算十輛破城機全部到,就算所有條件全部具備,要攻下此城,也起碼付出五萬以上的代價。
時間一點又一點地過去,楊宣凝已經脫去帝服,穿上了黃金盔甲,他高踞于高臺之上,目光閃閃。心神卻平靜如水。
時間已經接近中午,楊宣凝揮出手來,準備下達命令。
就在這時。只聽轟然一聲,洛陽城門大開。
為首一人。果是皇太孫楊,他不再穿著皇太孫地儲君之服,就是白衣,背上還背著荊條,后面。就是司馬德勘和裴行隨之,還有文武大臣百人,一起過來遙遙見之,楊宣凝頓時松了一口氣,但是又嘆了一口氣。
“王上,楊一降,三十六年隋朝自此而亡,王上英明聰惠,神武豁達。白手起家,三年之內,掃平南方。今得洛陽,天下指日可得。論古往今來。唯王上第一,王上何嘆之有?”李播上前一步。說著。
楊宣凝掃過一眼,見杜伏威、尉遲敬德、徐世績、程知節、單雄信等將,都全部拜伏于地,說著:“全仗王上英明,奉天承運,才得今日之業!”
楊宣凝大喜,雖然他也發覺了一些新來降官降將慶賀之余,也有一絲復雜的神色,但是天下易統,本是常情,當下也不理會,說著:“全靠諸卿之力,才有今日,入得洛陽,不許掠奪,寡人稍后,就有賞賜。”
頓時,各傳令官將此事宣告全軍,一時間,三軍歡喜雀躍,滿山雷動,將卒不分貴賤尊卑,皆相擁慶賀,振臂高呼。歡呼之聲傳到洛陽城內外。
而這時,負荊條,慢慢走在半路地楊聞之,黯然落淚,嘆地說:“我大隋高祖,以大統七年六月癸丑夜生于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神光滿室,其后,三讓而受天命,即皇帝位于臨光殿,建大隋,又滅陳朝,統一全國,突厥可汗尊之圣人天可汗,愿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圣朝典牛馬。又建三省六部制,如此輝煌之業,竟沒于我,豈不悲乎?”
司馬德勘連忙看了看后面,拉了拉他的衣,沉聲說著:“殿下,千萬不可再出此言。”
楊一驚,頓時醒悟過來,后面大臣,剛才還是自己的臣子,但是此時已經不是,就憑著剛才群起逼自己出降,再無絲毫君臣之義,聽得這種語言,還不立刻向新主報告以示其忠,再說下去,立刻是殺身之禍,當下立刻閉口不言。
而在這時,楊宣凝也對著李播說著:“高祖,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開皇盛世,氣象恢宏磅礴,創業垂統,撥亂反正,濟國寧人,同文共軌,想不到三十六年就亡,可見,大功于世,也非長治之理。”
李播卻又笑著回答:“高祖雖廣,安及陛下?陛下十七舉事,十九稱王,今二十稱帝,自古以來,前古未比。以后一統天下,只要興漢統,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祀上帝,尊極配天,正禮裁樂,納民壽域,驅俗福林,自是千古一帝,漢高祖,也不及陛下,此真是受命于天,如日臨照于萬民,真天子也!”
地確,他白手起家,區區二十,就到現在的基業,只要不出弊端,以后幾年統一天下,那論得開國武功,誰能及他?
就算二世而亡,千古之下,后世也不得不承認他是武功第一,更勝秦皇漢武。
如果再有貞觀之治地程度,延國幾百年,那就成為后世無人可以超越的帝道顛峰了。
千古一帝,已得一半,余者也可及。
就在這時,楊已經引至,沿途刀槍耀日,旗幟蔽野。楊進到高臺之下,跪在地上,雖然這時他沒有傳國玉璽,但是實際上,天子有九寶,其它玉璽,自然高舉奉上,并且俯首請罪,而大臣全部跪在后面。
楊宣凝笑著對李播說著:“古賢不殺亡國之君,吾不可違之也。”
說著,便下高臺,受了玉璽,扶起楊,親解其北上的荊條,說著:“寡人雖應天命,為真天子,也不忘當日圣上之恩也,圣上之崩,寡人心痛之極,誓必報李家逆族弒君之罪。”
又對著后面的大臣說著:“諸卿請起,諸位都是國之柱石,以后天下事,還多依靠各位卿家了。”
這一話一出,明顯表明了政治態度,所有原本隋朝的大臣,都立刻伏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上起駕入都。”
雖得了洛陽,但是戶口、糧冊、官符、綬印一一交割,也不是一時半時地事情。
數萬軍中擁戴,入得城來,直開皇宮,這時原本禁軍全部撤離,讓楊宣凝占有,到了洛陽皇宮,才見得雕欄玉砌、曲榭回廊,規模宏麗,構筑精工。流光溢彩,目不暇接,宮女數千,個個美麗,不敢怠慢,皆到階下列隊迎接,跪拜在地,山喊萬歲。
楊宣凝默然不言,幾與夢中,命運之奇,今可見之。大唐第二卷一刀轉戰三千里第一百十一章入主洛陽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