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第371章 攪屎棍
七月中旬,山陽郡。
劉備正與曹操一同在巨野一帶查看地形。
陳宮的族弟陳朔正在梁山泊當山大王,山陽名士薛蘭在據守巨野城。
梁山南脈與巨野縣連接呼應,而且此地隨時能威脅東郡、山陽、濟陰三郡,必須拔掉。
但眼下想要進攻巨野很有難度。
梁山泊的地形太復雜了,又有水網沼澤,又有崇山峻嶺,還有巨野縣城卡著水陸要害。
巨野城目前已只能算個破損的要塞,城內沒有別的居民,但縣城的地勢比周圍略高一點,這使得城池周圍全是沼澤。
大軍在沼澤地帶難以陳列,連扎營的位置都不好找,無法圍城,攻城難度極大。
騎兵或是身披重甲的精銳在這種地方無法施展,越重越容易陷,而且沼澤帶是無法分辨哪里會陷人的。
但如果不披甲,靠木筏搭載輕裝士兵,進行水陸兩棲作戰,又會被敵人居高臨下射成刺猬。
陳宮奔襲青州沒有帶輜重,且只帶了十日糧食,糧草全部存在巨野縣和梁山,陳朔和薛蘭一時半會也不會缺糧。
“巨野水勢未退,處處皆是噬人泥沼,稍不留意便會深陷其中……強攻必然傷亡慘重,此處一時難克。”
曹操問劉備:“我等無法圍城,不如分遣各部盯防周邊,待冬季水退再行攻伐,玄德公以為呢?”
“為了區區巨野,你我便要讓大量人馬分守各處,這太虧了……而且還要一直防備,巨野一帶又無糧可取,后勤耗費太大。”
劉備覺得不劃算:“可有逼降薛蘭之法?”
秋收快到了,劉備要盡快回軍主持官屯收糧大事,不愿讓幾萬官屯輔兵耗在這里。
“已經讓李乾試過了,但薛蘭拒不投降。”
曹操搖頭:“而且,操恐需退兵回軍譙郡搶收糧食。”
“搶收糧食?為何?不是給了你十萬斛糧嗎?”
劉備轉頭看向曹操:“還沒到收獲的時候呢,現在搶收產量很低啊。”
“袁公路去了譙郡……向我妻族丁家索要糧食。丁沖不肯,袁公路便讓部下搶收了丁家田里的糧。”
曹操有些無奈的說道:“元讓來信,說眼下袁公路又盯上我的軍屯了……”
“……那得揍他啊!”
劉備感覺這袁術就是個攪屎棍,哪兒都有他,實在欠揍。
“可袁公路搶收了丁家的糧食之后給錢了……”
曹操攤了攤手:“真給錢了,按一斛千錢的價格給的,給丁家送去了上百車全新的五銖錢……丁沖要防備劉寵,也不敢與袁公路翻臉……而且袁公路只是過路,沒有動刀兵,還說是要來調解你我二人爭斗……”
劉備都愣了:“袁術?調解你我爭斗?”
曹操也苦笑:“元讓是這么說的……估計袁公路確實也是這么說的……”
之前劉備和曹操假打,這事兒連陳宮都騙過去了,袁術也確實有可能信以為真。
但要說調解劉備和曹操的爭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來煽風點火還差不多。
袁術確實是不缺錢的,但肯定缺糧,這家伙從來不經營民政,滿腦子山大王思維。
搶收了丁家田里的糧,卻又給了錢,而且價錢還給得不低,雖說屬于強買強賣,但至少道義上站得住腳。
只不過現在糧食比錢金貴多了。
丁沖當然不會和袁術輕易產生矛盾,倒不是因為是熟人,主要是惹不起。
曹操這時候也不太樂意和袁術翻臉,畢竟曹操缺糧,又要消化剛剛拿下的地盤,還要對付劉寵,不敢多線作戰。
也難怪曹操說要回去搶收糧食。
正說到此,張飛匆匆過來:“大兄,左阿姊傳了加急軍報……”
左沅的軍報當然是青州引蛇出洞清理逆賊的情況,而且不是傳的信,是派了張白騎親自來傳訊。
袁遺投降后,吐露了陳宮請袁術相助的事兒。
陳宮和袁遺奔襲青州,需要讓人拖住劉備的大軍,陳朔和薛蘭之所以據守巨野和梁山一帶不投降,也是為了限制劉備回軍。
而陳宮所說的請袁術相助,實際上就是“獻地”給袁術,讓袁術自取梁國。
就是純粹的“獻”,白送,沒有別的要求。
之前袁遺在定陶,袁遺是袁術的族兄,陳宮“獻梁國”對袁術而言是有信任背書的。
這就是讓袁術來做攪屎棍。
以袁術的德性,只要去了梁國,為了“他自己的地盤和糧食”,多半得和劉備曹操發生點沖突。
“孟德,陳宮等人獻了梁國給袁術,袁術在譙郡搶收糧食,應該就是為了過路取梁國。但若他真取了梁國,必會試圖吞下譙郡……”
曹操原本避在一旁沒有偷聽,但劉備聽張白騎詳細講述之后,思索了一番,沒有瞞著曹操,將此事全盤告知。
“……是啊。”
曹操有些焦慮:“若袁術要生事端,劉寵必然也會見機而動,譙郡將三面受敵……”
劉備點頭:“孟德不妨設法讓袁術與劉寵相爭……袁術缺糧,而眼下豫州唯有陳郡未經戰火,這些年劉寵在陳郡收攏流民數十萬,開墾田地無數,若是任由陳郡秋收,那就更難對付了。”
“那巨野……”
曹操回頭看了看身后的沼澤。
“巨野讓李乾盯著,我表李乾為山陽太守……濟陰太守由張遼擔任。”
劉備直接分了贓:“你我各自回軍主持秋收。”
左沅的操作當然與劉備的本意不一樣,袁術這攪屎棍要做什么也很難預料,劉備帶到兗州的都不是什么正規軍,自然是要趕回青州的。
在路上,劉備便往青州傳了令,讓關羽張郃等人速回冀州。
同時還給魏郡徐晃傳了消息,請徐晃北上駐兵于巨鹿,防范河北生亂。
張飛也回了青州,劉備讓他趕緊出一集全新的奸臣傳,把陳宮在泰山搞陰謀意圖擄走天子、背叛曹操禍亂兗州、擅殺劉岱鮑信、勾結青州逆賊司馬俱等人謀反等事實廣發天下。
每件事的發生都是有很多影響的,有好有壞。
青州大部分豪族被滅,確實能讓青州穩定,也能使青州更好管理,對大錢的推動也有好處。
劉備的部下也都認同左沅和賈詡的決定——所有部下都不是豪門出身,沒人希望劉備手下出現名門望族,立場決定了思維。
荀攸現在是脫離了家族的獨支,賈詡、郭嘉、張郃這些寒門士族,已經是劉備勢力中出身最高的了。
但是,當“屠殺”的消息傳開后,就會導致其它各州都不穩定。
原本勉強平定的冀州與兗州也會變得不穩定。
很多事情,只要稍微換個說法,就會變得截然不同。
青州各家因“反抗暴政”而被誅滅數萬人,隨后各大族為了自保大多分宗,很多豪族棄土外逃,青州各郡皆有“黃巾復起”……
若是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這是不是說明青州“在暴政之下民不聊生”,乃至“群起而反”?
同時,這也會被傳為“容不下豪門”或是“仇富”。
畢竟殺的人確實特別多,而且殺的都是豪族的人。
即便那些人是因為謀逆而被誅殺,即便左沅沒有搞連坐,即便這只是依法辦事,即便下手殺人的是袁遺,但各州豪門世家必然會將其解讀成“屠殺”。
這當然會引發很多新的問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