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宋文豪 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枇杷是時令鮮果,蜜露是采集寺院周圍的百花蜜,看著挺開胃。”
計云貪涼,率先夾起一瓣枇杷送入口中,只覺得枇杷的酸甜與蜂蜜的香膩完美融合,冰涼的口感在炎炎夏日里格外舒爽。
“糟燴鮮蕈。”韓子瑜推薦道,“聽說是法王寺后山里采的,味道極為鮮美。”
陸北顧微微頷首,隨后開始品嘗。
褐色的菌菇裹著琥珀色的糟鹵,入口時先是糟味,繼而菌菇的鮮美在口中爆開,竟有幾分葷菜的滿足感。
“當真不錯。”他贊嘆了一句。
“這松仁炒荸薺也極好。”盧廣宇指著另一道菜,“荸薺脆甜,松仁香酥,火候恰到好處。”
陸北顧依言嘗了一口,果然清脆爽口,松仁的油脂香與荸薺的清甜完美融合......這里不僅炒菜的水平比其他地方強一截,他還注意到,每道菜的分量其實都不算少,顯然目的就是為了讓食客能品嘗到更多風味的同時盡量吃飽。
“咦?這茄子?里面別有洞天啊。”
計云夾起一塊醬燒茄瓤,發現看似普通的茄子內里竟填了東西。
“這是法王寺齋堂的秘制做法,茄子挖空后填入香菇末和豆腐,再用自制的醬汁燒制。”
忙著干飯的陸北顧默不作聲,夾了一大筷子醬燒茄瓤放到米飯上一起吃。
茄子入口即化,內餡鮮美多汁,醬香濃郁卻不膩口,可以說是相當下飯!
接著又把煨瓠瓜嘗了嘗,這東西不太符合陸北顧的飲食喜好,但瓠瓜在如今的大宋賣的相當的貴,開封城里甚至能賣到很離譜的天價......他也不知道為什么。
品嘗完四道熱菜,陸北顧不禁贊嘆道:“法王寺僧人的廚藝當真精妙,竟能將尋常素菜做到如此層次,真是有水平!”
雖然這個時代的四川沒有現代那些經典川菜,辣椒沒有傳入中國,豆瓣醬也沒有被發明,但這些菜品的味道絲毫不比有各種調料的現代差,甚至在鮮美上猶有過之。
“是啊。”
韓三娘這時候笑吟吟地說道:“每年來合江,除了看沐佛節,也是奔著這口齋飯來的。”
而兩道涼菜更是別具一格。
梅子漬茭白酸甜開胃,茭白脆嫩,梅子的酸味被調和得恰到好處;姜醋拌藕片薄如蟬翼,藕的清香與姜醋混雜在一起,令人食欲大增。
不知不覺間,桌上的菜肴已消去大半。
陸北顧已經埋頭干了三碗飯了,最后又舀了半碗翡翠豆腐湯,但見湯色清透如碧玉,豆腐嫩若凝脂,湯底沉著幾片鮮筍與菌菇。
他低頭啜飲,豆腐細膩的口感混著山野清鮮瞬間在舌尖漫開,咽下去喉間還留著淡淡的松香。
而就在他喝湯消食的時候,卻忽然感覺周圍寂靜了下來。
這不太正常,大家交談的聲音即便都很低,但也不至于突然沒人說話。
陸北顧抬起頭來,卻見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門口剛進來的一隊人身上。
為首的是一位穿著襕衫,肌肉卻將其撐得鼓脹的青年。
而在這身形壯碩的青年身后,一個人正不友善地盯著陸北顧看。
仔細一瞧,正是許久不見的何聰。
“為什么這么嫉妒地看著我?難道是因為我長得帥嗎?”摸了摸的肚子陸北顧有些疑惑。
他最近一段時間跟著李磐吃得好,有效地改善了營養狀態,整個人確實從穿越時的皮包骨變得更健康了,臉龐也從瘦削憔悴恢復到了應有的英俊。
至于何聰,說實話,陸北顧根本不知道對方的怨氣從何而來,甚至從未把他當成過對手。
不過,目前現場的焦點顯然不在何聰身上,何聰就算是把眼珠瞪出火星子來也沒用。
“韓兄這是未戰先降了嗎?怎地找了這么一群臭魚爛蝦?”
壯碩青年顯然與韓子瑜積怨已久,開口就沒留半點面子。
“先鎮。”
韓子瑜冷冷而視,用力擱下竹箸,瓷盞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法王寺乃清凈地,莫要學那市井潑皮做派。”
坐在陸北顧旁邊的計云,低聲介紹道:“是瀘州先氏這一代的青年才俊。”
“先”這個姓,是有說法的。
先氏自東漢時期定居瀘州,至魏晉時期成為瀘州地方望族,到了前唐,族中神童先汪便在唐德宗貞元中高中進士,出任過合江縣令,如今合江縣就有他年少時讀書所在的“讀書巖”及晚年歸隱合江安樂山講學所留下的書院,先氏因此在合江縣也有很多祖產。
到了如今的大宋,先氏更不得了,先罕、先詔父子登科,衣錦還鄉,其鄉因此得名“衣錦鄉”,族中出任軍職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是瀘州最煊赫的家族。
而先鎮,雖然表面看起來粗豪,但其實心思相當細膩,學識也穩壓韓子瑜一頭,在州學屬于那種經常能進上舍的存在。
可以說,兩人算是宿敵了。
“哈哈哈哈,我又豈會在佛門清凈地打誑語?”
先鎮聞言大笑,他忽然伸手按住何聰肩膀:“我可是聽我們這位合江縣學案首在門外指人介紹了,韓兄若不是臨時湊不齊人,怎么連縣學里不入流的都拉來充數呢?”
目前在齋堂里吃飯的,絕大多數都來自瀘州各縣里有錢有閑的人家,以年輕人居多,所以很多人這幾年來參加禪林雅會以后其實是互相認識的。
聽了這話,旁觀眾人也是響起了窸窣的議論聲。
這話一出口,何聰頓時臉色發青。
先鎮的話看似抬舉,實則是把何聰架在火上烤了。
畢竟在門外悄悄指人說小話沒事,但行為被公之于眾的話,不管說的對不對,何聰都不是君子所為,是會讓在場眾人鄙夷的。
果然何聰急急擺手:“先公子說笑了,在下不過是......”
“怎地?”
先鎮轉頭睨他,何聰頓時噤若寒蟬。
而這時韓三娘忽然輕笑出聲,她指尖轉著青瓷盞,盞中老蔭茶隨之蕩出細碎波紋。
“孰強孰弱,究竟是誰不入流,待會兒禪林雅會上比一比就是了,何必在此徒費口舌?”
“更何況。”她故意頓了頓,“我讀過陸公子的天河水,立意文筆都頂好的文章,倒是未曾聽過這位合江縣學案首有什么大作?”
何聰不敢對先鎮發火,但面對他們卻不太需要顧及,這時候額角青筋跳動不斷,正打算開口說什么,角落里卻突然傳來聲響。
但見先前布菜的褐衣僧人立在佛龕前,手中犍稚①不輕不重敲了三下:“五觀堂內,當思來處不易。”
這聲提醒像盆冷水兜頭澆下......他們這些大檀越、檀越、功德主,是給法王寺捐贈了不少,但這不代表他們能在這里為所欲為。
畢竟,在如今的大宋,百姓普遍信佛,佛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他們這些年輕人能成為大檀越、檀越、功德主,花的其實還是家里的錢,只不過名額寫的是他們的名字,如果真的在寺院里真的惹出什么禍事,對于他們來講也是很大的麻煩,完全沒必要。
所以先鎮冷哼一聲后,帶著人往最遠的桌子走去。
何聰臨走時陰惻惻瞥了眼陸北顧,卻見他正在用勺子舀碧玉羹,吃得專心致志。
“陸兄倒是好定力。”盧廣宇壓低聲音,“那何聰分明是沖你來的。”
陸北顧慢條斯理擦凈嘴角:“餓著肚子怎么斗法?倒是韓三娘......方才多謝了。”
其實陸北顧本沒有把何聰當成什么對手,但對方連番數次來挑釁他,那么他在這次的禪林雅會上也不能不還擊了,免得別人覺得他軟弱可欺。
畢竟,就連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呢!
“那是我家三妹見不得俊俏郎君吃虧。”
韓子瑜心情大好,笑著給眾人添茶說道。
“大兄!”
韓三娘嗔怪道。
她夾起一粒松仁就扔了過去,正打在韓子瑜手背上。
眾人輕笑間,忽聽佛寺里的大鐘傳來了渾厚悠長的鐘響。
——不知不覺,午時到了。
方才那位褐衣僧人又從后面轉出,立在堂中央揚聲道。
“午時已過,諸位檀越若是吃好,便請移步領取手杖與遮陽笠、水囊、驅蟲香囊,若是未吃好可繼續用齋飯,等過了午時三刻方才出發。”
——————
①犍稚,寺院報時之器具,又作犍槌、犍錘。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