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目錄 >> 第471章 蘇黨傳說之其二

第471章 蘇黨傳說之其二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肥鳥先行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471章 蘇黨傳說之其二

隨機推薦:

這是一份總參謀部增加人員的請示報告。

總參謀部成立以來,主要負責的都是梳理軍令軍制體系的任務。

特別是李如松擔任主司的作戰司,連續出臺了有關軍令軍制的改革奏議,都獲得了皇帝的御準,總參謀部的威望日益提高。

但是隨著克虜軍的調動,總參謀部又增加了新的任務。

按照蘇澤的軍事體系改革方案,作戰指揮是歸屬于內廷的。

皇帝為首的內廷,負責具體的軍事調動,戰時內閣、司禮監、中書門下五房也歸入內廷,組成決策機關。

打仗的時候,具體的后勤補給,地方協調,則是兵部的職能。

按照方案設計,打仗期間,總參謀部是沒活的。

但是制度設計是制度設計,真正實行起來,皇帝還是派人向總參謀部詢問具體的戰爭計劃。

沒辦法,內廷這個機構,是將軍事指揮權集中到了皇帝本人身上,可是隆慶皇帝本人也沒有多少軍事素養,讓他完成一系列的軍事決策也是不現實的。

而內閣之中,能夠進行軍事參謀的,也只是內閣三輔趙貞吉。

最多加上負責情報的司禮監、輔助趙貞吉處理軍務的兵房。

打仗之后,皇帝最后還是要聽取總參謀部這些專業軍官的意見。

這樣一來,總參謀部又多了一項臨時工作。

就是按照地方上送來的《形勢報告》,分析研判戰局,向內廷提供決策參考,起草《作戰參謀報告》。

這項工作自然也落在了作戰司的頭上。

如此一來,人手自然是不夠用了。

總參謀部的負責人,成國公徐文壁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向皇帝上書,請求增補人員。

就是這個增補人員,讓李如松犯了難。

他看著桌子上的另外一坨小山。

最大的一坨小山是各軍的《形勢報告》,而矮一點則是候補參謀的履歷。

為首的是現任黔國公的弟弟,和李如松有一面之交的沐昌佑。

除了沐昌佑之外,還有不少都是勛臣子弟,就算不是,也是背后有權貴背景的。

這些人選之所以被李如松剔出來,是因為他們都沒有讀過武監。

李如松很頭疼。

在他看來,作戰參謀最重要的就是要懂軍事!

可沐昌佑這種,連武監都沒有讀過的人,怎么可能懂得軍事?

時至今日,軍事已經是非常專業的事情了。

這一批武監軍官成為基層軍官,將軍事工程學帶入到了軍事領域。

蘇澤的軍事改革,對軍事參謀的要求更高,自然也驅動著軍隊向更專業的方向改革。

別的不說,安排后勤時刻表,制定戰爭計劃,就需要相當的數學基礎。

更不要說炮兵這種技術性更強的兵種了。

戰局推演,局勢分析,這些都是要算學基礎的,還需要對軍事地理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勝任作戰司的工作。

所以李如松是不愿意將這些人招入總參謀部的,他認為這會影響到總參謀部的專業性,讓政治因素影響到總參謀部的純粹性。

但是這些人選,又不是他能夠拒絕的。

比如名單第一的沐昌佑,這是總參謀部長官,定國公徐文壁親自和自己打招呼的,人家黔國公府在京師人脈廣大,這幾天來找李如松說情的就有好幾撥。

李如松本來想要去拜見蘇澤,請蘇教務長幫忙擋住這些壓力的。

但是他在作戰司,也知道朝堂上關于塞防還是海防剛剛大吵了一番,蘇澤的陸海并重的奏疏剛剛通過,但是皇帝也命令蘇澤搞出一份發展綱要出來,這些日子蘇教務長公務繁忙。

如果連這點事情都處理不好,自己豈不是辜負了蘇教務長的期許?

可不麻煩蘇澤,自己還能求助誰呢?

父親遠在東北,而且這種政治上的事情,恐怕父親也很難給自己指導。

思前想后,李如松想到了一個名字!

兵科給事中李己!

這是一個李如松經常見到的名字。

凡是總參謀部的奏疏,必然會有李己上奏。

李己身為兵科給事中,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盯著李如松的奏疏查漏補缺。

在李己的監督下,李如松寫奏疏的水平提高了不少,業務也更加專業。

整個作戰司,最憎惡的人就是這位愛挑刺的兵科給事中了,但是李如松卻覺得,這李己是自己的知己。

作戰司的奏疏太過于專業,能夠給李如松挑刺的人不多。

能讓李如松在軍事上心服口服的,大概只有蘇澤等寥寥數人。

但是李己能給自己的奏疏挑刺,還都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幫助李如松拾遺補缺,他也認同李己的軍事能力,愿意聽取他的意見。

兩人雖然沒有見面,但是在公文上已經多次交鋒,算是神交已久了。

六科給事中,都是在政治上非常敏銳的官員,李己身為資深給事中,自然比自己更懂政治。

既然自己不知道怎么拒絕這些濫竽充數的候選者,那就去請教李己好了!

總參謀部和六科一樣都設在紫禁城內,李如松也有出入內閣的令牌,他很快就來到了六科廊外。

此時已經過了下衙的時間,但是六科廊和中書門下五房合署辦公,此時還有很多公房都亮著燈。

李如松不敢擅闖,好在他經常來兵房公干,所以找到一個認識的吏員,請他代為通報。

六科廊內。

六科原本是比較自由的。

六科不設長官,每一個六科給事中都有獨立的辦案權力,本職工作也是彈劾別人,也就是說沒有日常的事務性工作。

業務部門的人都清楚,業務部門往往都是忙的時候忙閑的時候閑,而且摸魚的比例更高。

但是自從和中書門下五房合署辦公之后,六科好日子就結束了。

都在一起辦公,人家整日加班,你天天準點下班,領導怎么看?

內閣可就在中書廊旁邊的!

近些日子,閣老們也經常加班,六科廊一半燈火通明一半熄燈,閣老們看了什么想法?

結果就是,六科也被迫跟著中書門下五房一起加班。

當然,加班和加班也是不一樣的。

有人就是在公房里熬到有人下班,有人是真的加班。

兵科給事中李己,就是真加班的那種。

上次幫著兵房,給總參謀部勘誤之后,李己算是“簡在帝心”了。

結果就是,凡是和國家軍政有關的奏疏,皇帝都會讓司禮監送到六科,讓李己“看一看”。

如今西北變亂,海防塞防爭論不斷,有關的奏疏又格外的多。

李己“蒙受皇恩”,又不敢偷懶,只能一本一本的看。

不僅要看,還要每一本提出自己的意見,有些還需要單獨上奏疏反駁。

聽到小吏通報,李如松要拜見自己,李己放下手里的奏疏,揉了揉酸澀的眼睛。

他和李如松算是“神交已久”,但是正式見面還是第一次。

李如松為什么要來見自己?

李己原本想要拒絕,但是又想到李如松“蘇黨”核心成員的身份,將剛剛到嘴邊的拒絕吞了回去。

“請李參謀去會客偏廳。”

李己整理了一下官袍,來到六科邊上會客的偏廳。

李如松拘謹的坐在偏廳中。

六科在大明,絕對是核心部門。

六科給事中是清流之首,在李家還沒發跡的時候,科道官員經常會被外派清軍,也就是對地方軍隊進行巡查。

那時候,一名清軍御史的三言兩語,就能決定李成梁這種遼陽總兵的生死。

如今他父子二人的地位不同以往,但是心中對科道言官的敬畏不減。

其實也不僅僅是李如松這么想。

科道官員雖然諸多抱怨,但實際上隆慶朝以來,科道官員的權勢是與日俱增的。

考成法雖然束縛了科道官員,但是也讓監督制度更加規范化。

原本科道官員經常陷入到了朝廷的政治斗爭中,然后間歇性的陷入癱瘓中。

比如先帝朝的時候,先是大禮議罷黜了大部分的科道官員,然后又是輪番的內閣黨爭,整個嘉靖朝,六科都察院正常履職的時間都不長。

而且在嘉靖朝,科道言官都要成為黨爭的工具,受到背后派系力量的驅使,名聲上也未必多好。

那時候的主要政治斗爭也是誣陷和“打群架”,科道彈劾就會一擁而上,要么就是叩闕這種狠活兒。

但現在科道不能風聞言事,彈劾官員也要有確鑿證據。

這樣的結果是,科道彈劾官員更加謹慎,但是一旦上書彈劾,就很少失手,每次彈劾都會拉下至少一名官員來。

如此一來,科道的威懾力大大增加,普通官員更加畏懼科道。

而且從黨爭中抽離出來,科道言官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監察普通官員身上。

結果就是,整個官僚系統聽到科道的名聲,都要肝顫兒一下。

總參謀部,作為兵科重點關照部門,李如松也是鼓起勇氣,才敢踏入六科大門的。

頂著一雙黑眼圈,李己踏入偏廳,他見到正襟危坐的李如松,主動上前打了招呼。

李如松略顯拘謹地拱手:“李給事中,公務繁忙,冒昧打擾,還望見諒。”

李己目光銳利,語氣平和的說道:“李參謀客氣了。你我雖未深談,但兵科與總參謀部公文往來頻繁。”

說頻繁的時候,李己看向李如松,顯然兩人并不是融洽的公文交流。

一想到和對方在公文上“激烈的爭吵”,李如松也是臉紅。

李如松實在沒辦法繼續尬聊下去,只能直入主題說道:

“李給事中,如今西北軍情如火,克虜軍已開拔,內廷、兵部、總參謀部往來文書倍增,作戰司尤感人手吃緊。然……”

他微微皺眉,將手中那份寫滿勛貴子弟名字的名單輕輕放在案上:

“諸公所薦人選,多未入武監習得新學,于參謀實務、算學推演、輿圖研判恐難勝任。”

“若僅憑門第取人,恐誤軍機,亦非蘇檢正改革軍制之初衷!”

“李某為此事輾轉反側,特來向給諫請教,如何能在不得罪各方的情況下,為國擇才?”

李己瞥了一眼名單,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嘴角露出冷笑。

這幾個人的名字他都清楚,都是一些不愿意吃苦,但是遇到好處又要摘桃子的人。

科道在人事上有否決權,不少人都是李己多次否決的。

只是第一列的名字,治安司的沐昌佑,此人倒是在京師清流中名聲很好,身為勛貴子弟,但是主持治安司的時候不畏權貴,領著治安司拆了不少權貴的違建。

今年節后,內閣通令嘉獎了治安司,今冬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火災,都是治安司防火做得好。

但除了沐昌佑之外,剩下的名字就是“每次掃黃都有他們”。

李己點頭說道:

“李參謀所慮極是。總參謀部乃軍令之中樞,非精熟新式戰法、通曉后勤調度、善于運籌帷幄者不能擔此重任。”

“昔日紙上談兵之趙括,殷鑒不遠。若讓不諳實務者充任參謀,輕則貽誤戰機,重則動搖國本。”

“李參謀此來,是要我六科否決這份名單?這個倒是可以。”

李如松連忙說道:

“多謝李給事中,但是這份名單能送來一次,就能送來第二次,在下也不好意思常來拜訪您。素聞李給事中乃是能臣,想要求一良方,永結此難。”

李己疑惑的看向李如松。

“蘇黨”勢大,能人輩出,還有蘇澤這樣的大佛坐鎮,李如松為何要來問自己?

要解決這種小問題,蘇澤只要微微出手就行了。

李己身為給事中,本就是心思復雜的人,他進一步思考,想起有關“蘇黨”的傳聞。

聽說這個“蘇黨”,素來只會吸收有能力的官員。

剛剛李如松稱贊自己是能臣,難道這是對自己的考驗?

李如松是要代表蘇澤考驗自己,吸收自己進入蘇黨?

李己心頭狂震!

哪有這么考驗大臣的?

李己想到這些日子,皇帝一封封嘉獎的圣旨,想到同僚尊重艷羨的目光。

加入蘇黨?自己能經受得住考驗嗎?

李己說服了自己,這不是為了加入蘇黨,而是為了國家大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目錄  |  下一章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183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