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目錄 >> 第251章 群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

第251章 群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肥鳥先行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51章 群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

蘇澤寫完了奏疏,接著查看系統的結算報告。

《請設海防備邊銀并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二事疏》通過,從此大明有了海軍專門預算,大大推動了大明海軍的建設。

港口城市的通政經歷所承擔起反諜功能,經歷所的反諜工作十分有效,延緩了關鍵技術外流的速度,讓大明保持了更長時間的科技領先。

國祚2。

威望400。

剩余威望:1120。

好吧,海軍預算和通政經歷所反諜,兩件事最后才加了2點國祚,這國祚是越來越難漲了。

蘇澤拿著新寫的《奏請設靖海巡防艦隊督察琉球防倭事疏》,心想有了前面的鋪墊,自己這份奏疏肯定能通過。

蘇澤干脆沒有進行模擬,而是直接將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通政司的官員基本上都認識蘇澤了,一名年輕的官員熱情的接過奏疏,親自將蘇澤的奏疏送到了通政使楊思忠的案上。

楊思忠翻開蘇澤的奏疏。

蘇澤首先還是提出了海防的重要性:

“竊惟祖宗朝敕封琉球,二百載貢舟不絕。然先帝朝以來,倭奴逞兇,自薩摩州浮海南窺,劫貢船于釣魚嶼,屠民居于那霸港。”

“琉球使臣鄭迵泣血告急,謂‘貢道斷絕經年,倭壘密布八重山’。此非獨琉球之患,實天朝海防之潰癰也!”

“今倭寇作亂,謀亂于京師,謀逆圣上,此等窮兇極惡之獠,若是不懲治則百倍禍之。”

“臣上陳‘靖海巡防’之策,遣艦隊宣威于琉球,護貢道、剿島夷、聯琉球,以固東南藩籬。”

“臣斗膽議設‘彭湖巡檢司’,駐兵于澎湖,琉球有敵情可遣兵援之,亦可用來緝私捕盜,安陸靖海。”

看完后,楊思忠連連點頭。

蘇澤這份奏疏確實是老成持重的奏疏,所奏的事情不僅僅可行,還給出了分步走的方案。

蘇澤的方案,就是先派艦隊前往琉球,威嚇倭寇,然后在澎湖設立巡檢司,駐扎艦隊,從而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畢竟按照島津義弘供詞,島津家對于琉球的控制,還是以收買、恐嚇等手段為主,加上倭國商人對琉球的經濟控制,還沒到明目張膽使用武力的地步。

如今的琉球國主,還掌握了一部分琉球國內的權力,而島津家也只是薩摩一方大名,還不敢直接挑戰大明。

所以蘇澤才制定這樣的威嚇計劃。

這也不是蘇澤不想強硬,而是海軍這個東西,還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速成的。

海軍是技術兵種,而且是需要長期操練配合的技術兵種。

合格的海軍軍官和海員,在蘇澤穿越前那方時空都是稀罕的。

遠洋作戰,水文和地理情報也不足,以大明這支新艦隊遠征,如果吃了敗仗,那對于整個海軍建設的信心都是毀滅性的。

而且倭寇貪婪,一旦發現明軍海上實力不足,就會再次入侵中原。

所以蘇澤才提議這一套穩健的方案,水師從萊州港口出發,一邊操練遠洋航行一邊前往琉球,在琉球繞一圈,威懾一下倭人,再返回澎湖駐扎。

日后再以澎湖巡檢司為基地,熟悉琉球—澎湖海域的水文氣候,等艦隊磨合差不多了,再北上琉球,乃至于進軍倭國。

楊思忠也贊同蘇澤的方案,但是他卻對蘇澤的奏疏表示不樂觀。

楊思忠看了一眼自己桌案上的奏疏。

和這些奏疏相比,蘇澤的奏疏實在是太穩妥了。

楊思忠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蘇澤的奏疏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京師這政治風氣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子霖兄!”

沈一貫沖進了報館,對著蘇澤說道:“兵部曹尚書上書,請求陛下發兵倭國,以平息圣怒!”

沈一貫又說道:

“兵部主司以上的官員都附屬贊同!”

“錦衣衛指揮使,成國公朱時泰也上書請求朝廷發兵,不過成國公請求從朝鮮派遣陸軍征倭!”

“六科十三道的言官也都上書請求發兵!”

蘇澤驚訝了一下,這才明白自己失算了!

也許是近些日子都比較順風順水,蘇澤都忘記了大明官場的尿性了!

羅萬化也有些疑惑的問道:

“曹尚書不是反對設置海防備邊銀嗎?他怎么會突然這么強硬。”

沈一貫已經摸出了官場的門道,他說道:

“曹尚書是不得不這么上書啊!”

沈一貫說道:“上次武監的事情,兵部強烈反對,已經在陛下那邊丟了印象。這次子霖兄提議強化海防,兵部還是推諉,卻鬧出了倭寇刺駕這樣的大案出來。”

“君辱臣死,這時候兵部再不表現強硬,陛下就不是疏遠兵部這么簡單,是要厭棄兵部上下了!”

經過沈一貫這么解釋,就連羅萬化也立刻明白了!

是啊,皇帝差點遇刺,你兵部這個時候不發布強硬發言,是不是等著皇帝被刺殺?

幾次在重大軍事問題上的站隊失誤,已經讓兵部在皇帝心中失了分。

曹邦輔也是官場老油條了,他意識到了這個危機,所以才領著兵部上了這道表現態度的奏疏。

至于皇帝如果真的上頭要征討倭國,到時候再說吧,兵部先過眼前的難關再說。

同理,錦衣衛、六科十三道,也是同樣的道理。

錦衣衛辦事不力,沒有搜捕到倭人細作,這時候不表現一下,就要失去皇帝信任了。

六科十三道也是抨擊過蘇澤海防政策的,他們現在矯枉過正,就是為了和之前的自己做切割。

蘇澤微微嘆息,這就是為什么古今中外的執政者,總是左搖右擺的原因。

矯枉必須過正,滑向任何一極都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能平衡左右,能走好鋼絲的政治家就太稀少了。

蘇澤默默詢問系統。

“系統,已經遞交的上書,能夠重新模擬嗎?”

可以,本月提交的奏疏,可以將副本放入系統進行模擬,使用方法和上書前模擬一樣,也可以使用威望點確保奏疏通過。

幸好幸好!

本來蘇澤都準備再上一疏了,現在看來只需要謄抄一下奏疏副本就行了。

明代大臣寫奏疏都會留存副本,這是方便大臣在致仕后編纂自己的文集。

明代的重臣一般都會將自己職業生涯的重要奏疏編成奏疏合集,這也是明代史料豐厚的原因,這些都是親歷者第一手的史料。

蘇澤的思緒又發散開來,日后自己的奏疏合集該有多厚啊?

沈一貫又問道:“子霖兄,你說陛下會不會同意出征倭國?”

蘇澤想了想,搖頭說道:

“圣意難測啊。”

說完這些,蘇澤連忙說道:“兩位兄臺,我突然想起家里有事,先回去一趟。”

說完這些,蘇澤就匆忙趕回家里,尋找上一次奏疏的副本。

——模擬開始——

《奏請設靖海巡防艦隊督察琉球防倭事疏》送到內閣,閣老們都票擬贊同你的奏疏。

但是更多的奏疏被送到內閣,大批官員上書主張強硬懲辦倭國。

隆慶皇帝又不甘心簡單處理倭國的事務,留中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余威望:1120。

是否使用500點威望值,保證奏疏被完全執行?

看完結果,蘇澤微微嘆氣。

這也是自己靠著金手指,要不然在這大明朝怕是什么事情都辦不成。

皇帝也明白強硬派的上書不可行,但可能又覺得自己的建議太過于軟弱。

明明是最好的機會,卻因為群臣、皇帝的各懷心思,最后錯失良機。

這也是為什么歷朝歷代改革如此難的原因。

如果只是利益集團的反對,好歹知道這個利益集團在哪里,只要針對性下手,在野的利益集團,絕對不是在朝的執政者對手。

怕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種利益互相交織,各方勢力互相拖后腿。

更怕的就是這種,完全是因為官僚機構的慣性,大家只是為了不犯錯少犯錯,就反對真正有價值的提議,最后錯失了良機。

這種事情不僅僅防不勝防,還會牽扯大量的精力,有時候為了推動改革還需要協商做一些妥協。

好在自己有金手指。

蘇澤果斷選了“是”。

威望值已經扣除,剩余威望620點,已經在現實中完成上書,請等待奏疏生效。

蘇澤也在好奇,系統會怎么安排,讓朝廷通過自己的奏疏。

“爹,是大哥的來信!”

張嗣修是張居正的次子,自從長子張敬修離開京師,前往登萊海防教習所學習后,張嗣修就代替兄長的職責,侍奉張居正。

張嗣修今年十五歲,也是出了名的神童。

比起兄長,張嗣修的性格更加活潑一些,也開始協助張居正處理一些私人事務。

張居正聽說是長子的信,面無表情的說道:

“放下吧。”

等到張嗣修放下信離開書房,張居正立刻放下手里的毛筆,迫不及待的拆開了張敬修的來信。

開頭是向父母問安,這是兒子給父母家信的格式,張居正跳過這些內容,看起信件的正文。

張敬修也不是第一次寫信了,他前往登萊后,每個月固定往家里寫兩封家書,由張府的家丁快馬送回來。

張敬修在信中講了自己在登萊海防教習所學習的內容。

登萊海防教習所會讓學員先在陸地上學習理論知識,等到理論知識合格之后,才會登艦現場學習。

張敬修是能考中舉人的讀書人,在一眾學員中也是掌握最快的。

他入學最晚,但是和最早一批學員通過了岸上的筆試,獲得了上船學習的機會。

張敬修寫自己學習操帆的課程道:

“教習引兒觀操舵之法,言此艦可逆風取‘之’字航跡而行。兒以蘇翰林格物之學分析計算,方知道這三桅十二帆之妙。”

“西洋造船亦有可取之處,今我登萊造艦,博采東西之長,何愁海波不平?”

“更攜紅衣大炮六門,射程倍于舊銃。”

“羅盤師授測算潮信之術,以象限儀度日月星辰,雖霧隱濤狂亦不失途。”

張居正看著書信,摸著自己的胡子連連點頭。

他并不是很支持張敬修去航海,但是看到長子信件中透露出的興奮,張居正想到了青年時期的自己。

那時候自己考上進士,入館成為翰林,可謂是年少得意。

但那時候朝堂昏暗,正直官員沒有出頭之日,年輕的自己告病歸鄉,沿途也游歷了大明的風光。

也就是那個時候,張居正見到了不少民間的問題,看到了民間的困頓和疾苦,重返朝堂后才有了改革變法的想法。

長子的生長環境比自己更好,更是沒有見過民間疾苦,從小到大也是在自己這個父親的期待下讀書。

想到這里,張居正也就由著張敬修去了。

但是讀到下一段,張居正臉色大變。

原來這最后一段,是張敬修在海防教習所看到市舶司征募新艦的軍官,于是主動報名參加。

登萊新造的戰艦實在是太缺軍官了,于是還沒有全部完成學業的張敬修也被拉上船,一邊學習一邊在船上干活。

這不就是登萊籌建的水師艦隊嗎?

張居正想到了最近百官上書,要和倭國開戰,腦子里嗡嗡的。

他原本就支持蘇澤的辦法,覺得貿然和倭國宣戰弊大于利,奈何這件事又和刺殺皇帝的案件有關,張居正也不方便多進諫。

閣臣大概都是這個想法,所以對百官的“作秀”都保持了沉默。

可現在張居正真有一個兒子在艦隊的船上,如果真的和倭國開戰!?

張居正不敢多想,海上戰爭可要比陸地上還殘酷。

陸上戰敗還有逃脫的機會,茫茫大海戰敗,以倭人的殘忍,斷無幸免的可能。

一想到這里,張居正收起信件,又想起了蘇澤的奏疏。

相比之下,蘇澤的奏疏提出的政策更加溫和,也更加有可行性。

張居正原本不愿意趟這次的渾水,可想到這里,還是決定要想辦法說服皇帝,冷靜處理這次的事件。

“來人啊,我要入宮。”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目錄  |  下一章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163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