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460章 這是技術,不是僥幸
東京都,小雨。
吉川征收起雨傘,走進了西武百貨商店,在蔬菜貨架上,他找到了西蘭花,拿起一顆,外觀很熟悉,看了看標簽,不出意外,就是滬市來的。
“可惡,明明是我們先!”
吉川征氣得咬牙切齒,眼神看著標簽上的價格時更是瞠目欲裂。
他在附近駐足了一會兒,很快就連續有婦人來挑選了幾個西蘭花拿走。
青果株式會社賺大發了。
這本該是太行的利潤!
“先生,拿的時候請不要太用力,啊,菜都被你捏壞了,先生,你得買”
自詡紳士的吉川征略顯煩躁的將花錢買來的西蘭花扔進了商店外的垃圾桶,一時引得幾位路人側目。
吉川征只是順路來東京出差,好奇心驅使下,讓他連續調查了多家百貨商場,確認青果靠著西蘭花賺大了。
嫉妒心讓他恨不得把負責采購的齊藤葉撕碎,但還得忍著惡心和他溝通。
“吉川部長,我已經和中國其它的西蘭花種植戶聯系上了,他們來自浙江臺州,是西蘭花專業種植戶,再過半個月就會有西蘭花上市。”
“再過半個月就沒有這個價格了。”
“很遺憾。”齊藤葉語氣平淡,又說:“不過我給他們提供了繁榮菜場的信息,也許明年就可以從其它人手上買到更便宜西蘭花。”
“但愿吧,但愿明年的情況不會變。”
春雨洗禮著城市,大田市場忙碌依舊,又一輛貨柜車抵達了市場。
東山炎打著傘前來時剛好看到這一幕。
“村田,這是第幾柜了?”
村田直仁穿著雨衣,時不時會開箱抽查,聞言抬頭道:“今天的第四柜,也是最后一柜。”
“繁榮菜場還是不同意多發一柜貨嗎?”
“他們說采收能力到極限了,再多保證不了品質。”
“行吧,還是品質更為重要。”
東山炎壓下了讓對方繼續加大采收的沖動,又叮囑道:“村田,和繁榮菜場保持聯系,他們有什么需求及時反饋。”
“好的,社長。”
東山炎又打著傘走了,延綿的春雨還澆不滅他火熱的心。
他怎么也沒想到,靠著這批西蘭花,青果株式會社接連和兩個大型零售連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果然,本土稀缺的蔬菜,沒有人刻意宣傳,就不會有多少國人會在意產地,就像中國產的芋頭、墨西哥產的南瓜在日本始終暢銷一樣。
與此同時,區景泰也在東京面見客戶,他想讓區泰記的蔬菜進入新興的商超。
靠著多年來建立的關系,與客戶的交流很順利,順利的達成了合作。
了了一樁心事的區景泰就想考察下日本的蔬菜零售市場。
他走進了一家中等規模的量販蔬菜店,從瓜果區走到了葉菜區。
“咦,竟然有菜心”
區景泰驚訝了,趕緊看了看商品標簽,在產地一欄得知來自滬市,其上還有靠譜鮮生的標識。
“靠,不會吧?”
“區總,應該是真的,靠譜鮮生在滬市投資了菜場,原來靠近東升農場那塊地的小組長去當了場長……”
“我不用你給我說這么細。”
區景泰快有點魔怔了,他感覺始終活在某個人的陰影里,經營菜場的時候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在香江市場競爭時又被沖擊得七零八落,如今又跟來了日本
陰魂不散啊!
區景泰頓時沒了繼續逛蔬菜店的心思,回了下榻的酒店,又給香江去了電話,結果他還沒急,對面先急了。
“區總,泰銖匯率今天又急劇下跌了,我聯系泰國的客戶也聯系不上。”
“怎么會,泰銖不是穩住了么?”
“不知道啊。”
區景泰覺得這不算太大的事,區泰記在泰國的業務很少,相比之下,靠譜鮮生更讓他如芒刺背。
區景泰想了想,說:“泰國方面明天再聯系看看吧,實在不行,先不走泰國,多往其它幾個國家走貨。”
“好。”
區景泰沒把泰銖匯率下跌當回事,轉而讓人去調查靠譜鮮生在滬市的菜場情況。
隔天他又知道了西蘭花的事,還找日本的客戶打聽了下,客戶很激動的找他要西蘭花。
區景泰哪有西蘭花啊,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他打聽啥,干嘛給自己找不自在!
更讓他揪心的是,靠譜鮮生靠著西蘭花,也接入了日本的商超百貨渠道。
這真是追著他搞啊!
他忽然覺得東升農場是不是不該和江心菜場做鄰居,這不是時刻都在提醒對方:這還有個人呢
花城的雨也多了起來。
陳家志回了小樓鎮,此刻正在家里看新聞聯播。
以量子基金為首的國際投機者通過經營離岸業務的外國銀行對泰銖發起了第二波攻擊。
他們從泰國本地銀行借入泰銖,在即期和遠期市場大量賣泰銖的形式來沽空泰銖,造成泰銖即期匯率的急速下跌,引起市場恐慌……
陳家志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他通過蔬菜出口看到了泰國出現的問題,貿易逆差加大,外匯儲備不足,可能會出現危機,但沒有想到國際大鱷不僅看到了漏洞,還鍥而不舍的持續調動資金進行攻擊
他此前做過很多假設,如何利用潛在的危機賺錢。
但沒想到是這種方式。
金融果然不是他能玩的,一個國家都快被干趴下了。
還是種菜適合他。
至于后續的連鎖反應暫時和靠譜鮮生本身并沒有直接關系。
在泰國的業務早就被劉云帆撬走帶到從玉去了,東南亞其它國家保持聯系的客戶也不多。
目前的金融風暴也僅限于泰國,還沒蔓延到其它國家。
而且靠譜鮮生為此早就做了諸多準備。
看新聞聯播的除了陳家志,李秀、易定干、陳家芳、陳少昌等人也都在。
李秀喃喃道:“家志,你是不是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幕。”
其余人也像看神棍一樣看著陳家志。
陳家志否認道:“我要是預料到今天,我也去做空泰銖了,哪還會在這里看新聞。”
李秀又說:“也很厲害了。”
易定干也一直盯著電視屏幕,等新聞結束后,切換后,他才搭話道:
“按家志的預測,接下來危機還會繼續向其它國家蔓延,往東南亞出口蔬菜的公司可能要倒大霉。
尤其是從玉,可能要栽個跟頭,還有劉云帆,估計也不會好受。
家志,要不要痛打落水狗?”
陳家志抿了抿嘴唇,輕笑道:“還是先做好自己,把現有的業務渠道維系住,這場好戲才剛開始。”
易定干沉吟道:“也行,練了兩個月內功,菜場的管理很順暢了,收菜的手工、品質等等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嗯,我下午回來去看了看,做得很好。”陳家志喝了口茶,又問:“電話里給你說的幾個關鍵時間節點,有針對性播種計劃了沒?”
易定干拍了拍胸口,“我辦事,你放心,只要有機會出現,肯定有菜。”
“那就好。”
陳家志近期主抓市場調研的目的便是為了找機會。
如今他沒有太多精力放在菜場生產上,必須學會從更高的層面去帶動公司發展。
分析市場就是他的方向之一。
每當市場下行時,他都需要試著去給各個場長提供更好的方向,再由場長們去分配蔬菜種植面積。
如此,整個生產決策上既能發揮他的能力,又不會占用他太多的精力。
“舅舅,新聞看完了,我換臺了哦”易龍這時說道。
“換吧,你們看。”
下一刻,電視就被切換到了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沒過多久就響起了BGM。
打過架還帶音響,卻讓一家人都看得熱血沸騰,李秀也看得上頭。
陳家志搖了搖頭,獨自回了書房,先和敖德海通了電話。
得知對日出口一切正常。
甚至因為西蘭花的帶動,青菜出口的量也有所增加,而且在往高端渠道走。
回款方面也很正常,青果株式會社付錢很爽快。
從各方面看,青果在這次交易中都獲利頗豐,這也是對方該得的。
只有對方有利可圖,關系才能長久,畢竟能切入百貨和商超市場,對靠譜鮮生也是機會。
跟著陳家志又給敖德良去了電話,問及情況。
“老板,雞心芥最近品質和價格都下來了,我計劃早點休耕施肥,為秋冬季做準備。”
“沒問題,今年錢也賺夠了。”
彭村基地是靠譜鮮生34月份賺錢的主力,也就最近才把交接棒遞給了繁榮菜場。
最近跟風種植的多,賺錢能力下降,早點休養生息也好。
陳家志左手拿電話,右手撥動著筆,又問:“種苗呢?”
敖德良手中也拿著筆,聞言笑道:“情況不錯,已經有農戶在向我們預訂甜椒、番茄和茄子種苗了。”
“好,今年多推一推。”
陳家志又在筆記本記下一筆,跟著給戚永鋒打了電話,分析了接下來的行情機會。
一個個電話打完,確保各個菜場都按他給的市場調研信息制定了生產計劃后,他的思緒才回到了出口上來。
陳家志從沒想過放棄出口。
國內市場的確更大,但國內種田天賦太高了,不論種什么都能卷出天際。
海外相對就好多了,太多國家種不明白菜,也沒有種菜的條件。
只是在陳家志對蔬菜交易的理解里,即使是海外,也要注重穩定性。
品質穩定,貨源更要穩定。
就像對日出口西蘭花,5月初的窗口期固然很搶手,其它時間日本就不需要西蘭花了么?
其實需求一直很旺盛,其全年都有進口需求,所以才會有速凍西蘭花的出現。
但繁榮菜場,或者靠譜鮮生還沒有能力全年供應。
換到其它種類蔬菜上也是同理。
合作關系并不穩定。
這也導致以后會出現一種蔬菜出口代理公司,不從事生產,只做出口貿易。
蔬菜的來源則是與蔬菜基地合作,每一種菜都有長期合作基地,以此保證客戶需要哪種貨時,他都有。
這樣的企業小而美,利潤不錯,員工收入也還可以。
陳家志不清楚如今有沒有這種企業,但這種方式不適合靠譜鮮生。
公司的優勢之一就是生產,不可能放棄。
陳家志筆尖在紙上點了點,隨后陸續寫下西蘭花、大利生菜、油麥菜……
跟著又看起了地圖,回憶著曾經去過、了解過的地點。
這基地還得擴。
卷唄,誰怕誰。
又過了幾天,泰銖仍然在震蕩中,卻依然沒波及其它國家。
陳家志除了看看新聞,也沒過多關注,每天做好自己的事。
期間他還帶全家去醫院做了個體檢。
如今有錢,老爹老娘進醫院后也很配合,該治就治,該調理就調理。
想起前世老爹一直瞞著拖著不去醫院,陳家志充滿感慨,錢真的能包治百病。
所以還是要多賺錢。
這茬西蘭花就非常不錯,只用了十幾天就完成了收割和發貨,而帶來的總收入卻高達2074萬元。
敖德海正電話向陳家志匯報著情況,“老板,只剩近三天的尾款還沒到賬。”
陳家志沉吟道:“也不用催那么急,我都感覺回款太快了。”
敖德海說:“主要是近期東南亞局勢很不穩定…”
陳家志打斷道:“你聽誰說的?”
“少華,他說是老板你的判斷。”
敖德海印象里,老板對市場的判斷就沒出過錯。
既然提到了東南亞風險可能影響到日本,那就真有可能。
“沒那么嚴重。”陳家志問道:“西蘭花的最終產量和畝產數據統計出來了么?”
“有了。”敖德海笑了笑,“平均每畝產量2380斤,相比去年,增幅還不錯。”
陳家志訝然道:“這豈止是進步不錯,一畝產量增加了好三四百斤,再有今年價格高,這增加的效益可了不得!”
被表揚了,敖德海心情大好,“僥幸,僥幸,可能是今年提早移栽,生長更充分,才導致今年產量增幅可觀。”
陳家志說:“這是技術,不是僥幸。”
這時期西蘭花產量普遍不高,很多新手種更是容易出各種問題,能有2300斤的產量已十分不錯。
此刻增產給敖德海帶來的喜悅也達到了巔峰。
老板特意強調這是技術就是對他鉆研的認可,也意味其會體現在未來的收入里。
他根植于種植技術和管理的想法也愈發堅定。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