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1994:菜農逆襲  >>  目錄 >> 第419章 種苗

第419章 種苗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野生的冰糖葫蘆 | 1994:菜農逆襲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419章 種苗

元謀冬早蔬菜通常9月開始移栽,但云嶺農業7月初便開始了育苗準備。

陳家志拿著一份傳真過來的文件,文件上主要列了今年冬早蔬菜種苗訂單。

首先客戶涵蓋范圍很廣。

除了王大鑫、貴叔等陳家志有印象的農民種植戶,也多了育種制種院所和公司。

另外,便是云嶺農業自用的種苗,在黃瓜園鎮的100畝大棚已全面建好,也需要大量種苗。

元馬的50畝大棚因為要育苗,今年能用來種菜的面積反而要減少。

三類加起來,元謀育苗場今年第一批訂單量就達400多萬株。

大約可種植1300畝面積。

相比去年免費贈送,已是極大的進步,種苗的銷售額也有40多萬。

陳家志邊看數據邊給云嶺農場打了電話,等李明坤來接電話時,他對各種數據也了然于胸。

“老板,找我什么事?”

陳家志拿著文件,問道:“數據我看了,嫁接苗賣得還是不太理想?”

李明坤回道:“對,1毛5/株的價格高了點,像黃瓜,一畝種苗成本要五六百,茄子和番茄每畝也要兩百多。

除了幾個種植戶,種子公司和科研院所都不愿意用嫁接苗。”

陳家志有些意外,懷疑自己聽錯了,但又看了眼文件后,才確認那一列嫁接苗是農戶買的。

“科研院所窮,不買也就算了,種子公司有錢,怎么也不買?”

“種子公司也想省成本,而且他們懂技術,對自己的技術很自信。”

李明坤語氣有些無奈,“像綠豐園藝的呂淑珍呂總,她說了,普通的穴盤苗就能滿足她的需求了。

用太好的東西,反而有點浪費錢,不劃算。”

呂淑珍就是黃瓜院士侯峰的妻子,陳家志也還記得,沉吟道:“回頭幫我各送5盤嫁接苗給呂總,讓她今年仔細對比一二。”

“好。”

陳家志又問:“黃瓜園鎮的大棚開始移栽了嗎?準備栽啥?”

“計劃的是40畝黃瓜,30畝茄子,30畝番茄,主要考慮到示范引用作用。”李明坤頓了頓,道:“這兩天正運苗過去移栽。”

“好,再接再厲,今年看能不能出一千萬株種苗。”

陳家志跟著又問了些文件上沒有的信息,對云嶺農業有了基本的輪廓。

云嶺農業的營收仍主要來自蔬菜,去年那茬大棚蔬菜,采摘期最長的茄子堅持到了今年5月末,堪稱超長待機。

完美詮釋了后發制人的美學。

陳家志不由想到了黃川父母在連州種的兩畝多茄子,也是超長待機,豐產期時菜價又都不低,今年可是大賺一筆。

類似的例子在彭村和番禺想必也有,種苗推廣銷售也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年又一年的堅持。

但現在也有了多點開花的趨勢。

元謀,李明坤穿著短袖短褲向育苗棚走去,超強的紫外線讓他裸露在外的皮膚都變成了古銅色。

為了防止陽光對種苗的暴曬,云嶺農場還特意從廣東采購了遮陽網。

據說,這很可能是遮陽網在元謀的首次運用。

但卻極其適配。

元謀冬早蔬菜的特性就注定了必須得在高溫多雨季節育苗。

而強烈的陽光又會對蔬菜種苗造成日灼等損傷,有了遮陽網,便能避免這個問題。

也讓云嶺育苗場的穴盤苗在外觀上就占了優勢。

同時有遮陽網,在棚里干活也更涼快,還能防曬。

李明坤走到育苗棚時,工人正在裝車,穴盤苗的長勢自然極好。

只是運輸也是個問題,在易顛簸的道路上,穴盤苗容易散亂。

貨車、馬車、雞公車、三輪車等等都存在這個問題。

不過種菜種久了,各種突發情況都會遇到,問題總要在實踐中去解決。

進了一個育苗棚,李明坤看到了紀松,原本白皙的皮膚也曬得黝黑。

在紀松旁邊,還站著一男一女。

男的是黃瓜園鎮大棚基地的管理人員起興懷,女的是綠豐園藝公司的呂淑珍。

見李明坤來了,呂淑珍打招呼道:“李場長,我又給你帶生意來了。”

李明坤笑道:“歡迎至極,呂總。”

紀松在一旁介紹道:“呂總又下了一批黃瓜種苗訂單,實生苗,10月供苗。”

李明坤側身面向呂淑珍,指著棚里的穴盤苗,道:“呂總誒,是我們的嫁接苗不夠好么,你看看這些苗,長得多好。”

呂淑珍說:“李場長,你們的實生苗也很好,對我們來說,實生苗就夠了。”

“嫁接苗還是有優勢的。”

親身種了一茬菜后,李明坤能體會到兩種苗之間的差距。

產量提升只是其一,抗逆性增強也讓管理更省事,應對風險的能力增強。

奈何,無論他怎么勸說,呂淑珍都只要更便宜的實生苗。

呂淑珍撩了撩短發,說:“李場長,我搞了幾十年的黃瓜育種,也種了幾十年黃瓜,團隊經驗技術都很豐富,就算用實生苗,種出來的效果也不一定比你們的嫁接苗差哦”

聽了這話,紀松、起興懷和李明坤都略微蹙了蹙眉。

但呂淑珍的身份擺在那里,黃瓜院士的妻子,自己也是專家,有這份自信理所應當。

只是依然會讓人有些不爽。

呂淑珍下了訂單后便走了,云嶺農場做的很用心,種苗也確實好。

綠豐園藝才成立兩年,尚未有育成的品種,經費也很緊張,能省則省。

她相信在她和團隊的手中,實生苗和嫁接苗的差異應當不大。

起興懷瞧見她的背影,問道:“李場長,紀師,嫁接苗優勢真的很明顯嗎?”

紀松年齡比較小,又是苗場技術負責人,很多人便稱呼他紀師。

紀松說:“至少在抗霜霉病和枯萎病上,我們的嫁接組合優勢很明顯。”

起興懷又問:“產量如何?”

李明坤接話道:“據我們去年觀察,黃瓜嫁接苗在露天種植更耐低溫,采摘期更長,總產量優勢比較明顯。

但別人畢竟是專家,怕就怕有什么新技術或竅門。”

和家志相處了那么久,李明坤對新技術有深刻的認知。

前兩年在東鄉菜場種黃瓜和有棱絲瓜學的知識至今還記憶猶新,有棱絲瓜要在下午五點授粉,黃瓜要在早上授粉。

以及小拱棚、遮陽網等設施的運用,還有去年所學的頂花帶刺黃瓜,都在證明種植技術的作用。

紀松沉吟道:“如果綠豐園藝用實生苗種出了嫁接苗的效果,對育苗場的嫁接苗推廣是不小的打擊。”

嫁接苗比實生苗更復雜,利潤也要更高些。

同時又已培養了這么多工人,育苗場自然是想多出售嫁接苗。

李明坤面色肅穆道:“全力以赴吧,老起,壓力到你和永祥身上了,露天比不過就罷了,大棚里的菜一定要找回場子。”

“我也沒種過大棚,但種過黃瓜。”起興懷笑了笑,“我認為現在就說比不過為時尚早。

凡事就怕認真,種菜更是如此,地里的活也都是人做出來的。

就算呂總比我們更懂技術,但說到下地干活,她比不過我。”

起興懷身上的自信讓李明坤看到了一個人的影子。

他也深受啟發。

家志說過,他的優點是做事很穩,讓人放心,但有時候又太穩了。

李明坤現在就有這種體會。

他已親身在元謀種了一年的菜,體會到了嫁接苗和實生苗之間切實的差距。

而綠豐園藝今年才來,呂淑珍也并不熟悉元謀冬早蔬菜的特點。

元謀和津門的氣候環境也不同,病蟲害發生規律也不一樣,苗場的嫁接組合也更適應本地種植。

相比初來乍到的綠豐園藝,云嶺農業的優勢并不少。

好像確實沒什么好怕的。

李明坤摸出煙,給起興懷點上,“說得好,老起,凡事最怕認真,干就完了!”

“交給我和永祥,你可以準備年底再給我發個大紅包了!”

“哈哈哈,好,我等著。”

李明坤發覺家志真有先見之明,元謀這幾個鄉鎮科技干事出身的人都是人才。

一個個不僅能說會道,擅長與各族人民打交道、處理糾紛,還都是種地專家,多發點獎金就能斗志昂揚,還真是撿到寶了。

花城,陳家志正吃著易定干從山上摘回來的柚子時,來了電話。

一接聽,是紀松打來的。

其談了談元謀嫁接工的培訓,以及砧木篩選的進度,目前在辣椒上也有了適應性不錯的嫁接組合。

直到最后,紀松才提了提有關呂淑珍的插曲。

李明坤如臨大敵的表現讓陳家志想到了炸金花,別人稍微詐唬一下,心里就忐忑不安想棄牌了,實則自己手里拿的牌才是牌桌上最大的。

好在最后醒悟了過來。

陳家志想了想,道:“只要嫁接成本降下來,問題也很簡單。”

紀松回道:“嫁接流程一直在簡化,工人熟練度也進步很快。”

陳家志說:“必要時,嫁接苗也可以先虧本賣。”

紀松笑了笑:“應該還沒到這一步,李場長他們現在很有信心。”

“有信心就好。”

聊完,陳家志又找出番禺、彭村、連州的種苗情況,跟著又在信簽紙上添加了元謀、繁榮、增城。

其實每一個點都有種苗需求,種苗和菜場可以結合在一起,也可以分開。

陳家志思索了會兒,還是決定暫且不動。

請:wap.xshuqu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1994:菜農逆襲目錄  |  下一章
1994:菜農逆襲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