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256章 新基地選址
三個大男人繼續蹲在地上玩弄著營養土。
戚永鋒說:“志哥,已經在曬種了,下午基質裝盤,搭小拱棚,等后天浸種消毒后就能播種。”
陳家志笑道:“可以,我看你果真也有當場長的潛質。”
“呃…”戚永鋒撓了撓頭,“志哥,你不要誤會哈,我和姓徐的沒關系。”
“我沒開玩笑,我是真認為你有當場長的潛質。”陳家志說:“當然咯,前提是你繼續保持這股學習的勁,靠經驗固然能進步,但只有記得越多,才能成長得越快。”
“跟著你,錢越掙越多,那我肯定愿意學。”
“擱這點我呢。”陳家志笑道:“放心,23號放假過年前肯定把工資發了。”
雖說戚永鋒性子有點莽,但這次要求細膩的苗床和營養土卻指揮得不錯。
陳家志站起身,手中握著的營養土撒了出去,很松軟,透氣透水,是用來育苗的上等基質。
在北片二組呆了片刻,陳家志拉著易定干又往前走。
空地里又開始來肥了,這次的肥只是半漚熟,菜工們用鐵鍬一鏟子一鏟子的鋪勻在菜田里,散發著淡淡的臭味。
兩人都沒在乎這股臭味,早就習慣了。
易定干摸出了煙,一人點了一支,“陳場長,你的新基地看得怎么樣了?”
“急了?”陳家志挑眉道:“還有,你叫我陳場長總感覺別扭。”
“那叫你志哥?”
“……”陳家志:“你還是叫陳場長吧。”
“這才對嘛,工作的時候稱職務。”易定干吐出一團煙霧,“我覺得你有些時候就是太隨意了,太講感情也不好,親兄弟,明算賬,才能走得長遠。”
陳家志撇了撇嘴,“咋就扯這么遠了,剛才還問新基地呢。”
“哦對,新基地確定好位置了嗎?”易定干問:“什么時候開工?”
陳家志沉吟道:“有幾個意向地點了,還沒去談,你回老家前我帶你一起去看看。”
易定干想了下,“別等那么久了,就明天吧,明天就一起去看,菜場的事,他們幾個搞得定!”
“也行,我把德海也帶上。”
淡淡的糞便臭味消失,變成了淡淡的花香味,一排排齊整的豆苗架上藤蔓纏繞,綠葉間掛滿了飽滿鮮嫩的荷蘭豆,長勢喜人。
菜農們穿梭其間,手持塑料桶或布袋,靈活迅速地采摘成熟的豆莢。
另有人拿著鋤頭,在采摘過后的菜壟里開著施肥溝,進行中溝施肥。
幾個小組長也散布在各個角落,一切看起來都井然有序。
次日一早。
敖德海跟車過來后,陳家志又開車帶著易定干、敖德海去往城市北郊的江高鎮。
江高鎮是目前花城北郊最大的農產品集散地。
衡廣鐵路復線、廣花公路、廣清公路、流溪河都穿鎮而過,而且鐵路貨運編組站就在此地,交通方便。
又緊鄰搬遷新址中的江南、越秀、東旺等農貿批發市場,未來這一帶的農業潛力價值巨大。
過了增搓路后,大約十公里后,面包車進入了一個叫南崗的村子。
這是陳家志首選的點位。
南崗村在流溪河以北,靠近廣清公路,村子里土地很平整。
這個季節地里也主要是各種蔬菜,以白菜和綠葉類蔬菜居多。
土壤質地多為壤土,經過長期的精耕細作,土壤肥力較高。
看到這樣的土地,易定干和敖德海也感覺很合適。
“家志,這地好租嗎?”
陳家志笑道:“你們剛才有留意沒,一路進來,看到過多少養雞的?”
“很多,不止是雞,還有很多養鴨和養鵝的。”
“對,而且都養得不少。”
陳家志沉吟道:“江高鎮人均只有9分地,所以改開后,當地就在大力發展畜牧業,雞鴨鵝豬各種專業養殖戶加起來起碼上千家。
正是由于養殖業的發展,所以很多農戶都不種地了,土地開始集中起來。
所以,如果要想租地,還是挺有機會,當然嘍,南崗村只是一個點位,還有其它幾個備選。”
跟著,陳家志又帶兩人去了長崗、水瀝、江村等幾個點位看了看,總體來說地形平坦。
而且都是菜園地。
易定干和敖德海兩人看了都說土地好,沒挑出地的毛病,問題主要在‘人’上。
都說城市套路多,其實農村路更滑。
長期和農民打交道,陳家志和易定干都深知租地這事情有多麻煩。
“家志,你真確定要搞了?”
“搞!”
“你接觸過村委和鎮上的人了沒?”
“沒有。”陳家志沉吟道:“東鄉菜場還有半年時間才到期,還有時間來調查,要找個民風好點的地方。”
“我感覺哪里都一樣,每個村里都少不了地痞惡霸。”易定干說:“但只要我們初期能穩住,養個兩三百號工人,就不怕人來找事了。”
“武力得有,但也不能只有武力。”陳家志搖了搖頭,“走吧,先找地方吃午飯。”
一上午,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了車上。
在江高鎮南邊的石井鎮上,三人找了家飯店解決溫飽問題,再往前面不遠就是建設中的各個批發市場。
敖德海問道:“陳老板,怎么不選擇在石井租地呢,這邊還更近些。”
陳家志沉吟道:“一是地不夠連片,二是在河流下游,水源污染嚴重很多,我等會兒帶你們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江南市場夾在增搓路和石井河中間。
飯后,看到河流里堵塞的污染物,以及發黑發臭的河水,敖德海和易定干險些吐出來。
“靠,這比施糞肥惡心多了!”
吐槽了兩句后,都再也沒了在附近租地的心思,相比之下,南崗旁邊的流溪河因為河水流量大,要清澈不少。
“其實江高的土壤也有很多問題。”回去的路上,陳家志邊開車,邊和兩人聊起他前幾次來發現的問題。
“江高鎮的菜農化肥施的很重,而且習慣大量施用進口復合肥,氮磷鉀比例15:15:15那種,土壤肥力很高,我估計,土壤中的磷鉀養分含量很豐富,大大高于一般土壤中的磷鉀含量。”
易定干皺眉道:“營養豐富還不好嗎?”
陳家志偏了下頭,問坐在后面的敖德海,“德海,你認為呢?”
敖德海搖頭,“老板,我也不懂。”
“這就涉及到蔬菜品質,你們要記住一條,走品質,走高端路線始終是我們的宗旨。”
強調了路線問題后,陳家志才給兩人普及江高鎮土壤的問題。
“磷鉀元素如果在土壤中累積嚴重,會導致土壤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這樣的土壤種出來的蔬菜硝酸鹽也會嚴重超標,而硝酸鹽是致癌物質。
另外,對土壤酸堿度也有影響,會使土壤變酸,有可能會對作物造成毒害。
最后,則是磷鉀元素超標會抑制蔬菜吸收微量元素,剛才有一片菜心地,葉片有點黃化,而且很薄容易折斷,農民在追施尿素,其實施錯肥了,我感覺應該是缺鎂。
總之,這邊土壤最大的問題就是養分不均衡。
所以,我們拿了地之后,還得循序漸進的調理土壤。”
敖德海和易定干雖然沒記全,但也明白化肥施多了,就要用有機肥去調節。
“哎,不對呀,家志。”易定干想起一事,“我們用的也是三個15的進口復合肥啊!”
陳家志說:“不一樣,我們還加了尿素,我之前有說過復合肥和尿素的施用比例。
一般來說,蔬菜對氮的吸收能力中等,對磷較弱,而對鉀的利用能力最高。
我們施用復合肥時混合了尿素,針對不同品類蔬菜還有摻混過磷酸鈣、硫酸鉀等用于調節,所以養分量符合蔬菜的需要。
而本地菜農習慣大量施用進口復合肥,相對于蔬菜對養分的需要,則加入到土壤中的養分量很高,施入的氮素除了被蔬菜吸收外,也很容易通過各種途徑損失掉,而磷和鉀卻很容易在土壤中留下來,形成相對富集。
最后就造成硝酸鹽超標和土壤變酸。
當然嘍,也不只是化肥的原因,我們早上去過的江村,村里有個西洋菜基地,我幾次去都看到有菜農在用污水灌溉。
還有的菜農喜歡在種植蔬菜前埋些未經堆漚過的雞毛、鵝毛和城市垃圾作為基肥,這些有機物均含豐富的鈣和磷,長期施用,同樣會促進其在土壤中的積累。
還有那個水瀝村,就是種蔥的那個村子,也有問題……”
易定干和敖德海默然聽著。
關于氮磷鉀的比例,兩人一直都是按要求做,原因好像也聽過,但再聽一次,又感覺有新的東西在里面。
還有考察幾個村子的問題,仔細回憶一下,雞毛、鵝毛、污水灌溉等都看到了。
但兩人都不覺得有問題。
敖德海說道:“老板,我突然對新基地更有信心了,你這技術太牛了!”
“當下最大的問題并不在技術。”陳家志搖了搖頭。
資金、人員、市場、技術都具備了,只要正常經營,陳家志有很大的把握能發展壯大。
這么一想,好像能影響到他的也只有外部環境了。
雖說感覺營商環境還行,但也保不齊以后會出點幺蛾子。
如果徐聞香等人在白云也有關系,好像也可以考慮引入進來,但也不能那么輕易答應。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