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242章 天翻地覆
躍進大燈很亮,道路兩邊的雜草,農田里的植物上都鋪滿了一層又一層的白霜,仿佛冰糖一樣。
隨著天色漸亮,白霜也沒有完全融化。
路過家門口時,滿載的卡車沒停,隨后直直到了菜場的公路邊,朦朧的視線里看到菜場里似乎還有人。
等下了車后,陳家志才看清易定干、敖德良、戚永鋒等人從拱棚之間的通道走出來。
易定干上了公路后,離著二三十米就喊道:“沒有一點受凍影響!”
其他人也隨后喊了起來。
一切安好!
陳家志最后一點疑慮也沒了,與眾人歡笑著在路邊抽起了煙,眼里的血絲說明都一夜未眠。
昨夜的降溫也讓眾人很忐忑,生怕哪里出了問題,易定干甚至準備了幾座谷草堆,一旦不對勁,就會采用煙熏升溫,雖然不一定有用,總比干看著強。
平時玩歸玩,鬧歸鬧,關鍵時刻還是很靠譜!
陳家志大手一揮:“走,去鎮上吃早飯!”
易定干嘿嘿笑了一聲:“不用了,就在食堂吃,王師傅也一早就過來準備早飯了,煮了羊雜湯。”
陳家志看了看天色,還真是早,而且菜場不提供早飯,人心可用啊。
在菜場喝了一碗羊雜湯粉,吃飽喝足,眾人等剩余的菜工來上班安排了工作后才回去睡覺。
如果白天升溫,鋪的稻草可以先取下透光,傍晚再蓋上。
這場降溫應該沒那么快結束,還不能松懈,果然,白天又是一場冰冷的雨。
辦公室的電話響不停。
徐瑤過來接起電話,如她所預料,是徐聞香打過來問菜場情況。
“姐,一切安好,陳場長交待說,你打電話過來就給你說四個字。”
“哪四個字?”
“恭喜發財。”
徐聞香如釋重負的笑了,從晚上到早上到下午,雖然一直忙著元旦的宴席,但也時而關注著氣象信息。
花城好久沒有這么冷了。
即使在用餐時,也能聽到很多人抱怨濕冷的天氣。
心里也是既忐忑,又期待。
好在,沒讓她失望。
松弛的坐在辦公椅上后,徐聞香又撥通了黃建遠的電話,了解市場行情。
霜凍的市場反饋來得很快,很多人已經在提前找貨,但猝不及防之下,很多菜即使沒凍死,但凍傷了,凍趴下了,也達不到采收的標準。
所以,貨源很少。
得知江心菜場無礙后,黃建遠也很興奮,當即就開始聯系客戶,隨即又給徐聞香回電話。
“徐總,荷蘭豆報價2.3元/斤,菜心報價1.2元/斤,相比昨天,價格已是天翻地覆。
我覺得可以出菜了!”
這個價格已經比上次剛出菜時高了,徐聞香在心里過了一遍。
“黃總,你先別急。”
“能不急嗎,都在問,能不能出菜,什么時候出菜,你給我個準信!”
“我也不知道。”徐聞香說道:“陳場長包括生產團隊都在睡覺,昨晚他們熬了一夜。”
“那我先拖著。”黃建遠也知道沒辦法,兩人很難繞過場長插手生產組織。
電話才掛斷,還沒等徐聞香緩過勁,就又響了起來,她以為是其他股東,結果是要菜的。
同樣的電話接連不斷,她也體會到了黃建遠幸福的煩惱。
其實陳家志下午就來了菜場,但只出現了一瞬,拿了鑰匙,就開著菜場的白色輕卡回了東鄉,同樣一切安好。
原本冒蕾的菜心在低溫下也減緩了生長速度,不用急于采收。
凌晨時,陳家志又奔向增搓路。
只是過了一夜,蔬菜行情就有風云再起的趨勢,荷蘭豆更是率先開始爬升,價格穩定在了2元/斤以上。
關鍵還買不到貨,基本是露頭就秒。
市場上的荷蘭豆已經被掃光了,露地冬種的荷蘭豆不一定全軍覆沒。有些反應快的菜農,會及時采摘還能賣的豆莢,然后對藤蔓大剪,以防止絕收。
或是做其它補救措施,或是地理位置獨特……總會有幸運兒。
然而,大面積影響已經出現,霜凍時間越久,受損就越大。
當天夜里,陳家志沒再出手,只是游覽著市場行情,大約兩點時,再次下霜了。
下霜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地表溫度降至0℃以下,這兩天時不時有一陣小雨,空氣濕度很大,露地冬種的菜傷害再度加劇。
快天亮時,一直在市場游走的陳正旭興奮回到了臨時倉庫。
“小叔,漲了,漲了,價格又漲了。”
李才好奇問道:“荷蘭豆賣多少了?”
陳正旭笑著回道:“剛才有人把價格開到了2.8元/斤,菜心也漲到了1.1元/斤!”
李才算了算,回頭說道:“陳哥,菜心漲得更猛啊,這都已經翻倍了!”
昨晚買的4200斤菜心才5毛/斤,只是一夜就翻倍了。
陳家志笑道:“別那么貪心,現在已經是大賺了,后續行情也說不定了。”
也對,該知足了,李才在心里想著,這才過了一晚上,得賺了多少錢啊!
“陳哥,你打算什么時候賣?真的要等到4元/斤才賣嗎?”
陳家志搖了搖頭,“等不了,家里那一車明晚就可以開始賣了,在56號檔口賣。”
李才挺期待,“明晚應該能賣到3元/斤,也翻倍了,這下陳哥要賺大了。”
陳家志哈哈笑道:“也少不了你們的,這兩天再去跑一下關系,盡快把駕照拿下來。
另外,我還打算買輛面包車,以后也給你們開!”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兩人學車進度很快,白天時已經敢上路開一小段了。
但晚上還需要陳家志再帶一帶。
聽到還要買車,李才和陳正旭更為激動了,從老家出來時,兩人可未想過這么快就能開上車。
“小叔,我會好好干的。”陳正旭現在叫小叔已經流暢至極。
“我也是。”李才也說。
兩人都是看著價格漲起來的,時至現在都還是激情澎湃。
陳家志就平靜多了,白天睡了一會兒,一大早去辦公室給徐聞香回了個電話。
大致意思:別急,別急,千萬別急。
易定干隨時盯著菜田里的情況,這兩天即使有棚的保護,蔬菜也停止了生長。
第一批荷蘭豆剛好處于可采收嫩莢的狀態,后幾天播種的也早開花結莢了。
天氣稍微一回暖,就能天天采收。
菜心也是如此,一直拖到11月13日才播種,采收時間很充足。
因此完全沒必要急,賣得越早,反而越虧。
和徐聞香通了電話后,陳家志又帶著李才和陳正旭兩人去駕校,花了一筆錢疏通關系。
等凌晨時,陳家志先去江南的倉庫,卸載了部分車上的荷蘭豆,又裝上2000斤菜心。
隨后就讓陳正旭留在江南市場,一邊查看行情,一邊守著倉庫。
他和李才則去往56號檔口,到市場時不算早,但市場就和冰冷的天一樣有些冷清。
蓋著篷布的藍色輕卡,從進入市場開始,就吸引了部分人的目光。
跟著就有人認出了車牌號和車上的人,慢慢的就有人跟在車后。
薛軍也早就等在了檔口,陳家志一下車,就走了上來。
“家志,敖德海讓我問你,什么時候收菜!”
“別急,讓德海后天開始收菜。”陳家志摟了下薛軍肩膀,又抬聲道:“準備賣菜!”
李才已在拆卸篷布,薛軍也去幫忙,陳家志則來到車尾,應對一眾來客。
“陳老板,今天有什么菜呀?”
陳家志看到一雙雙期待的眼睛,就仿佛看到了一張張鈔票。
他笑道:“荷蘭豆和菜心。”
平靜的話語瞬間就引起了低沉的轟動。
“嘶”
“我靠,快開車門!”
“陳老板,你這是又搞了一個大的呀!”
跟來的幾個客人都默契的壓低了聲音,同時帶了運輸工具的又把板車、拖車、三輪車等往車尾靠,沒帶的也趕緊連走帶跑的回去拿。
車前的人也在增加。
尾部的篷布揭開后,陳家志先開了一半車門,身材高大的薛軍上車搬下一筐菜心、一筐荷蘭豆。
有點不新鮮,但沒人在乎,都搶著要拿菜。
陳家志高聲喊價:“菜心1.4元/斤,荷蘭豆3元/斤!”
他這一嗓子聲音不小,頓時又吸引了部分通道里的人。
價格雖然又漲了,但并不過分,看聚集的架勢,眾人只是象征性砍了價,就開始下單。
“荷蘭豆150斤!”
“荷蘭豆120斤!”
“荷蘭豆120斤,菜心50斤!”
“荷蘭豆180斤!”
聽著各個單子,陳家志不由眉頭一挑,咋都是要荷蘭豆的呢?
隨即他點了要菜心的客戶,先讓薛軍李才給他拿菜,又親自收錢寫單,一共430元。
有段時間沒收錢寫單,還有點不熟練了。
但很快他就找到了感覺。
這種場面他太熟了。
拿菜的客戶里有人也逐漸感覺到了不對,怎么先拿菜的全是有菜心的呢?
“陳老板,你有多少荷蘭豆?”
“還行。”
陳家志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同時又讓薛軍和李才鎖好另一半車門,不讓人看到車里的虛實。
先問的那人又喊:“陳老板,我要180斤荷蘭豆,60斤菜心!”
“好,一共624元!”陳家志笑道,又回頭對兩員大將說:“好,給這位老板拿菜!”
捆綁銷售啊!
菜販子都是人精,陸續有人反應過來,想優先拿荷蘭豆就得拿菜心!
而且,荷蘭豆很可能不多!
這下,其余想拿荷蘭豆的人,就順便帶上了自己的菜心訂單!
陳家志也來著不拒,恰恰相反,他這車菜荷蘭豆有6000多斤,菜心只有2000斤!
在捆綁銷售下,更少的菜心早早賣完了。
然而,荷蘭豆走量更快,菜心賣完后不久,便也清空了,車廂又變得空空蕩蕩。
在寒冷的夜里,陳家志卻累出了一身汗。
李才和陳正旭都坐在了車廂尾部,兩人流的汗更多,外套都脫了,“陳哥,來抽支煙歇一會兒吧。”
陳家志接過了煙,卻沒上車,而是收拾僅剩的臺秤。
“天氣冷,早點回去。”
又捂了捂胸前的包,好久沒裝這么滿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