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第三百七十二章 雍正決心退位,弘歷當皇帝
雍正這時則背著手,在這時感嘆說:“朕老了,近來時常頭昏眼花,手顫動不已。”
弘歷聽微微睜大了眼。
但他很快就聽明白了雍正這話里的意思,知道雍正這是在對自己做最后的考驗。
于是,弘歷則果斷拱手說:“兒臣請旨讓五弟回京!”
“等五弟回京后,兒臣、五弟、八弟就可以一起在阿瑪身邊侍疾盡孝,而直到阿瑪徹底痊愈!”
弘歷這么說后,雍正就轉身離開了,過一會兒后,才對弘歷說:“那就由你給弘晝寫一封密信。”
“嗻!”
弘歷心里更加歡喜。
他猜對了!
雍正現在,果然是想在這個時候召回弘晝回來,與他還有福惠一起侍疾的。
因為,歲入八千萬這種可怕的財政收入,不只是會讓弘歷心潮澎湃,也會讓別的人跟著心潮澎湃!
這將使皇位的誘惑力倍增。
誰都清楚,在擁有如此規模財政收入的時代,當大權在握的皇帝,會有多爽!
可以說,歷史上很多皇帝要是穿越到此時此刻,都會羨慕不已。
弘春就在知道雍正十二年的歲入折銀達八千萬兩以上后,也頗為感嘆地對弘晸說:“這么高的歲入,將來誰繼承大位,簡直比漢武帝還要命好!”
“如果依舊是弘歷繼承呢?”
弘晸為此笑著問起他來。
弘春嘆息了一聲,說道:“那他弘歷依舊是我最羨慕的人!”
“八千萬啊!”
“歲入四千萬的康熙朝,汗瑪法做了多少大事?你是知道的。”
“現在,四伯一頓嚴厲之策,讓歲入達到如此規模,那下一任天子會當的更舒服,無疑是很肯定的!”
弘春把拇指和食指伸開,朝弘晸比劃著。
弘晸也點了點頭。
而弘皙也因為知道這個歲入,一夜未眠。
甚至,在弘升和弘晈來見他時,他還主動問著兩人:“你們說,皇位真的會有別的可能出現?”
“難說!”
弘升回道。
弘皙笑了笑:“八千萬歲入啊!換成任何人,成了這皇帝都能成為足以讓世人銘記許久的仁君!”
“四伯經常去我們王府看望阿瑪,會跟阿瑪談論許多不給外人說的事,我盡量去打聽打聽,一有情況,就來告訴大哥您!”
弘晈這時還主動請纓道。
弘皙聽后大喜。
弘升也跟著笑道:“這樣很好!”
“其實,四伯說不準真的有別的想法,因為他很多次都在我阿瑪面前說,諸侄中,最賢者當屬大哥您!還說,只有您做事才最合他的心意。”
“連帶著我阿瑪也跟著附和,說當年二伯能再復太子之位,更多的也是因為大哥您讓先帝看重。”
弘晈這時繼續說了起來,還主動把他父親老十三和雍正私底下說的話,給弘皙透露了些。
“說不定,這大位真的還會回到先帝嫡支!”
弘升聽后先激動了起來,而說了這么一句。
弘皙倒是還存一些理智,忙擺手:“就此打住!”
但他自己也還是忍不住撫掌揚眉道:“有些事,不宜太篤定。”
“也是,弟認得一道士,算的特別準,不妨讓他算算?”
弘升這時提議道。
弘皙點頭:“那就先試試,他到底算不算得準!”
往往最高級的權謀,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
弘皙雖然對大位還懷有憧憬,但他最終愿意讓支持他的人去做的事,就只是讓一個道士給他算一算而已。
不過,弘春和弘皙這些宗室子弟都沒想到的是,弘晝突然在雍正十三年的二月,回到了京師,沒再于南方查征關稅。
而緊接著,雍正又下旨讓弘歷、弘晝、福惠搬入圓明園,輪流侍疾于雍正身邊。
因為,雍正覺得身子依舊不怎么好。
“弘晝突然入京,還和弘歷、福惠一起侍疾,這是讓三名皇子沒法與外臣接觸啊!”
弘晸為此就在知道這事后,對弘春分析起了雍正這樣做的目的。
弘春也露出一臉驚異地點了點頭:“沒錯,這讓外界的人,一時半會兒都沒法與諸皇子聯絡。”
弘皙也在知道這事后,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而去主動派人去把弘晈請了來,問:“皇父可有告訴十三叔,他突然只召三位年紀較長的皇子在身邊侍疾是何用意?”
“有告訴,只說是為了讓大位傳承有序!”
弘晈點頭回道。
“傳承有序,怎么個傳承有序?”
弘皙喃喃自語著。
這時。
王廷成則提醒他說:“王爺,目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這是為了防止在皇上晚年多疾,而隨時可能出現意外的情況下,王公大臣會和年紀較長的皇子們瘋狂竄連勾結,進而影響將來新帝掌權。”
“畢竟,皇上自己就吃了這個虧,現在不讓年紀較長的皇子們在最后關頭與王公大臣們做出糊涂事來,自然要先讓他們沒有與王公大臣們私下接觸的機會!”
王廷成接著又說道:“但無論怎樣講,這對王爺而言,是好消息!”
“如果,皇上真的有從皇侄中選人的心思,那自然也會先讓皇子不能和大臣們竄連。”
“有道理!”
“非常有道理!”
弘皙聽后連連點頭,而忍不住因此搓起手來。
且說,雍正在如此下旨后,弘歷、弘晝、福惠三人就都住進了養心殿左側三間房內,而日夜侍疾于雍正身側。
但其實,弘歷自前年雍正十一年秋季開始,就很少跟外面的大臣接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雍正十二年二月十四日,雍正還是跟原歷史一樣,突然指了輝發那拉氏給弘歷為側福晉。
且在同年十一月初八日,弘歷和輝發那拉氏成了婚。
弘歷知道,雍正突然給他又指一位側福晉,本質上是想讓他在滿洲八旗的下五旗也有外戚代表。
因為,輝發那拉氏是下五旗的秀女。
但由于輝發那拉氏的家族并不顯赫,也就讓不少的人,還沒有因此猜到雍正的多少心思。
更多的人還是只注意到弘歷、弘晝、福惠在雍正十三年二月開始晝夜侍疾雍正身側的事。
這讓很多心懷奸計的人為此感到不安。
但雍正的疾病在進入雍正十三年后,也的確開始日漸加重的現象。
因為,苗事越來越壞,這讓雍正的改土歸流效果變得很不理想。
在雍正十二年七月,就發生了黎平人包利到苗疆腹地古州,以“苗王出世”相號召,制造反清輿論的事件。
等到雍正十三年二月,古州地區還因官吏濫征錢糧,而導致八妹、高表等寨苗民蜂起反抗,包利乘機聚集兩萬余苗眾,于二十六日圍攻古州城北之王嶺汛地,后雖被古州總兵研勛率兵擊潰,但包利收集余眾北移至清江、臺拱地區,隊伍再次發展到兩萬余人。
鄂爾泰甚至因此辭去了伯爵,而言自己不配獲得定苗之功。
雍正自己也很懊喪。
他也沒想到改土歸流會發展到讓苗亂層出不窮,且大有越來越大,且剿而復叛的趨勢。
但,弘歷作為旁觀者,對于這里面的情況其實門清的很。
不過,他現在是太子,對于實政反而不好摻和,更不好在這個時候去質疑被雍正信任的大臣。
可在弘歷看來,這改土歸流發展到這一步,本質上其實屬于官僚在改革中過度執行的情況!
負責苗務的官員,特別是八旗官員,故意橫征暴斂,加劇了民族矛盾,而沒有在改土歸流后,按照雍正的設想,利用官府的力量,把漢人先進的農業生產力傳播過去,同時組織人力興修水利。
這也就使得改土歸流沒有發揮出中央集權的好處,反而讓中央集權的壞處在多民族的背景下加劇了不少。
而在雍正十三年三月的一天,弘歷剛陪著雍正出宮,準備去南郊祈谷,就見帷幕外,一百姓突然沖進來,撞開護軍,朝雍正的圣駕沖了來。
“護駕!”
在外面的蘇培盛最先反應過來,而大喊了一聲。
沒多久,親軍營的護軍也都反應了過來。
而那百姓不多時,就被反應過來的護軍給摁在了地上,只不停地掙扎著,且朝雍正這邊齜牙咧嘴,還說著一旁的人聽不懂的話。
鄂爾泰跑過來后,倒是聽懂了。
因為這百姓說的是苗語。
但鄂爾泰卻因此神色大變,直接跪在了雍正面前,伏首哭道:“奴才有罪!未能解決好苗事,竟使苗人欲謀害主子!”
雍正這里也沉下了臉。
不過,雍正沒有多言,只說道:“先起來吧,此事等完成了祈谷大禮再說!把這欲弒君者,暫時扣押在,扣押在慎刑司!”
“嗻!”
鄂爾泰哽咽著回答后,就站起身,回到了原位。
而在這時,位于王公大臣朝班中的弘春忍不住咧嘴一笑,且瞅了弘歷一眼,復又冷冷一笑。
弘歷此時也有些目瞪口呆。
他不知道,是不是八千萬的歲入讓大清皇位變得更加誘人的緣故,還是這一世的雍正改革讓反對者更加不滿的緣故,或者是兩者迭加,竟因此出現了弒君的事。
盡管,這種弒君的事,本質上只是一種嚇唬。
因為在大清,想要真正弒君成功,是一件很難的事,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甚至,在明朝時,拋開陰謀不談,很多時候發生的事件也只是一種恐嚇,比如萬歷朝持棍闖東宮的事。
但是,這種嚇唬也還是說明爭奪大位和不滿改革的心思在加劇。
雍正因此心情變得很不好。
在忍怒完成了祈谷大禮后,他就去了圓明園,還秘密把允祥、允禮、允祿、張廷玉、鄂爾泰傳了去。
而這些人一到圓明園,雍正就道:“朕決心已定,宣召退位,讓太子提前登基!”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