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  目錄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朕是大周第一貪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朕是大周第一貪

作者:花雪飄飄飛  分類: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朕是大周第一貪

《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

輔佐天子、統領百官、治理萬事!

這是宰輔大相公的核心職責。

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為國策,關乎國政,自可謂國之股肱、政之中樞、策之根本。

也因此,宰輔大相公之安危,系國政之穩,社稷之寧。

行刺重臣,位同謀逆。

行刺大相公,自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誰也不曾想過,竟然真的有人敢行刺大相公。

特別是行刺江昭——這位三十二歲的大相公,兩代寵臣,國之干城,版本之子!

一則,刑典之上,關于刺殺重臣的罪狀,無一例外,都是一等一的重罪。

單是記載的累累罪狀,就足以讓任何狂悖之徒都為之心頭發憷。

二則,江昭的地位較為特殊。

作為變法唯一核心,江昭關乎國運,乃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官家重視非常。

一旦有人行刺,判罰肯定會較刑典更重。

三則,江昭憂國憂民,為國理政,行蹤一向是較為穩定,基本上都是在御書房,亦或是政事堂、昭文殿。

無一例外,其行蹤都是一等一的核心區域,幾乎不存在可供行刺的機會。

然而,出乎預料的是竟然真的有人敢于行刺。

而且,還是公然行刺!

于是乎,不出意外,上下齊震,官家震怒!

帝王一怒,伏尸百萬。

行刺主謀,皆誅連三族,從犯誅連一族,告密者牽連一族,削去爵位,貶為庶民。

僅是粗略一算,便已奪爵二十三戶將門勛貴,牽連近萬人之廣。

罪責之重,判罰之狠,遍觀青史亦是罕見之至!

一時間,自上而下,市井廟堂,皆是大震。

梧桐葉落,桂子飄香。

熙豐四年,九月十三。

御書房。

一君一臣,相對而坐。

“七十三萬兵籍?”

趙策英拾著文書,不免為之一詫。

這是軍改統計的真實兵籍人數。

自從十余紈绔子弟的罪狀定下以來,樞密副使甘國公遭到斬首,將門勛貴連削二十三戶,世襲罔替少了近乎六分之一,就連世襲國公都牽連了足足五戶人。

其中蘊含的威懾力,自是非同小可。

特別是自熙豐元年以來,官家與江昭,一君一臣,下手可謂是相當之重。

貶黜大學士,廢立中宮皇后、移除太廟庭、罪責兩浙水系.

凡此種種,下手是真的狠啊!

自然而言,將門勛貴為之懾服,都罕有的低調了起來。

其后,顧廷燁、王韶二人相繼上位補缺,入主樞密,軍改推行自是毫無阻力。

僅四十余日,樞密院就呈上了兵籍統計的相關文書。

“這是真能貪啊!”

七十三萬人!

其中,甚至還囊括了一些老弱病殘。

“膽子也是真大啊!”

趙策英微瞇著眼睛,搖了搖頭。

七十三萬,這一統計結果著實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尚未軍改以前,官府統計的數據是一百一十余萬兵籍。

結果,實際上竟是僅有七十三萬?

兩者可是足足相差了近四十萬兵籍。

也就是說,上報的兵籍缺了近三分之一。

三卷兵籍,就有一卷是造假、貪墨的“假人”。

簡直是駭人聽聞!

“京畿禁軍與邊疆禁軍較好,兵籍十之八九為真;地方上禁軍監管力度較差,僅十之五六為真。”

江昭一副毫不意外的樣子,平和道:“這樣的貪墨程度,尚在意料之中。”

“缺了三成有余,這還尚在意料之中?”趙策英注目過去,“嘖”了一聲。

綜合來講,足足缺了三分之一。

這種貪墨程度,可不是一點半點的駭人。

這與地方大族藏田的性質還不一樣。

地方大族藏田也就影響賦稅,從賦稅征收上間接影響國力。

虛假的兵籍,那可是會直接影響征戰的局勢。

試想一下,萬一敵國出兵十萬,樞密院也決定出兵十萬,以十萬對十萬。

結果,實際上入邊的就六七萬,一下子就成了六七萬對十萬。

這還打什么?

連這種影響征戰局勢的兵籍都敢貪,還敢貪掉足足三分之一,由此觀之,武將勛貴的膽子可不是一點半點的大。

江昭垂手肅坐,淡淡道:“人心有欲,有欲則貪。”

“文臣藏土地,武將藏兵籍,都是貪。無非在于,有人是一時小貪,有人是千古大貪而已。”

“連大相公都敢刺殺,區區貪墨一點兵籍,更是不足為奇。”

趙策英一怔。

這.好像還真是哈!

小貪,大貪?

這種說法,卻是較為新奇。

趙策英注目過去,奇道:“何為小貪,何為大貪?”

“人人都貪,就連臣也貪。”

江昭一副供認不諱的樣子,徐徐道:“因人而異,貪欲有大小之區別,臣就是典型的大貪。”

“小貪貪一時之利,貪錢財之物,大貪貪致君堯舜,貪萬世之名。”

日常畫餅!

“這樣啊!”

趙策英恍然,連連點頭。

那.朕也貪,還是大貪!

朕是大周第一貪,江卿是大周第二貪!

江昭沉吟著,并未在“大貪”這一話題上久留。

畫餅也得講究留白,不能探討得太過深切,否則就顯得太過刻意。

“天下兵籍,都已統計得一清二楚。”

江昭伸手,傳過去幾道文書,徐徐道:“九、十、十一,為期九十日左右,主要任務就是老弱病殘卸甲歸田,軍卒重整合攏。”

“嗯。”

趙策英點著頭,伸手過去。

就大局布置上,江昭幾乎是獨一檔的水平。

“咦?”

“這——”

趙策英拾過文書,粗略一掃,不免一詫。

幾道文書,除了其中一道是關于軍改的規劃以外,其余兩道都并非是軍改政令。

兩道文書,主要記載了兩部分內容:

一、貨幣布局。

二、海軍擴建。

“就是不知,子川有何布局謀劃?”趙策英沉吟著,一臉的求教。

這兩道政令,都有點偏向于長遠布局。

特別是“貨幣布局”這一政令,著實是讓人費解。

“布局大一統!”江昭面上一肅。

作為大相公,江昭可謂日理萬機,特地入宮自然也不可能是單純的為了上呈一道兵籍統計文書。

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上呈手中的幾道政令。

布局大一統?!

趙策英身子一震。

短短的一句話,讓其一下子就來了精神。

“子川,可否細細說來。”趙策英坐正身子,穩住心神注目下去,目光灼灼。

“三冗積弊。冗官已有吏治消磨,日益消減,自可解決;軍改推行,軍中的老弱病殘就要卸甲歸田,冗兵亦可解決。”

“至于冗費,解決的意義不大。”

“如此,三冗自解。”

所謂三冗,本質上其實就是“錢”的問題。

冗兵、冗官、冗費,三者導致財政赤字,社稷將頹。

然而,就理論而言,從銀行建立的那一刻,三冗問題就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兩萬萬貫以上的存款,足以支撐一切可能到來的財政赤字。

當然,戶部是戶部,銀行是銀行。

戶部的財政赤字推給銀行,非但是治標不治本,且也是不負責的做法。

這也是布政三冗的意義,連著兩三年實行新政,主要就是為了“治本”。

截至目前,三冗中除了冗費以外,冗官、冗兵都有了解決的跡象。

至于冗費,主要還是宗室的宗俸耗費問題。

這一問題,從熙豐二年末就拖延不斷,并未有政策予以解決。

究其緣由,主要是宗俸問題幾乎無解,也沒必要解決。

一則,作為太祖一脈的皇帝,趙策英不太好動手削減太宗一脈的宗俸。

二則,以戶部目前的稅收,一年撥款六七百萬貫奉養宗室,并非是太大的耗費。

以往,一年賦稅僅四五千萬貫,撥款六七百萬貫為宗俸,自是有些承受不起。

而今,一年賦稅八九千萬貫,區區六七百萬貫的宗俸,著實沒必要斤斤計較。

就算是真要布下政令,也無非就是下達一道“五服而斬”的政令,以防止他年宗室子太過海量,宗俸消耗太大。

五服而折,也即以皇帝為中心,上溯四代至高祖,下延四代至玄孫,以及皇帝一代,合九代人可享宗俸。

其余的宗室子弟,傳承到五服以外就取消宗俸奉養。

但也僅此而已,上頭不可能真的對趙姓宗室有太大的動作。

也因此,三冗弊政或是即將解決,或是沒必要解決。

“古之人臣,凡治政天下者,走一步觀十步。”

江昭肅然道:“三冗有解,正在慢慢推行,非一日而可功成。其它時間,自是得布局其它的一些事情。”

“或是民生、或是軍事、或是社稷,或是——”

“大一統!”

布局大一統!

趙策英持著文書,連連點頭:“子川,繼續說來。”

其一舉一動,隱含的興奮、激動,根本半分無法掩飾。

“實際上,本該是有四道政令。”

江昭解釋道:“除了貨幣布局,以及海軍擴建以外,還有兩大布局,一為扶持女真,一為軍械研發。”

“不過,這兩大政令都已實行了相當一段時日,因而并未二次上呈。”

“其中,扶持女真主要是為了有朝一日挑撥遼國的內部矛盾,軍械研發是為了更為先進的軍事武器。”

“余下的兩道政令,貨幣布局是為了從經濟上制裁遼、夏二國。”

江昭拾過一頁紙,一一解釋道:“遼、夏二國,于貨幣一道并不發達,都存在‘錢荒’問題,并在錢幣上大量倚仗貿易輸送。”

“這一點,大有文章可作。”

“錢荒”問題,一向都是大周面臨的困境之一,但實際上遼國和西夏也半分不差。

遼、夏二國都缺少鐵礦、銅礦,且鑄幣技術有限,市面上的貨幣流通,幾乎都是依賴于大周邊疆貿易輸送的銅錢、鐵錢。

特別是遼國,其主要貨幣竟然是錦帛、鐵錢、銅錢并行。

就連錦帛都成了貨幣,可見其錢幣究竟的何其的稀缺。

當然,大量錢幣流向西夏、遼國,這也有可能是大周錢荒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大周已經漸漸偏向于銀本位與銅本位并行,國庫中堆積了大量銅錢。”

江昭分析道:“以臣之見解,可讓邊疆榷場的人大量與遼、夏二國交易,以大量銅錢換取馬匹、糧食,借此從物資上收割兩國。”

“如此一來,遼、夏有了民間便有了大量流通的銅錢,銅錢定是貶值。”

“借此時機,恰好可少量向遼、夏二國少量輸送白銀,制造白銀稀缺的假象。少量白銀,卻價值高昂,自可二次收割物資。”

“白銀價高,銅錢價低,遼、夏百姓定然偏向于囤積白銀。”

“此后,若是兩國交戰,便可大量向敵國輸送白銀,以白銀購置銅錢。”

“如此,白銀猛地增多,敵國百姓手上的白銀便會貶值,不再值錢,糧價自會上漲。”

“銅錢被大量購置,遼、夏二國銅錢價值自然上漲,又可借銅錢與之交易。如此往復,自可來回收割。”

簡而言之,其實就是對貨幣定價權,以及經濟市場具有遲滯性的應用。

若是沒有大量輸送貨幣,遼、夏兩國的銅錢就是“稀缺性”的錢幣,其貨幣價值較為恒定。

假設此時,一貫錢可買得一石糧食。

那么,考慮到經濟市場的遲滯性,榷場貿易向敵國大量輸送銅錢的那三五十日,敵國的銅錢仍可一貫錢買得一石糧食。

如此,物資就以“較為便宜”的價錢落到了手中。

但錢幣大量輸送結束,敵國的經濟市場自然會反應過來。

銅錢輸送過量,注定了銅錢的“稀缺性”下降,一貫錢已經不能再買一石糧食。

百姓什么也沒干,手中的錢都在白白貶值!

其后,銅錢不稀缺,白銀便可以稀缺的身份出場,可借此時機又一次購買物資。

區別就在于,白銀要控制量,將其作為一件武器潛藏。

一旦兩國交戰,就可立刻取消任何邊境貿易,并大量向敵國民間輸送白銀,將上一次輸送過去的銅錢以低價買回來。

銅錢減少,白銀變多。

一模一樣的狀況,敵國百姓手中的銀子白白貶值!

銀子貶值,對于百姓來說糧價自然上漲。

就這種法子,一兩次收割,就足以讓遼、夏二國經濟崩盤、糧食稀缺、矛盾叢生、造反不斷!

“嘶~!”

趙策英面面相覷。

他不太聽得懂,但不明覺厲。

“良策!”趙策英輕咳一聲,認可的點了點頭。

“至于海軍擴建,主要是為了拓土燕云十六州,既可開辟海面戰場,也可起到奇襲之效。”江昭繼續道。

“言之有理。”趙策英連連點頭。

這玩意,他聽得懂!

“就依子川之布局謀劃,頒下政令。”趙策英擺手道。

江大相公說什么,趙皇帝聽之任之,自可富國強兵!

君臣敘話,近三炷香之久。

“九月十三。”

長廊,江昭長舒一口氣,伸手揉了揉眼角。

今日,要是沒記錯,應該是盛老太太的七十大壽。

于情于理,也該過去坐一會兒。

“唉!”

大相公也不容易啊!

宰執天下,也累啊!

嘆了口氣,江昭搖著頭,拖著疲憊的身子大步退去。

這大相公,誰愛干誰干吧!

定個小目標,五年之內實現大一統。

一旦實現了大一統,就致仕榮休。

功成名就,青史留名,聽聽小曲,養貓逗狗!

落日半隱,殘陽銜山。

積英巷,盛府。

中門大開。

或許是有貴客將要來訪的緣故,以盛纮為首,王若弗、顧廷燁、蔡京、江懷瑾、盛華蘭、盛明蘭、盛如蘭幾人,皆是站在門口,束手矗立。

就連年近古稀的盛老太太,也是罕見的杵著拐杖,注目眺望。

約莫半炷香左右。

“來了。”

一聲輕呼,盛如蘭伸手一指。

近十人,齊齊注目過去。

丈許榆木馬車,上刻“功德四方”四字,梁掛紫穂,自有威儀規制。

馭手一拉韁繩,棗紅馬一聲嘶鳴,止住了馬蹄,車輪輕輕碾過石板。

簾子一掀,從中走下一人,三十來歲的樣子,一襲淺青色長衫,革帶束腰,懸掛玉佩,蓄了短須,從容不迫,自帶一股難言的威嚴氣度。

“賢婿。”盛纮三兩步走過去,不輕不重、卻又暗含親切的喚了一聲。

三十二歲的大相公!

作為岳父,也是壓力不小啊!

江昭淡淡點頭,走了過去,拱手一禮:“老太太,岳父、岳母。”

“哎!”

王若弗面上含笑,連連點頭。

自從老父親被移出太廟,大姑爺江昭無疑就成了她的“口頭禪”。

我女婿是大相公,青史留名,宰執天下!

“大姐夫。”

“官人。”

“父親。”

以顧廷燁、蔡京為首,其余人皆是一禮。

“昭哥兒,入內進膳吧。”盛老太太眼含柔光,慈和道。

作為大相公,江昭不可謂不忙。

酉時(十七點)登門,真的就是單純的坐一會兒,吃一頓飯而已。

即便如此,以江昭的身份地位,卻也是盛氏一門的莫大榮幸。

“賢婿,請。”盛纮伸手一引。

“請。”江昭淡淡一笑,伸了伸手。

翁婿二人,連帶著盛老太太,三人齊頭并進。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目錄  |  下一章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4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