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  目錄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搬出太廟

第二百二十一章 搬出太廟

作者:花雪飄飄飛  分類: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二百二十一章 搬出太廟

御書房。

文墨井然,典籍環列。

趙策英手執書法,徐徐誦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好,好啊!”

趙策英連連點頭:“以子川之功績,著實是貼切!”

江昭連忙持手一禮,說道:“立心、立命、繼絕學、開太平!孔圣人尚且難以達成,更遑論后繼者?”

“張載贈予之箴言,實為千古人杰之莫大追求,臣不敢受之。”

“以臣之見,不若掛在國子監,養學子之大志。”

趙策英沉吟著,向下望去。

千古人杰之莫大追求,不敢受之!

既是莫大追求,自是希望受之,可偏偏說不敢受之。

一句話,盡是矛盾,可見江昭心中糾結萬分。

不過,一點也不奇怪。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就這幾句話,凡是意在千古流芳之人,誰能不為之觸動?

但凡有點欣賞水準,就知道張載獻上的幾句箴言究竟是何其不凡。

不管是不是假大空,反正格調上就相當之高。

一旦受之,傳遍天下,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一道佳話。

甚至,都有可能成就千古佳話。

畢竟,這幾句話實在是太“高大上”。

千古佳話,要說江昭不想受之,那絕對是假話。

須知,一道千古佳話,足以拔高文臣一生之評價,讓其聲名千古傳頌。

自古及今,不少頂級文臣,就是因為缺少了一道足以流芳千古的佳話,所以才以難被后世之人所熟知。

這一點,也即諸葛亮和王猛的區別。

作為“三顧茅廬”、“三分天下”佳話的主人,諸葛亮的聲名傳頌度,可謂是千古文臣第一流。

凡是讀書人,人盡皆知。

反觀與之水平相差不大的王猛,被譽為“功蓋諸葛第一人”,差一點就相助君王實現大一統,功績之高,無可置疑。

但,若是論起聲名傳頌度,王猛卻近乎是“歷史小透明”一樣的存在。

甚至,可能都難以與有著“曹沖稱象”佳話的曹沖相媲美。

這就是一道千古佳話的莫大作用。

如今,一道可能成就千古佳話的書法獻上,江昭絕對是想要受之。

但可惜,還真就不能立刻受之。

立心、立命、繼絕學、開太平,就連孔圣人都未曾真正的達成。

若真是堂而皇之的受之,無疑是有“驕縱自傲”之嫌,恐遭世人譏諷。

即便沒有遭到世人譏諷,也有可能產生“功高震主”之嫌,一樣是壞事。

這也是為何江昭的一句話充斥著糾結的緣故。

“掛在國子監嗎?”

趙策英了然,暗自滿意,點頭道:“可。”

為人臣者,在乎名聲,這無疑是一等一的好事。

但凡在乎名聲,那就肯定得忠于君王、忠于社稷!

“拜謝陛下。”江昭躬身一禮。

趙策英撫膝,手中書法傳給司禮掌印太監,旋即道:“子川曠世奇才,未必不能受此箴言。”

“他年,助朕蕩平寰宇、一匡天下,自可立心、立命、繼絕學、開太平!”

“子川,未必不能是千古第一臣!”趙策英大手一揮,重重道。

這餅,有點太大了吧?

江昭垂手,一副憧憬的樣子:“臣,惟愿效忠官家,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以官家之文韜武略,定能一統天下,開創盛世,號令八方。”

“嘶!”

開創盛世?

趙策英心頭一凜,連忙道:“你我二人,君臣攜手,定可大一統,開創盛世!”

說著,趙策英不免憧憬起來。

一旦實現了大一統,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他絕對是妥妥的千古一帝!

要是開創盛世,那就更是不凡。

先帝駕崩,太、高、世、中幾大謚號,“世”字可是被特意留了下來呢!

千古一帝!

世宗皇帝!

開創盛世!

這絕對是千古流芳。

僅僅是幻想一二,就足以讓人心生期盼。

江昭望了一眼,嘖嘖稱奇。

君臣二人,相互畫餅,簡直是左腳墊右腳。

都還偏安一隅呢!

這就千古一帝、千古一相、開創盛世了?

“咳!”

江昭輕咳一聲,平和道:“近來,反對廢后的聲音越來越小,內閣亦有不小變動。”

“曾公亮致仕,文彥博入閣;歐陽修貶謫,韓絳入閣;張昇致仕,唐介入閣。”

“若是算上臣,便是足足更替了四人。”

“以臣之見,或可正式定下廢后一事。”

趙策英抬眉,眼中憧憬微斂。

沉吟著,面露期許,點頭道:“趁此機會,合該將廢后提上日程。”

廢后一事,就算江昭不提,他也會主動說起。

一則,皇后幾次犯錯,毫無母儀天下之風范,著實是觸犯了他的底線。

以他的性子而言,既是下定了決心,那就不會輕易動搖。

畢竟,區區皇后而已,又不是江卿!

二則,一旦廢后,就能趁著機會貶謫一撥人,擢拔一撥人。

此次,反對廢后的文臣,起碼有五六十人,也即三四成左右的文臣。

就規模而言,已是相當之大。

一旦清洗一波,無疑是有助于他掌握朝政。

邊疆肅清,開疆拓土,施恩了相當一批武將,顧廷燁、張鼎、鄭曉幾人,也即勛貴三巨頭的代表人物,王韶則是“野生武將”的代表人物。

有此幾人,足以助他徹底掌握兵權。

如今,趁著廢后的機會,擢拔一批人,就可趁勢掌握朝政。

一旦兵權、朝政盡握手中,皇位自可穩若泰山!

“諾。”

江昭持手一禮:“微臣告退。”

特意入宮,主要還是為了解決“橫渠四局”的問題。

廢后已成定局,僅是順帶著說一說。

約莫幾息,江昭退去。

趙策英呼了口氣,拾起一道奏疏觀閱。

要成為千古一帝,除了倚仗江卿以外,本身也得撐得住事才行。

“楊武案?”

僅是望了一眼,趙策英就為之一詫。

什么樣的案子,竟是有資格呈遞御前?

六月初,文德殿。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丹陛之上,趙策英撫膝平視,徐徐道:

“內外百司,可即上言。”

不少反對廢后的人,就要持笏走出,一道平和的聲音卻是響起:

“微臣江昭,有奏。”

僅是一剎,文武百官,齊齊注目。

江閣老,要下場了嗎?

不時有反對廢后的人,相視一眼,暗道不妙。

同簽樞密院事王世平背生冷汗,手腳微抖。

這江子川,怎么突然下場了呢?

都不通知一聲的嗎?

這跟老母親的縱橫謀劃,好像不太一樣啊!

丹陛之上,趙策英向下掃視,望向一些反對廢后的臣子。

足足六十余天的爭議,哪些人跳得最歡,他都有印象。

江昭持笏,躬身一禮,徐徐道:“啟奏陛下,皇后為六宮之主,當以‘坤德’為范,承宗廟、母儀天下。然今皇后干預朝政,妒忌成性,舉止失儀,有違祖制;此非獨失婦德,更亂后宮綱紀,動搖國本。”

“為正禮法,安社稷、順天意。伏望陛下,下詔廢后!”

話音一落,凡是支持廢后的臣子,齊齊下拜。

附和之聲,不絕于耳。

僅是一剎,就幾乎下拜了六七成的人。

其中,不乏一些本來持反對態度的人,毫不遲疑的下拜。

內閣大學士入局,無疑是一種強烈的政治信號。

這個時候,凡是反對,都是找死!

大相公韓章走出,持手一禮。

余下五位內閣大學士,相繼附議。

官家廢后之心,幾乎人盡皆知,反對根本沒有意義。

特別是幾位入閣不久的“新人”,幾乎是毫不動搖的支持廢后。

作為入閣以來的第一道重大決議,他們不可能跟皇帝對著干。

六位內閣大學士,齊齊支持廢后。

大局已定!

不少尚在觀望的人,連忙下拜,持笏附議。

約莫十余息,大殿上下,僅有幾人站立。

“不可。”

“皇后正位中宮,乃宗廟所定、天下所瞻,其位關乎國本,不可輕動。”齊衡持笏,堅持道。

“衡兒!”齊國公低呼一聲,心頭暗慌。

這會兒怎么能站出去呢?

丹陛之上,趙策英向下掃視。

僅有幾人站立,注定影響不了大局。

“準!”

趙策英揮袖道:“著皇后高氏,降格華妃,長居瑤華宮,法號“安素”。”

一言,定下結局。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齊齊下拜。

趙策英頷首,目光向下移去。

最終,注目于一紫袍大員。

“王世平。”

王世平一望,心頭大慌。

單獨點名?

為何啊?

“臣在。”顧不得什么,王世平連忙爬出班列。

文武百官,齊齊悄然注目。

王世平,為何被單獨點名?

莫非是官家考慮到了王老太師的貢獻,要單獨給予特殊待遇?

“王老太師,曾為朝廷重臣,其功績朕亦銘記于心。”

趙策英開口,一副失望的樣子:“然其后人,罔顧國法,肆意妄為,罪不可赦。近來,單是王氏一門的罪行彈劾,就有足足幾十道。”

王世平一懵,幾十道?

“王氏一門之惡行,損害朝綱,罄竹難書,著實是讓祖宗蒙羞!”

“啪!”

說著,趙策英面有怒意,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朕今日,便要為天下人討回一個公道,為祖宗正名!”

“王老太師雖已作古,但王氏一門如此不堪,其牌位又怎能繼續置于太廟,享受歷代先皇恩澤?”

“著令,配享太廟庭者,削減一人。”

“即日起,王祐之牌位移出太廟!”

一聲落定,滿朝嘩然!

“這,幾百年唯有了吧?”

“移除太廟,會否罰得太重?”

“這純粹是得罪了某人,罰的重也實屬正常。”

“自古及今,移除太廟,實屬罕見啊!”

文武百官,議論驟起。

無它,實在是“移除太廟”之罰,太過罕見。

漢時,太廟制度尚不完備,幾乎都是君王移除太廟,沒有被移除太廟的臣子。

唐時,單論臣子,僅房玄齡、武士彟二人被移除太廟。

房玄齡是受了兒子房遺愛的牽連,其子與高陽公主一齊謀反,因而被移除太廟。

武士彟為武則天之父,武則天登基為帝,追尊其為“太祖孝明高皇帝”,配享太廟,然李唐復辟,武士彟的帝號被奪,移除太廟。

除此以外,五代十國的一些不穩定的政權,也存在太廟祭祀一說,但無一例外,都是隨著政權更替而被移除太廟,而非常態下的移除太廟。

也就是說,長時期存在太廟祭祀的王朝,僅僅兩位人臣被移除太廟而已。

要是考慮到武士彟是受追封為帝的緣故,也就余下房玄齡一人,可謂相當少見。

究其緣由,無非兩點:

其一,配享太廟的臣子本來就少,被廢的可能性自然就低。

其二,一般得是子一代犯了大錯,影響父一代,才有可能讓老父親移除太廟。一旦到了孫兒一代,就幾乎不存在移除太廟一說。

畢竟,子一代可以說是“教子無方”,孫一代就不存在“教孫無方”一說。

兩相迭加,遍觀史書,移除太廟者僅寥寥一人爾。

如今,竟然有了第二位。

太師王祐!

“陛下!”

“陛下恕罪!”王世平臉色漲紅,悲哭道:“陛下,臣父追隨先帝,定策輔國、執政天下。先帝念其微勞,特許配享太廟,此乃家族殊榮,亦為朝廷勸忠之典范。伏望陛下念先帝舊恩,留臣父靈位于太廟一隅,勿使功臣寒心。”

王世平連連叩首。

配享太廟庭,這可是王氏一門最大的榮耀。

如今,怎能一次站錯隊,就剝奪移除呢?

僅是一剎,就有人俯跪而出,一齊求情。

俯首求情者,聲勢浩大。

不一會兒,已有足足六七十人。

丹陛之上,趙策英望了兩眼,面露了然。

一眼望去,俯跪求情者,幾乎都是“反對廢后”的人。

究其緣由,自是擔心“判罪”的問題。

賞罰一事,一向與“首賞”、“首罰”有關。

首賞較好,也即意味著余下的賞賜較好。

首罰較重,也即意味著余下的判罰較重。

如今,廢后一事,竟然牽扯了移除太廟,無疑是一等一的重。

這,如何不讓人惶恐?

趙策英淡淡望了一眼。

巧了,這一次還真就判罰不輕。

反是曾經站出來反對廢后的,不管有沒有跳到支持廢后的行列,有一個算一個,都貶!

“君無戲言!”

一言落定,趙策英大手一揮。

“散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目錄  |  下一章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49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