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第421章 甩包袱
一九九五年開年,國內的首條國際互聯網專線開通了,何耀宗他們摩拳擦掌等待的黑客沒有到來。
卻接到了部委的通知,有幾個國外的技術考察團提出想參觀黃河的根服務器機房。
不過那邊并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什么,何耀宗給何雨柱去電話征求意見,何雨柱就回了一句話:“機房重地,閑人免入!”
何耀宗琢磨了一下才琢磨過味來,接著又問道:“爸,我看這是那邊在推皮球啊。”
“那就推,還有個事,你去問問他們這個服務器組他們收不收。”
“送啊,我們花了那么大的力氣!”
“送什么送,賣,這個本來就應該是國家管,他們慢了那么多,現在也該出點血買回去了。”
何耀宗將父親的意思轉達給了部委聯系人。
那邊給的回復是,慘考察團的事情先不用管了,至于收購服務器組的事情,要研究才能決定,這還是何耀宗報了個成本價的情況下。
何耀宗也不在意,本來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口就答應了才不正常。
“我們理解。”何耀宗道,“黃河通訊會全力配合國家的整體規劃。”
“那就好,何總等我們消息。”
“不急,你們慢慢研究。”
過年前陳勝給何雨柱帶來個不好的消息。
“老板,市面上出現了破解版的‘Vision’系統,主要在東南亞和東歐流傳。更麻煩的是,我們發現有幾款來自那些地方的三方小軟件,捆綁了針對‘Vision’的病毒,感染后會導致系統運行緩慢、數據泄露,甚至藍屏崩潰。”
何雨柱眉頭微蹙:“影響范圍?”
“目前還不算大,主要在個人用戶層面,企業客戶防護措施強,還沒發現大規模感染。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對方手段很下作。”
“系統漏洞堵上沒?”
“堵上了。”
“給各地的客服發補丁包,既然對手這么下作,你們也不用留手,你晚點跟耀宗聯系一下,他那邊應該有你感興趣的東西。”何雨柱道。
“好。”
陳勝與何耀宗溝通后,很快拿到了網絡安全實驗室整理出的一份關于常見攻擊模式和潛在漏洞的分析報告和相關的一些程序。
陳勝手下的團隊根據這份報告,迅速針對“Vision”系統推出了一個強化安全補丁包,并通過自有渠道和合作代理商,在受影響區域優先推送。
同時,黃河軟件在系統下一次的常規更新中,悄然加入了一個針對已知破解機制的驗證程序。安裝了破解版的用戶,在運行某些特定捆綁軟件時,會收到系統不穩定的警告,并被建議進行正版驗證和修復。
這些動作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何雨柱清楚,這遠非長久之計。
于是他又給陳勝下達了一個命令:“第一,新簽的合作軟件,只適配2.0及以上版本,不再向下兼容。第二,已經上架的老版本軟件,兼容時效設為半年,到期自動停用。”
“老板,這個到期的沒法處理啊,之前沒有預設。”
“現在不是都流行上網么,做一個小的補丁,通過網絡植入。”
“這也有難度,我們不能反向監測客戶端。”
“那就把這個功能放到下一個大版本去,聯網后客戶端自動發起。”
“可以,我讓軟件實驗室那邊去做這幾個功能,還有什么要囑咐的。”
“軟件廠商那邊要協調好,尤其是跟我們一樣重視版權的工業應用和系統應用廠商,對了現在有游戲廠商找到你們沒有?”
“老板你還知道游戲?”
“我還沒老到什么都不感興趣。”
“還真有,單機的、聯網的都有。”
“多關注一下他們,他們可以帶動我們的市場份額。”
“明白,那我們要不要嘗試一下做電腦游戲?”
“你那邊就不要做了,專心做操作系統吧。”
“好。”
掛了陳勝的電話,何雨柱想了想拿出紙筆在書房寫寫畫畫了半天,之后他打的打了個電話給半島的泰山公司那邊,并傳真了一份東西過去。
讓他們關注下Wemade和Webzen兩個公司,如果沒有成立就算了,傳真的內容是關于MMORPG游戲的構想,讓泰山公司成了一個游戲分公司嘗試制作一下看看。
這么做的目的一是搶人才,二是看看能不能搶下一塊市場來,畢竟以后這也是個朝陽產業。
至于國內,還是再等等吧,現在國內的軟件人才堪憂。
何家的年過得依舊熱熱鬧鬧,不過大飯不再在家里吃了,何大清歲數大了操辦不過來,直接定在了酒樓。
過了初一何雨柱跟鐘楚紅和樂惠珍聊了聊黃河文化的事情,現在國內政策放開了,可以嘗試進入國內市場了。
黃河文化這幾年也制作了幾部電影,只能說是沒賠錢吧。
何雨柱有想拍的東西,尤其是半島那一戰,不過依據前世的記憶來看,應該是審不過,畢竟還是有顧慮的。
其他倒是可以考慮了,尤其是抗戰的,他還根據記憶寫了幾個故事簡介,鐘楚紅和樂惠珍看過后,都一臉錯愕的看著何雨柱,然后那份東西就到了何耀宗手里。
何耀宗苦笑,他現在哪有功夫寫劇本啊,不過還是利用過年這幾天幫幾個故事做了個大綱。
鐘楚紅和樂惠珍拿著簡介和大綱興奮的回香江了。
根服務器交接的事宜在年后被正式提上日程。部委派出的技術小組進駐了特區黃河通訊的數據中心,帶隊的是位姓劉的司長,態度很客氣,但原則問題寸步不讓。
“何總,感謝黃河通訊在前沿領域的探索和貢獻。上級決定,在新的根服務器中心建成之前,這里將作為國家根服務器組的臨時主節點之一,由我們共同管理、維護。當然,黃河通訊原有的業務訪問權限不受影響。”劉司長扶了扶眼鏡,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基調。
何耀宗早已得到父親授意,表現得十分配合:“我們完全理解并支持國家的決定。機房、設備、以及現有的運維團隊,都會全力配合交接和工作。需要簽署的任何協議、保密條款,我們都可以談。”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繁瑣的資產清點、權限劃分、數據遷移和人員備案。
黃河原有的核心運維人員基本都被留用,但增加了政治審查環節,并簽署了更為嚴格的保密協議。
部委的技術人員逐漸接手核心管理權限,黃河方面的人員則更多負責技術支持和日常維護。
何雨柱只叮囑一點:“核心技術專利的底牌不能交,那是未來的發展根基。”
這一點部委倒是沒強求,一接手就是成套的完善設備和先進的技術,這還是人家黃河主動給的,不要吃相太難看,不然以后還有什么公司敢把東西拿出來。
三月,何雨柱接到了西飛宋廠長的電話。
“老何!上次那批結構件,裝上去效果非常好!這邊項目有了突破性進展!領導特意表揚了,說外面的合作伙伴靠得住!你看,后續還有一批更精密的部件,圖紙我讓人送過去?”
“你直接聯系精工那邊不就可以了,怎么還給我打電話。”
“這不是覺得找你最穩妥么,另外還有個事。”
“你說。”
“就是你那邊能不能介紹一些靠譜的航電技術人員。”宋廠長道。
“如果只是講課或者帶人,我這邊有,如果是入你們廠子,我這沒有。”何雨柱道。
“那我們再搞個實驗室呢?”宋廠長道。
“也可以,你去找地方。”何雨柱道。
“這么痛快,你不會也想造飛機吧。”宋廠長道。
“我有飛機廠啊,不過是直升機,當然政策允許我也不是不能考慮造一造民用飛機。”何雨柱道。
“行,就這么定了,我去找到地方,不過這個資金。”宋廠長道。
“跟雷達那邊一樣,行了吧。”何雨柱道。
“好好好,還是跟你談事情痛快,等你什么時候來成都我請你吃壩壩宴。”宋廠長道。
“快別了,你那點工資還是自己留著吧。”何雨柱道。
“哈哈哈哈。”
宋廠長這邊打過電話沒幾天,何雨柱接到楊濤從哈爾濱打來的電話。
“董事長,哈飛的幾位領導來找我了,提出了合作意向。”
“哈飛,合作什么?”
“他們想聯合開發新型號的民用直升機。主要是高原運輸型和通用型。”
何雨柱沉默。
黃河直升機在通用型號領域已經領先世界了,不做大噸位的是因為在民用市場賣不動,畢竟太貴了。
與哈飛這種老牌國有大廠合作,人家看中的無非就是技術,黃河能得到什么就有待商榷了。
“他們想要怎么合作?”
楊濤在電話那頭回答:“他們希望技術共享,聯合成立研發團隊,共同開發新機型。哈飛方面可以提供生產資質、部分現有技術和廠房設備,也希望借助我們在通用直升機領域的技術積累,特別是高原性能優化和航電系統方面的經驗。”
何雨柱輕輕敲著桌面:“技術共享到什么程度?他們準備拿什么來換?”
“初步接觸,他們愿意開放部分傳統型號的設計資料,也希望我們能提供新型復合材料應用和電傳飛控方面的技術支持。具體的股權分配和知識產權歸屬,還沒深入談。”
“告訴他們,黃河可以合作,但有幾個原則:第一,聯合研發的新機型,知識產權必須清晰,按投入比例共有;第二,黃河現有的獨有技術,特別是電傳飛控和復合材料工藝,不在此次合作共享范圍內,如需使用,需單獨授權并支付費用;第三,合作項目必須市場化運作,有明確的商業計劃和盈利目標。”
“明白。董事長,還有一點,哈飛方面暗示,如果能合作成功,有助于我們未來獲取國內民用直升機的適航認證和相關政策支持。”
何雨柱撇撇嘴:“這各沒必要,既然我們進來了,以后肯定就有我們的市場份額,他們打的什么主意我清楚,未來在民航領域我們跟他們還是競爭對手,你先跟他們保持接觸,把我們的原則底線說清楚。具體的合作方案,讓他們先拿出來。記住,我們是企業,合作要互利,不是單向輸血。”
“好的,我按您的指示去談。”
掛了電話想了想,何雨柱給顧元亨打了個電話。
“元亨,我之前交給你的那些東西,香江的實驗室研究的怎么樣了?”
“基本上吃透了,怎么,要拿出來用了么?”顧元亨有點興奮。
“很多東西我們沒法用,我打算賣個好價錢。”何雨柱嘆了口氣道。
“啊,不能用啊,我們可可是投入了不是人力物力時間。”
“所以要待價而沽啊,你有空去一趟哈市,跟楊濤一起跟哈飛談談。”
“哦,好吧。”顧元亨有些失落。
“行了,我們本身就是民營企業,那些東西研究研究就行了,國內政策也不允許我們造,不像北美。”
“那我們就不能.”
“這事就不要再提了,我們的膚色決定我們不能。”
“好,我明白了。”
何凝雪在四月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顧念禾。
小姑娘繼承了母親的眉眼,很是玉雪可愛。
何家上下自是一番歡喜,顧家亦是視若珍寶。
何凝雪產后便聽從母親安排,安心在家休養,地產公司的事務暫時交由副理,重要文件則送到家中由她過目。
顧知行的工作室接了幾個新的舊改項目,愈發忙碌,但每日歸家,第一件事便是去看女兒,抱著不肯撒手。
何凝雪笑他:“以前沒看出你這么喜歡孩子。”
顧知行扶著眼鏡,看著懷中的女兒,眼神溫柔:“像你,怎么都看不夠。”
哈市那邊,楊濤與顧元亨會同哈飛的談判進行得并不輕松。
對方對黃河掌握的技術表現出極大興趣,尤其在了解到那些源自北方的先進設計理念后,熱情更是高漲,但在知識產權和合作方式上,雙方分歧不小。
幾次磋商后,哈飛方面換了位更高級別的領導出面。
會議室里,對方負責人姓李,是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和藹的中年人。
“顧總,楊總,咱們敞開天窗說亮話。你們的技術,特別是某些設計思路,對我們很有啟發。聯合研發,資源共享,是大勢所趨,也能幫你們更快地融入國內的航空體系,拿到適航證,這里面的好處,不言而喻。”
顧元亨笑了笑:“李總,黃河看好國內航空市場的未來,也愿意貢獻力量。只是商業合作,講究的是權責對等,互利共贏。我們投入的是真金白銀和核心技術,希望得到的是同樣清晰、有保障的回報機制,至于入場券,我們已經拿到了。”
“這個.”被掀了底牌李總一口氣堵在胸口舒不出來。
楊濤這時道:“關于技術共享的范圍,我們之前已經劃定了底線。黃河直升機獨有的電傳飛控和復合材料工藝,是立足之本,不在此次合作范圍內。我們可以就新機型的設計進行聯合攻關,但核心模塊需獨立開發,或采用授權使用模式。”
李總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吐出后才道:“我們沒錢。”
顧元亨與楊濤對視一眼,這一點他們早就知道了。
“可以用訂單換。”顧元亨道。
“民用的?”李總試探道。
“李總就不要揣著明白裝糊涂了,你知道我們說的是什么。”
“這個事我做不了主,我要去請示。”
“那李總盡快吧,說實話我們也賣過幾批給部隊,李總可以去查。”
“好。”
哈飛的動作比預想的要快。
幾天后,雙方就再次坐到了談判桌上。
“顧總,楊總,上級同意了‘訂單換技術’的合作模式。關于你們提到的那幾款通用直升機,我們確實有采購和改裝需求,具體數量和型號,需要后續詳細洽談。但前提是,貴方開放技術授權,當然我們不會在民航領域跟貴公司搶訂單,外海市場我們現在也顧不上。”
顧元亨與楊濤交換了一個眼神,知道這事成了大半。
“這是自然。”顧元亨點頭,“合作共贏,成果共享。具體的聯合研發協議、知識產權劃分、以及采購框架協議,我們可以同時啟動談判。”
“好!”李總伸出手,“希望我們合作愉快,一起為國家的航空事業出份力。”
“合作愉快。”
送走李總,楊濤長舒一口氣,對顧元亨笑道:“亨叔,還是您有辦法,直接戳中要害。”
顧元亨搖搖頭:“不是我有辦法,是老板看得準。他知道我們和對方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眼前那點技術轉讓費,而是長期穩定的市場和在國內航空領域的立足之地。這筆訂單,就是最好的敲門磚和護身符。”
接下來的談判進入了快車道。
雙方組建了聯合小組,就新型民用直升機的設計指標、研發分工、知識產權歸屬、成本分攤和利潤分配等細節展開了密集磋商。
黃河方面并沒有一次性開放所有核心技術,只在聯合研發的新機型上,共享了部分東西,對此哈飛并沒有說什么,因為他們都沒有,再說了就算黃河一次性都提供了,他們也吃不下來。
協議草案成型時,已是五月。
何雨柱在四九城書房里審閱著顧元亨傳真回來的草案摘要,微微頷首。
這個結果,基本符合他的預期。
用一些暫時無法完全轉化為民用產品的技術積累,換取進入更廣闊市場的通道和一份穩定的軍品訂單,這買賣不虧。
他拿起筆,在草案上簽下了“同意,按此推進”幾個字。
然后又打電話告知顧、楊二人,以后不要只盯著整機,或許零部件才是未來的重點。
二人了然,黃河很多廠子就是這么做的,比如汽車廠的發動機。
幾乎在同一時間,特區的何耀宗也帶來了好消息。
經過長達數月的拉鋸戰,部委最終決定,以“資產置換加專項資金”的方式,正式收購黃河通訊投資建設的根服務器組及其配套機房設施。
收購價格雖然比何耀宗最初報的成本價低了一些,但也在可接受范圍內,并且承諾未來在國家級互聯網項目招標中,黃河通訊將享有優先權。
“爸,協議簽了。”何耀宗在電話里匯報,聲音帶著完成一件大事后的輕松,“資金預計下個月到賬。部里要求,交接工作要在三個月內全部完成。”
“嗯,配合好他們,善始善終。”何雨柱叮囑道,“另外,把這筆資金劃撥一部分給網絡安全實驗室,后續的研究不能停。未來的競爭,不僅在硬件,更在軟件和標準。”
“明白。”
根服務器順利出手,意味著黃河通訊卸下了一個沉重的政治包袱,同時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現金流,可以更專注于通訊設備制造和市場開拓。
何凝雪出了月子,正式回歸地產公司,不過她被圈在了四九城,因為還要喂孩子。
至于之前交出去的正好也拿來考驗一下下面的人,看看能不能做好。
何家的私人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悄然推進。
那處五進四合院經顧知行團隊精心修繕改造,既保留了原有格局與風骨,又巧妙融入了恒溫恒濕、安防監控等現代博物館必備設施。
何家將藏古齋歷年珍藏、以及何雨柱陸續拿出的部分器物整理造冊,擇其精品入館。
何雨柱拿出的瓷器、玉器、字畫等,鑒定的專家們大為震驚。
那里面可是有不少文獻里寫著丟失或者損毀的東西,雖非驚世駭俗的國寶,但也屬上品中的上品,至于何雨柱如何得來,沒人敢深究。
開館未舉行盛大儀式,只邀請了少數親朋故舊、文博界人士內部觀摩。
何大清、老方、老趙拄在何雨柱陪同下細細觀看,對建筑的修繕和展陳設計贊譽有加。
顧知行低調地跟在何凝雪身邊,聽著專業人士的討論,眼中閃著滿足的光。
博物館交由專業團隊運營,對公眾預約開放,很快成為四九城文化圈一個靜謐而高雅的去處。
何雨柱空間里那些真正的重器,他暫時不會讓它們現世,等待更合適的時機。
顧知行的工作室因博物館項目和幾個成功的舊改案例聲名鵲起,找他設計的人越來越多。
陸書怡在輔助何雨柱處理事務中展現出敏銳的商業頭腦,何雨柱開始讓她接觸更核心的集團戰略分析,準備當做小滿的接班人培養,對此小滿無異議,她也是這么想的。
哈市那邊,與哈飛的合作最終敲定。
黃河直升機以部分技術授權和聯合研發為條件,換取了哈飛一批通用直升機的采購訂單,以及長期零部件供應協議。
楊濤按照何雨柱的指示,開始著力構建直升機零部件供應鏈體系,不僅滿足自身和哈飛需求,也開始嘗試向其他航空制造單位滲透。
精工與重工接連拿下西飛、船廠等多個特殊單位的零部件訂單,在高端精密加工領域站穩了腳跟。
同時,集團加大了對微電子研究所和精工、重工的研發投入,目標是更高端的制造設備和精密儀器。
根據前世的記憶,何雨柱記得一九九六有大事發生,一次跟老方閑談中。
何雨柱狀似無意地提起:“方叔,最近聽耀宗說,外面有些針對咱們網絡的試探越來越刁鉆。我在想,咱們內部的技術規范、流程管控,是不是也得跟著升級?就怕百密一疏,哪個環節沒盯緊,讓人鉆了空子。”
老方執子的手頓了頓,抬眼看他:“你聽到什么風聲了?”
“那倒沒有。”何雨柱擺擺手,“就是覺得,樹大招風。有些口子,得從一開始就扎緊。好比蓋房子,地基里的鋼筋要是標號不對,或者被人動了手腳,樓蓋得再漂亮也懸。”
老方沉默地落下一子,良久才道:“地基不牢,地動山搖。這個道理,到哪里都一樣。”
“是這么個理兒。”何雨柱點頭,“所以得常看看,建材合不合格,施工按沒按標準。尤其是關鍵位置,不能有一點含糊。”
這話說得云淡風輕,老方的眼神卻銳利了幾分。
他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聊起了家常。
不久后,集團內部進行了一次針對研發和數據管理流程的專項審計,范圍覆蓋了幾個核心部門。
審計結果并未大規模公開,但幾位涉密崗位的人員被調離,部分流程得到了強化。
老方跟何雨柱談過那次話后消失了幾天,不用說何雨柱也知道這老頭干嘛去了。
回來后老方還參與了,集團內部的一些東西,尤其是制定安全防范方面的,這個是他的本行。
香江,產業北遷后的調整基本完成。
空置的廠房部分轉型為高端電子產品生產線和手機生產線以應對黃河內部的需求,沒辦法手機銷量激增,傳呼機也在那幾個地區賣的很好。
至于那改造為物流倉儲中心的,基本上也是為了滿足電子產品和手機的。
年后,何耀祖接到父親關于涉足半導體進口業務的指示后,立刻嗅到了其中的份量。
他沒有大張旗鼓,而是先通過香江現有的貿易公司渠道,低調接觸了幾家國際知名的半導體設備及材料供應商。
起初并不順利。
那些老牌歐美代理商根基深厚,渠道成熟,對新冒出來的黃河系公司抱有疑慮,更擔心得罪原有的合作伙伴。幾次接觸下來,對方要么態度冷淡,要么給出的條件極為苛刻。
“爸,情況不樂觀。”何耀祖在電話里匯報,“幾家大歐美供應商都跟我們打官腔,說產能排期已滿,或者需要更高級別的資質認證。”
何雨柱在電話那頭沉默片刻,問道:“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資金充足,付款條件可以非常優厚。而且,我們有國內市場的終端需求,雖然目前量不大,但潛力他們應該看得到。”
“那就換個思路。不從生產商直接下手,去找區域代理商,或者有庫存壓力的分銷商。價格可以適當讓步,首要目標是打通渠道,建立關系。另外,看看能不能從東歐或者那些代理商顧及不到的地方想想辦法。”
“明白了,我立刻調整方向。”
何耀祖轉變策略,不再緊盯源頭,轉而搜尋二級、三級代理商,特別是那些在亞洲金融風波后庫存積壓、資金周轉困難的貿易商。
同時,他也暗中聯系了白毅峰麾下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帶的人員,看看能否找到非傳統的貨源。
這番努力很快見到了成效。
一家在新加坡的元器件分銷商,因上一輪擴張過于激進,囤積了大量通用型芯片和部分專用半導體材料,正苦于找不到大買家消化庫存。
黃河集團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爽快的付款方式,對他們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
幾輪秘密磋商后,黃河集團以略高于市場價但遠低于對方原始成本的價格,吃下了這批數量可觀的存貨。
合同簽署后,資金迅速到位,解了那家分銷商的燃眉之急。
消息很快在圈內傳開。
其他一些面臨類似困境,或者不滿足于原有代理商苛刻條款的中小分銷商,開始主動接觸黃河。何耀祖趁機組建起一支精干的采購團隊,專門負責篩選、評估這些機會。
同時,白毅峰那邊也傳來消息,通過某些特殊渠道弄到了一些受限的半導體制造設備的二手貨和部分技術手冊,直接被送往國內交給了許大茂。
黃河在香江的半導體元器件進口業務,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撕開了一道口子。
雖然暫時還無法與那些巨頭級別的代理商正面抗衡,但已經初步建立起自己的采購網絡和倉儲物流體系。
何耀祖清楚,這不僅僅是生意,更是戰略布局。
何耀祖并未滿足于此,他開始嘗試投資一些有潛力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和設備服務公司,試圖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同時也開始了執行何雨柱的囤貨計劃,以應對未可知的情況。
何雨柱讓國內電子廠變更為電子科技公司,許大茂出任總經理,并成了一個采購分公司,專門承接香江轉口過來的半導體產品,還做了一個產品展示網站,開創了先河。
隨著集團產業版圖不斷擴大,下屬公司、工廠、研究所遍布各地,員工總數早已突破十萬。
管理層級增多,信息傳遞效率下降,部門墻開始出現,一些需要跨部門協作的項目推進變得緩慢。
何雨柱在書房里看著戰略發展部送來的一份關于集團運營效率的分析報告,手指在“溝通成本上升”、“項目審批周期延長”等字眼上輕輕敲擊。
小滿端了杯參茶進來,見他凝神思索,便問:“遇到難題了?”
何雨柱將報告推過去:“攤子大了,毛病也來了。你看這里,津門電子廠申請升級一條生產線,報告在集團內部轉了快兩個月,還沒批下來。特區通訊公司和四九城研究院合作一個項目,為了一點資源分配,扯皮了半個多月。”
小滿翻看著報告,眉頭也蹙了起來:“是有點不像話。以前廠子少、人少的時候,沒這么多彎彎繞。現在下面報上來的文件,我看著都頭疼,層層加簽,個個都不敢做主。”
“得改改了。”何雨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打算上馬一套內部管理系統,把流程標準化、信息化。”
“管理系統?用電腦管?”小滿有些疑惑。
“對。從訂單、生產、庫存,到財務、人事、審批,都放到一個系統里。該誰批、多長時間批完,都規定清楚,全程留痕。減少不必要的環節,也能防止推諉扯皮。”
“這能行嗎?下面很多人連電腦都不太會用。”
“不會就學。這是大勢所趨。”何雨柱語氣堅定,“先從總部和幾個主要分公司試點。你跟財務、人事這邊先統一思想。”
何雨柱把這個想法在高層會議上提了出來。
反應不一。
何耀宗、何耀宗等年輕一輩表示支持,他們認為借助計算機提升管理效率是必然選擇。
一些跟隨集團多年的老臣則面露難色,覺得現有的辦法雖然慢點,但穩妥,搞電腦系統太虛,而且投入巨大。
許大茂在特區,通過電話參會,他嚷嚷道:“哥,這系統好是好,可下面工廠的老師傅們,你讓他們擺弄機器行,擺弄電腦,怕是難。”
何雨柱沉聲道:“難也要做。難道因為難,就看著集團變得臃腫低效?外面競爭對手可不會等我們。這件事,我親自抓。”
何雨柱力排眾議,決定在集團內部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統。
他親自掛帥信息化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組成項目團隊,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項目團隊調研了集團內部的主要業務流程,又考察了國外幾家大型企業的管理軟件,最終決定,不直接購買國外的成品軟件,而是結合黃河自身的業務特點,基于NewVISON自研的關系型數據庫,自主開發一套集成化的ERP系統。
消息傳開,集團內部議論紛紛。
支持者認為這是提升效率的必由之路,質疑者則覺得投入巨大且前景未卜。
一些老員工更是對學習使用電腦感到畏難。
何雨柱指示項目團隊,先從財務、供應鏈和生產管理等核心模塊入手,在總部和特區、津門的幾個試點單位先行先試。
系統開發并不順利。
集團的業務鏈條長,業態復雜,標準化流程設計遇到很多實際阻力。
項目團隊不得不反復與業務部門溝通,梳理、優化甚至重構現有流程。
對此開發團隊怨聲載道,很多人更是質疑為什么不買一個現成的回來用,畢竟現在國際上已經有不少比較成熟的管理軟件了。
管理軟件項目負責人張明遠帶著密密麻麻的調研筆記向何雨柱匯報,面露難色:“董事長,業務差異性太大,完全標準化恐怕.”
何雨柱翻看著筆記:“告訴他們,ERP不是把現有流程原樣照搬進電腦。先做減法,把共性的、核心的流程固化下來。”
“可是.行業也不一樣啊。“
“我沒有要求一套系統就覆蓋所有行業那是不現實的。”
“那我們怎么做?”
“先做通用型的,把財務、倉庫、采購、銷售這些管理起來,至于生產部分以后再說。”
“好,那他們提的特殊化需求?您看!”
“先不管,你基本的都做不出來,還談什么特殊化,等你們把基礎的做出來了再說。”
“明白了。”
六月底,何雨柱接到宋廠長從成都打來的電話,語氣興奮。
“老何,咱們合作的那個項目,成功了!上面很滿意,特意提到你們提供的部件質量過硬。”
“那就好。”何雨柱微笑,“后續還有什么需求?”
“正要說這個。我們有個新項目,需要一批特種鋁合金板材,性能要求很高。你們精工能不能做?”
“把技術要求發過來,我讓那邊評估。”
“還有個事,”宋廠長又問,“聽說你們在和哈飛合作搞直升機?”
“消息很靈通啊。”
“嘿嘿,都是圈里的。跟你說實話,我們這邊也有意思想跟你們深化合作,不只是零部件供應。”
何雨柱心中一動:“你的意思是?”
“聯合研發,就像你們和哈飛那樣。不過我們這邊項目更大,當然,回報也更豐厚。”
“我需要看到具體的合作方案。”
“沒問題,我盡快準備。”
掛了電話,何雨柱沉思良久。
西飛跟哈飛可不一樣,這代表了一種突破,他讓陸書怡通知精工和重工的負責人,做好迎接大項目的準備。
與此同時,香江的何耀祖也傳來好消息。
經過數月努力,黃河的半導體進口業務逐漸走上正軌,與三家國際知名的芯片制造商建立了直接供貨關系。
“爸,雖然拿到的還不是最先進的制程,但已經能滿足我們大部分需求。下一步,我打算跟大茂叔商量投資一條封裝測試線。”
“可以,這個我支持,不過你的精力不要都放在這個上面,交給你大茂叔就是了。”
“我明白,我就是提個建議,幫著統籌統籌。”
“那就好,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爸,你放心,香江的產業我會幫家里守好的。”
“只是守好?”
“黃河只會更強。”何耀祖道。
“行了,放手去做,相信自己。”
“好的。”
老方這幾個月都是神神秘秘的,動不動就出去了,有一次他回來問:“柱子,聽說你在搞什么管理系統?”
“方叔這也不是秘密吧,集團不都知道,對了,您老怎么關心起這個了?”
“我這段不是忙么,這個也不是我要關心,是有人托我問你,如果開發成功了,愿不愿意把那套系統推廣到其他企業?”
“推廣?他們放心?”
“總比國外的放心吧。”
“這個再說吧,系統還沒開發出來,我還不知道到時候是什么樣。”
“那就祝你們開發出來一套好系統,現在很多企業都面臨管理跟不上的問題,你們既然走在了前面,那就帶個好頭。”
“這還是您的意思?”
“呵呵,你自己琢磨!”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