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第374章 劇本的歸宿
再說楊導回去后,把何耀宗的劇本送到八一廠的一個編劇手里,讓他看看,還特意叮囑他先不要外傳。
結果那個編劇看過后,太興奮了,直接拉了關系好的導演討論,那肯定是要看劇本的了。
然后劇本就被二人提交了上去,楊導的那個編劇朋友,興奮過后才想起老友的叮囑,忙給楊導打電話賠不是。
楊導自然不會跟他好言好語了,這都沒經過作者同意就提交審核,不是電影人的作為,他們本身應該更尊重版權。
那個編劇被說的羞愧不已,問原著的作者在哪里,可否請到八一廠見一見。
楊潔來了個,“等著吧,人家可不一定愿意來。”
“啊?為啥!”
“人家在香江。”
“那個劇本香江人寫的?怎么會?”
“人家去部隊體驗生活了。”
“哦哦!,那你邀請一下,我覺得意猶未盡。”
“行吧我試試。”
何耀宗接過電話,聽了幾句,便道:“楊導,您慢慢說,別生氣,八一廠?提交上去了?”
“對,不好意思,沒經過你的同意。”
“楊導,您別這么說,這不怪您,如果國內能拍也行,不過內容”
“那邊邀請你過來一趟,一點不改是不可能的,你親自捉筆比較好。”
“我考慮考慮。”何耀宗道。
掛了電話,何耀宗吃晚飯的時候對何雨柱和小滿道。
“爸,媽,我想去內地一趟。”
“什么事?”何雨柱道。
“楊導來的電話,她說她把我那個軍旅劇本給她八一廠的一位老友看了,本意是想請教一下這類題材拍攝的可行性。沒想到那位老友覺得本子基礎很好,直接提交給廠里評審組了。”
“然后呢?”何雨柱平靜地問。
“然后,廠里內部評審通過了,認為題材積極,人物扎實,有拍攝價值。他們邀請我去八一廠,參與劇本的進一步修改工作,算是聯合編劇。”
何雨柱沉吟片刻,問兒子:“你自己怎么想?”
“我想去學習一下,畢竟香江拍不了軍旅劇,沒那個條件。”
“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不過你去了以后跟你三叔說一聲,版權問題,你要跟他們談清楚,你哥最近忙別的事情幫不到你。”
“好的,這次應該時間挺長的。”
“那沒關系,正好回去多陪陪你爺爺奶奶他們,八一制片廠就在四九城邊上。”
“好。”
“還有一點我要提醒你,那不是普通的地方,規矩多,約束也多,不比在香江自由。去了,就得遵守那邊的紀律和工作方式。”
“我知道,部隊我都待過,我覺得我沒問題,不過文化公司這邊就沒人管了。”
“文化公司本來就是給你們兩兄弟練手的,不差這點時間。”
“明白了。”
然后何耀宗給楊導去了個電話,,接受了邀請。
楊導讓他回四九城聯系她,何玉柱簡單收拾了行李,就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抵達四九城后,他直接回了九十五號院,何大清、陳蘭香自然是很高興了,有孫子回來陪。
何耀宗安頓好后就給楊導去了個電話,第二天就開著車拉著楊導一起去了八一廠。
何耀宗在八一廠的工作和生活就此展開。
廠里本來要給他安排了一間臨時宿舍,他拒絕了,表示自己每天要回四九城陪家里的老人。
于是給他配發了出入證和一個工位。
他每天和編劇組的前輩們一起開會,討論劇本的修改。
“耀宗同志,你這個新兵夜里想家偷偷哭的橋段,很真實,很好。但后面頂撞班長的處理方式,可以再斟酌一下,要更能體現部隊紀律和戰士的成長。”一位老編劇推著眼鏡說。
何耀宗認真記下:“我明白了,我會改成班長私下耐心開導,而不是當眾沖突。”
“對,這樣既保留了矛盾,又更積極向上。”
修改劇本是項磨人的工作,一字一句都要推敲。
何耀宗常常伏案到深夜,反復斟酌。
他感到壓力,但也學到了很多在香江學不到的敘事技巧和分寸把握。
空閑時,他就會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四處逛逛,當然還有他的三嬸和小堂妹,主要是何雨鑫沒時間。
龔雪對劇本很感興趣,仔細問了問角色設定。
“耀宗,你這個女軍醫的角色,很有發揮空間。如果廠里決定拍,時間又合適,我可以試試。”龔雪溫和地說。
何耀宗道:“我可以報上去,能不能進組,還得看三嬸你自己!”
“那沒關系,角色本身就是憑本事爭取的。”
“行。”
回去后何耀宗又想起五嬸周白鴿,那個帶有幾分颯爽之氣女醫生,本來就是他照著周白鴿寫的,他特意給花城去了電話。
接電話的正是周白鴿,“耀宗啊,怎么是你打電話過來,是不是你爺爺奶奶那邊有事?”
“五嬸家里都好著呢,我要跟你說的是.”
“劇本我聽你五叔說過,不過……”她頓了頓,聲音里透出喜悅和歉意,“我最近身體不太方便,怕是演不了啦。”
何雨焱的聲音在一旁響起,拿過電話補充道:“臭小子,你要又要當哥哥了!你五嬸有孕了,得安心養胎,哪能跑去拍戲折騰。”
何耀宗先是一愣,隨即笑著道:“五叔,五嬸,恭喜你們!太好了!拍戲的事沒關系,五嬸的身體最重要!”
“嘿嘿,你小子進了制片廠是不是也該把自己的問題解決解決?”
“這個不急。”
“什么不急,有好的主動點,就像你五叔我一樣。”
“哪有你這么教孩子的?”那邊周白鴿嗔怪道。
“我說的不對么?”
“對,對,對!”周白鴿沒好氣道。
何耀宗在那邊聽得直樂,險些忍不住笑出聲來。
“行了,別打你嬸子主意了,要是有你叔的角色我可以考慮考慮哦!”何雨焱打趣道。
“沒問題,搞不好會拉上你們一整個連隊呢。”
“真的假的?”
“照著你們連寫的。”
“你別說還真有可能,那我可就等著了。”何雨焱笑道。
“嗯,我可以問問。”何耀宗道。
周白鴿懷孕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何家。
何大清和陳蘭香樂得合不攏嘴,念叨著何家人丁興旺。
何雨柱和小滿在香江得知后,也打來電話過來對夫妻倆表示祝賀。
劇本修改工作進入最后階段,八一廠的小會議室里煙霧繚繞。幾位老編劇、一位資深導演,加上何耀宗和楊導,圍坐在一起討論最終方案。
“耀宗同志原來寫的戰場回憶部分,筆觸很真實,情感也充沛。”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編輯掐滅煙頭,“但考慮到整體導向和篇幅,我認為可以濃縮成幾段閃回,重點放在戰后部隊如何消化經驗、投身新軍事變革。”
導演點頭附和:“對,我們要突出的是和平時期軍人的使命感和進取精神。比如,主角連長從戰場帶回的實戰經驗,如何運用到日常訓練,如何帶動全連研究新裝備、新戰法。”
何耀宗認真聽著,在本子上記錄要點。他最初的故事更側重于個體在戰爭中的成長與創傷,現在則需要將視角提升到集體和時代。
然后開口道:“我明白了。可以把重點放在部隊接收新裝備后,官兵們從陌生到熟練掌握,再到提出戰術創新這個過程上。”
“這樣既展現了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又體現了革命軍人一往無前的精神。名字我看可以叫《淬火鋼刀》或者《基石》,寓意部隊在和平環境下淬煉成鋼,成為保衛國家的堅實基礎。”何耀宗接著道。
經過反復推敲,《基石》這個片名獲得了多數人的認可。
劇本方向也最終確定:以一支經歷過戰火考驗的英雄連隊為縮影,展現他們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裝備更新、科技強軍的挑戰,如何克服困難,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練兵動力,最終成長為全軍標桿的故事。
龔雪得到了八一廠的邀請試鏡。
“導演,編劇老師,我非常喜歡軍醫‘林靜’這個角色。她不僅是技術骨干,更是連接官兵心靈的橋梁。如果劇組覺得合適,我愿意全力爭取這個機會。”
導演對龔雪的形象和專業素養很滿意,但仍有顧慮:“龔雪同志,你的條件很好,有拿過獎。不過這個角色有不少野戰救護和訓練場的戲份,會比較辛苦,聽說你才生了孩子”
“導演放心,我能吃苦。為了貼近角色,我可以提前下部隊體驗生活,學習基礎醫療護理和野戰救護流程。”龔雪道。
她的誠意和專業態度打動了導演和制片方,經過綜合考量,龔雪順利被確定為女軍醫林靜的扮演者。
與此同時,何耀宗也給花城的何雨焱打了電話,告知劇本修改方向和最終片名。
何雨焱在電話那頭哈哈大笑:“《基石》?好名字!我們這些當兵的,就是國家的一塊磚,一塊基石!你小子這回干得不錯!等你五嬸生了,我帶她和小家伙去探你的班!”
“五叔,劇本里可還給你們七連留著位置呢,到時候少不了要‘真’官兵上陣配合拍攝。”
“沒問題!七連全連官兵保證完成任務!正好也檢驗一下我們的訓練成果!”
八月份,《基石》劇組在北方某軍營正式開機。
沒有盛大的開機儀式,劇組主創和主要演員向部隊首長和官兵代表做了簡短匯報后,便投入了緊張的拍攝。
第一場戲就是連隊接收新式裝備后,官兵們面對復雜操作手冊一籌莫展的夜戲。
龔雪剪短了頭發,穿著合身的軍裝,和其他演員一起,在探照燈下反復排練、走位。
正是盛夏,天氣酷熱,她卻毫不在意,專注地揣摩角色狀態。
何耀宗作為聯合編劇,全程跟組。
他看著自己筆下的人物和情節在導演的調度、演員的演繹下一點點變得鮮活,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也更深切地體會到,在內地創作主流題材作品,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藝術靈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部隊實拍還真拉去了粵省,其他部隊沒那些裝備啊,就算借裝備也用不好,所以只能找熊杰那個師。
“什么,真的假的?”熊杰接到通知高興的自拍大腿。
“老熊你不疼么?”余從戎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
“哈哈哈哈。”熊杰照著余從戎肩膀頭子就是兩巴掌。
“嘶,你發什么瘋。”
“我們師要出名了。”
“出什么名?”余從戎道。
“拍電視劇,上電視。”熊杰道。
“啊?”
“是這么回事”熊杰簡單說了一下。
“柱子家的二小子可以啊,還真讓他弄成了,這事軍區答應了?”余從戎笑著道。
“嗯,我才接到通知。”
“我們要做什么準備?”
“等八一廠的來了再說,我哪知道人家具體要拍啥!”
“哦,這么好的事,我去告訴萬里。”
“千里就不用我說了,他應該知道的比我早。”
不久后,劇組入駐粵省軍區某部,開始拍攝。
真實的軍營環境中拍攝真實的官兵自然是鮮活的。
官兵們由最初的不好意思,不知所措,漸漸變成了做真我,為拍攝增添了許多劇本之外的真實感。
拍攝間隙,龔雪抽空去探望了在家養胎的周白鴿。
“五弟妹,感覺怎么樣?”龔雪看著周白鴿微微隆起的小腹,關心地問。
“挺好的,就是有時候悶得慌。”周白鴿笑著拉龔雪坐下,“你們拍戲才辛苦呢,我看耀宗那小子寫的故事挺好,就是把我寫成那樣,怪不好意思的。”
“五嬸,您可別這么說,您和五叔就是現成的榜樣。”正好過來探望的何耀宗接口道,“導演還夸呢,說咱們部隊的官兵本色出演,效果特別真實。”
周白鴿被逗笑了:“你五叔要是知道能上電視,指不定怎么臭美呢。對了,三嫂,拍戲累不累?”
龔雪搖搖頭:“還好,劇組大家都挺照顧的。就是這南方的天氣,比四九城熱多了,穿著軍裝一會兒就一身汗。”
妯娌倆聊著家常,分享著各自的工作生活,然后何耀宗就當了一回廚子。
老何家的男人怎么可以不會做飯呢,這頓飯自然是受到了兩個嬸子得夸贊。
花開N朵各表一枝,再說何雨鑫這邊,過了年他在四九城忙得腳不沾地。
憑借敏銳的眼光和積累的人脈,他不僅在老城區核心地段入手了幾套位置絕佳的四合院,更是按照何雨柱的要求開始尋找合適的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
連李成儒都被他拉上為黃河集團在內地的長遠發展跑馬圈地。
期間,他還收到了周父的幾份托付,利用集團的國際渠道,成功為內地引進了幾單大型二手設備。
這些設備技術在仍屬先進,主要還是受世界大環境影響那些廠礦都干不去了,才撿了便宜,價格自然不用說,遠低于全新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筆交易,鄂省某方單位不想貸款,又付不起設備款,人家主動提出要跟黃河合資,經過幾輪磋商,簽訂合同后,那家精密儀器廠由此掛上了“黃河”的牌子,成為黃河集團深化內地產業布局的又一步棋。
何雨鑫也沒忘了大哥說的計算機產業基地的事,他跑遍了四九城,最后還是選在了中關村。
地拿下來后,然后他就開始聯系幫君悅蓋樓的那些公司,談建廠的事情,這么大的工程對方求之不得,很快意向就簽訂了,由于君悅的工程還沒做完,所以要等一等。
廠子有了著落,下一步就是最核心的問題,人。
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中關村漸漸嶄露頭角的聯想。
特別是那位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卡”的倪光南總工,更是他重點想爭取的目標。
他親自上門,開出的條件堪稱優厚:高薪、獨立實驗室、充足的研發資金,甚至承諾解決家屬工作。
然而,幾次接觸下來,結果卻不如人意。
倪光南態度很客氣,但意向卻很明確,不去。
他所在的團隊正得到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一心想要做出真正屬于中國的計算機,對于何雨鑫這邊雖然條件誘人,但“外資”的背景,讓他們多少有些顧慮,最終婉拒了邀請。
挖角失利,讓何雨鑫有些挫敗感。
他打電話給香江的何雨柱匯報情況,語氣里帶著無奈:“大哥,聯想那邊沒談下來,倪工他們志向遠大,覺得咱們這廟,可能不夠‘根正苗紅’。”
電話那頭,何雨柱笑道:“這才哪到哪,再說了強扭的瓜不甜。我們要做的事估計十年二十年后他們才會反應過來,這就是眼光和選擇的問題,他們會后悔的,終身。”
“有這么夸贊?”何雨鑫驚訝道。
“有,等以后他們想來咱們還要看看他們夠不夠格呢。”
“可是,國內這方面有經驗的人才太少了”何雨鑫皺眉道。
“其實并不少,只不過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罷了。”
“怎么說?”
“你現在的關系也不少了,去問問那些研究所,里面因為條件所限,空有抱負卻難以施展的人,才是我們更應該去找的。”
“啊,我想到過那些地方,覺得不好去挖人就沒去。”
“怕什么,該去就去,又不是把人挖出國。我記得前兩年看過一些內部資料,上海無線電十四廠有個叫王守覺的工程師,在模擬電路方面很有想法;還有一位叫許居衍的專家,在集成電路設計上很有見地,反正諸如此類的很多了,你你派人去接觸一下,不要影響人家正常工作,態度誠懇一點,聽聽他們需要什么。”
“好。”
“另外,新加坡實驗室那邊,我可以先幫你調幾個骨干過去撐起前期框架,帶帶新人。”
“嗯,其實沒那么急,廠子還沒開建。”
“廠子是廠子,你可以先租個地方搞實驗室,設備么,按照新加坡的給你搞全套。”
“太好了。”
“大學你也要留意一下,還有魯省省會有個浪潮你可以去看看,那邊應該有不少人才。”
“哥,你在香江怎么比我這個在內地跑的消息還靈通,你是不是還有什么消息渠道沒告訴我?”
“多看報紙。”
“好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