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面壁者,但元嬰期 第460章 碳基的邊角料,媽媽的小驕傲
第一旋臂末端———獵戶座旋臂——臂隙空間。
銀河系的恒星分布并不均勻,旋臂區域的恒星密度相對較高,而臂隙空間的恒星密度則較低。按照碳基聯邦的資料,采用地球標準單位,銀河系整體的恒星平均密度約為每立方光年0.006顆,恒星間平均距離為5.5光年。
在太陽系所在獵戶座旋臂,恒星密度略微增長,恒星間平均距離為4光年。
而銀河系的真正邊緣區域,如第一旋臂末端、末端,恒星密度低至每立方光年0.0003顆,恒星間平均距離為15光年。
但這仍不是銀盤區域恒星密度最稀薄的區域,由于臂隙空間的恒星密度遠比旋臂區域低,因此其恒星平均密度在每立方光年0.0001顆以下,即恒星間平均距離為21光年以上。
這是僅次于銀暈區的稀薄宇宙。
出生在臂隙空間的文明,如果無法掌握光速航行技術,大概率究其文明終身也無法抵達另一個恒星系,成為大過濾理論的犧牲品。
大過濾理論認為,在文明發展的道路上,每一級均存在著巨大的障礙,就像一個層層篩選的過濾器,阻擋著大多數文明走向更高階段。
而臂隙空間中,遙遠的恒星們組成的超稀疏宇宙,就是最大的大過濾器,一旦恒星燃盡或者星球內資源消耗殆盡,強如8B級文明,也很容易自我滅絕。
就在這樣一個文明絕跡的臂隙空間里,如今來了新的客人。
一支高級文明艦隊。
說是高級也并不妥當,相比于戰場核心正在相互死斗的碳硅雙方,這支來自‘燈靈’文明救援艦隊算不上強大,甚至在整個碳基聯邦的加盟文明里,屬于墊底的一類。
對于這種弱小的文明,有一個統一的稱呼
——碳基聯邦的邊角料。
該邊角料文明按照宇宙通用的文明計算標準,剛剛達到6A級文明的分界線,在最近一銀河年之前才滿足了加入碳基聯邦大家庭的基本條件,因為本體是發光的等離子體,看起來頗像一盞一盞幽靈燈,因此自命名為“燈靈”文明。
因此,弱小的“燈靈”文明也只能做些打掃戰場邊緣的工作。
燈靈文明是第一旋臂的本土文明,在這場戰爭中,“燈靈”文明總共派遣了10萬艘亞光速飛船,組成了“燈靈文明救援隊”。
由于不敢深入戰場,“燈船”只能沿著‘無恒星隔離帶’的邊緣,分兩端向外延伸。
這十萬艘“燈船”,組成了億萬救援洪流的一滴水。
在廣袤的宇宙中,這滴水也很快被稀釋了。
“燈靈文明”救援船隊分成了一萬個救援隊伍,每一支小隊10艘“燈船”,它們沿著隔離帶的邊緣,展開了拉網式的搜索救援。
碳基聯邦會對所有加盟自身的文明公布對應等級的技術資料,如果目標文明是6a級,那么碳基聯邦就會公布6a級的全部技術資料和7a級文明的前置資料。
如果對方是10a級文明,那么碳基聯邦就會對該文明公布3s級以下的全部技術資料。
但這并不意味著文明會喪失自我發展能力,事實證明,由于等級越高的文明級別差距越大,6a級文明哪怕是擁有7a級文明的全部資料,在幾百上千萬地球年內,哪怕經歷數次技術爆炸,也很難突破文明的級別界限。
吃透技術也需要漫長的時間,而且碳基聯邦會給加盟的文明設置期末考試的。
碳基聯邦真的很喜歡搞考試這一套,凡成績不合格的都無法獲取下一階段的發展資料。
6a7a級文明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一步一登天的9a級文明10a級文明了。
碳基聯邦的這種給全銀河系上課的行為顯然違反了宇宙中《知識密封原則》,但碳基聯邦并不在意,只是一味的催促之下的文明快快成長。
因此,6a級的“燈靈”文明在碳基聯邦的技術灌頂之下,已經提前學會了頂級文明才有的超光速航行技術,包括不限于小功率恒星蛙跳、短距離超躍遷引擎、低頻級蟲洞穿梭技術等。
十萬艘救援飛船化作一萬支小隊飛入千星萬辰之中消失不見。
其中,一支小隊,沿著無恒星隔離帶一路向南,借助“碳基聯邦大能”開辟的超大型恒星蛙跳連鎖通道,進行了5次跨越200光年的躍遷,來到了1000光年之外。
這里就是這支小隊要負責搜救的星域了。
此處幾乎是第一旋臂的最南端盡頭,再往前,就是第一旋臂與獵戶座旋臂之間的“旋臂間隙”了,可以明顯的看到,更南方的恒星驟然稀疏了不少。
燈船A:“這里是主戰場的2000光年外,主戰場已經有大量的真空衰變武器和宇宙維度武器在使用了,且這些武器正在以光速膨脹,如果不修建死線,這里將會在2000年后被衰變,或者是被二維化。”
燈船B:“我們需要鋪設死線隔離帶嗎”
燈船A:“死線本身也是對宇宙結構的一種破壞,在找到幸存者之前先不要這么做,如果對方發展低于3c,我們就將整個行星搬走,如果對方發展高于3c,我們再建造死線長城,保護它們。”
燈船A:“附近的恒星有些稀疏了,大家散開吧,這樣效率更高。”
這個建議得到了其它燈船的贊同。
搜救小隊再次細分,一分為十,瞄準了附近十個恒星系,隨后啟動了“聯邦大能”贈予的短距離空間躍遷裝置,完成了一次跨越10~20光年的躍遷。
十艘燈船,瞬間來到了十個看起來可能具備生命的恒星系,展開了為期三十萬橫振秒(3天)的掃描行動。
三天后,燈船小隊就完成了對最近10個恒星系的掃描。
量子糾纏通訊是絕大多數中級文明最愛用的超距通訊方式,盡管這種通訊方式存在著諸多弊端,但仍然深受10A級以下文明喜愛,搜救小隊開始就搜救結果進行例行量子交流。
燈船A:“未發現任何生命跡象”
燈船B:“未發現……”
燈船H:“未發現任何生命跡象”
燈船J:“發現原始碳基熱酸菌生命,生命形式由十多個堿基對構成,生活在熱熔地幔層,有生命現象,文明評級為無。”
燈船J的發現勾起了其它燈船的興趣,可惜得知J所在的星球的最高級生命也只是復雜的熱菌之后,也就紛紛失去了興趣。
哪怕一切順利,這些熱菌想要進化成高級生物也至少需要幾十億年的功夫。
燈船A:“看來是沒有更多收獲了,救援隊進一步擴散吧,不要忽視了那些看似不具備生命條件的恒星系統,還記得我們文明在一處超新星遺跡發現的那群蘑菇嗎連超新星遺跡都能繁衍出生命,這個宇宙最不缺的就是奇跡!”
燈船B:“你讓我想起那群發光蘑菇們了……不知道那些可愛的小家伙現在過得怎么樣。”
燈船C:“都是幾十銀河年(幾千萬年)之前的事情了,超新星遺跡早冷卻了,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十艘燈船繼續朝著附近,進行10~20光年的短距離空間躍遷,不斷的擴散著。
很快,經歷了數輪躍遷,這十艘燈船的相距距離就已經很遠了,其中燈船A和燈船G,已經相隔了120光年。
但直到這時,靈文明的這支救援隊也依然沒有任何發現,看著其它小隊的偶有收獲的救援行動,該小隊有些心急。
趕緊來一個文明被救一下,不然這支燈船小隊回去就要被其它燈靈們嘲笑死了。
燈船A看著附近愈發稀疏的宇宙,越來越著急了。
銀河系之間的間距大體上在1600秒差距左右,1秒差距約等于3.26光年,1600秒差距換算下來約為5000多光年,因此,銀河系四條清晰明確且相互對稱的主旋臂,平均旋臂間距約為4500光年左右。
但也有例外,支臂與旋臂之間的旋臂間距往往較近,普遍100~2000光年之間。
這時候,燈船A忽然意識到遠方100光年外,有著極其璀璨的星光,那是……
燈船A意識到自己居然來到了兩條旋臂之間,而且看起來自己所在的旋臂間距,估計是銀河系最窄的旋臂間距,竟然只有一百五十多光年的寬度。
“好窄的星際峽谷”
燈船A興奮的大叫著。
星際峽谷是燈靈文明對旋臂間隙的稱呼。
相鄰的燈船B、燈船C也很快發現了遠處的星光,意識到了自己有多么幸運,在動輒上千光年的星際峽谷中,它們居然遇到了只有幾百光年寬度的星際峽谷。
燈船B:“我這里的星際峽谷寬度是243光年。”
燈船C:“我這里的星際峽谷寬度是372光年”
燈船A:“是你們離的太遠了,我剛好在最短的直線里,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支臂和主臂離得如此之近居然沒有攪合在一起,其它燈船距離這個小支臂都有多遠,速速回報!”
“502光年”、“764光年”、“656光年”……匯報聲此起彼伏。
燈船D幽幽的聲音傳來:“看起來其它燈船都有至少500光年的差距,A,你是最近的。”
沿著這條貫穿與第一旋臂末端的無恒星隔離帶,燈船A往旋臂間隙的深處又跳躍了數次,竟然已經快要從第一旋臂主臂來到了。
燈船A:“啊,這條小支臂真美啊。”
燈船B:“我也看見了,支臂很健康,沒有太多戰爭破壞的痕跡,有許多正值壯年的恒星,真是一條漂亮的支臂,讓我想起了家鄉的燈纖維。”
燈船C:“你們去吧,這條支臂的末端也處于二向箔、真空衰變武器的籠罩范圍之內,這么密集的支臂一定存在很多生命……唉,哪怕我們使用曲率引擎拉出一條死線進行攔截,也最多能將支臂的毀滅時間從0.2個銀河年延長至15個銀河年。”
燈船D:“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我和E、F、G去拉死線,其它的燈船繼續探索這片稀疏的宇宙,A、B、C你們三個距離最近,我和小隊的其它成員等你們的好消息。”
燈船A、燈船B、燈船C如同擴散的三個箭頭,繼續啟動著短距離的空間躍遷,還不忘沿途搜索可能存在生命的恒星系。
一百萬恒振秒(10天)很快就過去了。
由于“空間躍遷裝置”耗能過多,哪怕是使用真空零點能補充能源的燈船也有些扛不住了,只能就近找了顆恒星,直接浸泡恒星星核中,通過快速的光子交換,極速補充著燈船本身的能量。
恒星躍遷會加速消耗恒星的壽命,燈船們寧愿耗能也不想這么做。
很快,燈船A就重新補充好了能量,然而就在燈船a即將啟動空間躍遷裝置時,船內的一位燈靈叫住了金燈靈。
燈靈:“金燈靈,去看看這顆恒星系的行星吧,看完再走。”
金燈靈:“朋友,該行星已經死亡,不存在自轉和晝夜交替,也沒有任何大氣層,行星面朝著恒星的一面,地表溫度達到了473K(約200攝氏度),背朝著恒星的那一面地表溫度跌落至93K(約180攝氏度),按照以往的經驗,停止自轉的行星很難存在生命——哪怕存在生命也只會是一些細菌類、絮合體類的偽生命。”
燈靈:“看看吧,生命總會在奇跡時出現,想想那群發光蘑菇,這可是你剛剛說的。”
金燈靈閃爍了一會,同意了。
燈船A瞬間從恒星星核躍遷至恒星表面的日球層,隨后啟動了常規動力的99.999%亞光速飛行,沿途撞滅了一些隕石帶但毫發無損,數分鐘后就抵達了這顆死行星的上空。
幾乎是抵達這顆死行星的瞬間,燈船就發現了不對勁,整個船閃著興奮的可見光。
有燈靈大喊:“背面有固態水!”
金燈靈驚嘆:“地獄一般的環境,說不定還真的存在生命!”
“掃描完成了!我們在該行星的赤道發現了大量的生命波動,這些生命夾雜在寒冷與火熱的中間,在那狹窄的恒溫帶里繁衍著!”
“天吶,它們在地獄中找到了一條寬500公里、長8萬公里的天堂!”
“測試文明等級!”
“文明等級測試完畢!它們知道恒向熱源輻射定律和溫度梯度傳導定律!已經有了哲學性的經驗科學歸類!它們是一群在環形海洋中游動的‘海母!’
“海母文明,信息已錄入,知識傳承方式未知,暫定文明等級為3c級別,燈燈們中大獎了,開始干活吧。”
金燈靈問道:“有誰想下去看看這些海母”
“我我我!”
燈靈們踴躍報名著。
很快,整艘燈船上的全部三百多只等離子燈靈,在漆黑的宇宙中閃著明晃晃的光,宛如三百多盞明燈,乘坐著單燈速降小船,垂直著飄落在那永恒的冰原中。
溫暖的海洋就在下方,想要撬開這些冰層并不麻煩,它們降落的小燈船開始向下方甩出氣體漩渦,快速鉆著厚重的冰原,很快就形成了許多溶洞。
透過冰溶洞,燈靈們都看到了那如夢似幻的冰下水城市,許多海母好奇的抬著頭,看著那些發著光的異類——這是它們在晨昏線交界處所進化的感光細胞中第一次看見非恒星的光芒。
“好美的生命。”燈靈們如癡如醉。
下一刻,那艘無人駕駛的燈船,忽然閃爍著著警告的紅光。
燈靈們意識到了不對勁,想要返回飛船,但已經來不及了。
一發外太空發出的質量點,加速至99.999999光速,在所有燈靈們反應過來之前,從海母星的南極點灌入、隨后又在海母星的北極點穿出、它像燒紅的針穿透黃油,毫無滯澀地從北極點穿出,拖著淡到幾乎看不見的光痕,將這顆本就不會自轉的行星捅出一個貫穿的空洞。
這發光粒余勢不減,四分鐘后,這枚發光粒子以精準到殘酷的角度,一頭撞進海母星的恒星。那是接近恒星自身1/8的質量將恒星內核被生生撕碎的并坍塌——耀眼的光焰瞬間吞噬了恒星的外殼,被擊碎成無數夸克,本應該還有這三十億年壽命的標準質量恒星就這么洶涌的毀滅了。
而曾被海母視作天堂的世界,那些在極熱與極寒間筑起的家園、在永恒明暗里培育的生機,也在0.1秒的瞬間化作了宇宙里飄散的塵埃,生命、希望、文明均被這場突如其來的黑暗森林打擊所徹底摧毀。
燈靈們看著眼前行星毀滅的全過程,神情木然。
海母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好奇的盯著燈靈們身上柔和的光。
燈船的解析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燈船:“打擊方為四光年外的一艘小型飛船,正在以0.9倍光速巡航。”
眾燈靈回歸燈船,燈船瞬間震起駭人的空間波浪,直接精準定位對方的位置,完成了一次精準到恐怖的超空間躍遷。
這艘‘弱小’的燈船,瞬間來到了打擊飛船的正前方。
三百多位燈靈用擇人而噬的目光盯著眼前的打擊飛船。
打擊飛船看著眼前無法理解、以超光速姿態突然出現的、閃爍著紅色血光的的惡魔之燈陷入了驚恐,毫不猶豫將飛船內儲備的光粒武器、二向箔武器全部打出!
但這艘恐怖的燈船,竟然正面撞碎了大量足以毀滅恒星的光粒,并將那已經釋放的二向箔重新封裝,讓其連釋放的機會都沒有,隨后以非曲率滑行的標準光速撞碎了這艘打擊飛船。
150橫振秒后,燈船已經從飛船殘骸解析出了全部信息。
燈船:“旋臂間隙霸主級文明邊緣世界,文明等級為:4A級,典型黑暗森林文明,正在無差別清理所有具備生命的恒星系統,邊緣世界主文明躲藏在‘β型小宇宙’中,意圖躲避未來將會發生的宇宙二維化。該β型小宇宙距離我艦為174光年,三維空間定位坐標系為:X745.87、Y491.25、Z497.75。”
“滅了吧。”金燈靈冷漠的開口。
打的歌者文明抬不起頭的邊緣世界,就這么被宣判了死刑。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