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面壁者,但元嬰期 第205章 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太空軍戰士
隨機推薦:
‘黃金艦隊’環地球一周,奔赴柯伊伯帶外圍之時。
[悖論引擎號]恒星級戰艦旗艦。
羅清和本次‘黃金艦隊’的前線指揮官兼[悖論引擎號恒]的艦長大眼瞪小眼。
怎么這也有熟人?
“我依稀記得,你不是180年前的北約總司令嗎?怎么變成[悖論引擎號]的艦長了?”羅清看著眼前,已然七十余歲,但仍筆直的端坐在自己面前的謙總司令,表情有些怪異。
“什么北約總司令,那都過時了,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太陽系艦隊戰士!”謙蒙漸大聲說。
謙蒙漸,危機紀元8年(2014年)至危機紀元28年(2035年)期間的北約總司令,美國華裔,曾祖父曾是洋務運動赴美官員,后定居美國,祖上經歷過一戰二戰,西點軍校畢業。
在危機紀元3年(2010年),因三體危機威脅,北大西洋公約吸收中、俄、日、韓四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改組為北半球公約,史稱新北約。
應東西方政治平衡需求,謙蒙漸作為中美混血的華裔美軍將領,最終就任新北約司令職位,任職時長高達20年,直至新北約被行星防御理事會改組之后才卸任。
羅清跟這位北約總司令有著數面之緣。
危機紀元15年,三體叛軍展開針對歐洲強子對撞機的爭奪,設法獲取宏原子的戰役時,三體叛軍通過使用大量球狀閃電武器突破北約守軍防線,數千名北約士兵化作量子幽靈,全軍覆沒。
強子對撞機失守后,北約總司令立刻親臨侏羅山現場,指揮北約主力部隊,包圍了整個侏羅山。(詳見第49章球狀閃電)
在面壁者到來之前,是北約總司令力排眾議,協調俄羅斯白天鵝戰略轟炸機(圖—160)釋放了第一枚鉆地核彈,雖然炸偏,但成功減慢了三體叛軍獲取宏原子的進程。隨后這位謙司令又立刻協調美國B2轟炸機釋放了第二枚鉆地核彈。(該枚核彈被及時趕到的面壁者塞回機腹,并未爆炸)
在面壁者清理三體叛軍后,也是他主持后續工作,并與面壁者一同飛回巴黎就三體叛軍一事進行緊急商談。
在[太平洋協同—2015]的軍事行動中,謙蒙漸雖未直接參與對面壁者的直接指揮,但也全程負責了[太平洋協同—2015]2000艘人類海軍軍艦的調動,并與其他國家元首一起,共同觀看了這場面壁者的‘人前顯圣’之戰。
羅清對這位北約總司令的交際也就到此為止,至于這位謙司令的后續命運,他還真沒有怎么關注過。
“我是危機紀元39年冬眠的。”謙蒙漸解釋道,“我在大低谷時期短暫的醒來過一次,有幸見證了MOSS的智械叛亂和排險者的到來,后續一直冬眠至危機紀元178年蘇醒。”
羅清問:“你怎么又成為[悖論引擎號]的艦長了?”
“我冬眠時是以美國太空軍的‘增援未來’計劃身份冬眠的,軍籍保留了,解凍后我成為了美洲艦隊的高級文職人員。但你知道的,我更傾向于在一線作戰,我后面跳槽到歐洲艦隊,并用了22年的時間,從一個對太空戰艦一竅不通的白癡,成為了如今的歐洲旗艦艦長。我的資質不如其他冬眠者,但是從后天中期晉升到如今的先天圓滿,我就用了十五年。”
羅清很佩服。
一個曾經地球頂端的軍事掌權者,從一個小兵做起,用22年的時間再次成為一艘恒星級戰艦,乃至旗艦的艦長,甚至成長為本次遠征的前線總指揮官,這份心氣與毅力,絕對值得欽佩。
“在艦隊國際里面,公元人中,像你這樣成就的人,多嗎?”
“不多。”謙蒙漸感慨的搖搖頭。
“亞洲艦隊司令是一個另類,我大概永遠走不到他的境界,盡管在我的時代,他在我眼里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太空軍政委,我走到這一步之后才意識到了他究竟有多么可怕。目前所有的‘增援未來’計劃的軍人里面,我是除了亞洲艦隊司令走的最遠的人。勉強可以坐上太陽系聯席會議的桌,雖然只是角落。”
“其他的公元時期軍人,據我所知,地位最高者也僅僅是一艘普通恒星級戰艦的艦長,他叫褚巖,有未來史學派背景,褚是[藍色空間號]的艦長,隸屬于亞洲艦隊。剩余的一些人,有的走到恒星級戰艦副艦長的位置,有些走到了行星級戰艦艦長的位置,但大多數公元時期的軍人,都只是普通艦員或者是一些武器系統的操作員等角色。”
羅清點點頭,“讓公元人在陌生的時代和新人類爭奪話語權,這本身就不太公平。”
“沒有公平一說,論對新時代,對戰艦的熟悉,公元人確實比不上新人類,他們是人類的未來希望。”
“未來希望?”
羅清撇了撇嘴:“我出關后這兩年,可沒少看見新人類的亂象,都被奶頭樂和欲望慣壞了。”
“原來您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了。”謙蒙漸笑道。
“一直都知道,我也很糾結,不然也不會跟著你們出征了,相比之下艦隊國際給我的感覺要比聯合政府舒服的多。”
艦隊國際的總人口不過十余億,只有人類總人口的1/10,但確實代表了人類目前的‘先進力量’無論是三大艦隊公民的平均素質(注:三大艦隊已經事實上成為三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至于對人類社會的總貢獻,艦隊國際遠高于地球國際(聯合政府)。
謙蒙漸說:“您還是心軟,如果太陽系聯席會議主席或者聯合政府主席有您這樣的號召力,大改革時代早就開始了。”
“得讓車自己跑起來,不能老推著走,我看現在地球上已經有人在搞自我改革了,這很不錯,希望他們加油。”
謙蒙漸也點頭:“相信人們自己的智慧。”
在這茫茫宇宙中,羅清與謙蒙漸所乘坐的這艘恒星級戰艦只不過是無垠星海的一部分。
如果有人以第三視角看著眼前的星際艦隊,可以清楚的看見,為首的[悖論引擎號]如同一道割裂黑暗的銀芒,那是核聚變發動機的光輝。當視野拉遠,更多銀芒在黑暗中浮現。
三艘、十艘、百艘、稀疏的艦體群相隔著萬里,組成的錐形陣列切割著黑暗,核聚變發動機點亮后將艦隊陣列化作一片整齊的流星,太陽系深處稀疏的冰塵在這些人造太陽中偶爾閃爍。
視野繼續后退,更多的流星開始浮現。
在這500艘恒星級戰艦組成的銀芒之外,是5000艘以低功率可控核聚變引擎組成的金芒,這是人類的行星級戰艦群。相比于普遍艦體長度均超過一公里的恒星級戰艦,這些體長只有300米如航空母艦大小的行星級戰艦發出的光輝則相對微弱一些。但它們同樣沿著既定軌道連成閃爍的虛線,虛線縱錯交織成一副徜徉在太陽系深處的金色點陣。
由于要避開前方戰艦尾熱對后方戰艦的影響,因此戰艦群采取空間交錯的立體楔形隊列進行推進。
在這片以人之力凝聚的金銀色交織的星云中,艦隊正在緩慢的進行加速,并在三天后來到了1%光速的預期值。
羅清此刻就靜坐在這支‘黃金艦隊’組成的星際戰艦的最首端,靜靜的等待著5500顆人類星芒奔涌向那足以吞噬行星的深淵巨環。
六個月后,遠征艦隊將抵達吞食巨環附近,并展開人類有史以來的首次遠征作戰。
半年的時間很長,羅清覺得自己或許可以繼續做些什么。
自從前世莽完之后,羅清性格大變,眼下一切以穩健為主,此戰勝率不足九成八,需要再穩一手。
惡尸與善尸的虛影,在他身后一閃而逝。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