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面壁者,但元嬰期 第19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6000大章)
木星同步軌道
太陽系艦隊司令部位于木星同步軌道上,通過自旋轉產生六分之一地球重力,有兩個直徑巨大的居住環,木星軌道基地全長30公里,基地內有指揮中心,是艦隊最高指揮和行政管理系統所在地。
這也是羅清第一次正式參加艦隊國際的高層會議。
由于智子的封鎖已經消失,而且最近的智子已經逃亡到了太陽系深處,因此這一場高層會議的氣氛格外高漲。
仿佛,壓在人類頭頂上的一朵烏云自此消散了似的。
在艦隊國際會議中,羅清旁聽了關于太陽系艦隊對吞噬帝國的作戰規劃。
然后羅清就發現,官方制定的作戰規劃,和‘羅清號’艦長描述的一模一樣。
這給他一種北京出租車司機預言了世界局勢的美。
泛太陽系防線消耗了人類大量的資源,按部就班的利用太陽系防線的去消耗吞食帝國是相對明智的一個決定。
當然,會議中也明確探討了羅清在未來作戰計劃中的作用。
艦隊國際給羅清的定位是:最終底牌、抵抗吞噬帝國的中流砥柱、戰略級兵器
羅清給自己的定位是:
勉強能和吞噬帝國的小規模艦隊五五開、
可以憑借超高的機動性進行騷擾作戰、
懼怕類似激光的高能光速打擊武器、
擔憂吞食帝國的隱藏武器、
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打不過可以自爆,自爆威力可以炸掉一小節巨環、
別當驢用,謝謝。
針對吞食帝國的第一階段作戰計劃很快就擬定完成了。
太陽系艦隊決定主動出擊,三大艦隊將會組織約500艘恒星級戰艦,主動奔襲500個天文單位,對吞食者巨環發起騷擾作戰,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羅清,會乘坐‘羅清號’恒星級戰艦,配合艦隊進行此次作戰!
此戰的戰略目的有三。
一:了解吞食巨環附近吞食艦隊的具體戰斗能力。
二:了解吞食巨環本身的防御能力。
三:引誘吞食艦隊主力追擊。(主要目的)
羅清將在此行中扮演善清,始終讓自己維持在1光速的戰力水平,確保能讓恐龍注意到自己的同時,還不會對恐龍造成大的威脅。
倘若先攻艦隊受阻,羅清將負責斷后。(這條是羅清自己加的。)
本作戰計劃,看似簡單,實際流程相當冗長。
星際戰爭與一戰二戰不同,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大。
首次遠航作戰被設定在危機紀元202年。
也就是在兩年之后。
由于吞食帝國的距離太陽系只有500天文單位,因此,恒星級戰艦只能通過[前進三]的速度進行航行。
[前進三]的航速為[前進四]的十分之一,也就是2%光速,在奔襲戰中,人類的太空艦隊也會進一步降低速度,以[前進三]的一半航速,也就是1光速進行遠征。
這個速度,跨越500天文單位需要8個月。
在遠征艦隊在抵達吞食帝國附近后,會嘗試通過電磁動能炮和伽馬射線激光進行跨越2億公里超遠距離轟炸。
如果吞食艦隊進行低烈度狙擊,那么遠征艦隊將嘗試正面摧毀敢于阻擊的吞食艦隊。
倘若幾十萬艘吞食艦隊一擁而上,那么遠征艦隊會立刻發射所有的恒星型核彈,利用密集的太空核爆阻遏敵人追擊,并立刻進入全功率[前進三]進行撤退。
倘若恐龍隱藏了吞食艦隊飛行速度,那么遠征艦隊也會立刻進入[前進四]狀態,將速度攀升至345乃至10的光速進行逃離。
當然這500艘遠征戰艦也不是孤軍奮戰。
有2000艘行星級戰艦,協同恒星級戰艦一起行動。
太陽系艦隊不僅僅是恒星級戰艦組成。
行星級戰艦也是人類艦隊重要組成部分。
行星級戰艦可以在太陽系內自由航行,他們的最大航行速度為1%光速,相當于恒星級戰艦[前進三]的一半航速。
行星級戰艦的體積與21世紀初人類的航空母艦相當,一艘行星級戰艦的艦員約500余人,僅為恒星級戰艦艦員數量的1/10。
行星級戰艦并沒有配備可以持續運行數千年的生態循環系統,也沒有裝備艦載冬眠倉,行星級戰艦的生態循環系統僅能維持20年左右,這個時間雖然不長,但足以完成太陽系內部的常規軍事行動。
相比于恒星級戰艦,行星級戰艦的建造效率要比前者高許多。
限制恒星級戰艦生產速度的不是資源,而是恒星級戰艦的核心——叁型可控核聚變無工質輻射推動發動機
作為能夠將戰艦推動20光速的人類最高級技術成果,這種發動機的生產效率極低,生產線完備的情況下,需要23年才能裝配一臺。
而行星級戰艦則不受這個限制,一方面是它的體積小,連地球上的國家和大型公司都有能力自主建造,二是因為行星級戰艦可以直接裝配民用飛船發動機。
因此,太陽系艦隊的行星級戰艦數量,在100多年的積攢下,總數量來到了62400艘,是恒星級戰艦數量的12倍。
在戰斗力上,行星級戰艦同樣裝載了小功率的伽馬激光射線和電磁動能炮。
相比于恒星級戰艦的四位一體打擊系統行星級戰艦,行星級戰艦的戰力算是‘大削’,但即使是孱弱的行星級戰艦,其單體作戰能力,也足以比擬恐龍們的[暴君級戰斗艦]。
通過柯伊伯帶戰役,人類早就通過拆解恐龍戰艦的殘骸得出了結論。
無論是所謂的[三角壁壘級防御艦]還是所謂的[腕龍級母艦],亦或者是[暴君級戰斗艦]、[翼龍級偵察艦]、[劍龍級火力支援艦]、[迅猛龍級突擊艇]等亂七八糟的恐龍戰艦,本質上都是行星級戰艦。
這些恐龍戰艦既沒有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實際上制造維持恐龍的生態循環系統確實十分困難),也不存在可以航行數千年的戰艦燃料,因此這些恐龍戰艦,本質上都是圍繞吞食巨環的蜂群,不能離開吞食巨環超過500個天文單位,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
恐龍的太空艦隊,并不如人類精心制作的太空戰艦,它們將所有的資源投入都放在了巨環本身上。
在這場艦隊國際高層的會議中,會議發言人通過全息影像,對羅清系統的演示了太陽系艦隊與吞食艦隊的區別。
太陽系艦隊由5000恒星級戰艦和62400行星級戰艦組成。
吞食帝國艦隊則由至少600000艘戰斗艦和300000艘非戰斗艦組成。
根據斐茲羅——林格三號望遠鏡的觀察,人類可以得知,參與柯伊伯帶戰役的恐龍艦隊,基本上就是吞食帝國艦隊的縮影。
恐龍的戰艦體系。總共有6種戰艦構成。
會議發言人詳細地闡述了這6種戰艦區別。
三角壁壘級防御艦:一塊非常抗揍的三角金屬塊。
形似金字塔,單體大小也相當于胡夫金字塔,幾乎是實心的,僅由10只恐龍在核心駕駛,充當恐龍戰艦的太空盾牌,其材料學結構可以抵御人類戰艦的數百發伽馬射線激光,哪怕是面對電磁動能炮,也足以承受數百枚電磁炮彈而不損毀。
實心的三角鐵塊,堪稱太空拒馬。
腕龍級母艦:恐龍版本的航母
形似中國傳統棺木,被戲稱為鐵棺材,是體積最大的恐龍單體戰艦,長寬高分別為10km、6km、5km,相當于人類方最大恒星級戰艦[悖論引擎]號的20倍(悖論引擎號經過數次升級,戰艦長度為2.4km)
由于恐龍的巨大體積,因此盡管腕龍級母艦很大,所裝載的太空戰機卻很少,只有一百多架,恐龍的太空戰機飛行距離極限僅為40萬公里,約等于地月之間的距離,采用工質驅動,戰力孱弱,威脅性很低。
恐龍的太空戰機一般由一只恐龍單獨駕駛,尚且沒能實現無人化自動化作戰。
相比之下,人類戰艦攜帶的無人艦載機無論是飛行速度還是飛行極限距離亦或是艦載數量,都遠超過恐龍戰艦。只能說恐龍太大了確實浪費地方,一架恐龍太空戰機的大小居然相當于一個標準的400米跑道。
在柯伊伯帶戰役中,腕龍級母艦釋放的艦載機,除了浪費一發電磁動能炮彈,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翼龍級偵察艦:一艘塞滿了各種探測設備的板磚。
形似傳統紅心磚塊,裝載了包括不限于雷達系統(用于探測人類艦艇、小行星等目標的位置)、光學望遠鏡(通過可見光觀測遠距離目標)、紅外探測器(感知黑暗環境下目標的熱輻射源)等等。
但實際上這些探測設備能夠取得的作用有限,相比之下,人類恒星級戰艦標配的傳感器陣列則更加先進,包括磁場、引力場傳感器等。
翼龍級偵察艦作為恐龍艦隊的輔助艦,基本上是充當其他戰艦的觀察員角色,唯一可以用于自衛的星際導彈,裝載的還是化學炸藥,威力和推進都十分有限。
劍龍級火力支援艦恐龍版本的武器庫戰艦。
艦體表面密布著棘刺狀的發射巢,形似劍龍的背甲,裝載著大量的星際導彈,星際導彈彈頭均為小當量核彈頭,一艘劍龍級火力支援艦約包含100發星際導彈。
由于恐龍們沒有點出電磁炮技術,因此劍龍級火力支援艦在艦尾還配備了兩門具備恐龍科技特色的[星際液態加農炮],加農炮將液態金屬以超高溫高速噴射而出,不過射程僅10萬公里(超出這個距離液態金屬炮彈會在低溫真空下自然解體),在太空戰中屬于近身肉搏武器,在屬性上被電磁動能炮全面壓制。
迅猛龍級突擊艇恐龍刺刀。
如同縮小版的流線型匕首,艇身僅100米長,在恐龍中屬于絕對的袖珍存在,如此小的艦體卻搭載著和翼龍級偵查艦同級別的發動機,最大推進光速可以達到3,有能力可以快速撲向前進三狀態下的恒星級戰艦以及絕大多數行星級戰艦。
在武器配比上,這些恐龍突擊艇則主要裝備了近距離激發脈沖炮,有能力擊穿行星級戰艦的艦體防護,但這種小戰艦的缺陷也極為明顯,人類艦隊的任意形式的武器,都可以對這種小戰艦進行毀滅性打擊。
人類的太空無人戰機,有能力在量子計算機的算力下,對這些小東西進行攔截。
暴君級戰艦恐龍的主力戰斗艦。
吞食帝國艦隊的主力,體積等同人類的恒星級戰艦,最大航速為1光速,外形酷似放大萬倍的暴龍頭骨,擁有伽馬射線激光、星際核導彈、次聲波震蕩彈在內的三位一體武器系統,實際戰力略遜于人類的行星級戰艦。暴君級內部可容納500只戰斗恐龍。
暴君級戰艦也是能夠協調所有恐龍戰艦的存在。
在柯伊伯帶戰役中,曾有暴君級戰艦協同三角壁壘級防御艦與迅猛龍級突擊艇組成先攻陣型、配合腕龍級母艦和劍龍級火力支援艦的后方戰艦,在翼龍級偵察艦的引導下爆發了強大戰力,一度威脅了一艘誤入敵陣的人類恒星級戰艦。
當然,這支小型暴君作戰艦團,最終被鋪天蓋地的電磁炮彈完全砸碎了。
艦隊國際會議發言人,在分析完這些恐龍戰艦之后總結道:
“恐龍的戰艦體系其實發展的很完善,走的是功能分類,協調作戰路線,有點類似人類在21世紀初的航母作戰體系。
而我們人類走的則是單體戰艦體系,一艘恒星級戰艦,哪怕是在沒有任何后勤支援的情況下,仍然擁有著強大的戰力和續航能力。
因此,強大的人類戰艦,對恐龍戰艦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但我們并不能因此小瞧恐龍,面壁者曾經說過:傲慢是文明最大的敵人。(注:‘面壁者曾經說過’已經成為了新時代標準的引用句式,也是高考作文必引用的名人名言之一,這個語境下面壁者一般只指羅清。)
恐龍戰艦的弱小,只是相對于人類戰艦而言,要知道恐龍這種完善的戰艦體系保證了吞食帝國在6500萬年流浪歷史中數千次星際戰役的勝利。(注:該數據是通過柯伊伯帶戰役中俘虜恐龍以及大牙的表述得知的)
從這一點上,我甚至可以負責任的說:恐龍是銀河系的毒瘤、噩夢!
僅僅是通過恐龍歷史征程的一角,我們也可以注意到:廣袤的銀河系中存在著大量原生文明,只不過絕大多數文明的發展都止步在星球內部,波江文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刨去排險者文明這種宇宙早期文明的特殊例外,像人類和三體人這種可以能走出恒星系的文明,已經是這個宇宙中的高等文明了,百中無一的存在!
因此,人類作為恐龍最棘手的敵人,我們要感到榮幸,從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第一次進入太空開始,我們只用了短短不到300年就已經發展到了如今的地步,面對恐龍,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太陽系艦隊必將完成自己的使命,而我們的使命就是
——保衛太陽系!
我們都知道,和因家園遭受威脅,被迫入侵地球的三體文明不同,恐龍文明是徹徹底底的邪惡文明。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在太陽系內解決了四處吞食行星的恐龍,我們是不是也另類的保護了銀河系中其它弱小的文明呢?
所以說,人類與恐龍的戰爭不僅僅是保衛家園那么簡單,這場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屬性,我希望這一點三大艦隊要牢牢記下,人類在此戰中將守護這個宇宙的道德底線!
太陽系艦隊的使命是正義的,這既是保衛家園之戰,也是為被恐龍摧毀的那數千個原生文明的復仇之戰,更是對宇宙中其他弱小文明的守護之戰!”
艦隊國際會議發言人的聲音變得沉重::
“但正義從不意味著勝利會輕易降臨,大家看我的身后,那是吞食帝國的母艦,吞食巨環,哪怕無視巨環,我們也必須要面臨一個恐怖的事實:那就是吞噬帝國的艦隊總數量已經達到了駭人的90多萬艘這個數量甚至要比我們在過去160年里生產的恒星型核彈的總數量還要高!”
“數字共和國與MOSS曾經共同推演了未來的戰爭,我這里取一份推演結果給大家看。”
發言人身后全息投影切換成模擬推演的太陽系決戰
在柯伊伯帶里,恐龍艦隊的三角壁壘級防御艦利用密集陣型構筑起令恒星級戰艦電磁軌道炮都難以突破的盾墻、數以十萬計迅猛龍級突擊艇的自殺式集群沖鋒讓人類方的無人太空戰機難以應對,至于劍龍級火力支援艦那無窮無盡的星際核導彈、腕龍級母艦那宛如蝗蟲過境的恐龍太空戰機、暴君級戰艦的全面進攻……
這個全息影像看的人喘不過氣來,仿佛在這個畫面中,太陽系艦隊已經完全瀕臨破碎。
“它們就像宇宙中的蝗蟲,用最原始的戰術消耗我們最寶貴的資源,哪怕沒有巨環,光是對付這些戰艦,就足以讓整個太陽系艦隊拼盡全力了。”
說到這,發言人的聲音突然拔高:“但人類文明的偉大,恰恰在于我們總能在絕境中開辟新道路!恒星級戰艦群、泛太陽系防御體系、基于MOSS的量子糾纏通訊陣列、月球發動機……一處處,一片片,一批批人類的努力,正在努力的為人類拔高勝算。”
全息投影一變再變,很快成為了蔓延整個會場的太陽系星域圖,無數紅藍交織的光點在整個會場中游蕩,而那顆在會場中心的全息太陽,無疑是最閃亮的。
發言人鎮定的說:“接下來三個月,我們將完成太陽系遠征艦隊的初步挑選,并進行協同打擊演練,與此同時加強在柯伊伯帶和木星軌道附近埋設恒星型核彈太空地雷。
各艦隊要記住,恐龍的戰艦體系依賴協調配合,而我們強大的單體戰艦將徹底撕碎他們的陣型。
當翼龍墜落,暴君迷失,腕龍干涸,劍龍沉默之際,就是太陽系艦隊反攻的時刻!”
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發言人卻舉起手示意安靜:“最后,請允許我再次引用面壁者羅清的箴言:‘文明的火種,永遠在謙虛的人類中傳遞’,今天,我們接過了這份責任——為地球而戰,為銀河中所有尚未綻放的文明之光而戰!太陽系艦隊,必勝!必勝!必勝!”
搞那么熱血干什么,還有你演講就演講,你能不能別把我帶上。
什么叫面壁者羅清曾經說過?
我有這么說過嗎?
拿ai合成的語錄是吧?
這一場包含背景解說+戰略討論+未來規劃+即興演講+吹捧羅清+日常抨擊聯合政府的艦隊國際會議,持續了一天一夜。
自從武者時代開始之后,人類開會的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像這種持續一天一夜的長會,倒也不算罕見,反正人人都能控制括約肌,倒也不會有三急。
羅清雖然對后面的那段即興演講無感,但對于關于吞食帝國的介紹部分,以及具體的戰略規劃還是很感興趣的。
但就在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遠在土星附近的一顆智子,一反常態的朝著木星軌道飛了過來。
羅清下意識就要瞪向這顆智子。
但這個智子卻在真空中詭異的舞動了一下,通過舞動的軌跡,羅清的神念看見了一行字。
面壁者羅清,我是來談判的!
羅清忍住了沒有瞪它。
很快,這顆明確表露了交流的欲望的智子,就來到了艦隊國際的會場,羅清倒也沒有提醒眾人,既然是來談判的,那肯定是有誠意的。
比如這顆智子應該會低維展開。
果然,這顆智子在太陽系聯席會議中,忽然六維展開了。
一顆圓滾滾亮閃閃直徑一米的全鏡面反射球體出現在了會場之中。
面對瞬間陷入軒然大波的艦隊國際會場,這顆智子用充滿著某種意義不明的真誠,投射出了一行簡短的中英雙語字幕。
我是來幫助人類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