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秦人的悠閑生活 第三百零五章 歸來時依舊
禮坐在書舍內,聽著夫子喜講述著律法,這一堂課講述的人是一個叫殷通的郡守。
因這個殷通,而被牽扯出很多反秦的楚人。
聽著這堂課的學子有五十多人,夫子喜盡可能將話語說的更大聲,讓眾人都能聽的清楚。
禮的位置在最靠窗的一排,向身側看去能見到一群同齡人,他們坐在案邊,聽得尤為認真。
這些人都與自己的年齡差不多,而這些人也都與自己一樣,都是出生在秦一統六國之后的時代。
六國王侯們的事跡,對他們而言都是已被寫在了史書上,而對爺爺與老丞相而言,這是他們以前經歷過的事。
其實,夫子喜也就比自己才年長五六歲。
但夫子喜去過楚地,對殷通的案子也更了解。
這堂課講到最后,夫子喜又說像殷通這樣的人還會有很多,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滅絕的的,他們會以各種模樣出現在大秦。
禮安靜地聽著,卻聽夫子喜又道:“人與人之間永遠會有斗爭,殷通這樣的人就像是田地里的老鼠,殺不完,滅不完,這是人心與律法之間的矛盾。”
聞言,禮倒是有些理解了,一個完美的國家,應該是沒有殷通這樣的人。
但這世上沒人能夠做到完美,只能加以更嚴酷的律法來完善。
夫子喜說完,在座的學子紛紛認同。
當這堂課結束之后,禮又獨自一人來到了河邊,從渭水河邊一直走到了敬業渠。
正值農忙時節,因關中各地的春耕,現在渠中的水位很低,還有一些用陶土做的水堤已有些垮塌的跡象。
禮知道這條渠是在父皇主持下挖出來的,自記事以來這條渠就存在了。
今天聽了夫子喜說過的事,禮回想著很久以前父皇說過的話,修渠不是說一年兩年就好就罷了。
修好了渠之后,就要一直派人力物力去維護。
建渠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治理國家也是,就沒有一勞永逸。
像殷通這樣的人是殺不完的,但可以制定更嚴厲的律法,甚至是對其家人,現如今還是有很多人擁戴父皇對官吏犯律之事,數倍罰之,甚至其家人。
春日時節的關中夜里,夜風還帶有涼意。
禮與老夫子一起用著飯。
“今天章邯大將軍怎不來一起用飯?”禮說完又看向老夫子。
平時章邯大將軍總會與老夫子一起用飯。
但,今天卻沒有。
叔孫通道:“老朽看見他就覺得煩,這么多年,用飯還這么沒個禮數。”
這話讓正在吃飯的禮下意識放慢了吃面的速度。
叔孫通嘴里嚼著面,低聲道:“公子,無妨。”
禮尷尬一笑。
“公子自小用飯就懂禮數。”
禮將碗筷放下,等老夫子吃完,便將兩人的碗筷拿起來。
提起屋邊的水桶,倒入盆中將碗筷浸泡,而后禮坐下來耐心地洗著。
師徒兩人平日里的生活就是如此,總是很清凈。
叔孫通也走到屋外,坐在小公子身側,又道:“宮里帶了一些衣裳來,請公子試穿,若是不合身拿去宮里再修一修。”
禮將拿起洗好的碗碟,甩去其上的水,又道:“今天弟子明白了一個道理。”
叔孫通撫須道:“公子明白什么道理了?”
禮低聲道:“有時,弟子在尋找治國之法,但禮近年來翻看列國與諸子書籍,卻一無所獲,人們都在講以前的事,而沒有說及以后的事。”
叔孫通頷首。
“弟子以為人們已習慣用過往的經驗來判斷未來即將發生的事,可禮以為現在秦一統天下,列國諸侯的治理經驗已不足用了。”
“公子年少,也不能直說過往的經驗無用。”
禮道:“老師,禮以為治國就像是修渠治水,從來沒有一勞永逸之法,一個國家的建設,就是將欠缺之處修補,要發現國家的不足之處,并且承認過往錯誤并且改正或彌補,要取信于民,必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否則國失信于民,民亦不會信國家的官吏。”
叔孫通頷首道:“公子所言甚是。”
禮坐在一旁,望著夜空,眼神中又有了光彩。
等到小公子去休息了,叔孫通還坐在屋外,懷中抱著一只小狗,這條小狗似乎覺得冷,正在往叔孫通的懷中鉆。
又是一陣寒冷的夜風吹過,叔孫通安撫著懷中的小狗,還在思量著。
直到有馬蹄聲傳來,戰馬到了近前,下馬的正是章邯。
原本縮在叔孫通懷中的小狗也來了精神,抬首正在看著來人。
章邯望著四下,又道:“公子呢?”
叔孫通回道:“休息了。”
言罷,叔孫通將原本準備好的面條放入鍋中煮著,又道:“知道你在咸陽當值,要到深夜才回來,老朽年紀大了吃不完這么多面,留著一些給你吃。”
章邯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又接過叔孫通遞來的一碗熱水。
熱水入口還能感覺到熱水流過自己的腸胃,至少不覺得這么冷了,章邯又道:“過些天,天就暖了。”
叔孫通將煮好的面撈出來,又拿出筷子端給章邯。
章邯大口吃著面,又往口中添了幾口蘿卜。
見人吃著,叔孫通再一次抱起小狗,又坐了下來,這一次坐得距離章邯遠一些。
因章邯這人吃東西還是老樣子,食物入口時,湯水橫飛,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這樣,從河西走廊回來也沒有改過。
“今天小公子與老朽說了一件事。”
章邯咽下口中的面,疑惑道:“公子說什么了?”
“以前公子一直在尋找治國之法,但公子說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一勞永逸之法,一勞永逸的治國之法是不存在的,唯有面對治國之困難,年年修補年年改正。”
章邯道:“很多年前,皇帝也說過這種話,但不是說治國,而是說修渠。”
叔孫通道:“小公子亦聰慧,好學且謙遜,他是太信任老朽,換作別人……他不會將想法告知他人,而是留在心底。”
章邯已吃完了一碗面,將碗筷放在一旁,見還有一些茶葉蛋,也拿起一顆,雖說已放涼了,但吃著一樣很香。
叔孫通道:“其實小公子說的不盡然對,人與人之間,誰也不會成為誰所設想的樣子,這天下所有官吏都不會成為小公子所設想的那樣,人……不是一塵不變的,所以呀……少不了爭斗,少不了叛亂。”
老夫子又說了一句很悲觀的話。
“這話要是被小公子聽到,小公子會不高興的,畢竟是這孩子追尋這么久才找到的答案,老朽依舊只說給你聽了。”
章邯板著臉沒有多言。
叔孫通拿給章邯一個小陶壺,又道:“知道這是什么嗎?”
章邯困惑道:“這什么?”
“這是醬油。”
言至此處,見章邯還是一臉的不解,叔孫通又道:“前些天宮里有人送來了一道菜,那道菜叫做紅燒肉,他們說其秘方就是這個醬油,老朽吃不完這東西,太咸了。”
章邯打開小壺嘗了一口,道:“是有些咸。”
叔孫通接著道:“你可知,此物有何用處?”
章邯道:“喝的?”
叔孫通搖頭道:“有了此物可用來烹煮食物,這些年渭北的豆子接連豐收,關中的糧倉堆滿了豆子,這些豆子就是用來釀造醬油的,只要有人釀造醬油就有作坊。”
章邯蹙眉道:“河西走廊也該多種一些豆子。”
“河西走廊能種多少豆子?”
“很多,河西走廊夏季能種豆子,在秋季之前就能收,那里的白晝比關中更久。”
叔孫通平日里不喜章邯的禮數,但對章邯的見解還是肯定的,這個將軍什么都會,除了禮數差了一些。
叔孫通暗示得很明顯了,章邯道:“我可以幫著建設釀造醬油的作坊。”
說了這么久,終于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話,叔孫通舒坦地長出了一口氣。
翌日,章邯早早就睡醒了,今天沒有去咸陽當值,正值他輪休,就留在了縣里幫著一起建設作坊。
當初在西北戍邊多年,如今又在咸陽任職,回來之后章邯在縣里的聲望依舊很大。
章邯大將軍振臂一呼,縣里的人們就紛紛聚集了起來。
稂不喜穿太學府的黑袍衣裳,而是穿著打著補丁的粗布衣裳,他看著人們建設作坊的場景,面帶笑意,又對身邊的夫子隹,道:“不去太學府,我也不懂你們太學府的那些事。”
夫子隹道:“我能教你。”
稂咀嚼著肉干道:“這肉干好吃。”
“北方送來的肉干,多到邊軍能當糧食吃。”
稂之所以覺得好吃,是因當初在長城與匈奴人打仗時,就常吃這種肉干。
夫子隹不耐道:“你究竟去不去太學府?”
“不去。”
稂回答的十分果斷,“這么好的衣裳我就不穿了,我習慣了這身破衣裳。”
夫子隹如今須發整齊,一身黑袍,整個人十分精神。
而稂,長發有些亂,身上的衣裳像是穿了很多年沒有換了。
夫子隹道:“你錯過這個機會,以后可不會再有了。”
稂慵懶地躺著道:“我習慣了平時松散的生活。”
“我給你安排一個書舍,你以后接著教書。”
“多謝。”稂依舊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面帶笑意。
有孩子跑來道:“夫子,大將軍說等作坊上了梁,就給我們做羊肉包子吃。”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