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鎖情扣 361 永世不得放出
皇后娘娘薨了,所有人都以為,痛失摯愛的皇帝陛下會勃然大怒,會血洗太醫院,會悲痛欲絕,會崩潰瘋狂……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趙樽出奇的安靜,他站在那里,背對著眾人,面向書案,一只手緊緊按在攤開的錦帕和那張決定命運的紙條上。
他的肩膀幾不可查地晃動了一下,仿佛瞬間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
殿內求饒聲、悲泣聲、嬰兒啼哭聲混雜一片,如同一個沸水翻騰的鼎。可他像是置身于另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
過了許久,許久……
在一片混亂與絕望的喧囂聲中,趙樽極其緩慢地轉過了身。
他的臉上,沒有預料中的雷霆震怒,沒有撕心裂肺的悲痛,甚至……沒有任何明顯的表情。
那是一種極致的平靜,平靜得近乎于詭異,仿佛所有的情緒都在剛才看那一眼紙條的瞬間被徹底抹去,只剩下一片荒蕪的死寂。
他目光空洞地掃過跪了一地、抖如篩糠的御醫們,掠過悲痛欲絕的母后和妹妹,最后,落在了鳳床上那抹安靜沉睡的身影上。
他的嘴唇動了動,發出了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像是疲憊到了極點。
然后,他抬了抬手,動作有些僵硬,聲音沙啞卻異常平靜地開口,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喧鬧。
“都出去吧!”
眾人一愣,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趙樽重復了一遍,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儀:“所有人……都出去。”
御醫們如蒙大赦,又難以置信,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后,連滾帶爬、爭先恐后地退出了寢殿,生怕晚了一步,痛失摯愛的陛下就會改變主意。
太后淚眼婆娑地看著兒子,擔憂地喚道:“樽兒……你別太傷心……保重龍體要緊啊……”她看著兒子那副失魂落魄、仿佛靈魂都已隨皇后而去的模樣,心如同刀絞。
趙靈兒也哽咽道:“哥……”
趙樽沒有看她們,目光依舊牢牢鎖在韓蕾身上,只是再次揮了揮手,語氣帶著一種近乎懇求的疲憊:“母后,靈兒……你們也出去吧。讓朕……單獨陪陪她。”
太后看著他緊握在手中的錦帕,看著他蒼白如紙的臉色,最終只是重重地嘆了口氣,抹著眼淚,在趙靈兒的攙扶下,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內室,并讓人輕輕帶上了殿門。
沉重的殿門隔絕了外界的一切聲音。
偌大的寢殿內,瞬間只剩下趙樽,和床上仿佛只是熟睡了的韓蕾。
炭火依舊噼啪作響,映照著他孤寂挺拔卻又仿佛瞬間佝僂了幾分的背影。
他一步一步,緩慢而沉重地走到床邊,如同一個提線木偶。
他緩緩坐在床沿,伸出手,用指尖極其輕柔地描摹著韓蕾冰冷的眉眼、鼻梁、嘴唇……動作小心翼翼,帶著無盡的眷戀與絕望。
然后,他俯下身,將額頭輕輕抵在韓蕾毫無生氣的額頭上,閉上了眼睛。
一滴滾燙的液體,終于不受控制地從他緊閉的眼角滑落,滴落在韓蕾蒼白的臉頰上,留下了一道轉瞬即逝的濕痕。
趙樽緊緊握著那只錦帕,仿佛握著世間最后一縷浮萍,里面包裹著鎖情扣的殘骸和那張寫著“緣盡則散”的紙條,硌得他掌心發痛,卻遠不及心口那萬分之一。
“緣盡……則散?”他低聲呢喃,如同夢囈,聲音里帶著一種深入骨髓的痛楚與……一絲不肯認命的執拗,“丫頭……我不信……我不信我們的緣分就這么盡了……”
“你答應過要陪我一輩子的……一輩子那么長,你怎么能……先走?”
一滴清淚落在韓蕾的額頭上,趙樽用手指輕輕抹去,吸了吸鼻子:“無論你去了哪里,無論是上天入地,還是碧落黃泉……我都一定會想到辦法……把你帶回來。”
空蕩的寢殿里,只剩下帝王低沉而執著的誓言,在溫暖的空氣中緩緩回蕩,纏繞著那仿佛已然逝去的芳魂,久久不散。
他不信。
這簡單的兩個字,如同在死寂的荒原上點燃的微弱星火,支撐著他幾乎要隨之碎裂的魂魄。
他不信韓蕾就這樣走了,因為這里有他,還有孩子。
他更不信那輕飄飄的一張紙條,就能判定他們之間情分的終結。
韓蕾是特別的,來自一個他無法理解的世界,韓蕾的出現本就是奇跡,她的離去,又怎會如此簡單?
這“緣盡則散”,是天道,還是某種他尚未參透的規則?
若是“鎖情扣”這神秘的物件能決定韓蕾的去留,甚至在她遇刺時好巧不巧的替她擋下那一箭,那它是否也蘊藏著將她留下的最后一線生機?哪怕只是碎片,是否還殘留著某種力量?
趙樽猛地睜開眼,眼底那片死寂的荒蕪被一種近乎偏執的光芒所取代。
他小心翼翼地攤開錦帕,那些細碎的玉石斷口在太陽能燈光下泛著冰冷而脆弱的光澤。
他凝視片刻,然后極其鄭重地將錦帕重新收攏,動作輕柔得像是在觸碰一個易碎的夢,他將錦帕放在了韓蕾冰涼而平靜的胸口上。
那里,曾經是他依偎聆聽心跳的地方,如今卻只剩下一片令人恐慌的沉寂。
“丫頭……”他俯下身,雙手撐在韓蕾身側,將她籠罩在自己的陰影里,聲音低沉,帶著前所未有的懇切與呼喚,“丫頭,回來……聽到了嗎?我不準你走。”
“鎖情扣在這里,我們的信物在這里……它碎了,但你得回來。我們說過,要一生一世一雙人,你怎能食言?”
他一遍遍地呼喚著“丫頭”,這個獨屬于他的親密稱謂,此刻卻像石沉大海,激不起半點漣漪。
他緊緊盯著韓蕾的臉龐,期盼著那長長的睫毛能顫動一下,期盼那失去血色的唇能微微翕動,哪怕只是指尖一絲微弱的蜷縮。
沒有!
什么都沒有!
韓蕾依舊安靜地躺著,面容恬淡,仿佛只是沉浸在一個不愿醒來的夢境里,隔絕了外界所有的聲音與期盼。
她胸口的錦帕靜靜地躺著,那些碎片并未如他所期盼的那樣發出奇異的光華,或是重新聚合。此時的它們只是死物,冰冷地提醒著他現實的殘酷。
殿內靜得可怕,時間在無聲的呼喚與絕望的等待中一點點流逝。
炭盆里的火苗偶爾噼啪一聲,炸開幾點火星,映照著他由期盼逐漸轉為更深沉痛楚的臉。
那點因不信而燃起的星火,在絕對的無回應面前,似乎也開始搖曳,即將被無盡的黑暗吞噬。
就在他幾乎要被這死寂徹底淹沒時,一陣極其輕微,卻又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的敲門聲響起。
“嗑!嗑!嗑!”
“陛下。”是太監總管李忠心的聲音,帶著十二萬分的小心翼翼,隔著厚重的殿門傳來,“華天佑華大人,還有紡織廠的李嫂,在宮外求見……說是,特來向陛下請罪。”
請罪?
這兩個字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趙樽沉浸其中的幻夢。
他渙散的目光慢慢聚焦,從韓蕾臉上移開,投向那扇緊閉的殿門。
請罪……是為了紡織廠的刺殺。
是了,外面還有事情需要他了結,還有害了韓蕾的人,需要他去清理。
他的丫頭躺在這里,那些造成這一切的人,豈能安然度日?
趙樽緩緩直起身。
就在起身的瞬間,他臉上所有外露的情緒,無論是悲痛、執拗還是呼喚時的急切,都如同潮水般褪去,被一種極致的平靜所覆蓋。
這平靜比之前的死寂更令人心驚,仿佛暴風雨過后凝固的海面,底下蘊藏著足以吞噬一切的暗流。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床榻上的人兒,眼神復雜難辨,有眷戀,有不舍,更有一種下定某種決心的冰冷。
趙樽走到門口,并未立刻開門,而是用那低沉卻異常平穩的聲調,對著門外的李忠心吩咐,聲音不大,卻帶著絕對權威:“傳朕旨意,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皇后的鳳榻,更不得移動皇后鳳體分毫。違令者,斬。”
“奴才遵旨。”李忠心連忙應下,聲音帶著顫音。
趙樽這才伸手,緩緩拉開了沉重的殿門。外面等候的宮人御醫們跪倒一片,頭埋得極低,不敢直視天顏。
他沒有看任何人,只揮手說了句:“你們都散了吧!”便邁步走了出去,反手輕輕將門帶上,仿佛怕驚擾了里面沉睡的人。
御醫們這才徹徹底底的松了口氣,跪伏著磕頭行禮后,趕緊提著藥箱快速退去,那動作一氣呵成,腳步急促。他們生怕再多待一會兒,陛下就會改變主意似的。
趙樽依然沒看他們,而是抬頭看向天空中飄落的雪花,感覺心似乎被剜去了一塊,空蕩蕩的,痛得讓他幾乎直不起腰。
恍惚間,他腦子里不自然的浮現出在北關山坳里韓蕾救下他時的場景。他突然顫了一下,才猛然想起兩年前的今日,剛好是他與韓蕾相識的日子。
剛好兩年!
難道,他用鎖情扣與韓蕾加持的緣分就只有短短兩年?
兩年,這算哪門子的緣分?
不,他不信!
想到此,他仿佛覺得自己又有了期盼的目標。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直起腰大步走向前殿,背影挺拔如松。若非那過分蒼白的臉色和眼底深處尚未完全散去的猩紅,幾乎讓人以為,剛才那痛失摯愛、幾近崩潰的一幕從未發生。
御書房內,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華天佑和李嫂跪在冰涼的金磚地上,內心充滿了惶恐與自責。
他們只知道皇后娘娘在紡織廠遇刺,陛下震怒,卻還不知道就在方才,未央宮已然發生了天塌地陷的變故。
“陛下,”華天佑以頭觸地,聲音沉痛,“臣有負圣恩,管理不善,竟讓刺客混入廠中,驚擾鳳駕,罪該萬死!請陛下降罪!”
李嫂也伏在地上,哽咽道:“民婦有罪,是民婦核查不嚴,才讓那包藏禍心的賊子混了進來,害得娘娘受驚……民婦萬死難辭其咎!”
他們以為,等待他們的將是帝王滔天的怒火,甚至,可能是立刻拖出去斬立決的結局。
然而,御案后的趙樽,只是半垂著眼眸,目光落在虛空中的某一點,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拇指上的玉扳指。
聽了他們的請罪,他臉上沒有任何波瀾,甚至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那模樣平靜得令人心生惶恐。
趙樽知道他們倆不是有意要害韓蕾,如果要害,在蒼州的時候,他們有足夠多的機會。況且,若韓蕾的離去,是應了鎖情扣里面那張紙條上的天機。那即便不是在紡織廠遇刺,鎖情扣也會有其他的方式讓韓蕾離去。
過了好一會兒,就在華天佑和李嫂的心幾乎要沉到谷底時,趙樽才緩緩開口,聲音平直得沒有一絲起伏:“你們都起來吧!這不怪你們。”
兩人皆是一愣,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華天佑抬起頭,急切道:“陛下,此事皆因臣等疏忽所致,若非我們大意,未能嚴查每一個女工的來歷身份,絕不會讓刺客有可乘之機!臣等罪有應得,請陛下……”
“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趙樽打斷了他,聲音依舊平淡,卻帶著一種仿佛看透一切的漠然,還有一種深不見底的疲憊。
華天佑不解,怎么會沒有意義?若是他們更仔細些,悲劇或許就能避免。
他張了張嘴,還想再請罪:“陛下,若是臣等……”
趙樽木然地搖了搖頭,抬起眼眸,那空洞的目光終于落在了他們身上,一字一句,清晰無比地說道:“皇后,已經薨逝了。”
這一言,如同一道驚雷在二人頭頂炸響!
華天佑和李嫂瞬間僵在原地,臉色“唰”地一下變得慘白。
薨……逝了?
那個笑容甜美,帶著他們改良織機,開辦工廠,一心為百姓謀生計的皇后娘娘……就這么……沒了?而陛下竟然說,這不怪他們?
巨大的震驚和隨之而來的滅頂般的愧疚感,如同海嘯般將他們倆淹沒。
華天佑身體晃了晃,幾乎癱軟在地,李嫂更是直接癱跪下去,泣不成聲。
“臣……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華天佑重重磕頭,額角瞬間一片青紫,“是臣害死了皇后娘娘!臣萬死難贖其罪!”
李嫂也哭道:“民婦有罪!民婦對不起娘娘的信任啊!”
“紡織廠那邊,”趙樽似乎沒有看到他們的崩潰,依舊用那種平靜到詭異的語氣陳述著:“禁軍已經接管,正在嚴查每個人的身份背景,是么?”
“是!”華天佑流著淚重重點頭,“我們入宮時,禁軍已經在嚴查。”
李嫂淚眼朦朧,聞言猛地想起一事,急忙回道:“陛……陛下,民婦想起來了,和那個行刺的瘸子女工一起來的,還有一個人!名字叫趙巧兒!她們一個腿有殘疾,一個……一個手有些不便,當時是一起被招進來的!”
“趙巧兒?”
御座之上,趙樽半垂的眸子驟然抬起,那里面不再是空洞的死寂,而是瞬間凝結成實質的冰寒與殺意!仿佛沉睡的兇獸終于睜開了猩紅的雙眼。
長樂郡主!趙巧兒!
她們都與他的丫頭有過節,現在她們倆竟然走到了一起。
看來,當初只是讓林遠山休棄趙巧兒,將長樂郡主綁上山關了兩個月,對她們小懲大誡,還是太仁慈了!她們倆并未吸取教訓。
他的寬容,竟成了她們變本加厲、膽敢勾結起來混入紡織廠,伺機行刺的底氣!
好!很好!
一股暴戾的毀滅欲在他胸腔中瘋狂涌動,急需一個宣泄的出口。
此刻,這些造成悲劇的直接推手,正好撞在了他的刀口上。
他沒有絲毫猶豫,甚至沒有提高聲調,只是用一種冰冷徹骨的聲音喚道:“麻子。”
侍衛統領麻子應聲而入,單膝跪地:“陛下!”
“立刻帶人去紡織廠,將手有殘疾的趙巧兒抓起來。”趙樽的聲音沒有任何情緒起伏,卻帶著令人膽寒的決絕,“然后,順藤摸瓜,將所有與長樂郡主、趙巧兒有關聯之人,無論親疏遠近,一律下獄。”
他不知道趙巧兒在這次刺殺中充當了什么角色,但他顧不得那么多了。
他頓了頓,補充了最后一句,如同最終審判:“所有人等,無需審問,沒有朕的命令,永世不得放出天牢。”
永世不得放出!
這比直接問斬更令人絕望,意味著他們將在那暗無天日的地牢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直至腐爛成泥!
既然他們不學好,那就到天牢里去學習做人吧!
麻子心頭一凜,感受到陛下話語中那幾乎凝成實質的殺意與酷寒,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抱拳:“末將領命!”
他隨即起身,快步離去,甲胄摩擦聲在寂靜的御書房內顯得格外刺耳。
趙樽的目光再次落回癱跪在地的華天佑和李嫂身上。那冰冷的殺意稍稍收斂,但依舊沒有什么溫度。
“你們都回去吧。”他淡淡道,“紡織廠……不能亂,那是皇后的心血。你們該做什么,還做什么,替朕……替皇后,把它看好,辦好。”
華天佑和李嫂此刻已是心亂如麻,悲痛與愧疚交織,聽到陛下不僅沒有降罪,反而還將如此重要的產業繼續交給他們,更是五味雜陳。
他們只能哽咽著叩頭:“臣(民婦)……遵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和娘娘所望。”
兩人掙扎著起身,步履蹣跚地準備退下。巨大的悲傷和負罪感讓他們幾乎直不起腰。
就在他們即將退出御書房時,趙樽忽然再次開口:“天佑。”
華天佑腳步一頓,連忙轉身:“陛下還有何吩咐?”
趙樽走過去,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詞,然后才道:“你們在京城待的時間長,人脈廣,替朕招募一些……善于修補玉器的能工巧匠。要手藝最好的,無論需要什么代價。”
修補玉器?
華天佑愣了一下,心中疑惑頓生。
陛下此刻不是應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嗎?為何突然要尋修補玉器的匠人?是修補什么重要的物件?
他下意識地聯想到了什么,卻又不敢深想。
但無論出于何種原因,此刻陛下有任何吩咐,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執行,這或許是他唯一能稍微減輕內心愧疚的方式。
他立刻躬身,鄭重應道:“臣遵旨!臣回去后立刻就去辦,定為陛下尋來天下最好的玉器修補匠人!”
趙樽幾不可查地點了點頭,沒再說話,只是疲憊地揮了揮手。
華天佑和李嫂這才躬身退出了御書房,直到走出殿外,被凌冽的寒風一吹,才恍然發覺自己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濕。
他們回頭望了一眼那燈火通明卻死寂沉沉的宮殿,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盡的悲涼與沉重。
陛下那異乎尋常的平靜,比任何暴怒都更讓他們感到不安。那平靜之下,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驚濤駭浪?
而招募玉匠——
華天佑心中那個模糊的猜測逐漸清晰,卻又覺得無比荒誕,甚至……還帶著一絲令人心悸的瘋狂。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