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秦時記事 86.熒惑守心
這是秦時第一次參加這等重要的政治場合。
但不得不說,比她想象得要好。
秦王姬衡已經習慣桌椅,因而高坐在高階之上。
三公九卿處還未完全推廣開來,大家仍是席地跪坐,秦時也是如此。
同樣平等的姿態,讓她緊張的心也稍微放松了些。
畢竟在此時,三跪九叩乃是大禮,除非叩拜天地君親師,亦或情急之下求饒告命,再來是狂熱為君主表忠心
否則,一般是不會做出這種毫無防備、將全身心獻給對方的禮節的。
且因大家原本的姿態就是跪坐,只需上半身行禮即可,并沒有后世那種全身心跪拜的卑微感覺,秦時融入的就更加自然了。
她靜靜觀察著眼前這一切,仿佛將己身融入了時空洪流。
如今眾卿論政,不管官職高低,都處于同一個視線平面上。
而她卻仿佛看到了千百年后唐宋君臣的平等對坐,在此時,若無端行跪拜,乃稱無禮。
又看到元朝入侵,人分四等,漢族只能卑微跪地奏事。
再至明清,手持破碗打天下的赫赫大明,卻漸漸興起了嚴謹且階層分明的君臣奏對跪拜禮。
待到清朝,草原族群的奴隸制統治思想,更將階層催生,以至于三跪九叩形成常禮
但在如今,御史大夫王雪元對秦時拱起手來,身子微頓若面對秦國王后,他此時應該行稽首禮。
即,維持如今跪坐的姿勢,左手壓右手,拱手于地,而后頭輕輕觸地,停頓良久。
但大王還未令他公開此事,因而他的動作一頓,頭仍舊輕輕觸地,卻觸之即起,是為頓首禮。
此禮常用于地位相等者,以示敬意。
如今做出來,大家并未覺得異常,反而紛紛也想給這位貴人行禮。
畢竟若非她在,他們此刻就要狼狽膝行至殿前,而后當真行跪拜大禮祈求活命了。
“這位便是蘭池貴人秦卿了吧臣,御史大夫王雪元,有禮。”
秦時一愣上次王子虔與公主文草草行禮并不規范,因此她也沒怎么還禮。而如今對方如此客氣
好吧,雖然如今她還不是秦國王后,但自己初來乍到,還給周巨和宰相王復的,都只是最簡單的空首禮。
如今便也同樣拱手于胸前,頭輕輕低下,觸手即可。
這樣的還禮,除地位尊上的貴族外,向來是大王對臣下的回禮。
王雪元高高興興翹起唇角既如此回禮,想必這位貴人很是懂禮知禮。
這就好只要守規矩,問題多半不大。
宰相王復不明所以,還當是秦時仍舊不通禮節。
又看看莫名其妙高興的王雪元,心道莫不是因大王怒氣消散,樂昏了頭了吧
姬衡身處高階之上,輕易便能將下方動作收入眼底。
他再一次感嘆著桌椅的妙處,而后又看了看秦時,心道
雖看來看去,她似乎只會這一個禮。
但既身為寡人親自所選的大秦王后,如此回禮,倒也恰到好處,因而便收回視線。
只目光在奏書上略微一凝,便又靜靜將其放回桌上“太史令何在”
太史令本不該在的。
他被秦王降罪,原本難逃一死,但秦時三言兩語,周巨便在之前又令人追回旨意。
但如今,他恨不能自已仍被降罪。
因為在東郡奏書上呈之前,他也同樣上呈了一封奏書。
之前秦王大怒,還未來得及看完。
而如今怒火剛熄,又恰恰好看到了自己這冊
他閉了閉眼,此刻狠狠稽首大禮,頭觸于地,久久不抬
“臣,太史令袁忻,在。”
秦時頓時看了過去。
她之前所思的天文歷法,還需倚仗這位太史令呢。
然而對方渾身瑟瑟,可感受著秦王如刀割芒刺一般的視線,此刻卻仍是不得不說
“大王,臣夜觀天象,昨夜曾見熒惑守心,大兇之兆”
此話一說,章臺宮內頓時一片抽氣聲。
秦時也心頭咯噔。
所謂熒惑守心,熒惑乃是火星。
守心的心,則是心宿二,東方蒼龍七宿之一。
守,則代表著火星的接近與駐留。
火星與心宿二乃是天上最紅的兩顆星體,熒惑守心便是指火星因天象運轉,停留在星宿二的位置,久久不動,以致能被人親眼觀測。
旁邊還有星宿一和星宿三。
但不巧的是,在古代天文歷法中,星宿一代表太子,星宿三代表庶子。
而星宿二,正正好代表人王。
熒惑入心宿二,則代表人王命途遭受威脅。
在后世科學研究中,這只不過是一種每隔十幾年便要發生的自然天象。但在如今,它卻有著絕對的權威和預見性。
秦時瞬間攥緊了拳頭。
她不知道秦國之前關于熒惑守心的記載是發生了何等大事,但在如今這個年代,她沒辦法說服別人。
沒錯,以姬衡的驕傲與自負,這等大事會讓他憤怒,但卻不至讓他亂了陣腳。
但真正會亂的,反而是天下臣民。
而她,無法三言兩語去說服這件事。
而縱觀整條歷史線,始皇駕崩,漢成帝暴斃,王莽篡位,董卓之亂,安史之亂,西夏入侵等等大事,都恰巧對應了這一星象。
更糟糕的是,秦王死而地分的隕星刻字事件,如今才剛剛傳來呢
章臺宮一片死寂。
太史令頭觸于地,將地磚都浸得微微溫熱,卻仍是不敢抬頭。
高階之上,姬衡也神色未明。
“熒惑守心”
他喃喃著,不知為何,想起自己躺在馬車之中,因高熱而神倦體乏、不得出聲的狼狽景象。
那時,他腦海中除了拼命想要掙扎求生的苦痛,還有著對大秦未來托付于誰的困苦與艱辛
究竟何人能承擔起他的大秦他的天下一統
答案是沒有人。
他需要一位守成之君,但對方卻也要有格外廣袤的心胸與銳意進取的勇氣。
但高熱燒掉了他的一切思緒,渾身仿佛置身火海,紅彤彤一片。
“熒惑守心啊。”
他又喃喃低嘆一聲,而后突然轉頭,看著秦時
“如此人王命途斷絕的大兇之兆,秦卿可有惶恐”
關于禮節,周禮有詳細區分。當時人們都是跪坐,因此這份禮節的尊卑階層展現的并沒有那么明顯。
具體的都在文章中說出來了,就不再詳細解釋了。
關于熒惑守心的天象,這個也確實有記載,始皇帝駕崩時有此天象。
關于東方蒼龍七宿,其實有非常精彩的背景,但這里跟正文無關,就不細細講解了。推薦大家去看馮時老師古代天文歷法的公開課或者書籍,里面有詳細講易經與天文歷法,很有趣。
在始皇帝三十六年,一年內發生了隕星刻字,熒惑守心,祖龍沉璧等大事始皇帝被逼急了,砍的人頭滾滾真是可以想象
查這份資料的時候,不知怎么生出一股宿命感。
我給姬衡設置年齡的時候,并沒有加入這些事件。但第一反應就是他應該36歲。而熒惑守心,是始皇帝三十六年。歷史上,他在次年駕崩,49歲。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