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秦時記事 66.滄海巫山
第67章
姬衡并未因周巨的勸解與奉承開懷。
他只是悵然一嘆:
“命途不測,生死問天。寡人欲求長生,然至今都未曾如愿——秦卿若不至,西巡途中,寡人要令誰為太子?”
這也著實難住了周巨。
立誰?
天下初定,公主們若無壯年兒子,以示體態康健與大勢所成,定然無有機會。
王子虔呢?
沖動魯莽,頭腦空空。
若他為君,要么大秦被王復等三公九卿架于手中,要么相國忠心耿耿,攔不住他犯蠢,東征西拓。
至于王子乘虎……
孱弱的七歲國君,日常一場風寒都會要他小命。甚至不必等野心勃勃的楚夫人試圖復國,四處藏匿的六國余孽,就能趁此機會揭竿而起。
若中間再有一二場煩心事,他怕便要精神耗盡,虛弱而死了。
若非秦卿突然出現……
周巨想想大王西巡途中駕崩的后果,此刻渾身不禁一個戰栗。
——當山陵崩塌,野心家們一擁而上,便想趁機占據更多的地方。而碎石黃土下的千萬人命,又哪里比得過到手的權利與心中的野望?
作為相國,王復尚且還能有命在。
但他作為日常隨侍之人,必死無疑。
但他面色如常,轉瞬又笑了起來:“因而臣方說,秦卿乃是大王天命所歸!”
他看著長眉斂目英武俊朗的姬衡,突然心中一動,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膽想法浮現。
姬衡倒沒在意周巨所思所想,此刻手指輕叩桌面:
“我之二子天賦不佳,倘若大秦再無后繼之君,恐這好不容易一統的平定天下,便岌岌可危了。”
他想起午后丞相王復所說的那些話——大秦沒有后繼之君,擔憂的不僅是他這位君主,還有底下的三公九卿。
那些隱憂,是彌漫在整個朝堂的。
避不開,也暫時無法可解。
因而他吩咐道:“令少府遴選美人——身體康健,讀書識字,不是蠢鈍之人便好。”
想想后宮諸人,他又補充道:“心有野望,寡人亦可允許。只消她有足夠的本事。”
周巨點頭應諾,對秦王的選擇心知肚明。
曾幾何時,后宮的楚夫人乃是下一任王后的熱門人選。
論出身,她乃楚國貴族之后。
大王還親政時便已入宮伴駕,且與當時的先王后同出故國。
論聰明才智,姬衡只是不在意,并不是看不出來。楚夫人心有野望,也頗有城府。
但后來么……
伴隨著大王踏平六國,這一切便都不一樣了。
既然已經踏平六國,那六國貴族之后便絕不能立為王后——
大王親受過的苦,那些被楚王后狠狠轄制的少年歲月,他絕不會給后繼之君留下這樣大的隱憂。
再來便是楚夫人哪怕已育有一子,但仍舊以瘦為美。
秦國尚武之風濃郁,宮中舞者無不以健碩為美。
如此身體康健,誕與后代也同樣如此。
楚夫人雖身體不差,跳起舞來能連續一二時辰,屬實體力驚人,但她卻仍舊盡力保持體態。
一旦她為王后,便如楚王好細腰一般。
上行下效,屆時恐怕咸陽城中女子也都要漸漸以瘦為美了。
而許多女子并不能有這樣的運動,若想再瘦一些,便只能忍饑挨餓。
在楚王后的手下,姬衡是餓過的。
肚腹里像燒了一把火,狠狠灼燒著身軀,連坐在那里都覺得痛苦而焦躁,仿佛有一張巨口在身體內部。
此時腦中再思索不出什么家國大事,便唯有煎熬忍耐。
最后的最后,便是最致命的一處。
她所生王子乘虎,先天體弱。
如此這般細數起來,整個宮中除了秦國女子之外,再無一名六國貴族之后能夠德尚王后之位。
如今大王既然需要繼承人,遴選美人也是應當。
只是……
周巨心頭思索著,此時并沒有妄言。
這短暫的君臣對話,除了角落里永遠不起眼的御史外,無人得知。
但隨后三公九卿前來論政,這些紛雜的念頭便又被擱置下去。
直到夜幕低垂,黃門來報:
“秦卿求見。”
周巨特意在廊下迎接。
他時常這樣客氣,秦時也并未在意。
只是見周巨仍在打量著她,不由略有些忐忑:“大王今日可開懷?”
要是不高興,她就先不去觸霉頭了。
而周巨仔細看著她。
長廊外篝火熊熊,映照著秦時光潔勻凈的臉頰上全無一絲瑕疵。
她甚少敷粉,昨日那樣費心裝扮,顯然也是為向大王以表謝意。
如今沒了那些折騰,又是暑熱天氣,越發能夠看到臉上紅暈的血氣。
且說話中氣飽滿,清亮透聲,身體亦是十分康健。
至于說讀書識字……
只看她如今住在蘭池便知,當真無一處缺點!
倒也不是沒有缺點。
她畢竟非老秦人,身份未明……
但秦時已然頓住腳步,而后摸了摸臉:
“周府令何故這樣看我?”
她倒沒覺得是自己的美貌驚人,因為宮中不管是楚夫人還是鄭夫人,同樣都有不俗的容貌,甚至氣質更是尤為突出。
莫非她現在這么好的年輕肌膚,都還需要昨天那樣的粉底液,才能顯出差距嗎?
周巨卻笑了起來,而后問道:“秦卿愛美人,大王之前所賞十名玉人卻還未曾享用,莫非是選的不好嗎?”
這怎么能說是選的不好呢?
少府甚至格外用心,額外選了特長。
但她如今還沒有能立身的事業,總不能吃獻藥的老本,然后以此去肆意揮霍秦王的愛重吧?
但這話可以心知肚明,卻不好說出來。
因而便也微笑起來,神色十分誠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我曾聽聞有人念這樣一首詩,其中諸般意向暫不深解,但表面話意卻是講得很好。”
“見過了滄海巫山,別處的水云都黯然失色。”
“同樣,有大王這樣的英雄人物,少府選送的玉人便如皓月下的螢火,實在黯淡到教我都要看不見啦。”
她一番拳拳心意可表,自認自己的奉承話說的尤其絲滑。
倘若再傳入秦王耳中,這種第三方敘述的真誠與夸贊,該是多么悅耳動聽啊!
仍在堅持!
我是個正經人!
旦旦而伐:出自《孟子·告子上指天天砍伐,后用來比喻持續不斷地損害或消耗。
造句:過度的加班熬夜,對身體如同旦旦而伐,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曾經滄海…不是云:出自唐,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