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清話事人  >>  目錄 >> 617 三大條約落地——新世界,新秩序

617 三大條約落地——新世界,新秩序

作者:憂郁笑笑生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話事人 617 三大條約落地——新世界,新秩序

話音未落,4名便衣從街巷里鉆出來了。

一聲槍響,小偷撲街。

一名便衣從溫熱的尸體上摸出錢包,小跑過來,雙手奉上。

“伯爵閣下,讓您受驚了。”

“嗯。”

賈笑真矜持的點點頭,拿回失物離開現場。

來自于憲兵部隊的便衣們目送賈伯爵離開,然后低聲議論:

“真倒楣,希望不會被上面怪罪。巴黎真的是越來越糟糕了”

“爵爺,看來他們一直在暗中跟蹤我們。”

賈笑真笑著解釋道:

“這叫暗中保護。國際慣例,可以理解。”

“我們回去吧。”

隨員攔停一輛馬車。

馬車駛上香榭麗舍大街時,一路都很從容的賈笑真突然失態。

他瞪大眼睛,望著路邊。

怡紅院??

隨員也同樣詫異。

“爵爺?”

“停車。”

馬車停在怡紅院前。

賈笑真看到了他這輩子都難以忘懷的一幕。

懸掛著一排紅燈籠的屋檐下,穿極簡肚兜的大洋馬趴在露臺上,揮舞手絹,怪聲怪氣地用漢語吆喝著:

“大爺,來玩啊。”

視線下移,見那墻壁掛滿毛筆楷書作品!

內容有:

上善若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楷書棱角全無,竟是寫出了字母的圓潤,一看就是正經外國進士寫的。

最搞笑的是,門口還站著一個穿清裝的侏儒龜公,前后跑動,十分殷勤。

賈笑真深吸一口氣,指著門口的法語牌子

“上面寫的什么?”

隨員低聲翻譯:

“巴黎第一家全中式青樓,來源于東方秦淮河。進門體驗請遵守本院規矩,時刻牢記紳士風度。”

“旁邊那塊呢?”

“友情提示:窮人和撒克遜人勿入。”

正說著,鞭炮噼里啪啦。

一頂敞篷轎子被人抬著出了怡紅院。

一個紅光滿面的胖子坐在轎子上,匈前掛紅花,頭戴中式狀元帽,一路喜氣洋洋,還不斷向圍觀群眾拱手示意。

轎子前面還有4名開道洋女。

香榭麗舍大街的路人紛紛投來驚羨的目光。

賈笑真目光呆滯。

探花郎游街?

隨員下去打聽了一番,又溜回來。

“爵爺,坐在轎子上的這家伙連通怡紅院3關考驗,今晚有機會登堂入室。按照他們定的規矩,先游街后做新郎。”

“他們從哪兒學的這套?”

“爵爺,這事怪不了別人。還是咱們自己人教的。”

“有嗎?”

“《艾菲爾報》上面有一期青樓文化,還有一期婚俗文化。巴黎人把他們糅雜在一起了。”

賈笑真長嘆一口氣。

“明白了,走吧。”

一路無言。

到了使館門口,隨員多給了1法郎。

車夫連忙跳下馬車,打了個千,努力把舌頭拉直,用漢語說道:

“謝謝老爺。”

賈笑真一夜未眠。

他猛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才是文化。

所謂的糟粕和精華也許只差一線。

不管怎么樣,陛下大抵是會滿意的。

從實物商品到消費文化,下一步就是文字(書籍)了。

方式是:

手帕印“字”,衣服印“字”,開設印刷廠成批量印刷中文連環畫。

意猶未盡的賈笑真又想到了一個更絕的辦法——招募吟游詩人。

吟游詩人,中世紀特殊品種。

可以理解為流浪漢或者說書人。

這些人的口才很好,相貌呈現兩極分化,四處流浪,居無定所,賣藝謀生,饑一頓飽一頓。

慢慢的

出現了一些臟兮兮的吟游詩人在各地的小酒館里講東方童話故事,在鬧市區用中文吟誦《將進酒》,在無主的坍塌墻壁上刻“以人為本”。

吟游詩人們沒理由拒絕伯爵的資助。

所謂驕傲而博學的吟游詩人早就死在黑暗的中世紀了。

如今是18世紀,純純的金錢世紀。

市民們對賣油郎娶花魁、詩人和宰相女的愛情故事、狀元郎拋棄功名娶歌姬之類的故事特別感興趣。

套路也不復雜,就兩種:“富家女愛上窮小子”、“灰姑娘被王子愛的死去活來”。

好的故事總是基于人性的。

到了這一步,對于歐洲的市民階層而言,原本虛無縹緲的東方文明已經具像了。

野性的1783年結束了。

充滿希望的1784年緩緩拉開帷幕。

這一年里,世界上發生了幾件大事。

一,花旗宣布獨立建國。

曾經打的死去活來的撒克遜、法蘭克、花旗三方在巴黎握手言和,一窮二白的花旗合眾國誕生,華盛頓就任大統領。

因為吳國的間接介入,導致獨立戰爭的烈度和時間均有變化。

歷史上

1781年約克戰役之后雙方未曾發生大型戰役,僅有偶發的小股零星戰斗,直到1783雙方簽署《巴黎和約》,喬治三世被迫承認花旗獨立。

而這個時空

高烈度戰爭一直持續到1783年初。

撒克遜人雇傭了3萬歐洲雇傭軍和2萬印第安土著作為炮灰,烈度空前,許多的白人和許多的財富在這場戰爭中化為灰燼。

對于歐洲各國來說,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隱藏贏家是吳國)

花旗人在東起大西洋,西至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100萬平方公里上成功建國,從此與撒克遜人、法蘭克人在北美大陸共存。

紐約時報評論:

獨立戰爭的結束,是下一次戰爭的開始。

二,吳國和歐洲諸國達成了《全球殖民地開放備忘錄》,也稱《蘇州條約》。

精髓是:妥協,讓步,共享。

原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內容大致包括:

各國承認并協助吳國在呂宋島北部、北美大陸西海岸、以及南亞次大陸各建立不少于2處永久殖民據點。

各國承認整個中南半島、以及扶桑、高麗、流球、蘇祿為吳國的保護國。

吳國不再獨占婆羅洲、爪哇島,承諾將不低于四分之一的未開發區域與各國共享。其余島嶼,例如蘇門答臘、蘇拉威西等等同理。

所有簽約國承諾,維持現有南洋格局不變,貫徹航行自由,貿易自由,獨立島嶼共享,維持南洋地區和平(對轄區土著、對海盜的戰爭不在其列)。

各國在馬六甲海峽以東的海軍戰艦噸位總和,不得超過吳國南洋艦隊的一半。

全球剩余空白土地奉行實行“先到先得”原則,后來者不得以武力形勢奪取(但可以貨幣購買)。

三,《倫敦條約》。

賈笑真伯爵以吳國駐歐全權使節的名義,和撒克遜、法蘭克、伊比利亞、尼德蘭、弗朗機、日耳曼各邦國、奧、瑞簽署該條約。

內容主要包含3點。

1,人員自由流動。

民眾在吳國和歐洲各國之間,擁有對等的遷徙、旅居、經商、讀書、務工、通婚、傳教權利。

2,減少關稅壁壘。

成立一個由各國資本家組成的國際貿易委員會,降低主要貿易商品的關稅,保持步調一致,減少通關程序。

3,控制順差。

吳國承諾將不低于年度貿易順差的五分之一,用于購買相應王國的商品或者投資(工業、農業、教育、慈善)。

1784,世界無戰事。

三大條約的簽署讓無數人歡欣鼓舞。

各國主流報紙極力吹噓:一個嶄新的、富裕的、文明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歐洲多個階層對吳國的好感到達巔峰。

原因很簡單,

戰爭結束了,王室就沒有理由繼續征收戰爭稅。

自由貿易,可以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更高的收入。

所有人都獲益。

究根結底

人的立場,是基于自身的。

歐洲各國王室對吳國的態度很復雜很微妙,可以概括為:4分友好、4分忌憚、2分羨慕。

未來格局看不清,但共識是——挑戰和機遇并存。

在過去的數年內,

歐洲主要王國均直接或間接卷入北美戰爭,筋疲力盡,財政窘迫,內部矛盾巨大。

當前,各國迫切需要休養生息。

所以,歐洲強國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和吳國主動翻臉。

他們需要金錢流入,安撫憤怒的市民和不滿的資本家。

三大條約是眾望所歸。

喬治三世以領頭羊自居,畢竟是撒克遜人帶領各國一起向吳國“施壓”,為大家爭取到了利益。

不過,歐洲王室打死也想不到。

并不是他們施壓成功,而是吳皇早有此意。

李郁巴不得營造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國際格局。大家攪合在一起,就很難分清彼此,很難割裂了。

李郁的腦子里裝的不是斗爭思維,而是共贏思維。當然,雖是共贏。實際上還是我大贏,你小贏。

殖民地共享、移民自由

這都不是事。

你來50萬移民,我去100萬移民。

你來500萬移民,我去1000移民。

你來5000萬移民?

游戲結束了!

歷史上有無數狂人想征服世界,他們的征服殺戮。

李郁的征服也包含“殺戮”,但不多。更多的是建立一個對我方最有利的秩序環境,讓別人臣服,而不是搞大物種滅絕。

帝國的土地年年產出茶絲瓷,源源不斷的換取別國的真金白銀。

我方資源無限。

敵方金幣有限。

我方只需維持唯一國地位,就能源源不斷的吸敵方的資源。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經營得當,帝國將維持世界中心300年。

對他國,大體分3種類型。

一,你有利用價值,但是你拒絕和我合作,我會出手揍你,揍到你服輸為止。

二,你沒有利用價值,也沒有擋路,我懶得搭理你。

三,你沒有利用價值,卻執意擋路,我就滅了你。

歐洲諸國基本屬于第一類。

可以談,可以打,可以簽合約,可以做生意。

羅剎屬于第三類。

永遠蹬鼻子上臉,打輕了不服,打重了記仇,只能將其打回16世紀的公國。

《蘇州條約》、《倫敦條約》簽署之后,吳國掀起了新一輪的出海狂潮。

移民口號喊的格外響亮。

想掙錢養家嗎?

搭上朝廷的致富海船。

到北美去,薪水5倍,2年升一級。

到南亞去,薪水4倍,2年升一級。

到呂宋去,薪水3倍,5年升一級。

出海吧,去做人上人。

一次史無前例的移民運動席卷帝國。

招募計劃針對以下人群:文官、軍官、士兵、工人、書生、小商販,不論地域不論出身。

要求很簡單:

有家室(家族龐大優先),年齡30歲以下,身強力壯。

李郁很清楚,殖民地一代忠誠,二代叛逆,三代翻臉不認人。

天高皇帝遠。

他們背后的家庭家族是一根纖細的風箏線,隔著萬水千山,對風箏保持微弱束縛。

未來,

吳國殖民地人員配置將分:流官、定居民、駐軍三類。

流官5年一換。

駐軍3年1換。

帝國要限制殖民地居民的上升通道,限制其成為行政官,而是往技術人員、農場主和貿易商的路線上發展。

論制衡,李郁是專業的。

這些手段只是尋常,不尋常的暫時藏在工具箱里。

此外,吳廷還做了幾件小事。

第一,

保護國參戰仆從軍5000余,幸存下來的2000人每人賞賜金幣50枚,銀幣50枚,軍服武器一套。

從其中挑選400人,送至士官學校昆明分校就讀,學制1年半,學漢語、學軍事。

畢業時賜予佩劍配槍,授予帝國陸軍準尉軍銜,外務部使節護送歸國,當面向各國君主推薦,要求重用。

摻沙子。

埋種子。

李郁要求外務部,密切關注這批種子的發展情況,保持聯絡

第二,

在保護國駐軍,一應開支必須由所在國支付。

歷史“被保護”的欠賬必須定期償還,拿不出現錢?沒關系。可以拿礦產、特產、牲畜、女子抵賬。

總之,

窮沒關系,但必須有個態度。

如果態度不端正,王位立馬不保。雖然兒皇帝不好聽,但想做的人數不清

這個方案不錯,

高麗王國每年償還2000名少女和500匹馬。

扶桑王國每年償還2000名少女和500名流浪武士。

安南是煤、鐵、木材。

暹羅是錫、鉛。

緬邦是銅、玉石寶石、木材。

其余各國是大米和海產品。

第三,

要求各個保護國派出不低于20名本國貴族少年到吳國深造。這批人會在文官學校、士官學校輪轉。

打造一批可以施加影響力的殖民地精英階層。

和以上2條一樣,都屬于陽謀。

天子當行陽謀,堂堂正正的下棋。無論你如何支應,都是螳臂當車。

第四,

在部分邊境省份,如云南、廣西、西域成立陸軍少年軍校。

吸納79歲貧寒農家子弟入學,包食宿、學費、服裝。

入學即授予士官軍銜,享受相應等級的軍餉,學制6年,4年在校,2年軍營輪轉,主修軍事,輔修文化。

東山士官學校是帝國的黃埔軍校,但李郁并不滿意。

入校時都是成年學員,他們在社會浸潤的時間太久了,沾染了許多洗不掉的時代烙印。

少年軍校則不同。

邊境農家子弟,思維純粹。

79歲,是個很好的年齡,開始懂事,但未曾定型。入校前的窘迫生活和入校后的尊嚴生活對比,將產生最純粹的忠誠。

畢業后,給帝國陸軍陸軍注入新鮮血液。

第五,

陸海軍擴編。

陸軍增加50個獨立步兵團(每團2500人),從北方各省募兵。

海軍增加10000名本土水手,從福建和廣東沿海招募。增加1000名外籍規化水手,全球招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清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
大清話事人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2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