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希臘帶惡人  >>  目錄 >> 第87章 佛祖,我又贏了

第87章 佛祖,我又贏了

作者:紫夜弦歌  分類: 奇幻 | 史詩奇幻 | 紫夜弦歌 | 希臘帶惡人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希臘帶惡人 第87章 佛祖,我又贏了

菩提樹下,兩人對坐。

洛恩率先發問:

“在你看來,為何眾生皆苦?”

“眾生之苦,多因不守戒律,放情縱欲。眾生心凈,則國土凈;眾生心濁,則國土濁。故需恪守本心,祛五毒,持八戒。”

喬達摩雙手合十,侃侃而談:

“戒殺生,慈念眾生,螻蟻亦可得安;

戒貪意,思念布施,貧富便可調和;

戒淫意,修治梵行,邪欲必不侵體;

戒妄語,言不為詐,欺瞞必不猖行;

戒飲酒,靈臺清凈,所行皆為正道;

戒耽樂,去蕪存真,眾生皆得所愿。”

以上,便是通過體察民情,并日思夜想總結出的救世之方,統稱為八戒。

只要萬象萬眾愿意用心恪守,便可解貪嗔癡慢疑五毒,令世界光明永在。

然而,洛恩卻搖了搖頭,嗤笑道:

“屁!不殺生,仇恨永無止息。

不聚財,強弱如我何異。

不邪淫,一切有情皆孽。

不妄語,夢幻泡影空虛。

不饞酒,憂怖漲落無常。

不耽樂,芳華剎那而已。

不貪眠,苦苦不得解脫。

不縱欲,諸行了無生趣!”

這是完全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說是針鋒相對。

古今中外仇恨的終點都是戰爭和殺戮。隱忍和原諒只會成為過不去的心結,成為咽不下的那口惡氣,永無休止,只有殺死仇人才能終止仇恨,只有殺光了,殺怕了,才能結束戰爭。

我強你弱,我自然要向你索取,作為人上人不就是要踩著那些人下人,才能體現我的強大,才能不枉我辛苦變強,如果人人平等,我還努力向上爬干嘛?

不為了男歡女愛,那么世間戀情都是虛假,都是孽債,子嗣血脈如何繁衍?

不夸耀自己,就像富貴不還鄉,著錦衣而夜行,怎么顯出我的高貴?

痛苦憂慮,不喝點壓壓驚?晚上怎么睡得著?壓力怎么去得掉?煩惱怎么排遣掉?何以解憂,唯有豪飲!

不趁著年輕力壯去開心快樂?難道等老病殘身才去玩?那時候還玩得動嗎?還有興趣玩?還有精力玩?

天天晚睡早起勤奮努力,生命還是免不了步入衰老和死亡,精神身體雙折磨,這種痛苦什么時候才能解脫?

不放縱欲望,去享受你的愛好,天天如此嚴格要求自己,這一生有何意義,又有何樂趣?

喬達摩皺起眉頭,反問道:

“那大師覺得該如何治世平亂?”

“以戰止戰,以殺止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掃除所有不平,讓有能者來定這萬世之規!”

洛恩霸氣回答,無形之中流瀉出一絲威嚴,讓一旁的潘多拉和波羅斯不敢直視。

喬達摩卻如狂風中的婆娑樹,身姿依舊挺拔,目光依舊平靜。

他捻起一朵花,以同樣的口吻,同樣的句式反駁道:

“屁!何為有能者?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正是有你這種想法的人太多,世間的污濁才會如此嚴重。一人起貪心,影響十人百人;百人起邪念,蔓延千人萬人。

以殺止殺,仇恨綿延,將永無止息;

以上凌下,貪財聚富,乃為不平之始;

眾生共業所感,天地秩序失衡,惡業自此繁多,因而世界化作苦海。

所以,更應見性明心,自悟自覺。然后由一及百,由千及萬,直至蕓蕓眾生皆能放下屠刀,世間苦海便是極樂圣地!”

洛恩不為所動,冷笑道:

“就算你這套能說服得了自己,說服得了我,說服得了天下人,但你能說服得了這手握強權的諸天神靈嗎?”

“那你呢?就算能殺千人萬人,掃盡諸國不平,又能否敵得過這漫天神靈呢?”

“如果我能呢?”洛恩傲然反問。

“那也只不過是為奴隸,換了個主人。”

兩人看向彼此,空氣中交匯的目光仿佛碰撞出無形的火花。

說白了,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念。

一個主張用威權去治世,一個主張用仁愛去感化。

而這兩種觀點,也烙印于各自教派的學說之中。

《舊約全書·申命記》有云:“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佛經》則說:佛慈心普覆一切眾生,常為眾生求慈悲心,度一切苦厄。

但凝視彼此良久,兩人似乎讀懂了什么,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聲大笑,共同吐出一個字:

“屁!”

因為,這兩個都不是能完美解決的答案。

迦南人睚眥必報,遵行同態復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甚至號稱敢“與神搏斗”,結果呢?

流浪千年,難有立足之地,至今還過著舉世皆敵的日子。

同樣,印度僧眾主張忍讓妥協,拒絕暴力,結果呢?

被壓制了一千年的婆羅門教重新崛起,幾乎兵不血刃地驅逐了這些僧眾,甚至僧眾們視為圣所的那爛陀寺也被入侵到印度的外族付之一炬。

而現在,喬達摩連釋迦族的危機都無法解決,又何談勸這蕓蕓眾生放下屠刀?

所以,任何一條極端的路都注定走不通。

喬達摩雙手合十,若有所悟道:

“大師的意思我悟了,施慈悲心腸,亦需霹靂手段!”

“沒錯,王道為脊,霸道為鋒。若要這天下大治,當先施以霸道,掃除不平,后行以王道,治世安民!”

洛恩微笑點頭,給出了自己真正的觀點。

而這一觀點,也同樣體現在《圣經》的前后變化之中,

《舊約》中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要求同態復仇,并沒有改善迦南人的處境,但《新約·馬太福音》中卻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要求信眾忍讓和妥協,不要輕易樹敵,反而因此讓基督教盛行。

當然,除了一只手上拿著《圣經》之外,那些傳教士們另一只手上往往還握著把劍。

兩者結合,才讓基督成為了真正的萬王之王。

此刻,洛恩不再掩飾,站起身道:

“我可為霸,當以劍開疆!”

雖然心中已經有所預感,但喬達摩還是忍不住吃了一驚:

“閣下真的要挑戰諸神?”

這世上最大的強權便是天賦權柄的諸天神靈,同時,他們也是這世上最大的不公,以及大多數紛爭和禍亂的根源。

印度神代將人視作牛馬奴隸,并劃分為四個等級的種姓制度,就是源自于天上諸神的授意。

只有將這些大大小小的霸者掃清,才能有施展王道的土壤。

“有何不可?”洛恩淡笑沉吟,“神被殺,也會死!”

“你也一樣。”喬達摩提醒道。

洛恩毫不在意地笑道:“那就看看誰的劍更利吧。”

隨即,他頓了頓,圖窮匕見:

“但教化萬民,普度眾生,非王不可。”

“不過是為奴隸換個主人,你和他們有何不同?一切又有何意義?”

喬達摩聽完,有些意興闌珊。

“不!在我看來,這世上不需要主人,更不需要奴隸!諸神的歸諸神,人類的歸人類。”

洛恩搖了搖頭,肅然道:

“所以,神的戰爭,由神來解決,人的未來,由人來決定!”

這是想法,也是承諾。

喬達摩聞言,臉上瞬間動容。

既然神已經作出了選擇,那么人也當有自己的覺悟。

若人間為苦海,就由我來行這大乘之法,將眾生度至彼岸。

片刻之后,他似乎下定了決心,屈膝坐在菩提樹下,雙手合十吟誦: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舍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無上正覺。”

梵音禪唱肅穆莊嚴,無垠的星光的聚合,一道燦如蓮花的金色光輪,在喬達摩腦后凝結。

洛恩感受到那節節攀升的神圣氣息,不由想到了印度神話中某些極其離譜的修行設定。

苦修和大宏愿。

任何人只要經過幾十年的苦修,就能命令(注意不是乞求)高位大神賜福,其實就是許愿,而大神甚至不能拒絕。更搞的來了,神賜的力量可以大于神本身的力量,比如一個苦修者向大神要求天下無敵,那么這個人就真的戰力無敵了,神也打不過他。

當然,這種策略也只在印度神代內部適用。所以,解決辦法往往就是濕婆起舞重啟印度神代,或者眾神用各種取巧的辦法破咒。

此刻,菩提樹下,喬達摩手捏蓮花狀印結,吟詠愈發高亢: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端正凈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于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我作佛時……”

佛者,覺悟也。

作為天慧早生的王子,喬達摩自小便能見性明心,早早開始修行,身上也早已積攢到了足以向神求得賜福的愿力。

只是,他并未直接向諸神求告,也并未替自己爭取什么,而是向自身為媒介,向天地為眾生求一條救贖之路。

諸神征伐,眾生皆苦,當以身為舟,度萬眾至彼岸。

菩提樹下,覺悟之人吟詠的大宏愿足足四十八道,盡顯對浮世萬方的悲憫與呵護之意。

漸漸地,周圍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異象紛呈,無數金色的梵文在他周身浮動閃爍。

洛恩見狀,連忙布下結界,遮掩了周圍的變化,避免這里的狀況被印度諸神察覺。

而當最后一縷梵音消散,他一臉凝重地看向了菩提樹下的身影:

“凡事皆有代價。立下如此宏愿,你不求神,不求人,只求己,可知道這樣做的后果嗎?”

“為解眾生之苦,雖萬死亦不辭。”

喬達摩緩緩睜眼,拈花而笑。

那深邃的眸子似睜非睜,似閉非閉,滿是慈悲和決然之色,腦后青絲綰在某種力量的牽引下結成一顆顆肉髻,與腦后的金色光輪相互相映,帶來難以言喻的祥和。

洛恩深深看了這位覺悟者一眼,目光復雜。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后化作數塊佛骨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說是粉身碎骨也不為過。

這些遺留之物被各地僧眾供奉于佛塔內,日夜誦經,因而具有洗滌身心,驅邪避惡的神奇功效,從此一掃印度之前牛鬼蛇神橫行的不正之風,為印度帶來長達一千年的安穩,這也被稱為正法時代。

或許,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也是他自己種下的因果。

洛恩嘆了口氣,不再多說。

而菩提樹下,覺悟之人依舊盤膝垂首,繼續感悟自己要行的路。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場參悟需要七天七夜才能結束。

思索片刻,洛恩看向了一旁的波羅斯,道:

“喬達摩醒后,你就留在此地,恢復自己的本名,助他弘揚佛法,不必再回羅馬了,亞歷山大那邊我會去解釋。”

波羅斯聞言,臉色一白,不由誠惶誠恐地跪下:

“大人,可是我做了什么錯事?”

“并不,只是要送你和你的家族一場大機緣。”

洛恩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道:

“佛法之下,眾生平等,無種姓之桎梏,人人皆可稱王!”

波羅斯微微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臉上泛起一絲激動和興奮。

他不缺才能,唯獨賤民的身份是塊心病。

在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下,即便他真的能闖出名頭,也難以成為一國之主,被多數印度人所接納。

但如果推行佛法,主張人人平等。

那么,他即便是賤民起家又如何?

國之重器,唯有才有德者取之!

這王位別人坐得,他又何嘗坐不得?

想到這里,波羅斯幾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連忙保證道:

“大人,我必將遵循您的吩咐,弘揚佛法,將佛教立為國教。”

“你不行,還不是時候。”

洛恩淡淡搖頭,打開魔法陣圖,將一枚金色的秘文戒環遞了過去:

“將這個交給你的孫子阿育王,他會替你完成未完的事。”

其實,喬達摩只是佛學理論的建立者,真正將佛教奉為正法,使其廣泛傳播的人,卻是阿育王。

據傳阿育王在世時,佛教傳入東南亞、伊朗、安息等地、最遠抵達埃及,一時風頭無二。

印度本土的婆羅門教幾乎被刨斷了根,被壓制了足足一千年后,才找到機會翻身。

——只是……阿育王?孫子?

正當波羅斯心中茫然之際,洛恩走上前,曲指點在他的眉心。

一幅幅亦真亦假的畫面在波羅斯腦內浮現:

因留在印度,他起初過了一段窮困落魄的日子,但一個叫橋底利耶的婆羅門的幫助又使他時來運轉。橋底利耶看中了他的才能,便在他身上投資,幫他弄到了第一桶金,又利用這些錢財招募了一支軍隊。而他的領軍才能也因此有了用武之地,自此率軍征伐四方,打下偌大疆土,人稱月護王……

后兒子賓頭娑羅繼位,穩固基盤,繼續開疆拓土。

傳至孫輩阿育王,帝國掃滅十六雄國,一統印度,國力空前強勝,號稱孔雀王朝!

隨著腦內的最后一幅畫面消散,波羅斯睜開眸子,臉上逐漸生出了一絲明悟。

正如這兩位之前的辯論一般:亂世之下,需先行以霸道,后治以王道。

眼下,他毫無根基與建樹,種姓制度又根深蒂固,還有漫天的印度諸神在俯瞰塵世,這個時候秉持著佛法慈悲度人的妄念,根本不可能行得通。

只有循環漸進,集三代之功,才有可能構筑出命運中孔雀帝國的宏偉版圖。

看來,自己只能起個開頭,而等到他的孫子阿育王繼位,時機才算真正成熟。

看了一眼有些失落的波羅斯,洛恩安慰道:

“自阿育王起,奉佛教為正朔,孔雀王朝立,世間自此正法一千年!”

“然后呢?”波羅斯追問。

“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波羅斯聽到這話,臉色微變:

“大人,何為末法?”

“諸神絕跡,佛陀隱蹤,持戒修行者日少,一切皆為凡庸主世。”

“那豈不是太糟了!”

波羅斯被嚇了一跳,眸中寫滿了對這份未來的恐懼和擔憂。

然而,洛恩卻搖了搖頭,出乎意料地說道:

“恰恰相反,當你們不再需要求告神靈,也不再需要依靠佛陀的時候,你們才算真正長大。那時也就意味著,人人都可以走自己的路,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神!”

頓了頓,他又意味深長地沉吟:

“同樣,一個理想的完美世界,本就不需要什么救世主和牧羊人……”

洛恩如此離經叛道的宣言,甚至將炮口對準了為神的自己,讓波羅斯腦袋發懵,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當然,他不理解,不代表聽不出那話語中的神對人的期許與愛護。

波羅斯心中熱流激蕩,當即抬起右拳砸向胸口,肅然承諾道:

“請您放心,我一定不負您的所托,也定不會泄漏和您有關的任何事!”

真的嗎?

大概是真的吧。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位月護王在完成開疆拓土的重任,傳位于子嗣后,便舍棄榮華富貴,孤身進入密林,按耆那教的習俗絕食而死。

洛恩深深看了眼前的漢子一眼,目光多了幾分柔和。

隨即,他似有所感般看向北方的天空,朗聲笑道:

“也罷,前事已畢,接下來,就由我來為你們——開局!”

話音未落,他便拉上身邊的潘多拉,前往那屬于神的戰場。

與此同時,一簇耀眼的金色火焰光柱從北方的沖天而起,無數火焰精靈伊芙利特振翅歡歌。

緊接著,梵音、海潮、獸吼相繼在三個不同的神代響起,與之遙相呼應。

凜冽的肅殺之氣形成肉眼可見的黑色浪潮,將已經稀薄到極致的混沌迷霧徹底撕碎。

神代與神代之間的最后一絲障礙也被拔除。

諸神之戰,正式進入倒計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希臘帶惡人目錄  |  末頁
希臘帶惡人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