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要完 第602章 ?當羅耀國遇到祖師爺摩爾
天歷七年十月十九,徐州利國驛鐵礦東麓的一座嶄新的火車站臺上。
文咸爵士放下鍍銀單筒望遠鏡,鏡片內的最后一點殘影是一臺剛剛從火車上卸下來的大型機器——他隱約記得在去年的巴黎博覽會上見過一臺同樣的機器,叫什么“蒸汽水壓機”來著,好像可以用來壓制純鋼的鐵軌沒想到太平天國的徐州鋼鐵廠那么快就有了一臺一模一樣的設備!
他掏出鱷魚皮封面的筆記本,在“工業設備”一欄中寫下:“發現蒸汽水壓機,至少有一臺!”
寫完之后,文咸并沒有馬上合起筆記本,只是站在那邊呆呆看著本子上的記錄
而站在他身邊的白斯文目光從他的筆記本上掃過,發現“工業設備”一欄中已經寫得密密麻麻了——這才剛到利國鐵礦火車站,還沒到徐州鋼鐵廠的廠區呢!
而徐州也僅僅是如今太平天國的兩大工業中心之一(還有一個是上海),這要整個考察完畢,文咸估計得寫滿一整本筆記本了。
羅耀國在工業上的投入簡直大的驚人啊!
“開飯啦,開飯啦!”一個車站搬運工工頭一邊敲著銅鑼一邊大喊。正在從一列由海州灣碼頭開來的火車上往下卸貨的搬運工們紛紛停下手頭的工作,向邊上木板搭建的臨時餐廳走去。
幾個胖乎乎的廚子抬來的木桶里,新蒸的雜面饃饃冒著熱氣,豬肉燉粉條散發著誘人的油香。剛剛從山東或是淮北農村出來的小伙子們干了一上午的體力活,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了,一個個甩開腮幫子吃的那叫一個香啊!
工頭大聲嚷嚷著:“趕緊吃,吃完還有十個車皮的耐火磚要搬.”
一個工人快活地應道:“頭兒,又是十車磚頭啊.那可得加錢!”
那工頭笑道:“咱什么時候在錢上虧過你們?好好干吧.徐州鋼城一巷的房子可要開賣了,可以分期付的,趕緊攢個首付,買個兩居室,然后就能娶上婆娘了!”
說到攢錢、買房、娶婆娘,車站上馬上充滿了歡快的笑聲。
原來搬磚也是可以很開心的
摩爾坐在站臺的長椅上,手中捧著筆記本,快速記錄著:“這里的工人沒有監工的鞭子,卻有足夠的食物和相對而言豐厚的工資。他們的語氣中沒有疲憊和麻木,而是充滿了希望。”他轉頭對弗里德里希低聲說道:“這或許就是工業化的另一種可能——沒有資本家的組織和資本,工人依然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生產力。很顯然,勞動才是構成生產力的最主要因素!”
弗里德里希點了點頭,用鋼筆在自己筆記本上寫道:“這里的工人雖然只有倫敦同行們三分之一的工資,但中國低廉的物價,讓他們可以享受到比倫敦工人更多的生活資料.這也許就是后發國家的工業化密碼!”
白斯文站在一旁,冷言冷語道:“那么大的廠子,還有開礦山、修鐵路沒有幾百萬兩銀子怎么開得起來?”他搖著頭,低聲嘟囔著:“新羅的哪兒來那么多銀子?一定是從北京城里搶的!煉出那么多鋼又有什么用?還不是造槍造炮造兵艦?歸根結底還是要搶啊!”
徐州利國驛車站候車大廳二樓的玻璃窗被蒸汽機車的震動震得嗡嗡作響。來自歐洲的冶金學泰斗貝色麥用沾滿石墨粉的手指翻開鑄鐵封面的生產日志:“殿下,一號轉爐本旬共產鋼水一百二十爐,單爐容量八噸,總產量九百六十噸——硫含量已降至0.08,磷含量0.12您關于堿性爐襯的預言還真是準確無誤啊!”
羅耀國摩挲著新淬火的鋼鐵樣品,陽光在試樣斷口處折射出細密紋路:“爐襯壽命如何?”
“堿性爐襯損耗比預期快三成。”貝色麥從工裝口袋掏出塊蜂窩狀耐火磚殘片,“每冶煉四十爐就要更換內襯.但賈汪礦新發現的菱鎂礦解決了大問題!”他將一塊灰白色礦石放在羅耀國面前,“配合殿下提出的石灰石造渣法,我們終于攻克了脫磷難題.我估計,明年我們的一號轉爐就能達成年產五萬噸鋼的設計產能!如果二號、三號轉爐的建設過程一切順利,1860年徐州鋼鐵廠的鋼產量就能達到十五萬噸!”
十五萬噸好少啊!對于習慣了十幾億噸鋼產量的羅耀國來說,十五萬噸鋼產量實在是不大夠用啊!
“貝色麥先生,我的國家很大,非常大.要把它建設好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鋼鐵!”羅耀國對身邊的鋼鐵專家說。
“您需要多少?”貝色麥扶了扶自己的單片眼鏡——他知道這位“天使”經常會說出讓人大跌眼鏡的話,所以他必須扶著點自己的眼鏡。
羅耀國思索了一下:“我希望在1890年代時可以達到年產2000萬噸!”
“什么?2000萬噸”貝色麥連連搖頭,“這個目標一百年,不,一百五十年都不可能達成啊!”
羅耀國掃了他一眼:“您保守了!一百五十年后,中國的一個縣都能生產超過2000萬噸鋼!”
“一個縣”貝色麥心說:“還好扶住眼鏡了,否則非摔碎了不可。
這個時候,瑪利亞的小牛皮鞋敲打地磚的聲音傳來了:“卡爾天師與弗里德里希天師已抵達火車站,他們現在就在3號站臺上。”
羅耀國停止了和貝色麥的談話,快步走到一扇窗戶前,舉起望遠鏡向外看去。透過鏡片,他看見站臺上兩個蓄著濃須的身影——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真的是兩位祖師爺!
“他們是您在天上的老師嗎?”瑪利亞的聲音聽上去有點小激動。
天上的老師羅耀國心說:“要是就好了!他倆的學生搞個選調生不難吧?再次也能去北大研究那什么主義.”
“北王已經想起來了,”瑪利亞這時又說,“卡爾天師在天上的上書房里教他和洪天王、馮南王、楊東王一起讀書!”
這個“韋猶大”真是會胡說八道啊!
他和洪秀全、馮云山、楊秀清要跟兩位祖師爺學過主義,歷史上的太平天國還能干撲了?
他剛想到這里,韋昌輝的大嗓門就傳來了:“九弟,九弟咱們在天上的老師來了!你還不下樓去親迎?”
候車大廳的鑄鐵大門轟然洞開,韋昌輝一人當先,快步沖出。這位北王“韋猶大”此刻滿面紅光,仿佛回到天庭上書房聽講的歲月,一邊走一邊嚷嚷:“九弟!兩位天師駕臨,還不速速見禮!”
羅耀國的皮靴釘在青石地面上,目光炯炯地看著那兩位“天師”。十步外,摩爾正用在打量那架貝色麥高價從英國訂購的水壓機。而弗里德里希的筆記本攤在膝頭,速寫的水壓機草圖旁赫然標注著德文:“中國人用他們的勤勞換來了歐洲最好的機器——沒有資本家。”
“學生羅耀國,見過”羅耀國喉結滾動著咽下“祖師爺“三個字,“見過馬先生,恩先生。”
不管怎么說,這個師,羅耀國就是拜了!
摩爾和弗里德里希被羅耀國的話給驚到了,他倆用的可是化名啊!
羅耀國怎么就知道了?
“我們.”弗里德里希剛開口就被羅耀國打斷。
“我想起來了,那是你們在天上的名字,”羅耀國也知道自己說漏嘴了,趕緊糾正道,“摩爾先生,弗里德里希先生,歡迎你們來到太平天國。”
懷疑.
摩爾和弗里德里希在心中懷疑!
“摩爾先生和弗里德里希先生有件事情想向吳王殿下請教!”白斯文這個時候忽然開口打破了尷尬。
羅耀國掃了這個大清前任駐歐公使一眼——他當然知道白斯文的真實身份,但人家現在是文咸使團的成員,是阿爾伯特親王和維多利亞女王的座上賓。
所以羅耀國也不能讓人做了他.這不太合適啊!而且這個貨的危害也有限。
“白先生,請問吧。”羅耀國笑著道。
“請問.天下間的五萬萬人如何果腹?”白斯文望著羅耀國,“天下的土地就這么些,本來就吃不飽了,你辦了工業還得劃一部分去種棉花、種桑樹而且工人收入高,吃的好,雞鴨魚肉吃得多了,耗糧就更多。土地一平均,本來該斷子絕孫的貧戶都有機會娶妻生子,人口增長也會更快。請問,將來這數萬萬人,當何以果腹?”
“你這滿清余孽胡言亂語什么?”瑪利亞也認識白斯文(她在倫敦就見過他),當場就吼了一嗓子。
羅耀國也抬手按住刀柄:“南洋有暹羅米、爪哇糖、呂宋蕉。太平天國已經有十幾艘蒸汽運糧船跑南洋航線,每條船載糧一兩千噸,以后南洋還要種更多的糧食,太平天國要造更多的蒸汽船,天國的移民也要大量南下。”
弗里德里希突然插話:“這是殖民!”
“是解放生產力!”羅耀國解釋道,“南洋的生產力之所以不足,是因為那里的華人太少如果有5000萬華人下南洋,南洋的生產會比現在多100倍,那將是巨大的市場和原料采集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