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要完 第584章 五億人的牢籠
晨霧未散時,英國領事館秘書查爾斯·沃森已帶著摩爾一行人踏上了泥濘的田埂,這個劍橋畢業的東方通指著對面的修在山坡上的梯田道:“長崎城外的平地很少,根本不足以養活過多的人口。人們為了生存下去,已經竭盡全力。這一帶凡是坡度較緩的山坡都被開發成了梯田——人們為了能多得多一點點食物,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但就是這樣,這里的農民依舊極度貧困,交給領主的年貢通常要占收成的五到七成!”“五到七成.”摩爾發出驚呼聲,弗里德里希正在觀察三個佝僂老農在田里除草,他們用雙手一根根拔掉田間的雜草,拔得非常仔細,生怕漏掉一根,看著都好像在西海岸淘金子一樣。“日本農民對于種植的認真態度足以勝任皇家植物園的園丁”弗里德里希在自己的筆記本里這樣評價他們。而白斯文則點燃一支雪茄煙,吸了一口,悠悠地說:“中國的農民也和他們一樣,只是現在不用交那么多地租了.”“這是好事兒吧?”摩爾知道白斯文的身份,他看著這個“潤到英國”的大清前官員,心想:“他原本一定是個大地主,家里的土地都被太平天國分了——雖然我和他是朋友,但我還是覺得那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白斯文則面露嘲諷的笑容:“地租和高利貸還有封建依附關系是中國、日本、朝鮮農民身上的枷鎖可當這三根枷鎖被斬斷后,解放了的農民是拿起鋤頭還是火槍就不好說了!”文咸忽然問:“日本究竟有多少人?”“估計三千萬左右。”查爾斯·沃森回答。“朝鮮和中國呢?”文咸又問。“楊東王的人剛剛公布了朝鮮的人口統計數據,有一千七百多萬,而中國估計有四億五千萬!”“差不多五億”文咸道,“歐洲大約是二億七千萬,約是東亞的一半。”田間頓時一片寂靜。正午時分,查爾斯·沃森又把摩爾一行領到了波佐間燒窯廠,這里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幾十名陶工在四十多度高溫中裸著上身,將陶土摔打得啪啪作響。雖然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但是生產規模實際上并不大,制作工藝也是全手工的,效率很低,產量應該也不會太高。而當窯主得意洋洋地展示獻給薩摩藩主的青瓷香爐時,來自英國的客人卻忍不住一聲嘆息——雖然這座燒窯廠的工匠手藝精湛,也極其認真負責,但他們盡最大努力燒出的瓷器,卻根本比不上工業化生產的皇家道爾頓的骨瓷.“這些工匠住在漏雨的板屋里。”查爾斯指著窯廠后的貧民窟,“他們雖然能生產出日本最好的瓷器,可自己卻只能用豁口的陶碗吃飯.而且還吃不飽!”摩爾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道:“資源不足和黑暗的封建統治使得日本雖然擁有最勤勞最敬業的手工業者,但他們的生產規模和市場始終有限。而當封建統治被更加高效的資產階級統治所替代后,資源不足,又會成為解放生產力的瓶頸,到了那時”在一間漆器作坊,一群日本女工正在給一批精美的梳妝盒拋光。日本的英語單詞同時也可以用來表示“漆器”,可見精美的日本漆器在歐洲有多受歡迎。連摩爾都忍不住想為他的“燕妮”挑選一件漂亮的漆器當禮物。他拿起一只首飾盒感慨道:“能生產出這種商品的工匠在英國每周至少能賺三英鎊。而白斯文也拿著一只煙絲盒在那里端詳:“能生產出這種東西的工匠,一定也能打造出最精密的機械齒輪.”他說話的時候,卻把目光投向了工坊當中最漂亮的女工阿菊,同時從口袋里摸出了一枚一兩重的“駿河判”(一種金幣)。當天傍晚的領事館書房里,查爾斯攤開一份“長崎領事館報告”,展示在了摩爾等人面前:“日本年產銅六百萬斤、生絲一百二十萬磅、漆器十余萬件,而農民年均食米僅一石出頭。另外,還有超過三萬名日本少女被販賣到了北美西海岸,而真約派就是最大的人販子.”“然后呢?”白斯文吐著煙圈打斷他,“被賣去西海岸對那些日本少女而言應該也不是壞事吧?”查爾斯點了點頭:“總比餓死要好所以真約派的這種販賣人口的行為,并不讓日本的底層民眾反感,反而有許多人感激他們。畢竟,他們給的價錢很高,而且許多到了西海岸的日本女子還能往家里寄錢!”“日本的出路只有工業化!”摩爾一邊翻看自己的筆記,一邊評論道,“中國、朝鮮、日本的出路都是工業化!”“那工業化后會發生什么?”白斯文望著摩爾。摩爾道:“工業化后會發生什么都不會影響中國、朝鮮、日本的工業化!這里有五億辛勤勞作的人民,而且已經站在了工業化的門檻之上。中國和朝鮮的封建鎖鏈已經被砸斷,日本雖然還是一個封建國家,但是當真約派吸引到足夠多的底層平民和下級武士后,日本的封建統治也一定會崩潰。到了那時,日本也會走上工業化的道路。這是必然的,不是由誰的意志可以扭轉的。當占世界總人口百分之四十的這個種族覺醒時,誰又能強行讓他們陷入昏睡?”“但只要東亞三國不能團結,我們就有機會將他們鎖死在東亞!”文咸忽然插話道,“朝鮮和日本說不定會變成困死中國的牢籠!”白斯文嗤笑一聲:“這怎么可能?中國自古都是東亞的主宰!”“東方通”查爾斯搖搖頭:“實際上并不一定是而且在中國最強大的時期,也沒有能征服日本。另外,如今統治朝鮮的楊秀清和太平天國的中樞明顯是存在矛盾的。”“小小朝鮮.”白斯文滿臉不屑。“如果再加上日本呢?”文咸掰著手指頭道,“朝鮮加日本,差不多有五千萬人口,雖然只有中國的八分之一到九分之一,但是只要得到英法的支持,未必不能對抗中國!”“怎么可能?”白斯文依舊不相信,“摩爾、弗里德里希,你們怎么看?”摩爾搖搖頭:“歐洲人支持日本、朝鮮對抗中國是必然的!能不能成功另說,但是分化東亞的五億人口,讓其中的五千萬成為另外四億五千人的牢籠,這是任何一個歐洲世界帝國的統治者都能想到的!”弗里德里希一邊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一邊道:“我想阿爾伯特親王這次東方考察,想要得到的就是一個支持日朝,遏制中國的方案。”他抬頭看著文咸,“否則,我們也不會從爪哇直接跑到日本吧?”文咸笑而不答。弗里德里希又問:“我們下一站去哪里?朝鮮嗎?”文咸則看了眼查爾斯,這個“東方通”笑道:“去大阪和京都.那里正在發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值得我們去見證一下。”“那里在發生什么?”摩爾感興趣地問。查爾斯笑道:“神道教和真約派的融合,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宗教,居然被真約派的學者和日本神道教的神官想辦法捏在了一起,而他們采取的辦法簡直讓人啼笑皆非.”書房的門突然被撞開,荷蘭領事范·林堡·斯蒂倫突然出現在了眾人面前。這個阿姆斯特丹貴族后裔攥著快信的手指關節發白,青筋在羊皮紙般蒼老的皮膚下跳動:“巴達維亞.卡里塔馬海峽“英國領事薩頓爵士沉默跟在這個荷蘭老人的身后,本來他今天要親自帶著摩爾、文咸等人在長崎城內外參觀,但“信天翁”號帶來的關于爪哇戰況的報告,讓荷蘭領事一大清早就把他拉去荷蘭領事館商量對策。沒想到剛才一條從荷屬東印度開了的“泗水”級帶來了荷屬東印度總督府的快信“看來我們不能去大阪和京都看真約派大主教和日本天皇一起跳大神了!”薩頓爵士突然開口,“我們必須去朝鮮!荷屬東印度總督帕胡德先生希望我們英國和朝鮮天國的東王一起出面調停,以避免荷屬東印度的形勢進一步惡化!”文咸顯得有點吃驚:“荷屬東印度的形勢很糟糕嗎?”“糟糕透了!”荷蘭領事滿臉晦氣地說,“巴達維亞、三寶壟、泗水全部被真約派攻占!有好幾千白人變成了人質,荷屬東印度艦隊也在卡里塔馬海峽遭到了太平天國海軍的重創.”摩爾則在筆記本中悄悄寫下:“占世界總人口百分之四十的東亞種族到底應該在國家消亡前占有多少資源和土地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