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2003:從外貿開始 第1001章 趁你病,要你命。
汽車圈子的競爭熱鬧無比,沉浸了半年的互聯網圈子在七月初也鬧出了很大的動靜。
7月9日,嘀嘀旗下25款APP被全部強制下架,繼本月2號暫停新用戶注冊,4號主APP嘀嘀被下架之后,又是一次致命的一擊。
“數據安全方面我們尉來也要注意一些,不要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誤會,尤其是在做導航數據之時的道路采集,這一點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北美新公布了國外公司管理法,我們同樣會在今年的9月1日正式實施數據安全法,這也算是一種反制,科技方面的脫鉤實際上一直在進行著,無論是哪個老頭亦或是我們,大家的態度其實都是一樣的。
如果說在2018年爆發初期,可能還有一點幻想,但現在基本已經不可能了,大家都在默默的著自己,做著科技競賽。
在數據安全方面,大家是針鋒相對。
自高德地圖被檀錦程收購,私有化退市之后,在數據安全方面就采用了嚴格措施,在所有企業當中,高德地圖的數據安全是最高級別的。
嘀嘀不顧國內監管層的提醒,強行去往美股上市,在6月30日登陸美股,整個過程為了規避監管,嘀嘀管理層可謂是相當的低調,低調得一點都不像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嘀嘀在6月30日上市之前在私募市場上的估值已經超過620億美刀了,IPO更是奔著千億估值而去的,雖然沒有拿下千億估值,但是上市首日的表現還是不錯的,當天市值一度突破了800億美刀,成為全球除優步,特斯拉之外市值第三高的出行公司。
如果把尉來計算在內,那么嘀嘀就是全球第四大出行公司,老實說上市之前620億美刀的估值,對于嘀嘀來說并不高,成立已經九年的嘀嘀,在上市之前單單融資就達到了210億美刀了。
620億美刀,也不過三倍左右的投資回報,上市當天最高也不過四倍收益,這對于動輒投資回報率幾十,幾百倍的互聯網企業來說,真算不上有多大的泡沫。
無可厚非,高達210億美刀的融資,九年的時間,前期的投資方也確實有退出的需求,如軟銀,騰迅,優步這一類的前期主要投資人,他們的投資是利用基金的模式投入,還有其他投資人的錢。
如今基金到期,一級市場無人接盤的情況下,這類大型投資機構迫切需要在二級市場上變現,而在增速放緩,開發新業務以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嘀嘀也需要通過IPO來籌集更多的資金來應對接下來的運營。
哪怕是嘀嘀的創始人陳維認為嘀嘀推遲上市比較合適,然而被資本深度裹挾的嘀嘀卻還是選擇頂著監管層的警告偷偷上市,且還選擇的是美股。
九月份數據安全法正式實施之后,嘀嘀的估值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且到時候若想要到流通盤更大的美股上市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嘀嘀的管理層,亦或說是他背后的資本想采用之前互聯網的那套打法,就是套用拼夕夕,阿貍當初上市之時的打法,先上市再整改。
企圖用這種老套打法的嘀嘀,顯然對于政策的解讀有了嚴重的誤判,套用電影臺詞里的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大人,時代變了。”
嘀嘀上市前幾個交易日的表現也非常的精彩,第一個交易日一度大漲超過18,雖然最終只是微漲1,但第二個交易日卻是依舊延續著樂觀的情緒,7月1日當天上漲9.8。
然而,嘀嘀的狂歡也僅限于兩個交易日,自2號面臨真正的監管到來之時,嘀嘀的股價就一路狂跌,至7月9日旗下所有APP全面下架,嘀嘀股價報收11.21美刀。
十天之內,市值縮水180億美刀,而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中概股的上市,幾乎處于全部暫時狀態,如滿幫,還有尋求上市的字節都終止了上市計劃。
與嘀嘀一樣,高德地圖同樣也是敏感行業,不過歸于檀錦程手下之后,檀錦程對于高德的管控從來沒有放松過,做生意嘛,懂事才是最重要的。
高德地圖最初獨立的狀態雖然更加有利于管控,但對于企業的以及戰略卻是有著不利的,并入橙子集團之后,高德地圖迎來了非常大的機遇。
與資本市場合作更加的緊密,也讓其他企業對于合作更加的放心,如今高德地圖雖然依舊還是以以及商業服務為主營業務,但是企業服務以及其他服務的占比已經達到了40。
車企,物流公司,電商平臺,數據服務,政企合作等等,均是高德地圖的業績新增點。
嘀嘀尋求快速上市,與高德地圖也有一定的關系,高德如今的月活度超過六億,日活超過一億,穩穩的占據地圖服務商第一的位置。
手握大量用戶的高德,又有著地圖服務優勢的高德地圖,對于網約車服務同樣覬覦已久,憑借著聚合平臺的模式,高德成為僅次于嘀嘀之外的第二大打車平臺。
出行的需求,導入的橙子生態,高德再加上T3平臺以及各大車企自己的出行公司,都給嘀嘀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高德的數據全部存在國內,本身也沒有單獨上市,另外財務數據方面,高德地圖也不公布具體的數據,只是并入到橙子創新業務板塊。
通過這種合規又模糊的方式,讓高德盡可能的不引起資本市場以及北美方面的注意,至于說潛在的風險,檀錦程根本不在乎,北美方面想要高德的數據,檀錦程根本不可能像是嘀嘀那樣的理睬他們。
大不了就把美股的橙子科技給私有化退市了,反正目前橙子目前在港交所混得也是很好,隨著雙方關系的變化,港交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科技,新消費,互聯網企業在港交所上市的越來越多,如阿貍,京冬,某團,某手這些互聯網企業,或是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或是直接登陸港交所。
嘀嘀如果不是太著急,又執意登陸美股的話,在取得監管層批準的情況下,去港交所上市可能不會發生最終退市的劇情。
檀錦程個人以及巨量引擎在嘀嘀身上的投資經過多輪稀釋之后,持股并沒有多少,連財務投資者都算不上,屬于一般性的股東。
在上市當日,巨量引擎二級投資部門就按照檀錦程的意思把這些股份拋售一空。
剩余的嘀嘀股份,只拿到了1.2億美刀的現金投資收益,這筆投資算不得多賺錢,還不如當年快車轉讓時的收益率高,檀錦程其實也沒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六月份他正好身處北美,他還真不記得提醒成林峰拋售嘀嘀的股份。
正常情況下,巨量引擎對于這種IPO成功的項目,會觀察一段時間,之后再根據市場表現找到合適的時間退出或者增持,嘀嘀上市前傳聞很多,多數是監管方面。
但是能成功上市,讓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定的誤解,認為嘀嘀不會面臨像阿貍那樣的強監管,前兩個交易日股價的表現也是基于這點。
2021年一月至六月,中概股指數上漲20,美股科技股普遍30到50倍的PE,如果說嘀嘀沒有面臨強監管,短期市值突破1000億美刀幾乎是注定的。
從長期思維來看,無論是對標優步還是某團,嘀嘀的市值都應該是在1200億美刀至1500億美刀,甚至能夠沖擊2000億美刀市值的存在。
然而,沒有如果。
“嘀嘀所有的APP都下架了,整改時間不可能短,這段時間是高德在打車業務方面的一個機遇,你們要把握住這個機遇。”
嘀嘀出事之后,檀錦程第一時間來到了高德的總部。
互聯網出行,之于車企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存在,網約車的快速增長,無論是B端還是C端用戶,都給新能源車企帶來了不少的銷量。
B端市場自必多說,C端市場也有不少人買上一輛新能源汽車去跑網約車,雖然如今開網約車早就已經沒有那么賺錢了,但至少是一個還算穩定的收入來源。
另外,外賣騎手與網約車司機這兩大就業新行業,為什么會如此的吸引人,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提現方面,實時到賬,這給大部分經濟狀況不佳的群體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在工廠上班,工資至少得壓上個十天半個月,拿錢的日子雖然固定也穩定,但終歸是不方便的,很多經濟窘迫的人員根本就等不到發工資的日子。
而外賣騎手跟網約車司機就不同了,雖然每日的收入不見得有多少,但累積起幾天的收入,也能解決一下燃眉之急。
“是的,我們這邊已經制定好了相應的爭奪司機的計劃。”
高德的CEO依舊還是成武,這位高德的創始人并沒有如前世一般在阿貍收購之后漸漸淡出高德的運營當中,依舊主導著高德的一切。
成武的運營策略與檀錦程類似,也是以技術為先,對于高精地圖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布局很深,高德現在幾乎與國內主流的車企都有著合作,涉及汽車行業非常深。
2021年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爆發期,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20以上,在這方面,高德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檀錦程給成武的指令就是不需要高德賺錢,但是需要他們在技術上搞出點東西出來,這對于出身測繪專業的成武來說,非常對胃口,也是他一直留在高德的原因。
這些年以來,成武推動了高德與更多的車企合作,提供自動駕駛專用地圖,與ZF合作,參與智慧城市交通項目,鞏固B端優勢,探索車路協同。
目前正在推進的是與地方ZF合作測試V2X車聯網項目,提升高德在智能交通領域的不可替代性,用技術壁壘而非補貼戰競爭,避免與嘀嘀,某團直接血拼。
“哦?說說看,你可是一向對于擴張很謹慎的人啊。”
檀錦程來了點興趣,前世他是比較喜歡用高德地圖的,但是對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界面是非常不喜的,因此現在高德在他的手上,雖然依舊還是會有等等業務,但是界面上卻是更加的簡潔明了。
高德雖然歸于橙子集團旗下,但是在檀錦程的要求下獨立性相當之高,實際運營也就是橙子最高層的幾名高管能夠有一定的干涉,并且在重大決策變化之前還需要經過檀錦程的同意。
說是獨立的公司其實也沒什么區別,為了這事兒檀錦程沒少被橙子集團的投資者責難,每次開股東電話會議,都有那么幾名股東吐槽高德占用著橙子的資源,但是橙子對于高德的運營卻無法干涉。
尤其是騰迅,騰迅的地圖始終搞不起來,哪怕各種導流都不行,作為橙子集團的大股東,有著一定投票權的小馬哥,沒少說起這事兒。
不過檀錦程并不理會這些,隨便你怎么說,我就聽著。
開什么玩笑,這種核心技術怎么可能會給你們,跟著賺賺錢就行了。
簡而言之,高德實際還是在檀錦程與成武的控制之下,成武在做什么決定之時,也是直接跟檀錦程對接,陸齊對于這點倒也不在意,他就一門心思搞他的人工智能。
對于子公司的權利,陸齊并沒有什么興趣,這就是技術型高管帶來的好處,相比起用財務官當CEO,技術型CEO對于財務數據不會過分的在意,自然也就少了一些非必要的權利斗爭。
“哈哈,我們確實是對擴張很謹慎,但是碰上這樣的機會肯定不會放過。”
所謂的趁你病,要你命,作為網約車行業最大的競爭對手,旗下APP全面下架這種機遇,成武哪怕再是謹慎,也不可能放過這個天大的機遇。
雖然知道動不了嘀嘀的基本盤,但能多吃下一點總是好的。
“高德需要的是穩定盈利,并不是盲目的占有網約車市場,我們會在網約車領域做一些投入,但是爭取的是細分市場,所以不會用補貼的方式來爭取市場。”
“依舊是聚焦于聚合模式,用一定優惠力度吸引一些小平臺的加入,另外我們會在高端出行市場做出一些投入,爭取在這一塊兒搶一搶嘀嘀的業務。”
“老板你看看,我帶你去感受一下。”
成武對于檀錦程的還是心生感激的,拒絕了阿貍的高德,在整體估值方面肯定是要低一些的,也沒有了阿貍系那種超級入口的平臺,業務推廣要難一些。
但是對于成武來說,這才是他想要的,當初拒絕阿貍接受檀錦程的收購也是基于這一點。
“有新技術推出嗎?”
“是的,我們推出了預約導航與出行的一站式服務,另外還在測試AR實景打車模式,這樣在用戶體驗上能夠跟嘀嘀區分開來。”
“想法不錯,新的互聯網生態其實拼的是服務,完全拼價格其實已經很困難了。”
第一代版本的搶市場,是補貼戰,XX大戰一大堆,但彼時的市場與現在的市場完全不一樣,消費者心智也完全不同,如今這個模式確實不行。
各大平臺都有了自己的基本盤,很難真正意義的搶下他們的客戶,尤其是下沉市場,補貼只要一停就都跑了,沒有了資本加持,很難有持續性。
用產品創新的方式,來吸引新的用戶才是最終模式。
當然,必要的補貼肯定是不能少的,這兩者并不沖突。
“是啊,我們確實是制定了一些補貼政策,來吸引小平臺以及司機的加盟,但是并不會開啟全面的價格戰,像是當年那種打車之爭肯定是沒有的。”
成武制定的補貼政策主要是面向于司機群體的,用減免傭金的方式來吸引司機的加盟。
“我們無法知道嘀嘀APP下架會持續多久,但是既然下架了,那短時間之內就不可能再上架,按照我們的評估,嘀嘀至少半年之內應該是不會上架的,所以我們制定的政策是以半年為基礎。”
雖然下架了,也無法注冊新的用戶,但是用戶手里的APP依舊還是能用的,一個非常現實的數據就是,哪怕高德已經是除了嘀嘀之外第二大的網約車平臺,但截止嘀嘀出事之前市占率也只有5。
嘀嘀一家占據著90的市場份額,相當的強勢。
資本吧,你說他有戰略眼光確實如此,但有些時候也是非常短視的,以嘀嘀目前高達90的市占率,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可能出現問題的。
結果偏偏要整這么一出。
“以半年時間為例,我們預期的是嘀嘀會至少讓出20至30左右的市場份額,我們要爭取的就是這部分市場份額。”
檀錦程點了點頭,嘀嘀目前的日訂單大致維持在2500萬單以上,覆蓋全品類,而高德的日訂單量只有200萬,算是艱難運行,根本就不賺錢。
之所以還做這個,無非就是收集數據,200萬訂單對于網約車業務確實是賺不到錢,但是對于數據的收集卻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也就是說你們計劃把日訂單量提升到500萬左右?”
讓出20至30左右的市場份額,也就是差不多1000萬左右的日訂單量,這1000萬的日訂單高德了沒有那個能力全部吃下去。
T3以及某團,對于打車業務也一直虎視眈眈。
說起來王新跟陳維出算是好朋友,但是這兩個家伙在對方核心業務上的“背刺”那是一點都不含糊,王新前一天還在跟陳維喝酒,轉頭第二天就上線打車業務。
陳維也不含糊,立馬就上線了外賣業務,一度還搞得有聲有色,這一次嘀嘀的上市,募資到的資金其實有一部分就是打算用于以外賣為主的本地服務業務。
“是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日訂單量吧,雖然依舊還是不賺錢,但是能夠收集到更多的數據用以訓練,這點投資還是值得的。”
檀錦程點了點頭,確實,這點投入確實是值得的,也符合他的大尉來戰略。
在大尉來戰略當中,高德地圖也是其中重要一環,高德目前執行的是技術領先,穩定盈利的戰略,在打車業務方面有限參與,在數據安全方面主動規避風險,獨立審查。
在自動駕駛方面重點投入,與車企深度綁定,最終的目標是成為技術服務商與小眾出行服務商,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網約車服務平臺。
在車企的合作當中,除了尉來,高德目前與寶馬,奧迪,奔馳,小朋,聞界以及BYD,吉利等等車企都有合作,最終的目標是將這方面的營收提升至50以上。
一個明顯的數據就是高德在營銷方面的費用只占營收的10,而在技術研發投入方面的費用則要占到20左右,這部分費用與車企合作分攤。
“可以,你的這些方案暫時來說沒什么問題,先去做吧,缺錢的話跟我說一聲。”
“哈哈,暫時來說我們的資金還是足以支撐這個計劃的,說起來還要感謝老板當時的提醒。”
巨量引擎以及檀錦程在嘀嘀身上的股份,主要來自于當初快車與嘀嘀合并之時的殘值,而高德地圖同樣在嘀嘀身上擁有一定的股份,這些都是來自于當初的直接投資。
“這么說來也算是拿著嘀嘀的錢來打嘀嘀了。”
讓成林峰上市當日拋掉嘀嘀股權的同時,檀錦程也通知了成武,高德這邊也同步都拋掉了,如今高德手握在嘀嘀身上的股權投資現金,用來執行這個計劃的前期投入是沒有問題的。
“可不是嘛,這種感覺還真是夠奇妙的。”
在互聯網企業當中,技術派創始人與資本巨頭的路線選擇,本質上是長期技術價值與短期規模擴張的權衡,成武這樣的技術派創始人,與檀錦程這樣的資本巨頭的合作,要遠比阿貍更好。
并非是阿貍的短視,阿貍在投資方面也很有耐心,高德如果并入阿貍旗下同樣也能受到重視,但阿貍再怎么重視也不可能如檀錦程這邊。
阿貍所有的投資并購,其核心都是為了淘寶以及支付寶而生,檀錦程的投資并購則是基于尉來汽車布局,地圖服務商之于車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百度的自動駕駛整了這么多年,最終還是跟吉利成立一家車企,而高德就不存在這種煩惱。
成武很慶幸當初的選擇。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