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 第626章 貿易糾紛
慕尼黑維斯根街已經聚集了四五百人,大多是慕尼黑的工坊主、工匠以及工人,也有少量的商鋪老板。
他們高舉著“讓法國貨滾出去”、“提高關稅”之類的木牌,以及寫著“卡耶坦·迪特里希”的稻草人。
迪特里希正是代表巴伐利亞簽署《萊茵塞納河條約》的外交官員。
伯蘭特和兒子們加入了隊伍,和周圍的人們一起高喊著抗議法國貨的口號。
不多時,隊伍前方響起一陣號聲。慕尼黑商會高級理事加布里爾站在一輛馬車頂上,用力揮手喊道:
“大家跟我去那座該死的商場!”
他是以個人身份前來的,但這么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如果沒有慕尼黑商會的參與,根本就組織不起來。
人群爆發出一陣喊聲,跟著加布里爾浩浩蕩蕩地朝法蘭西百貨商場涌去。
三輛黑色的馬車從抗議隊伍旁經過,中間那輛車的車窗突然打開。英國外交大臣格倫維爾勛爵探出頭來,興致盎然地打量著標語上的字。
正巧,伯蘭特舉著稻草人走了過來,他忙對其揮手問道:
“先生,請問你們這是在抗議什么?”
后者費了好大力氣才聽懂他的低地德語,粗著嗓子道:
“我們的鋪子要破產了,老爺。那些該死的官員,為了討好法國人,將關稅定得極低。人們都去買法國貨。我們不能讓這種局面持續下去了。”
他倒是忘了,在《萊茵塞納河條約》剛簽署的時候,他們這些工坊主還為了能進入廣闊的法國市場而搞了慶祝活動。
他說著,便加快腳步去追趕大部隊。
格倫維爾則想起了不久前維也納也發生過類似的抗議活動,當即吩咐車夫跟上抗議的隊伍。
法蘭西百貨商場前,伯蘭特等人點燃了稻草扎成的“迪特里希”,揮舞著木牌,大聲咒罵著。很快,他們便和前來商場購物的顧客發生了爭執,甚至有人打了起來。
半小時后,警察和軍隊先后趕到,吹著哨子,將示威的工坊主們驅散,并抓了幾個鬧得最兇的人。
馬車上,格倫維爾勛爵的助手看著剛才和他們搭話的中年人被兩名警察押走,搖頭道:
“這些可憐的家伙,竟然以為僅憑幾百人就能影響貿易格局。”
格倫維爾卻是饒有興趣地看著百貨商場外的一片狼藉,撫摸著手杖道:
“凱文,這只是一個城市而已。
“整個巴伐利亞恐怕有數千名這樣的抗議者。而就我了解到的情況,在奧地利、符騰堡、薩爾茨堡等地,同樣有大量對低關稅不滿的人。”
凱文聳了聳肩:“是的,勛爵大人,所以他們會令各地的軍隊忙碌一陣。”
格倫維爾關上車窗,微笑看向助手:“凱文,你要考慮到,他們的怒氣都是出自于同樣的原因,那就是法國貨搶了他們的生意。”
“您的意思是?”
“如果能把這些人聯合起來,那將是一股極為驚人的力量。而且,目標是法國。”
格倫維爾靠在了椅背上,吩咐助手道:
“凱文,我們先不去南尼德蘭了。你幫我約見帕彭海姆和迪特里希,哦,還有慕尼黑商會會長。”
帕彭海姆是巴伐利亞外交大臣,而迪特里希則是貿易專員。
一周后。
美泉宮二樓的大廳里,奧地利內政大臣科布茨爾表情凝重地看著突然到訪的格倫維爾,點頭道:
“正如您剛才所說,我國的財政狀況已不容樂觀,去年新增債務超過了500萬弗羅林。”
他面對普魯士的盟友,已經在盡量隱瞞奧地利的債務情況了。實際上,去年奧地利新增債務近1千萬弗羅林,債務總量超過1億弗羅林。
科布茨爾繼續道:“不過,皇帝陛下已批準了發行紙幣的計劃,這將極大改善我國的財政情況。希望貴國能在貿易方面支持我國的紙幣……”
“紙幣的確是非常有效的財政手段,”格倫維爾忙高聲道,“不過,您或許更應該在意國家的貿易不平衡問題,否則赤字只會不斷累積。”
“是的,我們的貿易收入是有一定的萎縮。”
“應該是較大幅度的萎縮。”格倫維爾不客氣地糾正道。他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大致掌握了奧地利近年來的貿易數據。
“同時,貴國的貿易支出則持續上漲。恕我直言,如果不改變這種局面,奧地利的財政很快便將面臨崩潰。”
科布茨爾聞言,欣喜道:“那么,您是要向我國提供貸款?”
旁邊的新任外交大臣萊茵菲爾斯伯爵也是面露笑意:“或者我們可以促成一份新的貿易合作協議?”
格倫維爾搖頭:“您誤會了,我是想幫貴國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的。
“您應該注意到了,《萊茵塞納河條約》嚴重惡化了奧地利的貿易形勢。
“大量法國商品涌入貴國。你們為此支付了大量金幣。而你們的產品在法國并沒有太大市場,甚至開始喪失南德意志市場。
“我認為,這項協議是非常不公平的。”
科布茨爾和萊茵菲爾斯伯爵對視一眼,都是沉默不語。
格倫維爾則繼續蠱惑道:“貴國必須就關稅比例,和法國重新進行談判,才能扭轉這一局面。”
科布茨爾當即搖頭:“法奧有著深厚的友誼,我們并不準備這么做。”
他頓了一下,又道:“您的建議只會激怒法國,甚至為我國引來戰爭。”
貿易糾紛是這個時代僅次于繼承問題,引發戰爭的第二大因素。
“您無需擔心。”格倫威爾勛爵卻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國將全力聲援貴國的貿易主張。”
他不等奧地利人拒絕,便繼續道:“不瞞您說,我在來這里之前,先去了巴伐利亞和薩爾茨堡,他們同樣認為《萊茵塞納河條約》亟需修改。
“我可以幫你們說服符騰堡、奧格斯堡等所有締約國,一致要求就《萊茵塞納河條約》重新展開談判。
“在這么多國家的共同施壓下,法國將只能選擇妥協。”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