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滅金伐宋,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三十七章 北伐壯志倉促起
滅金伐宋,將北伐進行到底小說,請一七小說1qxs
一住滄元圖
四月初一。
臨安,皇宮。
趙望著張浚昂首闊步而出的背影,看著身前案幾之上一摞奏請北伐的文書,心中有些激動的同時,又有些莫名惶恐起來。
他想要詢問周圍人的意見,可史浩、龍大淵等近臣都不在,也只能將心中的猶疑全都吞到肚子里,仔細翻看起案幾上的奏疏來。
“張浚、王十朋、胡銓、虞允文、陳俊卿、王大寶”趙默默念著奏請北伐的朝中重臣之名,卻沒有翻看他們的奏疏,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右手側。
這里也有奏疏,只不過相對于主戰的來說,這幾封奏疏實在是過于少了一些。
趙拿起其中兩封,仔細看著奏疏上的名字。
“陳康伯、史浩,朕的左右丞相”趙看到這兩個名字之后,心中的激動也漸漸消失了。
如今陳康伯與史浩成了暫時的政治同盟,形成了主守派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奏疏中力陳利弊,認為現在依舊不是合適的北伐時機。
其中,史浩的言語最為有理有據。
他的主要反對理由是宋國兵弱,防守有余,進取不足。而且出兵耗費巨大,國庫有可能撐不住。
此外,史浩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張浚希望中原豪杰群起響應純粹是癡人說夢,中原絕對沒有豪杰。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都能滅亡秦國,如果此時北人期待大宋兵馬才能成事,那他們就根本不是豪杰了!
對此,張浚用一句話就頂回去了。
難道山東的魏勝、劉淮、辛棄疾等人不是北地豪杰嗎
史浩被駁得啞口無言。
雖然原本歷史上張浚與史浩持續五日的大辯論被張浚一句話殺死比賽,但史浩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意見,堅決不同意此時北伐。
以至于任張浚為江淮宣撫使的任命被史浩打回來兩次,最后還是陳康伯出面來副署的。
趙撫摸著兩本奏疏,心中猶豫不定,不過片刻之后,就從書案的一角拿起另一封文書,仔細翻看起來。
這封葉義問的遺書趙已經看了許多遍,對于其中內容,也已經背的滾瓜爛熟。
雖然兩位江淮宣撫使都有欺瞞中樞的意味在其中,但是葉義問畢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倒也無可厚非。張浚都為葉義問求了情,因此其人的生榮死哀倒也沒有任何意外。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