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滅金伐宋,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一百零五章 良莠不齊皆雜處
“我乃山東忠義大軍前軍統制官,劉淮。”
“我是天平軍掌書記,辛字軍頭領,辛棄疾。”
“久仰久仰。”
“久仰久仰。”
在追殺完盤踞在此村的匪兵后,辛棄疾讓其余人搜查村子,看看還有沒有敵人,或者有沒有幸存者,并正式與劉淮互相介紹見禮。
劉淮呆愣片刻,連忙說久仰,連帶著辛棄疾也是立馬跟著客套起來。
其實這兩人都不算扯謊。
劉淮自然不必說。
這可是辛棄疾啊!
這可是在中國詩詞史上能與蘇軾齊名,并稱為‘蘇辛’的詞中之龍,辛棄疾啊!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能在后世廝殺幾乎白熱化的義務教育課本上,占據宋詞之半壁,這是何等的文華絕倫?
可以這么說,如果辛棄疾能給劉淮寫一首類似為劉大郎賦詞以壯的詩詞,那么就算劉淮現在當場就死了,后世千年萬年,只要詩詞存在一日,劉淮也能在文化意義上永存。
就比如岑夫子,丹丘生,這倆人文不成武不就,就是請李白喝了頓大酒,千古風流下,自然有他們一席之地。
而對于此時,年僅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來說,劉淮同樣是不可忽視印象深刻的豪杰人物。
無論是李鐵槍的經歷,還是李鐵槍所復述的劉淮有關天下局勢的說法,又或者是劉淮真的已經帶兵北伐,殺至此處。這一個個事實都在給辛棄疾一種大驚大喜的感覺。
這劉大郎有勇有謀,敢說敢做,說到做到,有政略有軍略,誰又能否認此人是天下英雄呢?
兩人尋得一處干凈的平地,互相攀談起來。
辛棄疾沉聲問道:“劉兄,我與李鐵槍是至交,也聽他說過你的所言所行,所以我也不廢話了。劉兄為何至此?”
劉淮先是扭頭看著山村中的茅草屋,和從茅草屋中抬出的一具具尸體,隨后皺眉以對:“辛兄弟見外了,我在家中行一,喚我一聲劉大郎即可。實不相瞞,我是來聯絡耿京耿大頭領的。”
“我們忠義大軍已克復海州,此時正在沂州,與臨沂城對峙,等待秋收后,就要大舉攻城。”
辛棄疾也看到了那些尸首,又聽到劉淮所言,臉色突然變得極其難看。
他強行平復心情,平靜以對:“劉大郎,我在家中行五,喚我一聲五郎即可。所以,忠義大軍是來聯絡我天平軍,兩面夾擊臨沂城?”
劉淮回頭,同樣沉默片刻,終于還是搖頭:“原本計劃是如此。”
“原本?”
劉淮點了點頭:“我們忠義大軍,是為了等待百姓秋收,連戰機都可以放過的軍隊。而貴軍如此行事,與金賊無異,我是萬萬不敢將天平軍引入沂州的。”
此話說出,辛棄疾臉色猛然漲紅,而他身后的親衛則是立即發怒,睜大了眼睛,怒視劉淮。
而站在劉淮身后的管崇彥則握緊手刀,冷然看向辛棄疾的親衛。
辛棄疾卻沒有管相互較勁的親衛,嘴唇蠕動片刻后,艱難開口:“此事……此事的確是我們天平軍做得不妥。”
劉淮暗暗舒了一口氣,所謂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如果對綠林出身的義軍說什么濫殺無辜,民間疾苦,那就是扯淡。
但對有著多重身份的辛棄疾來說,這些話殺傷力堪稱巨大。
對于儒者辛棄疾來說,屠村這種事,無論如何都算罪大惡極。
對于將軍辛棄疾來說,放任軍隊對自家百姓下手,會極大的影響戰斗力。
對于天平軍領導層辛棄疾來說,劉淮這些話幾乎就明白告訴他,哪怕你們天平軍一時得勢,如此行事也最終成不了大事。
而我們忠義大軍是要作大事的,不能與你們為伍。
辛棄疾只能繼續出言解釋:“天平軍來源龐雜,其中不少人是綠林好漢,江河湖海的強人。世道亂成這樣,他們也活不下去,帶著幾百人上千人卷著寨中貯存的金銀糧草,加入天平軍來抗金。
就比如這個平山胡,就是泰山賊的一支,手下大約有三千兵馬。
這些人往往獨立成軍,根本無法約束軍紀,如果想要整頓,金賊還未平,天平軍就先內訌了。”
劉淮掌握對話的主動權后,才喟然以對:“你們連軍紀都無法約束,如何能平金賊呢?你們耿大頭領怎么說?他就沒想著去拆山頭?”
“拆山頭?”辛棄疾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就覺得這個形容精妙:“自然有的,但是每次提出,就有人說,如果想要整軍,就先整天王軍、如林軍和我的辛字軍,但這怎么可能?
如果這三支軍隊都沒了,那耿大頭領能不能坐穩這大頭領都是兩說。
可如果不整這三支軍隊,強行拆其他軍,他們就會立即散伙。”
劉淮立即有些無語,直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這時候的辛棄疾,可不是后面建立飛虎軍,討平荊襄群盜,并寫出美芹十論的戰術戰略家。
而是一個勇力無雙,學習能力驚人卻經驗稀少的年輕將領。
“天平軍現在有多少人。”劉淮問道。
“十萬。”
“準確點。”
“……就是十萬大軍。”
劉淮再次直呼好家伙。
“我就不問為什么不建立軍冊了。”劉淮揉了揉眉心,發現來時的設想有點太美好了:“你們這么多人,愿意散伙的,讓他們直接走就是了。留下的該整風的整風,該裁撤的裁撤,留這么多人干什么?
是你辛五郎能指揮十萬大軍,還是那李鐵槍能指揮?你可千萬別說耿大頭領能讓十萬大軍如臂指使。須知,漢高祖劉邦也只是這個數而已。”
辛棄疾莫名有些慌亂,然而劉淮卻沒等他多想,卻又冒出個問題:“辛五郎,我剛剛忘記問了,你為一軍之頭領,又是掌管印信軍法的掌書記,如何會到此地。”
辛棄疾張了張嘴巴,似乎陷入了糾結,片刻后言道:“我們天平軍已經拔營,南下沂州。我前來看山川地理,尋找扎營之地。李鐵槍的如林軍,和我的辛字軍就在西北十多里處。”
劉淮也沒有想到天平軍竟然與自己想到一塊去,也是微微一愣。
辛棄疾還以為劉淮要阻止天平軍南下,連忙說道:“來不及了,大軍已經啟動,無數軍資已經花了出去,這時候莫說是你,就算是耿大頭領也停不下來了,須知,這可是十萬大軍!”
劉淮緊皺眉頭,有點不祥預感:“五郎,你為我引見一下耿大頭領,無論如何,我要與他見一面。”
辛棄疾點頭,剛剛作出請的手勢,只見一名親衛懷抱著一名年紀大約兩三歲頭梳雙丫髻的小姑娘快步走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