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 第650章 結束了
收到電報后,志司直接沸騰了。
“這是什么?威力怎么這么大?致死半徑200米,殺傷半徑超500米?3發抹平一個兵站?”
志司里的朝鮮代表聽完報告,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
這是中文啊,怎么聽不懂?
與興高采烈的志愿軍不同,一旁的蘇俄代表卻是表情嚴肅。
他沒想到,中國也能研究出導彈。
而且從報告的細枝末節中,他感覺這款導彈好像不比蘇俄的導彈差。
這對蘇俄而言,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過不管蘇俄人怎么想,志司內眾人的開心卻是不受影響。
而就在志司內熱烈討論的時候,國內報紙上也刊登這一戰果。
鐵化聯合國軍指揮部內,完全是一片沉默。
克拉克站在地圖前,沉默著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的旁邊擺著一張報紙,這是一張緊急空運過來的漢字報紙。
過了良久,克拉克終于開口道:“這場仗不能再打了,所有部隊全部撤到二線防御陣地。”
聽到克拉克的話,大部份人都松了一口氣。
不過白敬業卻是向前走了一步:“長官,我們還有機會!”
“我不相信中方手里還有更多的導彈!”
白敬業不甘心就這么撤下來。
這次反攻,南軍不但付出了大批的傷亡,還又丟了好幾個山頭,完全是虧到了姥姥家。
“不管他們還有沒有庫存,這場仗都已經結束了!”克拉克肯定道。
“雙方已經就停戰協議達成一致,現在就等著簽字了,那些山頭無足輕重。”
這一次,5發導彈,直接造成了南軍三千余人的傷亡,前線飛機場也遭到了一定的損傷。
雖然這么點損失對于聯合國軍來說不算什么。
但是這代表著中國已經擁有了威脅聯合國軍后方的能力,這個影響非常的大。
而更關鍵的是,如此超遠程的投送能力,肯定是可以攜帶核彈的。
雖說現在中國沒有核彈,但只要美國敢用,中國的土地上瞬間就會長出核彈,然后發射到日本的美國基地。
1300公里,足以覆蓋日本了。
而美國要想影響東亞,就不能失去日本這個橋頭堡。
雖然核彈這個口頭威脅從來沒有起過什么作用,但是美國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牌了。
停戰協議與其說是雙方達成一致,不如說是美國迫切希望。
當一個自認為世界霸主的國家主動與其他國家平等談判的時候,這其實就是失敗。
對于克拉克下的最終通牒,白尚業雙拳緊握。
這些領土對于美軍來說無所謂,畢竟不是他們的,但是對南軍來說,任何一寸領土都不能失去。
散會后,白敬業返回前線,但是他卻并沒有按命令退到二線陣地建立防線。
次日,白尚業更是公然違抗了命令。
他將南軍各部最后能打的兵力組織了起來,重新整編成一個加強團后,又一次對898高地發動了猛攻。
得知南軍再一次展開了攻勢,克拉克對白尚業的動作后并沒有生氣,而是讓參謀給志愿軍發了電報。
表面這完全是南軍行為,跟美國無關。
至于其他的,克拉克連理都沒理,他不覺得白尚業能改變什么。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白尚業的時候,南軍偏偏自己也不爭氣。
兩天的功夫,南軍最后的可戰之兵損失殆盡。
白尚業即使想要繼續進攻,卻也無兵可用。
到了這個時候,李承龍不得不承認,他的所作所為,除了給南軍造成了幾萬傷亡以外,別的什么也沒有得到。
知道南軍徹底老實了,克拉克再次約見了李承龍。
“總統先生,我正式通知你,美方代表團已對中朝提出的問題已經做出了全部答復和保證,現在雙方正在校定最后的軍事分界線。”
“戰爭已經結束了,如果你還打算一意孤行,那意味著一場可怕的災難。”
克拉克的意思很明顯,協議已經擬好,如果南軍還要搞幺蛾子,美國將會直接放棄他們。
“我知道。”李承龍有些喪氣的點了點頭:“克拉克將軍,我可以向你保證,南朝絕對不會給停戰協定設置障礙。”
被志愿軍輕取195平方公里后,李承龍已經丟掉了所有的幻想。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志愿軍能在一周內把他打到濟州島。
讓李承龍沒想到的是,聽到他的保證后,克拉克卻是直接搖了搖頭。
“你需要的不是向我保證,而是向白宮保證。”
李承龍臉色一僵。
南朝距離華盛頓這么遠,他不可能直接跟艾森豪威爾打電話。
因此如果要向白宮保證,那就得寫信,哪怕不是手寫,也得是發報。
而任何東西一旦落在了紙上,跟嘴說的就完全不同了。
不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李承龍低下了頭:“我會給艾森豪威爾總統先生發報的。”
克拉克輕蔑的瞥了他一眼,沒有多說什么。
如果早就老老實實的多好,也省的丟那么多的土地。
與51年第一次停戰談判時相比,7月19日完成最后一次軍事分界線的校定后,南軍在實質上丟掉了數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丟掉的土地里面,有一半是李承龍丟掉的,另一半是美國和南軍一起丟掉的。
隨著李承龍徹底認慫,停戰協議再也沒有任何阻礙。
7月27日,停戰協議在板門店正式簽訂。
雙方約定,以目前的接觸區為界,向南北各劃出了兩公里作為非軍事區。
雖然李承龍早就認了命,但是對于這一份停戰協議,他還是感覺有些屈辱。
當然,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敢再搞什么小動作了。
不過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或者說是為了挽回最后一點面子,南朝并未參加簽字儀式,也沒有在協議上簽字。
當然了,也沒有人搭理南朝簽不簽字,中美朝三方甚至連問都沒問。
敗軍之將,不足掛齒。
雖然國際上所有人都知道朝鮮戰爭是哪一方獲得了勝利,不過美國還是展現出了他們的贏學
停戰協議剛剛簽訂,艾森豪威爾就立刻發表了全國講話,宣布美國取得了朝鮮戰爭的勝利,捍衛了自由和民主。
不過在艾森豪威爾的演講中,沒有聽出一絲一毫慶祝勝利的意思,反而帶有了一絲沉重。
與之相對的,是美國在朝的退伍軍人回國待遇。
他們不但沒有享受到二戰結束時那樣的盛大歡迎游行,而且還遭到了整個社會的無視。
而艾森豪威爾在發表完勝利演講后,也立刻便開始對朝鮮戰爭進行了冷處理。
美國政府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將朝鮮戰爭掩埋在歷史當中。
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無法給朝鮮戰爭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如果說美國沒有使用全力,這會跟公開的數據產生矛盾。
如果承認使用了全力,那就表明美國打不贏一個新成立的中國,這會直接摧毀盟友與蘇俄對抗的信心。
因此,在美國政府的刻意之下,朝鮮戰爭好似成為了美國不存在的記憶。
在戰后的數十年里,別說民間討論,就是最喜歡描繪戰爭的文化產品,也好像遺忘了這場戰爭。
以朝鮮戰爭為題材的電影、書籍等文化產品,一直都處于整體缺位的狀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