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 第377章 G軍太踏馬適合我了
“這是火箭炮?你們在自己研制火箭炮?”
謝爾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這個破環境,怎么研制生產火箭炮的?
聞英也沒想到,這個老毛子的眼睛這么毒。
現在在角落里的那一堆,只是半成品零件而已。
唯一的成品就是一個炮彈的彈殼,那是今天打算用來實驗的。
“我們的確是正在嘗試,不過還沒有成功。”聞英也沒有否認。
“你們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一旁的伊萬自信道:
“火箭炮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蘇俄有自己的火箭炮,因此伊萬和謝爾蓋只是表示了不可思議,并沒有往深處想。
這個炮彈,也就是一百毫米左右,比他們手中的132毫米火箭炮差遠了。
而且以中國目前的工業能力,火箭炮即使是發明出來,也沒有搭載平臺。
在兵工廠轉了一圈后,謝爾蓋再次提起了火箭筒圖紙的事情。
“這樣吧,兩位先休息一下,我需要找武器研發者商量一下。”
“衛國,你幫我接待后兩位友人。”陳成興說道。
“是!”.
謝爾蓋和伊萬知道陳成興可不能帶他們去,因此也沒有掙扎。
“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果。”謝爾蓋說道。
“請二位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陳成興說道。
“謝謝!”.
看著離開的兩人,陳成興立刻帶著張萬和去了聞英的辦公室。
而聞英現在正在車間,讓工人把之前的廢件重新收起來。
這些東西,都是專門擺出來給謝爾蓋和伊萬看的。
真正的生產,早在二郎洞的時候,就實施標準化、流水線化了。
“張部長,這是怎么回事?”陳成興直接問道。
“唉,東北的事你也知道,咱們從蘇軍手上撈了不少好處,首長他們不好開口啊。”張萬和無奈道。
常凱申跟蘇俄簽了協議,拿外蒙換來了東北。
按照協議,蘇軍應該是要將東北交給果黨,然后在去年12月1號撤出東北。
不過因為中G和蘇G的關系,加上米國無視警告,重返了華北沿海。
蘇軍最終默許了G軍進入東北。
為此,常凱申翻了臉,停止接收東北,這就導致蘇俄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動。
為了在國際上挽回顏面,蘇軍要求G軍從各大城市撤出。
不過因為常凱申執意要引米國入場東北,觸及到了蘇俄的根本利益。
蘇軍選擇撥給G軍不少日軍的軍火倉庫,足有幾十萬條槍和幾千門火炮。
雖說蘇俄有自己的算盤,但是G軍占了大便宜卻是真的。
“東北的事我聽說了。”陳成興點了點頭。
“不過上級是怎么想的?”陳成興問道。
“給肯定是要給的,但是不能白給。”張萬和先定下了基調。
蘇俄和老美在歐洲搞得越僵越好,他們的關系越緊張,就越不會將目光放在中國。
陳成興想了想,說道:“既然要給,我覺得可以拿來換一些無縫鋼管。”
“無縫鋼管?”張萬和沒想到陳成興會說這個。
“咱們現在是以輕步兵為主,有了無縫鋼管,就能簡便生產迫擊炮和火箭筒。”
“這對我們的戰斗力提升非常明顯。”
“而且聞英正在研發的火箭炮,也需要無縫鋼管。”陳成興說道。
無縫鋼管,是一種非常牛B的東西。
中國的第一家無縫鋼管廠,甚至在歷史上單開了一頁。
如果能獲得無縫鋼管,哪怕需要花錢買,對G軍也是重大利好。
迫擊炮和火箭筒能迅速補充到各部隊。
不管是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都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我明白了,我會將你的想法上報的。”張萬和點了點頭。
雖然他是后勤部部長,但是在武器方面,還真沒有陳成興兩口子專業。
第二天,張萬和找到了謝爾蓋和伊萬。
“兩位,這是對方提的要求。”張萬和將一張紙遞給了謝爾蓋。
謝爾蓋打開一看,直接就是連連搖頭。
“我方絕不可能答應,這么多的東西,都夠開一家新的兵工廠了!”
謝爾蓋當然知道這里面有中G的私貨,但是他沒想到私貨這么多。
蘇俄雖然急需這個火箭筒,但也不是冤大頭。
說著,謝爾蓋拿出筆,在清單上不斷的劃叉。
兩分鐘后,謝爾蓋將清單重新遞給了張萬和。
“這是我的底線。”
張萬和接過來一看,好嘛,百分之八十都被劃掉了。
“你這也太狠了,我怎么跟人家交代?”
“這樣吧,子彈生產線,你們加兩條,反正都是繳獲的。”張萬和指著清單說道。
清單里面有大量的東西是他亂寫上的,目的就是給謝爾蓋劃。
不過7.92毫米的子彈生產線,卻是現在急需的。
太原兵工廠有鬼子留下的子彈生產線,但是只能產6.5毫米跟7.7毫米的子彈。
但是各部隊有大量武器需要7.92毫米的子彈。
蘇俄既然攻入了德國,他們手上肯定有很多7.92毫米的子彈生產線。
“子彈生產線?沒那么簡單。”謝爾蓋搖了搖頭。
常凱申簽的協議中,明確寫明不能資助中G。
東北讓他們自己搬東西,蘇軍還能裝不知道。
可要是從蘇俄起運生產線,卻是赤裸裸的違規。
“那給兩條銅板沖壓生產線總行吧?再給點模具。”張萬和改口說道。
“有什么區別嗎?”謝爾蓋搖了搖頭笑道。
“當然,我這是用在民用上的。”
“我黨發明了一種排管樂器,這種樂器可以愉悅身心。”
“所以我們決定大量生產,給每個百姓都配一個。”張萬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呵呵.”謝爾蓋被逗笑了。
“我會把你們的要求報上去的,不過能不能成就不是我能做決定的。”
“不過這些無縫鋼管應該不成問題。”謝爾蓋說道。
雖然這些無縫鋼管的口徑,一看就不正經,但是這并不在軍用品序列。
“無縫鋼管我們還要再買一些,這是清單,希望貴方可以盡量便宜點。”
張萬和再次遞了一張紙。
謝爾蓋打開看了一眼,隨后便答應下來。
“沒問題。”
蘇俄現在百廢待興,能賺點是點,上級是不會拒絕的。
兩個月后,看著兵工廠正在安裝的生產線,陳成興有些詫異。
“蘇俄怎么會給7.62毫米的子彈生產線?而且還是中間威力彈?”
之前張萬和跟他說的,好像是只有一些精度較高機床,和兩條7.92毫米的子彈生產線。
現在怎么還多出一條M43中間威力彈的生產線?
“聽說是謝爾蓋爭取的,他應該是看到我們的七一式半自動步槍的子彈了。”張萬和解釋道。
張萬和之前并不知道,蘇俄有一款子彈和聞英研發的子彈一樣。
因此在見到生產線的時候,也是很吃驚。
“蘇俄還是有真正的信仰者的。”陳成興說道。
一句達瓦里氏,就愿意出手幫助。
這與蘇俄的老大可是不一樣。
有了這條生產線,七一式半自動步槍算是神功大成了。
M43彈用的是鋼芯,不但造價低,重量比鉛芯也要低。
因此子彈的出膛速度、彈道、穿透力等,都比G軍現在自產的子彈要好。
而之前兵工廠生產之所以用鉛芯,就是因為沒有專門的沖壓設備。
如果硬用鋼芯,只可能是把彈頭給擠壞。
“謝爾蓋是個好同志。”張萬和認同的點了點頭。
“有了這條生產線,半自動步槍終于能給各精銳部隊分配一些了。”張萬和感嘆道。
他是見過半自動步槍的實力的,而且他也知道,二分廠現在就有庫存。
只不過因為彈藥的原因,沒法往下分配。
現在有了這條生產線,只要原材料充足,月產量能有三五十萬發。
雖然不夠全軍使用,但是供應精銳部隊卻是夠了。
“先說好,二分廠的庫存你不能動,那是新二團的老家底。”
陳成興都沒等張萬和繼續開口,直接便把他的路給堵死了。
太原之前和之后得分清楚。
“你看看你,我話還沒說呢。”張萬和尷尬道。
“能不說最好不說,當初可是給后勤部圖紙了,你們沒生產怨誰?”
陳成興現在是一點都不提,他手上的子彈模具是從哪來。
而沒有模具,張萬和又怎么會生產呢。
“我呀,不給你說了,我得去跟上級說一下這個子彈生產線的事。”
張萬和放棄了從陳成興手里扣東西出來的打算,他知道基本沒有可能。
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從二分廠調點成熟工人,重新組織一條生產線呢。
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各兵工廠算是上滿了發條。
有了無縫鋼管和從平漢線上搞到的大量廢棄車軸。
那些容易生產的迫擊炮和火箭筒,產量不斷的上升。
鑄鐵的迫擊炮炮彈,黃燦燦的子彈,嘩啦啦的往外送。
解放區的各部隊,雖然兵力有些削減,但是裝備水平卻是不斷提升。
五月底,太原外圍。
陳成興幾人正在看各團之間的對抗演習。
獨二支隊的各部隊,除了工兵團和騎兵團外。
其余單位早已補完編制,人數達到了三萬。
而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后,成果初顯。
因此陳成興便從每個團隨即抽掉了一個連的兵力,組織了一場演習。
在演習中,各連互有勝負。
陳成興看著從補充團抽調出來的部隊表現,對楚云飛說道:
“老楚,有兩把刷子,補充營的單兵戰斗力雖然比不上主力,但是差距已經不是很大了。”
“要是再給你兩個月,然后挑場硬仗打打,怕是不比主力部隊差多少。”
雖說訓練這方面,有特性訓練專家的輔助。
但是能這么快就可以與主力部隊對抗,楚云飛起的作用很大。
“我現在算是知道,當初八路為什么能打贏鬼子了。”楚云飛也是一臉的感慨。
明明是同樣一個人,在果軍和在G軍中,卻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
尤其是晉綏軍的士兵,之前明明的混子,現在卻是敢帶頭沖鋒了。
“只有明白為什么打仗,為誰打仗,戰士們才能爆發出真正的戰斗力。”羅平正色道。
這段時間,獨二支隊除了訓練,政治思想也在進行強化。
“是啊,為什么打仗,一個問題,就能改變戰士的思想。”楚云飛點了點頭。
他是具有家國情懷的,而且跟徐武又到延安學習了三個月。
現在只感覺,G軍太踏馬適合他了。
六月的一天,羅平和徐武一臉嚴肅的從外面走進指揮部。
“老陳,收到最新情報,中原解放區的部隊突圍了。”羅平說道。
“看來常凱申已經忍不住。”陳成興正色道。
從這一刻開始,內戰就算是全面爆發了。
“命令所有部隊,做好戰斗準備。”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