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 第175章 槍的名字?
趕到二郎山后,陳成興剛走進兵工廠,聞英就看到了他,然后就拿了一把槍興奮的跑了過來。
“團長,你看!”
“這就是按照我設計的參數生產出來的半自動步槍!”
聞英現在是怎么看怎么覺得好看,以前那些改口徑的都是什么呀,不倫不類的。
自己果然是個天才,只是一晚上就能設計出來一把槍,而且還這么完美。
接過聞英手中的槍,陳成興看了看,跟自己印象中的56半幾乎是一個樣,只是還沒有安裝刺刀而已。
見陳成興摸護木那里的缺口,聞英開口道:“今年4月份總部兵工廠研發出一種馬步槍,5月份在延安第一屆工業展覽會上展出過,我看過報紙,借鑒了它那種刺刀的安裝方式。”
聞英說的安裝方式就是56半三棱刺刀的安裝方式,采用折疊機構,有按扣自鎖式裝置。
扣動按扣,一揮槍就能把刺刀甩出,然后自動牢固地扣在槍口上。
“不過這里面有個問題,那就是槍的整體長度才1.26米,要比鬼子的三八大蓋短很多,如果拼刺可能不占優勢。”聞英有點猶豫道,她害怕陳成興否決這槍的生產。
畢竟白刃戰是八路軍的拿手本事,作戰的時候不可能放棄。
“沒關系。”陳成興卻是一點都沒在意。
別看白刃戰是八路軍的光榮傳統,但你要是給八路彈藥管夠,白刃戰立刻就會拋之腦后,大炸逼才是八路的夢想。
傳統是傳統,但誰都不能阻止我火力覆蓋。
見陳成興不在意槍的長度,聞英松了一口氣,然后又興奮道:“這個子彈的模具有如神助,今天一下子就完成了!我已經安排手動進行生產了,一會兒咱們就試試槍!”
手搓子彈摸具,難度非常大,可能喘口氣都會影響到精度。
聞英都想過要實驗幾十幾百次了,沒想到這還沒幾天就突然成功了。
這事要不是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聞英絕對不會相信,在聞英看來,這都不是老天爺眷顧,這簡直就是老天爺是她爹的節奏。
過了十幾分鐘,聞英拿了10顆子彈回來。
“這把槍能裝10發子彈,不過因為沒有沖壓設備,所以沒法制作橋夾,只能是一顆一顆的手填了。”聞英說著拿起步槍開始裝填子彈。
裝填完,聞英拿著槍就走出車間,準備到山里去打幾槍。
陳成興卻是一把抓住了聞英的手,將槍從她的手里搶了過來。
“和尚,你試試。”陳成興將槍遞給了魏大勇。
這槍剛生產出來,還沒試過呢,到底能不能行都不知道。
要是炸膛把聞英炸傷了,陳成興能哭死,這么一個人才可是難得的很。
要不是二郎洞自己有了設備,聞英恐怕早就被調到總部兵工廠去了。
槍被陳成興從手上搶走,聞英并沒有多少說什么,只是看了他兩眼。
魏大勇此時一點小白鼠的感覺都沒有,反而看著手里的槍一陣欣喜。
這槍重量跟鬼子的三八大蓋差不多,但是外觀卻漂亮得很。
“聞主任,這槍的保險在哪?”魏大勇問道。
“這么明顯看不見?這不是在扳機上嗎?瞄準要不要我教一下你?”聞英對魏大勇一點好臉色都沒有。
“不用、不用,俺會、俺會!”
魏大勇見聞英都要跳起來打他了,也不敢多說什么,趕忙往旁邊走了幾步,然后才對著遠處的幾塊石頭開始射擊。
“砰!”“砰!”“砰!”.
魏大勇射擊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后2發幾乎是接連射出。
陳成興用望遠鏡看的很清楚,一開始可能是不適應,但是最后幾發的命中率很不錯,這說明聞英這把槍做的很好。
等魏大勇將10發子彈全部打完,聞英這才一把從他手里把槍奪過來,然后拆開檢查。
看著堪比老虎的聞英,魏大勇一個字都不敢多說,只能是默默地站到了陳成興身后,準備讓團長吸收火力。
檢查了半響,聞英這才重新組裝起來,松了一口氣道:“團長,很成功,零件沒有任何的問題!”
在試槍的時候,聞英心里也沒底。雖說輕機槍兵工廠現在都能造,但這畢竟是自己頭腦發熱設計出來的,誰知道各零件的機械性能是不是最優解,不過現在看來自己沒有出錯。
“不過根據生產輕機槍的經驗,這個槍的槍管可能也就能打2千發,之后就會因為磨損嚴重影響射擊精度。”聞英補充道
zb26因為槍管更厚,且可以便捷更換槍管,這個問題并不明顯,但這把槍的槍管不能換,到時候恐怕只能拆了當零件。
“2千發勉強夠用了。”陳成興說道。
這槍管畢竟不是用的專用鋼,能打2千發已經是意外之喜了,而且以新二團的彈藥補給能力,抗戰結束前估計都夠嗆能打滿2千發。
“不過這個橋夾的問題要解決。”陳成興交代道。
半自動步槍的射速極快,裝彈也必須要迅速,要是裝彈2分鐘,射擊10秒鐘,那就徹底完蛋了,火力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我想想辦法。”聞英點了點頭說道。
現在兵工廠有小型蒸汽機,可以用軌道鋼做一個沖壓設備,只不過利用蒸汽機沖壓的時候,恐怕就沒辦法發電了,到時候只能是進行協調排班。
“那就麻煩你了,聞主任。”
“不知道現在這個半自動步槍的生產速度如何?”陳成興問道。
生產速度是陳成興最關心的事,要是一個月產那么一把兩把,那什么用都沒有。
“第一個月應該能產10把,不過只要熟練了,月產30把沒問題,要是放棄輕機槍全力生產半自動步槍,能月產50把以上。”聞英想了想說道。
半自動步槍的零件要比zb26少很多,生產速度會快很多。
“不能放棄輕機槍,必須先保證主力部隊的輕機槍供應和零件替換,然后再生產半自動步槍,至于子彈,就先劃一小波人出來手動生產,然后再想辦法做點專用的手動設備。”
這樣子彈生產的很慢,一天也就能產個五六十發,但這是沒辦法的事,7.62毫米的子彈沒法用原有的生產線,只能是先手動生產。
以后如果設備多了,可能還會好一些,不過陳成興估計最多也就能做到月產五千發左右。
這就注定半自動步槍無法在新二團推廣,陳成興決定先將警衛連換裝,其余的到時候再說。
想要全團換裝,恐怕得再搶幾個兵工廠才行,而且子彈生產線也得重新改造,不過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陳成興已經聽說了,因為之前兵工廠被搶的原因,鬼子已經很少給蝗協軍造槍設備了,已經分配下去的那些設備,也全都被要求轉移到了縣城里。
對于陳成興的要求,聞英并沒有意外,這把槍再出色也只是一把步槍罷了,新二團的戰斗力核心是迫擊炮,是輕重機槍。
“現在還有一件重要的事,給這把槍起個名字。”聞英說道。
“名字的事先不急。”陳成興想了想說道:“這把樣槍再多試驗一下,看看還有沒有要改進的地方,等有機會我向上級請示一下名字的問題。”
這把步槍可不是就在抗戰的時候用用,按照陳成興的估計,即使后期自己利用研究所干出其他的自動步槍,五六半恐怕也要用到六十年代,而且以后還會作為民兵的武器用到新世紀。
一把要用幾十年的武器,可不能輕易就定下名字。
“好吧。”聞英沒想到陳成興還打算驚動上級,決定要好好實驗一下這把槍,可不能掉鏈子。
幾天后,收到報告的副總指揮有些詫異。
“新二團的兵工廠除了輕機槍還能生產半自動步槍?而且還是自己研發的子彈?”
副總指揮怎么也想不到新二團還有這本事。
“呵呵.我聽說新二團兵工廠的聞主任是太原兵工廠的工程師,應該是見過東北軍的半自動步槍的,而這個7.62毫米八成就是根據蘇制彈藥來的。”一旁的副總參謀長笑道。
“是嘛?陳成興這小子還真撿了一個寶。”副總指揮笑道。
“不過這個命名的事先不急,我估計明年還會有工業博覽會,到時候送到延安讓主席他們看看起名吧。”副總指揮說道。
總部兵工廠自主研發的八一式馬步槍,就是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取的名。
而且按照工業化生產的要求,八一式馬步槍的圖紙、生產工藝已經被分發到各造槍廠,八路軍算是有了第一款制式化步槍。
只不過這個工業化生產遇到了一個難題,這個難題并不是原料和設備,而是工人的素質差距太大。
尤其是從農村招募的鐵匠、木匠,他們之前都是手工作坊的單件生產方式,想要轉變成工業化的批量標準生產,他們很不習慣,甚至有些抵觸,現在軍工部還在組織學習呢。
副總指揮想到這里,不得不佩服陳成興的前瞻性,二郎洞兵工廠從組建就實行標準化、流水線化的生產,這對生產效率的提升作用巨大。
“那我給新二團回個電報。”副總參謀長點了點頭,起身準備去發報。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