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夫人,我乃正經人家 第760章 卞氏、曹植和曹沖
張遂見所有文武大臣都贊同陳宮的話,這才點了點頭道:“我去跟他說說,你們繼續再議論一下攻克長社、許都等地問題。”
眾人齊齊應喝了一聲。
張遂則走向府衙里面。
醫工正在給曹操施展銀針。
曹操也醒來了。
只是躺在床榻上,病懨懨的,沒有絲毫精氣神。
見張遂過來,曹操耷拉著眼皮道:“商議好了?要處死我?你親自動手?”
張遂朝醫工擺了擺手。
醫工識趣地退了出去,關上房門。
張遂坐在床榻不遠處的一把條凳上,嘆了口氣道:“我倒是想給你留條性命。”
“你畢竟是憲兒的父親。”
“而且,平定天下之后,我向北征鮮卑,為百姓掃清四周蠻夷,創造一個長久平和的環境,需要你這樣的統帥。”
“但是,有些事情,你作為司空,也該明白,已經由不得我一個人做主了。”
曹操蒼白的臉上浮現一抹笑容,點了點頭道:“不錯,挺有想法的。”
“若是你是我親兒子,那該多好。”
張遂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兩人都安靜下來。
過了許久,張遂才繼續道:“剛才群臣商議,讓陳宮送你最后一程。”
“我來的時候,想了下。”
“在我看來,你應該算是這漢末統帥的第一人。”
“給你留個體面,滿足你最后一個愿望。”
“你說說看,我讓人給你辦了。”
曹操笑道:“多謝夸獎,能夠得到你這么高的評價。”
頓了頓,曹操又道:“我想見幾個人。”
“丕兒是我留下來的繼承人,我也不敢讓他過來。”
“這樣,你讓人緊急趕往許都,將卞氏、植兒和沖兒帶過來。”
“你好歹是我女婿。”
“這些人,也不會是你一統天下的威脅。”
“沒有問題吧?”
張遂嗯了一聲,站起身,走到書架前,取來筆墨紙硯,親自研墨道:“你給他們寫一封親筆信,否則,怕是她們不敢來。”
曹操嗯了一聲道:“感謝。”
頓了頓,曹操又道:“植兒和沖兒,都是聰明的孩子。而且,他們年幼,對于仇恨不是那么深。”
張遂蹙了下眉頭。
曹操道:“我死后,會帶走卞氏。”
“你將植兒和沖兒留在身邊培養。”
“我這個做岳父的,好像從來沒有求過你。”
“這次,就當做是求你一回。”
“我會給他們留下勸誡,讓他們不要延續仇恨。”
“成王敗寇,實屬正常。”
“今日我敗,所以我死。”
“昔日,我也屠殺過無數人。”
“真要報仇雪恨,那些人的后代都找我,也報不過來。”
“植兒和沖兒,會明白的。”
“他們若是不思悔改,你再處死他們。”
張遂看著曹操一邊下床,一邊期盼地看了過來。
許久,他才點頭道:“我給他們一個機會。”
曹操這才沒有再說話。
坐在張遂身邊,曹操拿起毛筆,認真在紙張上寫了起來。
張遂站在一邊,看著信上的內容,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么,卻什么也沒有說出來。
紙張的內容很簡單,都是讓曹植和曹沖過來的時候要注意些安全。
卻處處透露著一個做父親對做兒子的擔憂和勸誡。
張遂不由得想起穿越前,小時候,他出身農村,去外地讀書,老父親徒步走了幾十里,就為了給自己送一碗梅菜扣肉的場景。
曹操寫完信,張遂派人立即送往長社。
只有通過長社,才能到達許都。
而張遂這幾天也沒有閑著。
一方面打聽荊州方面的情報。
另一方面,張遂從中牟招來戲志才、趙云、閻柔等人。
他準備一波大進攻,直接碾壓長社,劍指許都。
長社。
曹丕在程昱、卞秉、曹休、曹純、朱靈等人的保護下趕到府衙,見到了鎮守長社的夏侯惇。
夏侯惇得知夏侯淵被殺,烏巢中計,曹操不知所蹤,滎陽被攻破,人都傻了。
前一段時間,雖然危機重重,但是,卻還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氣象。
怎么這才一段時間,就變天了?
就變成了如此模樣?
一行人坐在長社府衙大廳,都不敢說話。
曹丕更是不知所措。
如今父親曹操生死不知,他以前雖然從母親卞氏那里偷偷學了一些帝王之術,可卻也沒有到如今這地步。
最后,只有程昱出了個計策:從許都調動所有可防御力量到長社,以準備應對大將軍張遂的大軍來襲;同時,將天子和皇后都弄到長社來,讓他們親自站臺城墻。
屆時,張遂真敢攻城,就看他們如何面對天子和皇后!
就看他們敢不敢殺死天子和皇后!
曹丕和其他人一時沒有更好的計策,只能先按照程昱的計策去做。
第二天下午,夏侯惇接到張遂派遣的使者送來的信,召集所有人來看。
看到信中的內容,所有人都慌得不行——
曹操被抓了。
人就在滎陽!
而且,他要從許都將卞氏、曹植和曹沖三個人送去滎陽。
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后,眾人才得到統一結果:
一,扶持曹丕繼承曹操的官職、爵位、兵權,并向天子上奏,讓天子應允。
二,將卞氏、曹植和曹沖從許都接到滎陽城去。
七天后,張遂親自趕到滎陽城城南門。
昨天他收到來信,卞氏、曹植和曹沖今日正午會趕到滎陽城南門。
張遂沒有等多久,就看到天邊出現幾十個身影。
隨著距離不斷拉近,可以看到數十個人簇擁著一輛馬車緩緩而來。
張遂的親兵立馬上前。
數十人簇擁著馬車停在距離張遂不到五十步的地方。
親兵繳了數十人的兵器,將他們帶入城中。
這之后,張遂才策馬上前。
馬車車帷幕掀開。
一個眼角有著魚尾紋,面容還能看到年輕時貌美容顏的中年婦人扶著兩個少年走了出來。
而兩個少年——
一個十來歲的模樣,穿著一身錦袍,頗有一副鐘靈毓秀的氣質。
一個只有五六歲的模樣,小臉圓嘟嘟的,一雙眼睛格外有些大,但是,眼睛里噙著一縷不屬于這個年齡段的憂慮。
卞氏一眼見到張遂。
雖然這是她第一次見張遂,但是,她還是立馬認出了張遂,忙行禮道:“見過大將軍!”
兩個少年也忙跟著行禮。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