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命昭唐 第64章 烽火照西京
噠噠噠。
李瓚翻身上馬,召集親信準備出城,卻哪里是如廁。
“留后,咱這么急,是要干甚?”有人不解。
李瓚本不欲說出目的,但見他們都看著自己,相當關注,只得尷尬地說道:“他們要進薄長安,去了肯定沒命回。不如竄出雍城,暫避風頭。”
“啊?”軍人們臉上的表情變了,不約而同勒住馬:“留后不厚道……”
李瓚急急道:“諸位,何必執著于這殺頭的勾當呢?我鳳翔將士破黃巢,擊沙陀,保王駕,可謂至忠矣。若只是求利,某讓進奏官稟告朝廷,圣人知曉輕重,定會發下財貨,安撫你們。”
“閉嘴吧!”有人翻了臉,指著李瓚罵道:“你連帥府都不敢呆,俺憑什么還拿你當留后?”
李瓚頓時熱血上頭,臉蛋子憋得通紅,這話刺激到他了。他尷尬地舔了舔嘴唇,又強打起精神,勸道:“鳳翔一鎮勢小,萬一惹出勤王之師,命休矣……況且那日我觀王師,其軍陣嚴密,士氣高昂,不是神策軍那種烏合之眾,難占便宜。”
“留后所言是為將士萬全計,諸位且息怒吧。”李瓚的幕僚幫忙說道:“你等跟定留后,財貨也不會少,無須冒險。”
聞言,幾十名軍士還是亂哄哄的。
“回去吧,留后。”
一名小校緩緩拍馬而出,似是威脅又像是安慰:“你是留后,我輩才有給你賣命的奔頭。再則,為三軍謀福祉也是節度使職責,留后這樣做也才會平安,希望留后慎重考慮,莫要干犯眾望。”
“朝廷都那個鳥樣了,還怕他做甚呢。去畿內抄略,只要不攻城,圣人除了干瞪眼,又能拿我們怎樣?”
“你不回去,我就殺了你。”
“老子沒那多耐心給你扭扭捏捏,若不是看留后素有韜略,深知兵法,哼。”
唉,李瓚的身子情不自禁地的抽搐了幾下,頓了頓,終是從馬背上默默跳了下來。
節度官邸內,文武喧嚷。
牙將們渴望殺到長安快活風流,但是又害怕打了敗仗被軍士們收回大權,死于非命,故而誰也不愿挑頭,只是互相嬉笑著撩撥慫恿。
若是有人站出來,就不用等留后如廁回來了。
可一炷香過去,還是沒個所以然,也遲遲不見李瓚的人影。
這李瓚,死在茅房了嗎?
“去把留后抓回來!”
“這樣……”之前在長安城下嚇得李茂貞拋棄大軍連夜逃走的節度副使張樊見大家騷動起來,抬手表態道:“某頗有家資,就散給健兒們好了。擾亂車駕這事,再等等吧。”
他很清楚鳳翔的內情——可以帶大伙打仗的人有很多,戰場上能聽你的,但無人有那個威望在任何時候駕馭武夫。去了長安,打贏了滿足軍人們的欲望則罷,打不贏就會被殺死泄憤。
如此,他想先散點財拖一拖匹夫們,然而……
“你說什么?”一名牙校猛然站起,指著張樊大罵:“俺順氣叫你一聲副使,張公。不樂意就喊你張樊,張犬,張贅婿。你奈我何?大伙正在興頭上,你來反悔,耍猴嗎。”
“娘的,圣人娶了幾十個嬌妻,還不該被搶?”
“圣人在虢城大開殺戒,又在雍城下遛馬叫囂,他就是紂王那樣的皇帝!正是急需我輩教訓的惡霸獨夫。”
“張樊尸位素餐,庸官一個,走,去找他講講道理。”幾名軍士拔刀跑進節堂。
“哼!”張樊也一骨碌從胡床上跳下來,橫眉豎目,手中鋼刀出鞘:“給臉不要臉的挫鳥,老子打了二十年仗,是嚇大的么”
嘩啦啦。
官邸內的文武百官勃然變色,集體起身。
“節度副使要造反!”外面院子里不知是誰一聲大喊,早在外面等消息的牙兵從前后左右涌入,將空庭站得滿滿當當。有人已經箭矢上弦,眼里兇光畢露。
眼見兵變在即,饒是司空見慣的牙將們也是冷汗涔涔。
幕府度支判官何金走到張樊身邊,奪過橫刀:“有什么話不能好好說,舞刀弄槍成何體統?”
“哼。”張樊就坡下驢,任判官拿走刀。
不過院子里的牙兵們卻不吭聲,一個個直愣愣地盯著節堂。
斬刀都指揮使劉勃跺了跺腳,左右問道:“留后呢?”
“不知。”
節堂內一片死寂,幾個牙將悄悄從后門溜了。
“張公!”沉默中,一名列校擠出人群,沖張樊及其背后的肉食者們拱拱手,而后環視滿院,大聲道:“諸位擁我當節度使,我帶你們去長安。有仇報仇,有欲縱欲,有財發財。”
這個顛倒黑色的世界,土匪只要會畫餅,都能當上刺史乃至節帥。
官邸內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吶喊,士兵們嘻嘻拜倒:“我等參見大帥!”
“加衣!”機靈的士兵找來一套節度使戎服櫜鞬,招呼著其他人七手八腳地給那個列校穿上,然后擁著他往節堂里面走。
“滾一邊去!”張樊被推了個趔趄。
“我等參見大帥。”幕府文僚和衙內大小諸將沖新大帥眉飛色舞:“還未請教大帥名諱?”
“吾甚武,曰司馬戡武。”
“善!”將領們終于如釋重負,大事已定!
領頭羊有了,這下可安心去長安了。
大伙各有想法,為財,為名,為軍中號召力,不一而足。
門口,留后李瓚失魂落魄地走了過來,舉足不定,猶豫了一會邁過門檻。
剛入官邸,士兵們就投來目光,提醒他道:“快入節堂參見大帥吧,李都頭你已不是留后了。”
“額……”李瓚目眩良久。
這一刻,他產生了一股強烈的沖動,那就是邀鄰鎮節度使入岐,滅了這幫改府換帥如同兒戲的跋扈之徒。
天下事,何時靡?
景福元年仲夏五月十九日,岐、邠二鎮合流24000眾,亂軍推小校司馬戡武為節度使,再度對畿內發起大規模東侵。
宰相劉崇望在關內左近散布了大量耳目,噩耗只是一日就傳至唐宮。
二十日,上諭:
“帝王中國,隨時陵蕩。人事天道,何所存焉?有一世而蒙塵,無革命而不變!六合海內,皆縱豎刁,為梟為暴。岐邠蟊賊,小子相攻。賊勢窮惡,禍涂華夷。吾自受命上帝,弘德政教。乃翦群兇,克定崇朝。三輔巨寇,不日肅清。撫離亂之民,立太平之基,捍九鼎之重。”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