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234章 全面飛躍
在此刻真正掌握了大統一公式,將自身科技級別推動到強核文明后,李青松才知曉強核文明相比起電弱文明來,究竟有多么強大。
雖然此刻李青松還并未真正掌握任意一種強核文明的應用技術,但并不妨礙李青松在現有基礎上展開展望。
首先是能源方面。
電弱文明,譬如之前和此刻的李青松,能量來源主要是氘氚聚變。
氘氚聚變的能量轉換效率約為0.375,而氕氕聚變,也即只由普通氫氣參與的質子鏈聚變,能量轉換效率高達0.7,幾乎是氘氚聚變的兩倍!
同時,再將質子鏈聚變和氘氦3聚變結合起來,能量轉換效率更是能提升到1以上,高達氘氚聚變的三倍!
想想看,攜帶相同質量的燃料,卻能釋放出相比起來達到了原來三倍的能量,這對于一艘飛船,一支艦隊來說意味著什么?
當然,要將氘氚聚變改為質子鏈氘氦3聚變模式,極為困難。
因為質子鏈聚變對于溫度和壓力的要求極高。甚至于,連太陽,又或者飛馬座V432星這種龐大的恒星,其核心都無法達到要求。
當然,發生在類似太陽這種恒星核心的聚變類型確實是質子鏈聚變,但這并不妨礙它內部其實并未達到質子鏈聚變要求這一點現實。
這看似有些矛盾,為什么明明沒達到要求,卻能進行質子鏈聚變?
這是因為量子隧穿的緣故。
在極低的概率之下,一顆氫原子內部的質子,有可能直接穿越到另一顆氫原子內部的質子旁邊,兩顆質子結合,便發生了質子鏈聚變。
也即,它并不是因為具備足夠的溫度和壓力才開始結合的,而是完全基于量子隧穿的概率才得以結合發生聚變的。
那么,發生量子隧穿,導致質子鏈聚變的概率高嗎?
答案是一點都不高,相反很低很低,甚至連一億分之一都不到。
那為什么太陽這樣的恒星還能維持如此之高速率的聚變?
答案很簡單,它太大了,內部的質子太多太多了,就算概率再低,也總是會有大量質子平白無故的“隧穿”到其余質子旁邊發生聚變。
從這一方面來看,恒星這種東西從常規理論來說原本是不應該存在的,但神奇的量子力學讓它得以存在。
由此可見進行質子質子鏈聚變的難度。
連如此龐大的恒星核心都無法達到對應的溫度和壓力,智慧生命怎么做到?
答案同樣很簡單。
掌握了大統一公式后,智慧文明便能通過對強核力的影響,來改變原子核內部各種力的強度,由此降低質子鏈聚變的難度,讓受控的質子鏈聚變成為現實。
同時,常規的質子鏈聚變主要產物為中微子,其90以上的能量都被中微子帶走,導致無法利用。
同樣的,掌握了大統一公式后,李青松同樣有把握找到辦法,改變粒子的聚變模式,降低其產物中的中微子,更多的利用其能量。
雖然這一切構思李青松現在都還做不到,但大統一公式已經解決了理論上的障礙,并且預示了未來的工程實現方向。
除了能源供應方面的巨大提升外,在離子推進器方面,李青松也看到了未來的方向。
同樣是通過對強核力的影響與操縱,李青松將可以制造出完全不同于之前原理的電磁加速裝置,令離子推進器噴射的離子的速度數十上百倍的提升。
而單位工質所能產生的反推力,與其噴射速度正相關。
將工質噴射出去的速度更快,它產生的反推力便越大。也即利用效率越高。
聚變模式改變帶來了能源供應的巨大提升,達到了之前的三倍左右。
工質噴射速度的提升帶來了工質利用效率的巨大提升,甚至能達到之前的數十倍。
兩者結合意味著什么?
很顯然,更高的航速!
李青松確定,這便是智械天災艦隊航速能達到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
以及,大統一公式的掌握,還讓李青松真正明白了智械天災艦隊,那種神乎其神的,幾乎造成了對自己碾壓的能量護罩的原理是什么。
這同樣是基于是強核力的操縱!
通過某種特殊的設備——李青松暫且還不知道這種設備的工作原理,但大統一公式同樣預示了這種設備的存在,強核級別的文明將可以令物質狀態改變為一層薄薄的膠子等離子體,然后將其覆蓋在飛船表面。
這一層膠子等離子體的不同粒子之間依靠強核力相互連接,其強度比李青松所能制造的最堅韌的特種纖維,譬如太空電梯所使用的那種材料還高。
這便等同于是為飛船或者其余設施穿了一層超強防彈衣。
最妙的是,這一層受磁場控制的膠子等離子體還可以方便、靈敏的操縱。
它可以渾然一體,天衣無縫,也可以方便的開一個孔洞,讓己方發射的彈丸或者其余的什么武器通過。
需要的時候,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包裹整艘飛船。不需要的時候,它同樣可以在一瞬間之中完全散去。
除此之外,李青松還找到了大統一公式所預示的另一種可能性。
能量炮!
能量炮與電磁炮類似,都是發射彈丸的。
當然,能量炮基于更先進的機制,發射的彈丸速度更快。
同時它還有了另一種最為重要的提升。
那便是,強核文明同樣可以通過對強核力的影響,令它的彈丸置于某種“強核激發態”,且保持穩定。
原子彈與氫彈之所以被稱為核武器,根本原因便是其能量來源于基本粒子內部的強核力的釋放。
而能量炮的彈丸,在置于強核激發態之后,同樣可以將強核力所蘊含的巨大能量釋放出來一小部分。
從這方面來看,能量炮所釋放的那種處于強核激發態的彈丸,其本質上并不算是彈丸,而是可以視之為一種超微型的、效率較低的核彈!
但它再小,效率再低,它也是核彈。
一邊是普通的電磁炮彈丸,無非是速度快一點,動能高一點,但最主要還是依靠動能去制造殺傷。
而現在,強核文明用的彈丸卻是超微型核彈,這還怎么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