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  目錄 >> 第229章 另一條道路

第229章 另一條道路

作者:彩虹之門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彩虹之門 | 人類失蹤 | 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229章 另一條道路

在眾多克隆體的遠程操縱之下,一千艘艘半徑約為五米,整體呈現出圓球形狀,如同一艘潛艇的探測器,在木星飛機的運輸之下,被丟到了編號為2的那顆氣態巨行星之中。

在那超音速的狂風,以及幾乎無處不在的巨型雷暴,還有無以計數的眾多冰雹打擊之下,這些潛艇探測器躲過了重重阻礙,前所未有的深入到了這顆氣態巨行星的大氣之中,下一刻便與李青松失去了聯系。

沒有辦法,這里的氣體太過稠密,磁場太過強大,干擾太多太多。李青松已經掌握的任何通訊手段,都不可能讓他在這種情況下與潛艇探測器保持聯系。

唯一的希望,便在于那些潛艇探測器內部搭載的智能程序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它們便能在深入上萬公里深的大氣,抵達氣態巨行星金屬氫層之后,再度上浮出來,將那里的信息帶回來。

當然,此次僅僅只是實驗而已,它們還無需下潛到那么深的地方。

時間悄然流逝。按照預設程序設定,此刻它們應該已經下潛到了約5000公里深的地方。

在這里停留一個小時后,它們就將上浮。如果一切順利,它們將會在三天之后完成上浮工作。

李青松操縱著眾多克隆體,在這龐大的氣態巨行星邊緣等待著。

時間悄然流逝,數天時間瞬間過去。

眾多木星飛機以及玄鳥平臺匯聚到了預設的上浮地點,在狂風驟雨之中,密切搜索著行星表面。

“就算環境再惡劣,以電弱文明巔峰科技水平造出來的探測器,十臺里面總能幸存一臺吧?甚至,我不奢求一千艘探測潛艇里能返回一百艘,只要能返回十艘就行。”

李青松默默的想著。

返航時間已經到達。但目之所及,仍舊全部都是氣態巨行星那超音速的狂風以及雷暴。

潛艇探測器的影子是一個都沒有看到。

李青松又多等了三天時間,最終,終于看到了一艘潛艇探測器的影子。

它異常艱難的上浮上來,堅硬的金屬表層上滿是密密麻麻的傷痕,似乎下一刻就要崩潰。

幸好,它內部的各種設備都還完好。

李青松將它拖回實驗室里,迅速展開了分析。

看完了其中的數據,李青松嘆了口氣,將深入氣態巨行星金屬氫層探測的計劃徹底打消。

那里的壓力太大太大了,自己專門設計的探測器都承受不住。那里的氣象環境也太過惡劣,層出不窮的氣流變化甚至能輕易撕裂這些李青松特意設計的探測器。

一千艘潛艇探測器之中能有一艘順利返航,已經是幸運之中的幸運。

而這,才僅僅只是深入氣態巨行星大氣層5000公里而已。

金屬氫層的深度則是約兩萬公里左右。

那里的環境,比此刻探測器到達的深度更加惡劣了無數倍。

恐怕就算自己真的統一了強核力,也幾乎不可能制造出足以到達氣態巨行星金屬氫層的探測器。

“如果探測氣態巨行星的計劃不可行,那么便只能嘗試另一條道路了。

在整個探測計劃之中,最為重要的是那種因為質子忽然衰變而導致的‘振動’。

這種振動必然極為微小。而足夠的壓力,是放大這種震動的必備條件。

原因很顯然,壓力越大,質子忽然衰變消失,物質的碰撞才越劇烈。

同時還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物質。物質足夠多,質子的數量才足夠多,發生質子衰變的概率才越高。

綜合以上幾種要素,或許……我可以模仿氣態巨行星內部的環境,造一種新型探測器出來?”

李青松逐漸有了一點靈感。

“這種探測器必須要具備足夠大的體積和質量,其內部介質必須要受到足夠巨大的外部壓力,唯有如此,質子衰變之后,其‘振動’才會有足夠的強度。

同時,這種內部介質應該必須要使用氫元素,不能用其余元素。因為其余元素的原子核里有很多質子,就算損失了一顆質子,也只是衰變為另一種元素而已,仍舊具備足夠的物質支撐力。

而氫原子核僅有一顆質子,一旦衰變消失,其原子便會直接消失,造就出一個‘空腔’,如此才能引發震動。

這種探測器必須位于零重力空間中,因為任何外部引力都可能干擾探測精度,導致探測器遺漏那種因為質子衰變而引發的輕微振動。

這種探測器一旦建成,內部便不能再運轉任何機械,因為任何機械的運轉都會導致震動,導致干擾,影響探測精度。

由此,它的探測器主裝置與供能裝置應該是分離的,我需要在它旁邊建造一座專門供電的核聚變電站……”

慢慢的構思之中,這種前所未有的新型探測器在李青松腦海之中漸漸成型。

完成了原理設計,接下來所需要做的便是工程實現了。

而工程實現首要面臨的難題便是,如何令大約1.6億噸氫氣保持約20萬倍大氣壓的壓力,且保持穩定?

20萬倍大氣壓的壓力是一個幾乎難以想象的數字。

要知道,地球海洋的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受到的壓力也才僅僅約1100倍大氣壓而已。

而此刻這個數字,是馬里亞納海溝溝底壓力的180多倍!

這幾乎相當于180多頭大象的重量全部壓在人類指甲蓋之上時所受到的壓力。

在實驗室環境之中,李青松確實用激光沖擊與磁壓縮技術,制造出過遠超這個數字,甚至于高達地球大氣壓上億倍的壓力。

但那是在實驗室之中,而且僅僅面對極為微小的物體。

而此刻,需要李青松加壓的物質質量高達1.6億噸!

兩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并且,就算李青松真的做到了穩定的對1.6億噸氫氣施加20萬倍大氣壓的壓力,這也才僅僅只達到了探測質子衰變震動的下限。

1.6億噸氫氣約含有1038顆質子,以質子壽命為1037年計算,這么多質子平均每年僅有10顆質子會發生衰變。

20萬倍大氣壓的壓力,也僅僅只是將那種震動放大到可以被觀測到的精度下限而已。如果想要更靈敏一些,最好能做到將探測器內部容納的氫氣質量再提升十倍,同時將壓力再提升到原來的兩倍。

如此,便是40萬倍大氣壓的壓力,16億噸氫氣。

面對這些性能指標,便連李青松也感到了一點沉重。

造這臺探測器的難度可是真高啊……

但,總比深入到氣態巨行星金屬氫層去嘗試分辨那一丁點的“星震”要容易一些。

同時,李青松確認,這確實有一定可能性是探測質子衰變的正確道路。

因為從理論上來講,造這臺探測器雖然難,但普通的電弱文明仍舊具備造出來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目錄  |  下一章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08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