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  目錄 >> 第179章 大科學裝置

第179章 大科學裝置

作者:彩虹之門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彩虹之門 | 人類失蹤 | 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79章 大科學裝置

在大規模建設實驗設施,全面驗證過去一段時間的猜想的同時,李青松開進行了另一項以前從未有過的建設。

大科學裝置的建設!

所謂大科學裝置,便是專門針對某些重大科學問題進行研究的裝置。

這種裝置通常規模極為龐大,科技含量極高,所研究的重大科學問題通常也是最為前沿,最為重要的那些。

譬如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用來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可以模擬極端環境下的物質形態等等。

就比如此刻李青松心心念念,用于區分一個文明是電弱文明還是強核文明的關鍵科學問題,大統一公式,便必須要用到大科學裝置來進行研究。

在以往時候,李青松并沒有建造過真正前沿的大科學裝置。原因很簡單,之前階段,李青松在基礎物理學理論層面始終處于一個消化吸收的狀態。

先是消化吸收人類文明的基礎理論,再是消化吸收藍圖克文明的基礎理論。

過去那些年之中的科技發展,基本上全都是應用層面的發展,并不涉及到物理學的基礎理論。

而現在,藍圖克文明的科技已經消化吸收完畢,未來想要再發展,就只能依靠自己去研究了。

正因如此,李青松才決定要開展這一建造計劃。

屬于李青松的十多億顆大腦僅僅思考了片刻,便做出了具體的規劃。

“要尋找新粒子,尋找暗物質、驗證超對稱等等一系列最前沿的基礎物理理論,粒子對撞機必不可少。嗯……那就先造它100座出來!”

粒子對撞機簡單來說便是為兩束粒子進行加速,令其猛烈對撞,以將其內部結構釋放出來。

通過對這一過程的觀測,便能尋找到更多新粒子,完善物理學模型,尋找新的作用機制等等。

“這100座粒子對撞機,唔,質子對撞機造它10條,正負電子對撞機也需要造一些,除此之外還有重離子對撞機、電子質子對撞機……”

依據不同的能級和具體研究課題的細分,這些對撞機又可以分成許多類型,具備多種不同的建設模式和環境需求。

此刻基礎工業體系已經搭建完畢,李青松立刻抽調出大量的克隆體,開始在太空之中進行相關建設。

沒錯,這些大型科研設施,李青松并不打算造在星球表面,而是造在太空之中。

太空之中重力極為微弱,且具備極高的真空度,正是適合建造粒子對撞機的好地方。

并且,與當初國家時代人們建造的那些對撞機,以及藍圖克文明建造的那些對撞機不同,李青松所建造的對撞機,更大,能級也更高。

很顯然,能級越高,粒子碰撞便越猛烈,越能引發新的物理現象,科研價值便越高。

基于這種思路,李青松干脆專門在太空之中造了一座巨型核聚變電站,然后圍繞著這座核聚變電站開始進行對撞機管道的鋪設。

這一條重離子對撞機,李青松直接將它造出了20公里的長度。

它的管道直徑約為10米,總體積便達到了約160萬立方米。算上周邊的輔助設施等,總體積高達300萬立方米,總質量達到了500萬噸!

這樣一個需要專門建設一座核電站供電的龐然大物,卻僅僅只是李青松需要建設的眾多對撞機之中的區區一條而已。

而粒子對撞機,又僅僅只是李青松所需要建設的眾多大科學裝置之中的一種。

在粒子對撞機之外,李青松通過克隆體指揮著神工AI,調集來了無數重型機械,直接在牛郎a1上開始了挖掘,足足向下挖了一公里才停下。

之后,李青松在這里建造了另一種大科學裝置。

中微子望遠鏡!

以超純水等液體為介質,一旦有中微子與水分子發生碰撞,其后續影響便可以被觀測設備捕捉到,進而讓李青松可以對中微子發射源、中微子本身性質等展開研究。

這第一臺中微子望遠鏡極為龐大。

它的主要設施是一個巨大的純水罐,內部容積達到了600萬立方米,足足可以容納600萬噸超純水。

用于觀測中微子碰撞的,則是數千萬個光電倍增管以及探測器,確保任何細微的碰撞閃光都能被看到。

完成了這第一臺中微子望遠鏡的建設,李青松便開始回填,將巨量的土方覆蓋在了中微子望遠鏡上方。

中微子穿透力極強,其余粒子穿透力弱。有了巖石遮擋,便能確保只有中微子可以進入純水罐,不會受到其余粒子干擾。

這樣的中微子望遠鏡,李青松也一口氣建造了50座。

除此之外,還有光學望遠鏡陣列、射電望遠鏡陣列等。

李青松建造了巨量的望遠鏡,鋪設在了牛郎星系的各個位置,讓它們組成陣列,對各個方向的各種天體展開觀測與研究,以確認它們的演化過程、現有狀態等等信息。

除了光學、射電、中微子,李青松還在另一個方面展開研究。

引力波。

按照現有體系,李青松知道,統一強核力,成為強核文明之后的下一步,大概率就要對引力展開研究,統一引力了。

此刻便開始對引力展開研究,看似有些太早,但李青松知道科學研究總是一步一步來的,要從最初開始慢慢積累,未來才能有真正掌握的那一天。

就像早在統一電磁力與弱核力之前,人們便已經開始了對強核力的研究一樣。

現在開始研究引力,對于李青松來說不僅不算早,甚至有些太晚了。

引力波探測器的探測原理也很簡單,無非是通過一縱一橫兩條激光束精準測量距離變化而已。

原理簡單,實現起來卻極為困難。因為引力波太過微弱,能造成的距離變化太過微小,設備便也需要極端精密才行。

為了達到所需的精度,李青松不得不將縱臂和橫臂造的很長,甚至高達100公里,再輔以極為大型、精密的設備才算是達到了設計需求。

這種引力波探測器,單臺的質量便達到了1000萬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目錄  |  下一章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5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