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76章 天網計劃
相比起太陽系,牛郎星系實在太過年輕。
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也經歷過這樣一段混亂階段。甚至于,這種混亂撞擊的過程本身就是天體逐漸發育形成的一個過程。
如果不是頻繁的天體融合與撞擊,類似地球這樣的大行星根本就不可能成長到現在的質量。
這一階段,太陽系經歷了整整數億年時間,甚至有了一個專門的名字,大轟炸時期,可見當初太陽系的混亂。
之后經過了漫長的演化,如同地球一般的大行星逐漸清空了軌道上的小天體。
未撞擊到大天體上的小天體,則在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之下,一部分匯聚到了小行星帶,一部分匯聚到了柯伊伯帶,更多的小天體則被驅逐到了更遠的軌道,形成了廣袤的黃道離散盤以及奧爾特云。
如此,整個太陽系才漸漸穩定了下來,有了后續孕育出生命的可能性。
牛郎星系想要如同太陽系那樣穩定下來,也需要至少數億年的時間。
李青松當然等不起。
那就只能采取人工干預的手段了。
略微的思考之后,一個龐大的計劃快速在李青松腦海之中生成。
天網計劃!
借助此刻在牛郎a1之上所擁有的,初步完善了的工業基地,李青松操縱著數億名克隆體立刻開始了規模龐大的生產。
無數座礦場轟鳴著,將如山如海一般的礦物運送到工廠之中。生物資源基地之中,無數白糖、油料、橡膠等同樣開始向工廠之中匯聚。
在神工AI的執行之下,一種奇特的科技造物迅速生產了出來。
那是一種四四方方,如同一個金屬箱子一般的東西。
它僅有約0.5米左右的尺寸,整體質量不超過300公斤。在它的一端有數個可以自由伸縮、自由變換形狀的爪形金屬造物,另一端則有一個推進噴口。
它以同位素電池作為能量來源,推進模塊則使用了小型離子推進器。
它的整體科技程度算不上高,對于李青松來說只能算是較為初級的工業造物。
較為初級,便意味著可以大規模生產,短時間內便能生產出巨大的數量。
事實也是如此。
雖然此刻李青松的整體工業規模還較小,各種工廠的數量都不算多,李青松也僅僅只能抽調出兩座工廠專門用于這種造物的總裝而已,但此刻的日產量仍舊達到了一萬臺。
眾多零部件搭乘重載列車匯聚到總裝廠之中,又在智能機械的控制之下來到組裝線上,由克隆體決策維護,由神工AI負責實際組裝,這種設備便如同流水一般,從組裝線上源源不斷的流淌出來。
生產完第一批的一萬臺之后,李青松立刻指揮克隆體駕駛著空天兩用型飛船,將其帶到了牛郎a1環繞軌道。
在這里,一座大型的太空基地已經建成。
這些金屬箱子模樣的科技造物便被放置到了太空基地之中。
這些金屬箱子便被克隆體與機器人們放置到了自動充能流水線上,完成了工質與同位素電池的補充。
之后,這些金屬箱子的指揮權限被統一交給了悟空AI。
在遍布整個牛郎a系統的眾多探測衛星的觀測之下,已經闖入,或者即將闖入牛郎a系統的無數或大或小的小行星的數據全部被收集了起來。
經過悟空AI的運算,具備威脅的小天體立刻被分辨了出來,然后指令立刻下達到了這些金屬箱子之中。
剎那間,如同蜂群離巢一般,數千臺金屬箱子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之下,迅猛的離開了太空基地,各自分散向著預定的目標沖去。
來到目標身邊后,這些金屬箱子便會自動附著到那些小行星之上。
它們身上的金屬爪子能讓它們牢固的附著在各種形狀、各種材質的小行星之上。完成固定之后,離子推進器即刻啟動,推動著這些小行星改變了當前軌道。
于是,這些原本要撞擊到牛郎a1上的,便被推離,無法再撞上去;
原本要撞到牛郎a,那被李青松規劃為氘氣田區域的,也被推離,撞擊到了牛郎a的其余位置。
較小的天體,這種金屬推進器只出動一個即可完成推離。如果是較大的也沒關系,這些推進器還能在悟空AI的指揮之下,自動完成編組,自動探測小行星的形狀與質量,自動計算固定點和各自的出力高低,一同協作完成推離任務。
在十億多名克隆體的協作,在眾多工廠的轟鳴之下,平均每天都有一萬余臺推進器被散步到太空之中,納入到悟空AI的統一指揮之下。
太空之中,專門供這些推進器停放、充能的太空基地也迅速建成。
于是,平常時候這些推進器就自行在太空之中游蕩,一旦接到來自悟空AI的命令,周邊的推進器就會自行向目標匯聚。等到能源或者工質不足的時候,便會自行向太空基地匯聚,完成一系列充能補給之后,又會自行離開進入到太空之中,等待下一次指令的到來……
這一套系統的功能已經相當強大,但這并不是整個天網計劃的全部內容。
這種采取同位素電池為能源,小型離子推進器為動力的推進器,其功率畢竟太低,僅能解決尺寸在10米以下的小行星的推離任務。
再大的,就有心無力了。而這種較大的小行星在牛郎星系之中并不少見。
于是李青松還開發了第二種型號的推進器,其尺寸達到了兩米以上,總質量有5噸左右。其能源也不再是同位素電池,而是真真正正的核裂變反應堆。
在這之上還有更大的第三種型號,其尺寸最高能達到十米,總質量最高能達到100噸,能源采取的則是核聚變反應堆!
此刻,三種型號的推進器便自由活動在牛郎a系統之中,統一在悟空AI的指揮之下執行著各種型號小行星的推離工作。
但,這些數量眾多的推進器仍舊不是天網計劃的全部。
天網計劃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