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  目錄 >> 第172章 島嶼

第172章 島嶼

作者:彩虹之門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彩虹之門 | 人類失蹤 | 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72章 島嶼

龐大的艦隊仍舊在以1.2萬公里每秒鐘的速度前進著。

看著漸漸遠去的那顆小行星,看著仍舊明亮,但已經不再顯眼突出的太陽,李青松意識所在的克隆體臉上露出了微笑。

“再見,我的家鄉。”

此刻,距離李青松起航已經過去了30年的時間。未來還將剩下約400年時間的漫長航程等著他去跨越。

時間便這樣悄然流逝著,在這過程之中,李青松也并未閑著。

因為起航之時攜帶了足夠補給物資的緣故,一些消耗物資較少的科學研究同樣可以在此刻進行。

于是,眾多滾筒型居住飛船、大型科考船、空天母艦之間,便出現了眾多擺渡飛船不斷往返。

大量的克隆體與藍圖人往返于不同的飛船,相互之間交流著,物資在不同的飛船之間流通著,科研活動進行的如火如荼。

李青松要趁著這約400年的時間,將自己的科技短板全部補上。

雖然在關鍵性的科技上,譬如飛船結構、工程學、材料學、可控核聚變、推進器等方面,李青松已經趕上甚至略微超出藍圖克文明,但在一些細節的地方,還是有很多地方存在差距。

一個正常文明的科技發展模式總是齊頭并進的,各方面的科技都會以相同的速度進步。

沒可能手機已經進入高度智能機時代,結果電腦還是老式的落后電腦,鼠標還是滾輪鼠標。

但李青松的特殊模式,卻讓他出現了這種軍事科技高度發達,其余較為次要的科技卻仍舊連當初人類文明都不如的詭異情況。

現在正好趁著這些年有時間,把所有落后的科技全都趕上來。

浩瀚虛無的太空之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座由眾多飛船組成的“島嶼”,靜靜懸浮。

雖然此刻艦隊的航行速度高達每秒鐘1.2萬公里,但因為失去了參照物的緣故,它整體上來看仍舊像是在靜靜懸浮,絲毫沒動一樣。

甚至于一艘小飛船離開大飛船進入太空,或者克隆體、藍圖人們穿著宇航服進入太空,都不必擔心會被艦隊甩開。

因為這支艦隊之中的每一艘飛船,每一個人,都在之前的加速過程之中具備了相同的軌道和航速,相互之間是靜止不動的。

除了周邊沒有其余星體之外,艦隊內部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

于是各種各樣的實驗在眾多實驗室之中紛紛展開,來自于數億名克隆體的試驗數據與思考結論不斷在李青松腦海之中匯總,又分發同步到每一名克隆體腦海之中。

藍圖科學家的數量雖然少,但在這個過程之中毫無疑問也起到了較為重要的提供參考、清除思維盲區的作用。

這甚至讓李青松開始暗暗思考:“如果未來再有這種情況,說不得還得再俘虜一些外星人加入進來。畢竟文化屬性和生理屬性俱都不同的智慧生命越多,參考就越多,思維盲區就越少啊。”

不過這種行事方式,似乎和智械天災、寄生天災等非正統的智慧生命有些相似了。

李青松想了想,還是決定,就算未來有了能力,也絕不主動出手去惡意侵略其余文明。除非其余文明首先對自己有惡意,自己才會俘虜他們的人口,加入到自己麾下。

這并不是李青松有什么道德潔癖,或者非要和天災們劃清界限。而是,李青松希望自己能將源于人類文明的那些美好品質貫徹下來,不要丟失。

唯有如此,李青松才能感覺自己仍舊是一名人類,而不是變成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些文化屬性,算是現在自己和人類文明的唯一聯系了吧……

在眾多克隆體與眾多藍圖人俱都齊心協力——不肯齊心協力的藍圖人在這些年之中早已經被邊緣化了,基因根本傳承不下來——之下,李青松之前來不及分配精力、腦力與資源去發展的那些不太重要的科技也紛紛出現突破。

這些次級科技的突破,甚至開始出現了反哺主科技的跡象。在這過程之中,李青松誕生了許多有關更先進的戰艦結構、威力更大的電磁炮與激光炮或者飛船推進方式方面的猜想。

不過此刻物資不足,暫時無法展開大規模研究,還是要等到到達牛郎星系后再進行。

每一天,俱都有大量飛船穿梭,倉庫之中,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物資調撥出去,加起來總數上百萬個核聚變反應堆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氘氣消耗,食物工廠之中,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淀粉、肉食、魚類、水果等產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遷徙,李青松并未再采取之前從洛神星航行到木星那種提前儲存大量糧食的做法,而是采取合成淀粉的方式,建造了大型的工業飛船,直接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這項技術其實并不怎么難,李青松許久之前便已經掌握。

之前之所以不用,無非是合成淀粉技術僅能生產淀粉而已,太過低端。

在星系之中又不缺資源不缺能源,智能化的種植基地同樣消耗不高,克隆體占用不多,還能產出更多具備不同風味的碳水化合物,客觀上對于保持克隆體的身體健康和大腦活躍度更為有利。

更何況,一些經濟作物,譬如棉麻油料糖類等,還是需要種植的,無法直接合成。

那就干脆采取種植基地的方式好了,沒必要上合成淀粉技術。

但此刻處在恒星際航行狀態,資源和物資有限,也顧不得克隆體身體健康狀況是否會受到影響了,便有了上合成淀粉技術的必要。

于是,在核聚變反應堆那充沛能源的支撐之下,克隆體們和藍圖人產出的二氧化碳被收集起來,經過一系列流程被轉化為淀粉,淀粉一部分作為克隆體和藍圖人的主食,一部分做工業用途,一部分做動物飼料產出肉類,最終又有相當一部分淀粉被生物體們吃掉,支撐著生物體們的生命活動,生命活動再產出二氧化碳,再度合成,如此循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目錄  |  下一章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3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