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58章 無畏
對于這些藍圖克人俘虜,李青松的處置方式很簡單。
專門為他們建造一座城市,提供可供他們生存的環境和各種物資,讓他們自然繁衍人口,同時大力推動教育,不斷培訓各個學科的專業人才,為自己的科技進步提供助力。
李青松認為這是極有必要且極有好處的。原因無非是哪怕自己能控制的克隆體數量再多,其思維模式都是一致的,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自己的思維。
這很容易造成思維死角,嚴重阻礙技術進步。
但引入具備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另一部分智慧文明,便能通過不同思維方式之間的碰撞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些藍圖克人正好拿來做這個用途。
在這其中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地方,那便是確保藍圖克人的忠誠。或者說,忠誠不忠誠的其實也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確保他們沒有不忠誠的能力。
只要你們能持續不斷的為我的技術進步做出貢獻,你們心中恨我還是愛我,忠誠于我還是恨不得將我扒皮抽骨,我才不在乎。
無所謂。
為了達到這一點,李青松決定,藍圖族的所有人,全都不能參與第一和第二產業,只能去做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
李青松會將藍圖人所需要的一切食物、飲水、工業品、藥物等等物資全都承擔起來,由自己來生產然后供應給他們。
并且,有關農業和工業的教育和知識,只對藍圖人開放有關前沿研究的部分,那些具體應用層面的知識將對藍圖人嚴格封鎖,嚴禁學習。
這樣一來,藍圖人科學家有可能精通高端糧食作物的育種知識,但對于如何將它們種到土里卻一竅不通。
藍圖人知道高端機床該如何制造,但對于具體該如何生產一顆螺絲釘,這里面的工業體系、供電網絡、流水線的生產流程、品控等,卻完全不懂。
去工廠打螺絲很累?去種植基地控制機器人割麥子很麻煩?
這些工作,你們藍圖人想做,我還不讓你們做呢,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去上學吧。
能學成的做科研學者,學不成的,就去餐館當服務生,當廚師,去車站當售票員,去游樂園當人偶,去美容店當化妝師吧。
如此,藍圖人的命脈就牢牢把握在了自己手中,完全喪失了對自己不忠誠的可能性。
那些因為之前混亂而暫時逃亡在外的藍圖人,李青松也沒有太過重視。
愿意回來的,李青松也可以接納他們。不愿意回來的,或者回不來的,就在資源耗完之后餓死在外邊吧,對于李青松來說是完全無所謂的事情。
反而要是敢騷擾自己,或者試圖通過劫掠來從自己這里搶奪物資,又或者自行匯聚到一些星球上,試圖自行生產物資維持生存,那就完全不可接受了,李青松會直接派遣艦隊滅掉他們。
從現在開始,你們藍圖人的生存只能靠我。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是最不可饒恕的罪孽。就連想一想都是大罪。
確定了藍圖人的安置方案,李青松的注意力匯聚到了從眾多藍圖人口中審訊出的,以及從各個電子設備之中搜索出來的那些情報上。
這讓李青松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在有關那個智械天災的問題上,李青松認可藍圖人的判斷。
它確實有較大的可能性追到太陽系來。
藍圖人的應對方式也是唯一具備生還希望的。
現在,藍圖人極有可能將這個智械天災引到太陽系來,自己該怎么辦?
像是滅掉藍圖克文明那樣,滅掉這個智械天災?
結合藍圖克人的科技資料,李青松進行了綜合性的評估,最終得出結論,不太可能。
已經是第三級別強核文明的智械天災,其科技實在太過先進,戰斗力太過強大。
就算自己具備連接克隆體意識的能力,短時間內也實在不太可能將技術突破到那種階段。
留給李青松選擇的路便只剩下了一條。
當初藍圖克人選擇了逃走,如今的自己,似乎也只能如此選擇了。
“真的要離開太陽系嗎?”
看著太陽系之中,那一顆顆熟悉的行星,看著溫暖熾熱的太陽,李青松心中滿是不舍。
這是自己的家鄉,是生養了人類文明,生養了自己的地方。
依據從藍圖人那里得到的情報,這浩瀚星河之中又隱藏著那么多兇險。
且不說非正統的智慧存在,那各種各樣的天災,就算是正統的智慧文明之間也幾乎不存在和平相處的可能性。
李青松心中微微多了一點茫然,多了一點恐懼。
就像是當初自己考上大學,要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前往那座陌生的大城市開始生活一樣。
可是……
自己繼續留在太陽系,除了自身的危險之外,也會給太陽系帶來災難。
與藍圖克文明的戰爭,就已經將地球的生態圈幾乎全毀。未來且不說自己與智械天災的戰爭能否獲勝,至少整個太陽系的生態全毀是可以肯定的。
既然如此,還是走吧,走吧。
總是呆在家里,呆在舒適圈里,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長。
要想真正的強大起來,甚至于強大到查明人類文明失蹤的真相,真正拯救文明,前往更大的世界闖蕩,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里有無窮無盡的兇險。我可能也會和此刻的藍圖克文明一樣,悄無聲息的消失在宇宙的某個角落里,但,只要是殺不死我的,都必將讓我更加強大。
李青松下定了決心,心中不再有任何茫然和恐懼,只剩下了堅定和無畏。
既然決定了要走,那一些事情就必須馬上去做了,且必須要盡快。
那便是,全面消化吸收藍圖克文明的科技,將自身科技提升到第二級別電弱文明的中高級階段,至少先掌握恒星際航行能力,自己才有逃走的可能性。
但此刻已經清楚后續科技大致框架的李青松卻面臨著一個難題。
大框架清楚了,具體的科技細節卻仍舊需要眾多的人力和腦力去研究。
自己現階段的人口又不夠用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消化吸收藍圖克人的生物科技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