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22章 慘烈
無形的沖擊波之中,以比從地球上看月亮更大一些的木星為背景,浩瀚深空之下,一朵龐大的火花陡然爆開。
那是一艘金星級戰艦。
此刻,因為外界的進攻,它內部的一些控制器件受到損壞,裂變反應堆的速率不受控制的提升,最終,讓它如同一顆原子彈一般轟然爆炸。
組成這艘金星級戰艦的那些最為先進、李青松耗費了極大的精力才制造出來的各種設備全部汽化。同時,這艘金星級戰艦之中的80名克隆體戰士也全部死亡。
但就算損失如此之巨大,這也僅僅只是這一片浩瀚戰場的細節而已。
在這一處戰場之外,在更為廣袤浩瀚的太空之中,有更多艘戰艦在拼命廝殺。
李青松規劃的戰場范圍,以木衛九和木衛十一兩顆距離木星較遠的衛星為核心。
這兩顆衛星,一顆直徑約為46公里,一顆約為36公里。
如此大小,已經足以讓它們上面儲備有相當數量的礦產。
李青松便在這兩顆星球上建造了龐大的后勤基地,專門用于從本土生產戰備物資。
這兩顆星球上沒有的,則直接從主基地集群那里調運。
總數約3000艘的戰艦,便以這兩顆星球為依托分成兩部分,展開了拼命的廝殺。
李青松允許這兩支艦隊采取任何卑鄙無恥、殘暴兇戾的作戰手段。
只要能滅掉對方,能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完全不會留手,完全不會點到即止。
這就是一場真真正正的戰爭!
只不過這一場戰爭全都是由自己操控的而已。
于是,在各自擁有一個戰略版悟空,各自擁有一處基地、各自擁有相同性能和數量戰艦的情況之下,大戰真正開始。
兩支艦隊試驗著各種各樣的打法。偷襲、突襲、集火、正面對抗、星球防御與進攻、電磁干擾、反干擾、間諜、偵查,等等等等,各種手段輪番上陣。
此刻,一號艦隊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后,終于令一支分艦隊飛行到了距離木衛九僅有一萬公里的地方。
對于星際戰場來說,這個距離已經可以算是極為接近了。
而,只要能摧毀掉木衛九上的后勤基地與工廠,二號艦隊的后勤供應就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于直接決定戰爭勝負。
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一號艦隊火力全開,星際導彈、電磁炮彈丸等如同潮水一般向著木衛九傾瀉而去。
二號艦隊倉促之下只派出了幾十艘戰艦迎戰。
一片混亂之中,木衛九上建造的大型深空搜索網絡也啟動。
陸基高速雷達以比地球級戰艦上裝備的高速雷達更高的功率和性能展開全天球掃描。
如同一片片麥田一般建造在木衛九表面的防空電磁炮與激光炮陣列之中,數萬數十萬門電磁炮和激光炮不間斷的向著天空發射,支援己方艦隊的同時,也竭力攔截著飛向己方的敵方彈丸;
數百座大型工廠則冒著如此猛烈的炮火,仍舊在一刻不停的生產。
幾十萬名克隆體腳步匆匆,似乎根本看不到太空之中發生的事情。
就算偶有流彈飛來,將身邊同伴一下打死,旁邊的搶修隊伍也僅僅只是盡快將其尸體處置,不讓它影響生產而已。
他的工作崗位也會有備用克隆體立刻頂上。就算是他旁邊的克隆體,手中工作都絲毫不會因為身邊有人死去而停頓。
戰后生產關系著戰場走向,這是李青松早就深刻理解了的事情。
兩顆衛星俱都在全力以赴的生產著,防空火力與進攻火力相互交叉,太空之中艦隊廝殺,更遠處,兩艘地球級戰艦也開始了全力以赴的機動,各自支援己方艦隊……
這一場戰斗之血腥、殘酷、猛烈,恐怕便連真正的戰場都比不上。
真正的戰場上對于敵人的進攻可沒有李青松這么高效!
這種真正實彈,真正真刀真槍的演習,對于任何一個正常的智慧文明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那可是一艘又一艘的戰艦,那可是一個又一個人啊!
誰能接受他們就這樣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卻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戰友手中?
但有一個無法否認的點是,無論超算的虛擬模擬,還是真正的現實演習,都無法真正反應戰場的真實情況。
從其中采集到的數據會多有錯漏,無法讓李青松真正的成長,也無法讓悟空AI真正完善。
真正的戰場情況,唯有真刀真槍的打,才能反映出來!
那就真打!
正是基于這種思路,李青松才悍然將耗費了巨大精力,將剛生產出來的戰艦投入到了真正的戰場之中。
炮火隆隆,一艘艘戰艦轟然炸裂,一名名克隆體死無全尸。
他們的死最終化作了一條條的數據,匯入到了一座又一座有戰略版悟空駐扎的超算之中,讓悟空再度開啟進化。
悟空開始進化,李青松對于戰爭的理解也愈發透徹,做出的決策更加精準,對于未來的判斷也愈發準確。
以如此慘烈的,如同絞肉機一般的戰爭烈度,區區3000艘戰艦而已,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但沒有關系,后方仍舊有飛船源源不斷的產出,開赴到戰場之中來。
在如此快速的傷亡之下,參戰的戰艦總數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在不斷的提升之中!
李青松只是受限于最大意識連接數,無法同時操縱那么多戰艦而已,但只是生產的話,只要有足夠的資源供應和足夠的時間,要多少有多少。
不過兩年時間而已,戰場之中參戰的戰艦數量就已經超過了五千艘,并且戰爭形勢愈發復雜,更為慘烈,戰術也更加詭譎多變。
便在這不間斷的慘烈廝殺之中,李青松的戰爭造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著。
于是,縱覽整個戰爭局勢,李青松做出了實彈實戰演習開始以來的第一個重大判斷。
“我現有的武器系統還是不夠。只是激光炮和電磁炮,輔以少數星際導彈而已,進攻手段不夠豐富,缺乏變化,遇到難啃的目標便無能為力。
武器系統還要加強!”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